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寫給即將初二的新生:初中物理學習,你該注意啥
物理是一門博大精深卻又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較為困難的學科,可你只要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你定能找到學習物理的樂趣。若想要學好這門學科你得做好以下幾點
1,首先你必須要准備一個筆記本,一個能至少用到初中結束的筆記本,用這個筆記本你得記好老師上課或課本上每一個重要的公式,注意點,以及易錯點,筆記是又一本教材,學會時常看它,復習筆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筆記本的背面可以用來總結你的錯題為什麼錯,將每一個你沒有掌握,不熟悉的知識點總結下來,再好好搞懂它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物理是一門公式極其多的學科,可以說初高中階段比數學都還要多,你必須記牢每一個重要的公式,它們死板卻合理,包含著這個宇宙的運行規律與萬物變化規則,是前人一代代總結,推算出來的智慧結晶,想要記住他們,你可能必須得通過一次又一次做題來運用它們並掌握它們,最後融為你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記住,記住並理解並運用物理公式是學好物理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3,另外就是練題,若你真的想學好,切記,千萬不能大面積的抄作業,作為過來人,也知道學生時代再厲害的學霸也有抄作業的時候,但都是可能逼不得已的時候才抄一點,但是,理科的科目,大面積的抄作業真的太致命了,扎扎實實打好每一個基礎才是最重要的,到了後面,你會發現,你抄的作業,你都會補回來的,因為漏洞實在太多。另外,做完的題一定要總結,特別是錯題,一定要講錯的原因,知識點不懂的,記下來,反復看,你才可能避免下一次繼續出錯,因為錯題往往是你的漏洞所在,你若不補上,下一次出現依然做不起。
② 初中物理實驗操作要注意哪些
1、看
所謂「看」即「觀察和了解」,是所有實驗的第一環節,包括對實驗器材的選取,器材的使用規則,器材的使用范圍,以及器材的精確度等,要有一個詳盡的了解。
2、調
即「調整或調節」,它是進行實驗的一個准備階段,調整或調節的正確與否對實驗的成功有決定性的作用。對部分需要「調」的實驗儀器,應注重怎樣正確的「調」。
3、設
所謂「設」就是「設計」,就是要根據實驗的要求,認真思考合理的實驗原理和方法,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儲備、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學校器材的實際。設計合理的實驗,還要考慮安全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4、做
「做」,即做實驗,它是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在做一些帶危險性的或損壞性的實驗時,應先通過教師的檢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和意外。
5、記
即在實驗中,正確的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准確)。這一步很重要,因為學生往往在實驗的時候光記得做實驗,覺得做實驗很有趣,很好玩,只管做,這時候往往忘記了記錄數據,這個習慣相當的不好,給後面的進一步研究造成了不少的麻煩,影響課堂效率,甚至影響實驗的結論。
6、合
「合」即「合作」。即在實驗結束後要注意和其他人或者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和合作,發現自己的不足,借鑒他人的長處,並進行改正。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精神,敢於懷疑別人,也勇於放棄和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有探索追求結果慾望。這一步在每一個實驗中都很重要,尤其在新課改的今天更顯得重要,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謙虛謹慎的態度。
7、析
對於記錄的數據由於操作者不同,實驗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可能導致同一實驗結果的不同。我們應及時加以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是錯誤導致的結果,哪些是誤差造成的原因,與學生共同探求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
8、理
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准確讀取,記錄和分析,並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後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可以培養學生愛護儀器的習慣及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
③ 要上初二了,怎樣學好初中物理,注意什麼
物理是一種理科課程.初中物理呢,是應用物理的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現象的學科.比較貼近於生活.也來自生活.要是想學好物理呢,就必須有合適的方法.如果沒有合適的方式方法的話.你根本就學不會物理的,因為物理是有邏輯性的.那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呢?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學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維導圖
第五、不懂就問
發現自己有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問同學或者是老師.不懂就問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就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放在你的腦子里邊了.成為你自己的東西了,而不是別人的東西.
關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經告訴給大家了,希望同學們能夠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對於你們提高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④ 初中物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謝謝了
1、密度實驗
注意天平、量筒的使用
2、重力、電磁感應、奧斯特試驗、電動機原理
注意以上實驗要通過觀察對物體的作用得出結論
3、電學實驗
注意選取的電表的量程、電表的正負接線柱、保護電路(串聯滑動變阻器)、電壓表並聯,電流表串聯、連接電路前開關斷開
以上實驗如用到控制變數法,在結論時應注意提到
⑤ 初中物理學習要注意些什麼
初中生學物理要注意些什麼?我認為首先就是要學懂,學透每個知識點。
那麼,怎麼樣才叫學懂,學透了知識點呢?
