A. 壓力怎麼計算
大氣壓計算:通常有平衡條件法和牛頓運動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計算 而且有時測的值不準,一切都應以實際為准)。
1、在托里拆利測出了氣壓後,人們通過公式p=F/S,求出了在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有多少的質量。再套用空氣的密度,求出體積,再除以質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氣圈頂部的距離。
2、已知:氣體體積、物質的量、絕對溫度時,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氣體壓強(其中R是常數,R=8.314帕·米3/摩爾·K或R=0.0814大氣壓·升/摩爾·K)。這個公式還有變形公式pV=mRT/M、p=ρRT/M。
3、p=p水銀gh (水銀密度*9.8*水銀柱高=標准大氣壓)。
氣壓以百帕為單位,取小數一位;有的也以毫米水銀柱高度為單位,取小數兩位。毫米與百帕的換算關系是
1百帕=0.750069毫米(水銀柱高度)≈3/4毫米(水銀柱高度)
1毫米=1.333224百帕≈4/3百帕
我國的氣壓觀測在1953年及以前採用的是以毫米水銀柱高度記錄的,1954年及以後是以百帕記錄的,兩種記錄合並使用時,須換算為同一種單位。
測量氣壓的儀器,最常見的有水銀氣壓表和空盒氣壓表兩種。也是比較准確的幾種儀器。
在三個世紀以前,德國的馬德堡市曾公開做了一個實驗,市長,發明抽氣機的奧托.格里克將兩個直徑為37厘米的空心銅半球合起來,使之密不漏氣,然後用抽氣機把銅球里的空氣抽掉。在每個半球的環上各拴上四匹壯馬同時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無法分開。
最後,用了16匹大馬,隨著一聲巨響銅球才一分為二。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該實驗說明,空氣不僅是有壓力的,而且這個壓力還很大。一個成年人的身體表面積平均為2平方米,他全身所受的大氣壓力為20萬牛頓。
氣壓即大氣壓強。空氣是有重量的,氣壓是指大氣施加於單位面積上的力。所謂某地的氣壓,就是指該地單位面積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氣層頂的空氣柱的總重量。氣象上常用做帕做為氣壓的度量單位。具體是這樣規定的:把溫度為0℃、緯度為45度的海平面作為標准情況時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其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或相當於1013.25百帕。
B. 壓力怎麼算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F=PS);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
受力面積=壓力/壓強(S=F/P)。
固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彈性形變的結果,一般屬於接觸力。液體和氣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重力和分子運動的結果。壓力的作用方向通常垂直於物體的接觸面。如果觀測到壓力的作用方向與接觸面並不垂直,通常是由於壓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2)物理學中的壓力怎麼求擴展閱讀
壓力與重力
1、壓力是由於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互相擠壓發生形變而產生的,按照力的性質劃分,壓力屬於彈力;重力是由於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產生的,屬於引力。
2、壓力的方向沒有固定的指向,但始終和受力物體的接觸面相垂直。(因為接觸面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豎直或傾斜的)重力有固定的指向,總是豎直向下。
3、壓力可以由重力產生也可以與重力無關。當物體放在水平面上且無其他外力作用時,壓力與重力大小相等。當物體放在斜面上時,壓力小於重力。當物體被壓在豎直面上時,壓力與重力有時無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壓力
C. 壓力大小的公式是什麼
1、F=G(壓力與重力平衡)
2、F=F`(壓力與外力平衡)
3、F=P*S(壓力=壓強*受力面積)
4、F=p*g*h*s(這是容器底部受的液體的壓力,壓力=液體密度*g*液體深度*受力面積)
(3)物理學中的壓力怎麼求擴展閱讀:
特點:
1.作用方向與作用面積垂直並與作用面積的外法線方向相反;
2.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3.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壓力與重力:
(1)壓力是由於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互相擠壓發生形變而產生的,按照力的性質劃分,壓力屬於彈力;重力是由於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產生的。
(2)壓力的方向沒有固定的指向,但始終和受力物體的接觸面相垂直。(因為接觸面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豎直或傾斜的)重力有固定的指向,總是豎直向下。
(3)壓力可以由重力產生也可以與重力無關。當物體放在水平面上且無其他外力作用時,壓力與重力大小相等。當物體放在斜面上時,壓力小於重力。當物體被壓在豎直面上時,壓力與重力完全無關。當物體被舉起且壓在天花板上時,重力削弱壓力的作用。
(4)壓力的作用點在物體受力面上,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重心,規則的均勻的幾何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外力作用的強弱與氣候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影響地形發育的水文、植被等因素都受到氣候條件的控制。例如寒冷的冰川覆蓋地區以凍融崩解、冰川作用為主,乾旱地區流水作用不顯著而風沙作用占居優勢,溫暖潮濕地區的流水作用最為活躍。
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僅風化殼、殘積物都明顯地具有地帶性的特點,甚至一向被認為是非地帶性因素的地形的發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著氣候的烙印。
特別是氣候可以通過植被、水文對地形產生影響:植被茂密、水土保持良好的地區,植被抑制了外力侵蝕作用的發展,從而起到保護地面的作用;而植被稀疏、甚至地面裸露的地區,則加強了流水、風等外力作用的侵蝕強度。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符號是Pa。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壓強計來測量。
