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學好大學物理
先說說大學物理該怎麼學吧。
大學物理裡面主要靠自己自學的,上課的話,除非自己學過2次,否則不可能聽懂的。Lendau就說過,大學講課就像對這一群羊在吹笛子。用中國話說就是,大學講課就是對牛彈琴。
自己找資料,自己看視頻,自己做習題。不要指望上可能聽懂,去上課只是為了應付點名罷了。
大學的物理很不一樣的。高中物理只能算是400年前的物理。從數學方面看,甚至是600年前,笛卡爾時代的物理。本科階段,指望上課聽聽課,下課做做習題,那麼肯定對物理只有一個很膚淺的認識。很有可能,連什麼是物質,什麼是物理都搞不懂。
一般的人都要同時看3-5本參考書,才能勉強應付一門課程。所以,大學物理主要還是靠自學,自己找資料,自己看視頻,自己做習題。
下面是一點小建議:
1. 多看經典。
先看<Feynman物理學講義>(特別推薦), 然後看Lendau的<理論物理教程>(特別推薦分析力學,場論部分),再看Gerard 't Hooft 理論物理教材......
以上三位都是Noble prize的大牛。其中
費曼 是量子電動力學的重要開拓者,量子路徑積分的發明者;
朗道是一個物理全才, 當今最大的物理分支----凝聚態物理的創始人。
Hooft 是 規范場(Yang-Mills場)理論的可重整性 的證明者。
2 多看好的視頻。
網上有很多很好的視頻,特別推薦復旦大學蘇汝鏗的<量子力學>, 北師大梁燦斌的<微分幾何和廣義相對論>
基礎好可以看巴黎高師,Yale(有中文字幕), stanford, MIT的課程
一個好的老師可以讓你受益終身。聽聽大師們的課程,那怕就是一小節你也能領略到另一種境界。
視頻的話也要看經典,可以反復看,不用擔心走神跟不上。
3。習題是必需的。
4。 多討論,不討論是學不好物理的。平時多逛逛論壇。比如,physicsforums ; 新繁星客棧; 相對論吧(雖然最近搞活動比較水,但牛人還是很多的)。裡面有很多基礎物理的話題。
下面是一些物理課程整理的參考資料。
基礎物理 教材: <費曼物理講義>,
視頻:參考Yale開放課程---基礎物理,有中文字幕的;
清華楊振寧的基礎物理,不過也是英文授課的
理論力學 教材:Goldstein的<理論力學> (暨南大學有中譯講義),南開也有,貌似。
Goldstein怎麼牛,看看目錄你就知道了,他把Lagrange的辦法擴展到SR,QM.
統計物理 教材:汪志誠的, 李政道的。 Landau的。
視頻:stanford的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教程,但目前還沒有中譯字幕
初等量子力學 教材:周世勛的, 或者曾謹言的
高量 教材:倪光炯的, 或者咯興林的
視頻: 復旦蘇汝鏗的視頻;
基礎好的可以看巴黎高師的<量子場論>課程
相對論 教材:先看郭士枋的<廣義相對論導論>,然後看<廣義相對論> by 劉遼 ,
最後看 <微分幾何與廣義相對論> by 梁燦斌
梁老師的教材寫得很好,但是一開頭就是5章微分幾何,某些微分幾何基礎不好的人不一定可以接受。
視頻:北師大梁燦斌<微分幾何與廣義相對論>系列視頻
最近梁老師在中國科學院(中關村)晨星中心110教室開課,有條件也可以去旁聽,免費的.
凝聚態 教材:.......
視頻:中科院文小剛的凝聚態物理講座
以上都是入門級的課程資料,真正的高手都是看期刊的。
2. 如何學好物理求方法,答得好的高分...