我認為,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等問題。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大氣壓強這個概念。為什麼大氣壓存在?是由於大氣是有重力的,就像是流沙一樣,壓在我們身上。這不過這種壓力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承受,就覺得像是不存在一樣。就好比是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到,不過是客觀存在的。
此外,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系和本質區別,錦上添花的事兒是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同學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1認真閱讀課本,2認真聽講,3解題時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把學過的性質,公式用起來)。
課本知識是前人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准確精練,不是隨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須反復閱讀和揣摩,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聽講,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一般會比課本更具體更詳細。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因為物理知識都是從生產、生活、科學實驗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聯系,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學習物理,要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
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復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前幾天,有學生在高中物理網問我:考試時遇到難題怎麼辦啊?我的想法是,你不能被難題嚇倒,這道難題,對考場上所有人來說都是難的,對吧?大家的學習水平差不多,還是要看誰更勇於嘗試,更下功夫去分析。咱們物理考試中的大題都是踩點給分的,所以同學們要有一定的應試能力,就算是這道復雜的難題不能全部做出來,也一定要去努力去嘗試,多寫幾個公式,能做多少做多少,能拿幾分算幾分,總比空白強。
⑥ 初中物理有哪些知識點需要注意
四個數值:
光取(真空)3.0*10(8)m/s.
G取9.8N每kg.
1個標准大氣壓是1.013*10(5)Pa.
水的密度為1.0*10(3)
死記!
定理:
機械運動.
光的反射\成像定律.
聲音的傳播.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牛頓第一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
壓強的作用效果.
PS:注意帶單位!
大化小除以進率,小化大乘以進率.
小女子才疏學淺
海涵
⑦ 初中物理考試中的注意點
考壓強就要注意有液體壓強及兩物之間的壓強.液體就要注意密度,高度,一般又運用到如何通過液體測量一個物體的密度.密度要考難的話就會通過液體測量.
二力平衡則要注意細節處,方向,大小,作用點,特別是作用點.電學最難就是電路了,如果想拉分,最難的可以從這里出.熱學則要背公式,求比熱容及釋放熱量,經常回出什麼"為什麼水泥地晝夜溫差大"這些.
⑧ 物理答題要注意哪些規范
一、必要的文字說明必要的文字說明的目的是說明物理過程和答題依據,有的同學不明確應該說什麼,往往將物理解答過程變成了數學解答過程.答題時應該說些什麼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考慮:1.說明研究對象(個體或系統,尤其是要用整體法和隔離法相結合求解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對象的轉移和轉化問題).2.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的示意圖.3.說明所設字母的物理意義.4.說明規定的正方向、零勢點(面).5.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6.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名 稱及對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7.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需要討論分析).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物理方程是表達的主體,如何寫出,重點要注意以下幾點.1.寫出的方程式(這是評分依據)必須是最基本的,不能以變形的結果式代替方程式(這是相當多的考生所忽視的).2.要用字母表達方程,不要用摻有數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3.要用原始方程組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續」進一些內容.4.方程式有多個的,應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寫一式,以免一錯而致全錯,對各方程式最好能編號.三、要有必要的演算過程及明確的結果1.演算時一般先進行文字運算,從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導出結果的計算式,最後代入數據並寫出結果.這樣既有利於減輕運算負擔,又有利於一般規律的發現,同時也能改變每列一個方程就代入數值計算的不良習慣.2.數據的書寫要用科學記數法.3.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的位數應根據題意確定,一般應與題目中開列的數據相近,取兩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應按要求選定.4.計算結果是數據的要帶單位,最好不要以無理數或分數作為計算結果(文字式的系數可以),是字母符號的不用帶單位.四、解題過程中運用數學的方式有講究1.「代入數據」,解方程的具體過程可以不寫出.2.所涉及的幾何關系只需寫出判斷結果而不必證明.3.重要的中間結論的文字表達式要寫出來.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個解,都要寫出來,然後通過討論,該捨去的捨去.5.數字相乘時,數字之間不要用「·」,而應用「×」進行連接;相除時也不要用「÷」,而應用「/」.五、使用各種字母符號要規范1.字母符號要寫清楚、規范,忌字跡潦草.閱卷時因為「v、r、ν」不分,大小寫「M、m」或「L、l」不分,「G」的草體像「a」,希臘字母「ρ、μ、β、η」筆順或形狀不對而被扣分已屢見不鮮.2.尊重題目所給的符號,題目給了符號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號.如題目給出半徑是r,你若寫成R就算錯.3.一個字母在一個題目中只能用來表示一個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個物理量在同一題中不能有多個符號,以免混淆.4.尊重習慣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閱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會帶來誤解.5.角標要講究.角標的位置應當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許多.