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物理、單位換算公式。
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平方公里)=100公頃=4平方市裡.=0.386平方海里
1公畝=100平方米=0.15市畝
1公頃=10000平方米=100公畝=15市畝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質量(重量)單位換算:
一千克(公斤)=2市斤=2.205英磅
1市斤=0.5千克(公斤)=1.102英鎊
1英磅=16盎司=0.454千克(公斤)=0.907市斤 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容積(容量)單位換算:
1升(公制)=1公斤=1六升=1市升=0.220加侖(英制)
1毫升=1西西=0.001升(公制)
1加侖(英制)=4.546升=5.546市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人民幣單位換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時間單位換算
1世紀=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閏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閏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時 1時=60分
1分=60秒 1時=3600秒
小學數學常用圖形計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面積=邊長×邊長
C=4a
S=a×a S=a2
2,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S表=a×a×6 表=6a2
V=a×a×a V= a3
3,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2)體積=長×寬×高
S=2(ab+ah+bh)
V=abh
5,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圓形
S面積 C周長 π圓周率
d直徑 r半徑
周長=直徑×π
周長=2×π×半徑
面積=半徑×半徑×π
C=πd
C=2πr
S=πr2
d=C÷π
d=2r
r=d÷2 r=C÷2÷π
S環=π(R2-r2)
9,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S側=Ch
S側=πdh
V=Sh
V=πr2h
圓柱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V=Sh÷3
物理單位換算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0�6 kg/m�0�6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安全電壓 不高於36伏
2. 八年級物理單位怎麼換算 比如m/s km/h 換算
(公式1m/s=3.6km/h的推導:1km/h=1000m/3600s=(1/3.6)m/s,所以1m/s=3.6km/h。)
根據公式1m/s=3.6km/h可以把km/h和m/s相互換算。(其中1h=60min=3600s)
因為,1km=1000m,所以1000km=1000,000m(科學計數法為一乘以十的六次方)
希望幫到你,滿意請採納,謝謝!
3. 八年級物理單位換算
解:
長度單位換算如下:
1k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1、由以上分析知:
100cm=10^6um
所以1cm=10^4um
3cm=3*10^4um
2、1000mm=10^9nm
1mm=10^6nm
所以:5.2*10^6nm=5.2mm
3、1km=10^3m=10^6mm
1.5*10^-3km=1.5*10^-3*10^6mm=1.5*10^3mm
若對此題有疑問,請追問!
4. 初二物理!!!長度單位怎麼換算。
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1微米(μm) = 1 000納米(nm) = 0.001毫米(mm) = 0.000 1厘米(cm);
1納米=0.000001毫米;
1皮米=10^-12米=0.001 納米(nm) =0.000 001 微米(μm)。
一個數的負次方即為這個數的正次方的倒數。
a^-x=1/a^x
例:2的-1次方=1/2的一次方。
1/2的-1次方=2的一次方。
5的-2次方=1/5的二次方,
1/5的-2次方=5的二次方。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
(1)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2)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
由於檔案米的變形情況嚴重,於是,1872年放棄了「檔案米」的米定義,而以鉑依合金(90%的鉑和10%的銥)製造的米原器作為長度的單位。
米原器是根據「檔案米」的長度製造的,當時共制出了31隻,截面近似呈X形,把檔案米的長度以兩條寬度為6~8微米的刻線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
1889年在第一次國際計量大會上,把經國際計量局鑒定的第6號米原器(31隻米原器中在0℃時最接近檔案米的長度的一隻)選作國際米原器,並作為世界上最有的長度基準器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地下室中,其餘的尺子作為副尺分發給與會各國。規定在周圍空氣溫度為0℃時,米原器兩端中間刻線之間的距離為1米。
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又對米定義作了嚴格的規定,除溫度要求外,還提出了米原器須保存在1標准大氣壓下,並對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體規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為米的客觀標准也存在很多缺點,如材料變形;測量精度不高(只能達0.1μm)。很難滿足計量學和其他精密測量的需要。
另外,萬一米原器損壞,復制將無所依據,特別是復製品很難保證與原器完全一致,給各國使用帶來了困難。因此,採用自然量值作為單位基準器的設想一直為人們所嚮往。20世紀50年代,隨著同位素光譜光源的發展。
發現了寬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譜線,加上干涉技術的成功,人們終於找到了一種不易毀壞的自然標准,即以光波波長作為長度單位的自然基準。
這一自然基準,性能穩定,沒有變形問題,容易復現,而且具有很高的復現精度。中國於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長度基準。
米的定義更改後,國際米原器仍按原規定保存在國際計量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70年代以來,對時間和光速的測定,都達到了很高的精確度。