八類物理學習方法
一、觀察的幾種方法
1、順序觀察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特徵觀察法:根據現象的特徵進行觀察。
3、對比觀察法:對前後幾次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的觀察進行比較。
4、全面觀察法:對現象進行全面的觀察,了解觀察對象的全貌。
二、過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過程層次:一般說來,復雜的物理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簡單的「子過程」構成的。因此,分析物理過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復雜的問題層次化,把它化解為多個相互關聯的「子過程」來研究。
2、探明中間狀態:有時階段的劃分並非易事,還必需探明決定物理現象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狀態(或過程)正確分析物理過程的關鍵環節。
3、理順制約關系:有些綜合題所述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是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綜合效應」。要正確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內在聯繫上把握規律、理順關系,尋求解決方法。
4、區分變化條件: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發展的。條件變化了,物理過程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在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由於條件變化而引起的物理過程的變化,避免把形同質異的問題混為一談。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R=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並非都互為比例關系的。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系,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系。 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果索因:在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於發展多向性思維。
四、原型啟發法
原型啟發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來源於生活、生產和實驗。如魚的體型是創造船體的原型。原型啟發能否實現取決於頭腦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與頭腦中的表象儲備有關,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爭取用學到的知識予以初步解釋;2、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得到;3、要重視實驗。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同類的個別對象中發現它們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較小范圍的認識擴展到更普遍性的,較大范圍的認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概括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高級形式的、科學的概括,這種概括的結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這種概括稱為概念概括;另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經驗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徵的概括。
相似特徵概括是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徵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舍棄它們不相同的特徵,而對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概括,這是知覺表象階段的概括,結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級的。要轉化為高級形式的概括,必須要在經驗概括的基礎上,對各種事物和現象作深入的分析、綜合,從中抽象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舍棄非本質的屬性。
六、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經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論建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是:第一由因導果或執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現象的因果聯系,為認識物理規律作輔墊。第二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范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系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比較法返回
比較的方法,是物理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也是我們經常運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辯析物理現象、概念、規律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質屬性。
七、類比法
類比是由一種物理現象,想像到另一種物理現象,並對兩種物理現象進行比較,由已知物理現象的規律去推出另一種物理現象的規律,或解決另一種物理現象中的問題的思維方法,類比不但可以在物理知識系統內部進行,還可以將許多物理知識與其他知識如數學知識、化學知識、哲學知識、生活常識等進行類比,常能起到點化疑難、開拓思路的作用。
八、假設推理法
假設推理法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針對研究對象,根據物理過程,靈活運用規律,大膽假設,突破思維方法上的局限性,使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主要有下面幾方面內容:
1、物理過程假設
2、物理線路假設
3、推理過程假設
4、臨界狀態假設
5、矢量方向假設。
狀元談物理學習
一、物理的學習是模塊化的,共分四個模塊:
1.對概念的理解,不能單純地去背誦。面對一個新的物理量,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實際解題中作用。
2.概念的應用:理解概念之後,對它的應用就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了。解題是,要抓住,每道題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在給你條件,只要將條件與物理量相對應,然後代到相應的公式中,就可以解出答案了。
3.衍生
4.綜合:物理的各個章節中,除了光學相對獨立之外,其它都是聯系很緊密的,必須注意將他們之間前呼後應起來。
二、如何做習題:
做習題特別是理科習題時,必須把握量與質的關系。主要抓做題的質量。「我」在高中期間從未買過習題,主要是做完書上以及老師給出的題後,總結出每道題的解題思路。解題的過程分為:
1. 分析物理進程:把過程抽象為物理量
2. 利用數學將題解出來
三、學習習慣:
1)上課應該認真聽講,至於學習方法,應該是讓學習方法適應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去適應別人用起來好的方法。
2)做題的時候要多思考,多提問題。「我」做題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題後,都看看是怎樣得出的,看看對以後有什麼可借鑒的,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後就置之腦後。這樣,「我」考試的時候就快了,不象別人,到了考試的時候又去忙著推導。
3)要即錯即問,多與老師、同學討論問題,不要害羞。
4)復習要一遍一遍地反復復習。
5)對於參考書,成績不是太好的同學,買的時候要找那些有解析、總結歸納比較好的書,而非是那種單純給出答案的書。
高考狀元談物理學習與復習
尹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系學生,河北省高考理科狀元)