角標的選用亦應講究,如通過A點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過某相同點的速度,按時間順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帶來誤解.6.物理量單位的符號源於人名的單位,由單個字母表示的應大寫,如庫侖C、亨利H;由兩個字母組成的單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寫,後面的字母用小寫,如Hz、Wb.六、學科語言要規范,有學科特色1.學科術語要規范.如「定律」、「定理」、「公式」、「關系」、「定則」等詞要用准確,閱卷時常可看到「牛頓運動定理」、「動能定律」、「四邊形公式」、「油標卡尺」等錯誤說法.2.語言要富有學科特色.在有圖示的坐標系中將電場的方向說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規范的,應說成「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135°」或「如圖所示」等.七、繪制圖形、圖象要清晰、准確1.必須先用鉛筆(便於修改)、圓規、直尺、三角板繪制,等確認無誤後再用中性筆描出來(網上閱卷用鉛筆是看不出來得),反對隨心所欲徒手畫.尤其是對於光學,如果圖畫的精準,其實用量角器量一下就可以知道是多少了。2.畫出的示意圖(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運動過程圖等)應大致能反映有關量的關系,圖文要對應.3.畫函數圖象時,要畫好坐標原點和坐標軸上的箭頭,標好物理量的符號、單位及坐標軸上的數據.4.圖形、圖線應清晰、准確,線段的虛實要分明,有區別.
⑨ 初中物理學習考試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學習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會」 初中將學習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規律,而這些概念、規律,是解決各類問題的基礎,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應力求做到「五會」: 會表述:能熟記並正確地敘述概念、規律的內容。 會表達:明確概念、規律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 會理解:能掌握公式的應用范圍和使用條件。 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正確變形,並理解變形後的含義。 會應用:會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 二、重視畫圖和識圖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復雜電路設計,都是主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知識的條理化,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問題,用通常意義上的語言或文字表達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學的方法動手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對今後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在初中物理課里,同學們會學到力的圖示、簡單的機械圖、電路圖和光路圖。「大綱」要求的畫圖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畫圖屬於作圖類型題,比方說,作光路圖、作力的圖示、作力臂圖以及畫電路圖等等;另一部分,根據現成的圖形學會識圖,所謂識圖是指要注意結合條件看圖,不僅要學會把復雜的圖形看簡單(即分析圖形),更要學會在復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計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分析出來是串聯、並聯或是混聯,如果能熟練地將所給出的電路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接特點,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三、重視觀察和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經說過:「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科學發現誕生於仔細的觀察之中。」對於初學物理的初中學生,尤其要重視對現象的仔細觀察。因為只有通過對觀象的觀察,才能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只有通過仔細、認真的觀察,才能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例如,學習運動的相對性,老師講到參照物時,許多同學都會聯想到:坐在火車上的人,會觀察到鐵路兩旁的電桿、樹木都向車尾飛奔而去。這個生動的實例使我們對運動的相對性有了形象的認識。 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重視實驗,注意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象結合起來,其中也包含與物理實驗現象的結合,因為大量的物理規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學生,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並獨立完成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 在認真完成課內規定實驗的基礎上,還可以自己設計實驗,來判斷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在實踐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設計實驗測量學校綠地中一條彎曲小徑的長度;可以通過實驗測量上學途中騎車的平均速度;還可以設計在缺少電流表或缺少電壓表的條件下測量未知電阻的實驗。這些都需要同學們自己獨立思考、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判斷、思維等能力,使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決問題會更全面。 四、學會「兩頭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識的特點是由簡到難,逐步深入,隨著學習知識的增多,許多同學都感到物理題不好做。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對頭的緣故。 拿到一道題後,一般有兩條思路:一是從結論入手,看結論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攏;二是要「發展」已知,從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當兩個思路「接通」時,便得到解題的通路。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兩頭堵」的方法。這種方法說起來容易,真正領會和掌握並非「一日之功」,還需要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地體會並加以應用。 五、注意適當分類,把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 當學習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記錯、記混。因此,可試著按照課文和某些輔導材料中繪制的框架圖去幫助記憶和理解。 有時,適當地對概念進行分類,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分明,便於自己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可以不斷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統化,不斷地把新概念納入舊概念的系統中,逐步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⑩ 初中物理要注意的幾個地方