物體由於外因或內因而形變時,在它內部任一截面的兩方即出現相互的作用力,單位截面上的這種作用力叫做應力。
一般地說,對於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將會產生壓(或張)形變和切形變。因此,要確切地描述固體的這些形變,我們就必須知道作用在它的三個互相垂直的面上的力的三個分量的效果。
這樣,對應於每一個分力Fx、Fy、Fz、以作用於Ax、Ay、Az三個互相垂直的面,應力F/A有九個不同的分量,因此嚴格地說應力是一個張量。
D. 壓力的計算公式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F=PS)。
壓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習慣上,在力學和多數工程學科中,「壓力」一詞與物理學中的壓強同義。
固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彈性變形的結果,一般屬於接觸力。液體和氣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重力和分子運動的結果。壓力方向通常垂直於物體的接觸面。如果壓力的作用方向與接觸面不垂直,通常是由於壓力和摩擦的相互作用。
(4)物理學中的壓力怎麼求擴展閱讀
壓力與壓強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1、壓力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2、壓強指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二、成因不同:
1、壓力是物體間相互擠壓形成的。
2、壓強則是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大小既跟壓力大小有關,也與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E. 初二物理所有壓強的詳細公式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常用單位
標准大氣壓。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
由於各國所用的重量和長度單位不同,因而氣壓單位也不統一,這不便於對全球的氣壓進行比較分析。因此,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
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水銀(汞柱)柱高
F. 物理中 壓力 壓強 重力的公式是什麼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由於液體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體的內部就存在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壓強,從實驗結果及理論推證都表明,這個壓強等於液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和液體所在處的深度的乘積,即P=ρgh(式中g≈9.8牛頓/千克即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固體壓強的共識P=f/s,若是規則物體,可用液體壓強公式,具體的東西,自己翻翻資料書吧,呵呵,祝你學習進步哦!
G. 物理求壓力的公式有哪些
1、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
2、壓力=壓強×受力面積(F=PS);
3、受力面積=壓力/壓強(S=F/P)。
壓力的特點:
1、作用方向與作用面積垂直並與作用面積的外法線方向相反;
2、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3、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7)物理學中的壓力怎麼求擴展閱讀:
壓力的易錯理解:
壓力是與物體形變相關聯的一種彈力。
壓力發生在相互接觸並擠壓的兩個物體之間。壓力是一種接觸力,任何彼此分離的兩個物體間不可能產生壓力,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沒有擠壓作用也不會產生壓力。
壓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接觸面垂直,並指向被壓物體。
重力可以使物體產生壓力,但壓力並不是重力,壓力有時與重力無關。
H. 物理學中的壓力F=G是公式嗎
不是
前提條件是物體放在水平面時,平面受到的壓力 F=G——依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條件。
I. 物理學計算壓力的公式 壓力的公式,壓強的公式。質量的公式
1、壓力公式:F=P(壓強)*S(受力面積)
2、壓強公式:P=F(壓力)/S(受力面積)
3、質量公式:m=密度*v(體積)
類似的物理學公式還有:
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2、功率:P=W/t=FV
3、功的原理:W手=W機
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5、機械效率:η=W有/W總
(9)物理學中的壓力怎麼求擴展閱讀:
對於壓強的定義,應當著重領會四個要點:
1、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
2、同一壓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積不同,所產生的壓強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積小時,壓強大;受力面積大時,壓強小。
3、壓力和壓強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壓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並垂直於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積,受力面積大小無關。
4、壓力、壓強的單位是有區別的。壓力的單位是牛頓,跟一般力的單位是相同的。壓強的單位是一個復合單位,它是由力的單位和面積的單位組成的。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牛頓/平方米,稱「帕斯卡」,簡稱「帕」。
J. 物理學計算壓力的公式
計算公式
壓強=壓力/受壓面積(P=F/S);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F=PS)。
特點
1.作用方向與作用面積垂直並與作用面積的外法線方向相反;
2.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3.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