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這樣,基於光譜線波長的米的定義就被新的米定義所替代了。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制關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6)微米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 [micron],讀作[miú]。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換算關系如下:1微米(μm) = 1 000納米(nm) = 0.001毫米(mm) = 0.000 1厘米(cm) 。
(7)納米
納米(符號為nm)是長度單位,原稱毫微米,就是10-9米(10億分之一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樣,是長度的度量單位。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單個細菌微生物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顯微鏡測直徑大約是五微米,也就是五千納米。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一納米。也就是說,一納米大約就是0.000001毫米,納米科學與技術,有時簡稱為納米技術,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
(8)皮米(pm)
皮米(picometer或pm)是長度單位,1皮米相當於1米的一萬億分之一。有時在原子物理學中稱為微微米(micromicron)。換算關系如下:1皮米=10-12米=0.001 納米(nm) =0.000 001 微米(μm)。
5. 初中物理單位換算表
初中物理常見的單位換算:
1、長度單位:長度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其中米(m)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km=10³m、1m=10dm=10²cm=10³mm
1mm=10³μm、1μm=10³nm、1nm=10-9m
2、時間單位:時間單位有時(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m)、納秒(ns)。其中秒(s)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h=60min、1min=60s、1s=10³ms
1ms=10³μm、1μm=10³ns
3、體積單位: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升(L)、立方厘米(cm³)、毫升(ml),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m³=10³dm³、1dm³=1L、1cm³=1ml
1dm³=10³cm³、1L=10³ml
1m3=103dm3=106cm3
4、質量單位換算:
1t=10³kg 、1kg=10³g 1g=10³mg
5、面積單位換算:
1m2=102dm2=104cm2
考試常見的單位換算:
1、電流:10³mA=1A 、1A=106μA
2、電壓:1kV=10³V 、10³mV=1V
3、電阻:1kΩ=10³Ω、 1MΩ=106Ω
4、電能(電功):1度(電)=1kW·h=3.6×106J
5、電功率:1kW=10³W
6、質量:10³g=1kg、 10³mg=1g 、106mg=1kg 、1t=10³kg
7、體積:1L(升)=1dm³
8、密度:1000kg/m3=1g/cm39、速度:1m/s=3.6km/h
10、長度:1km=1000m=10³m 、1dm=0.1m、1cm=0.01m
1mm=0.001m、106μm=1m 、109nm=1m
11、時間:1h=60min=3600s1min=60s
12、面積:1dm²=10-2m²、 1cm²=10-4 m²、 1mm²=10-6m²
13、體積:1dm³=10-3m3、1cm3=10-6m3、1mm3=10-9m3
14、壓強:1Pa=1N/m²
6. 八年級上冊物理一些單位的換算關系
速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 m/s = 3.6 km/h
電流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mA=10-3A 1µA=10-6A
電壓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kv=103v 1mv=10-3v
電阻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kΩ=103Ω 1MΩ=106Ω
電功(電能)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 度 = 1Kw h = 3.6×10 6 J
電功率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kw=103w
電磁波頻率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MHz=106Hz 1kHz=103Hz
時間單位間的換算關系1h=60min=3600s 1min=60s
7. 初二上物理長度單位轉換
1Km=1000m
1
m=10dm
1dm=10cm
1cm=10mm
1光年=9.46*10的15次
1mm=10的負三次方μm(微米)
具體就這么多初二么剛接觸物理不會有太多的長度單位記住以上這些就差不多了
8. 初二上學期的物理單位換算怎麼做求詳細,老師講過,但是沒明白。
1um=1000nm
1nm=0.001um
===========================
長度單位簡單換算: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1000mm
1mm=1000um=1000 000nm
1m=1000 000um=1000 000 000nm
7.2*10的4次方um=(7.2*10的-2次方)m=(7.2*10的-5次方)km
1km=10^3m
1m=10^6微米
1m==10^2cm=10^6微米=10^9納米
1h=60min=3600s=3600*10^3毫秒
這是基本的常用的轉化式子
1.5h=5400s=324000ns因為1.5小時=1.5h×3600=5400s
大體差不多了。^_^
9. 初二物理上冊的單位換算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1t=1000kg=1000000g=1000000000mg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000kg/m³=1g/立方厘米
10. 八年級上冊物理單位換算
先搞清1mm=10的-6 km(可以死記著)則
12.5mm=12.5*1mm
=12.5*10的-6 km
=1.25*10的-5 km
按此方法一步一步來,這其實是物理單位換算的方法。
你可以練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