我覺得主要要注意 歐姆定律和電功率
1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串聯:I=I1+I2+In ; 並聯:I=I1=I2=In
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並聯電路中,總電壓與各支路電壓相等。2電阻
2、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鉛筆芯、金屬、人體、大地等;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塑料、陶瓷等。導電能力介於兩者之間的叫半導體,如硅等。
3、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用R表示,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是Ω。常用單位有千歐(KΩ,1K = 1000Ω)它在電路圖中的符號為 。
4、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長度;C、橫截面積;D、溫度。一般情況下,某一導體被製造出來以後,其電阻除了隨溫度的變化有一點改變之外,我們就近似地認為其電阻不變了,它也不會隨著電壓、電流的變化而變化。
5、某些導體在溫度下降到某一溫度時,就會出現其電阻為0的情況,這就是超導現象,這時這種導體就叫超導體。
6、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電阻部分由塗有絕緣層的電阻絲繞在絕緣管上,通過滑片在上面滑動從而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大小。所以滑動變阻器的正確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電路圖中的符號是 它應該與被測電路串聯。
四、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1826年通過大量的實驗歸納出來的。
2、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兩端的電阻成反比。公式為:I = U / R ,變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歐姆定律使用注意:A、單位必須統一,電流用A,電壓用V,電阻用Ω;B、不能把這個公式理解為: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因為電阻常規情況下是不變的。
4、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叫額定電流;但是生活中往往達不到這個標准,所以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壓叫實際電壓,實際工作時的電流叫實際電流。
5、當電路出現短路現象(電路中電源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況)時,根據I = U / R 可知,因為電阻R很小,所以電流會很大,從而會導致火災。
6串聯電路是分壓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電阻越大的,分的電壓越多
因為串聯電路 I 一樣 U=I*R R大 U大
7並聯電路是分流電路,在並聯電路中,電阻越小的,分的電流越多
電功率
1、電功率是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常用單位有千瓦(KW)。1KW=1000瓦。電功率的定義也可以理解為:用電器在1秒內消耗的電能。
2、電功率與電能、時間的關系:P=W/t在使用時,單位要統一,單位有兩種可用:(1.國際單位)、電功率用瓦(W),電能用焦耳(J),時間用秒(S);(2常用單位)、電功率用千瓦(KW),電能用千瓦時(KWh,度),時間用小時(h)。
4、電功率與電壓、電流的關系公式:P=IU單位:電功率用瓦(W),電流用安(A),電壓用伏(V)叫做額定功率
主要公式
一
電阻部分
1串聯電路 電流各處相等 I總 = I1 = I2
2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的電壓之和 U總 = U1+U2
3總電阻等於各用電器的電阻之和 R總 = R1+R2
4並聯電路 總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 I總 = I1+I2
5電壓各處相等 U總 = U1 = U2
6總電阻的倒數和等於各支路的倒數之和
一、 歐姆定律部分
1. 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3. U=U1+U2+…+Un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 I=I1+I2+…+In (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5. U=U1=U2=…=Un (並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於電源電壓)
6. R=R1+R2+…+Rn (串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7. 1/R=1/R1+1/R2+…+1/Rn (並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8. R並= R/n(n個相同電阻並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9. R串=nR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二、 電功電功率部分
10.串聯電路:U1:u2=w:w2=p1:p2=R1:R2
11.並聯電路:
12.P=UI (經驗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13.P=W/t (定義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適合於任何電路)
15.P=P1+P2+…+Pn (適合於任何電路)
16.W=UIt (經驗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17. P=I2R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18. P=U2/R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19. W=Q (經驗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其中W是電流流過導體所做的功,Q是電流流過導體產生的熱)
20. W=I2Rt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21. W=U2t/R (復合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
22.P1:P2=U1:U2=R1:R2 (串聯電路中電功率與電壓、電阻的關系:串聯電路中,電功率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壓、電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並聯電路中電功率與電流、電阻的關系:並聯電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