走過一年高三,對物理的學習和復習有不少體會,在這里想談兩點:一是如何讀書,一是如何做題,希望能對高三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有眾多的概念和規律。在高三復習中,課本應是我們的立足點。讀書,一定要讀透,不要只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地翻一遍;也不要對知識死記硬背,生吞活剝。注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領會:明確各個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內涵及外延;對一組相互關連的概念,分清主次,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對一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聯系和前因後果……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個知識點、知識塊;同時還應站在高處;把握整個物理知識體系,從整體上和相互聯繫上來掌握知識。整個物理體系,就像一座宏偉的大廈,內部有和諧、完美的結構,每個知識點都有各自的位置,它們背後有相互聯系。歸納和總結的工作,對於理清知識脈絡,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知識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議高三的同學能有一個總結本,用於知識的歸納和整理,相信這對大家的學習不無裨益。
一方面要立足課本,打好基礎;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進一步的提高,為了鍛煉自己的物理思維,也為了提高應試能力,適量的習題是不可缺的。做題,要把握住兩個字:一個「精」,一是「思」。「精」,主要對題目的選擇而言,現在出版的物理習題、復習書數不勝數,這樣多的書,必然是良莠混雜,高下不齊的。如果選了一本不好的習題書,埋頭做下去,如同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水灑了許多,收獲卻甚為廖廖,選擇習題時,最好是請教一下老師或往屆的學生,參考他們的意見,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適宜的選擇。做題要注意「思」,「思」是貫穿解題的全過程的,在這里特別要談一下很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題後思」,每道題都對應著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一種或幾種解題方法,解完題後要想一想,如果這些知識點或解題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麼在這個題上做一個記號,同時把這個知識點或方法總結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如果這道題自己沒能解出來,看過答案之後,自己最好再獨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的領會和掌握這種方法。選題要「精」,做題要「思」,若能把握住這兩點,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大家如果既能立足課本,打牢基礎,又能巧妙做題,穩步提高,那麼你們付出的努力必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蔡明(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
我從中學就對物理很感興趣,高考以物理成績滿分考入北大物理系,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物理的學習方法和體會。其中的不足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老師和同學們批評指正。
要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關鍵在於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我認為,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包括四個主要環節:預習、聽課、復習、做題。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幾個環節。
首先要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通過預習,可以抓住本節的難點,從而在上課聽講時「有的放矢」,主動地獲取知識, 而且通過預習,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學習物理的目的之一。學物理不僅在於學習物理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物理的這一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習並不是簡單地看看書就完了,而是應當認真閱讀課本,反復琢磨每一句話,仔細推敲各個物理定律,直到弄懂為止。實在不懂的,應當做好標記,這正是你上課聽講的重點。因此通過有目的地預習,可以變被動為主動,為牢固掌握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聽課是學習的最關鍵環節。
聽課時,一是要注意教師強調的重點,這往往是各類考試的主要目標;其次要注意預習時標記的不懂之處。當教師講到該處時,一定要仔細聽,積極思考,一般來說是會明白的。如果實在還不懂,則不要思考過多而耽誤聽課,可以等課後再向教師請教。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除了認真聽講外,還要記好筆記。因為筆記往往是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下來的重點和難點的條理化、具體化,凝聚著教師的心血。此外,記好筆記,也便於復習時抓住重點。
聽完課後,大腦中的知識點就像一個個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須通過「復習」這根線,把它們連成一串美麗的項鏈。復習時應當對照筆記上的重點,預習時的難點來仔細咀嚼課本,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應牢記在心。復習時就不能像預習時那樣只局限於本節,因為物理學中有許多規律是相似的,許多概念、定律都有著內在的聯系,例如物體在重力場和電場中的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動和振動的聯系與區別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中要注意前後聯系與溝通,從而更好地掌握它們的性質。
復習完後,並不是大功告成,你現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體情況下如何運用,運用時有何技巧,還有任何一個物理定律都有它的適用范圍。超過這個范圍,該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用更精確的理論來代替它。這些你可能並不知道或不熟悉,這就得通過做題來鞏固所學知識,運用物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在做題中積累經驗,熟才能生巧。我並不主張搞題海戰術,而是應當少而精,多做幾種不同類型的題。每次做題前要先認真審題,分清題型,從而找到適合於某類題型的通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除了課本之外,還應當看一些課外參考書,它們對加深對物理定律的理解熟練運用是大有裨益的。在參考書的選擇上,不應當選擇那些習題集、習題選、題庫之類,因為它們只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既沒有思路分析,又沒有定律運用,做對了答案也是食而不知其物,做錯了更是不知道為什麼。因此,要選擇學習輔導,解題指導一類的書,它們往往有詳細的解題思路分析和具體的解題步聚。因為同一道物理題,由於思考問題出發點不同,採用的物理定律不同,運用的數學手段不同,往往會導致解題過程繁簡程度大相徑庭,當你做完題後再看參考書的解法時,往往會發現一種更巧妙的思路、更靈活運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數學手段、更新穎的解題方法。這樣每做一道題就會有很大收獲。而且久而久之,總是接觸新穎變通、靈活的思路,會使你思維開闊、腦筋更靈活。此外,最好把做題時遇到有關定律應用的類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項都補充到筆記上的相應章節,這樣會使你在以後的復習中把它們都系統地納入你的知識網中。
總之,預習是做一個准備,聽課是獲取知識點,復習則是將知識點聯成線,做題是進一步把線復連成網,從而使知識融匯貫通。只有把握好學習的四個環節,才能在學習中得心應手,取得優異的成績。
馬經國(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我們學任何一門課程,既要靠老師「扶著走」,也要主動學會「自己走」。特別對於物理,自學更不可少。我們通常所說的預習,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學。也許有人認為自己不具備自學能力,這不要緊,只要你有了對學習的興趣,自學自然就有了動力,也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一個人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後天養成的。實際上,我們可以由自學來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自學,可以自己精讀課本,也可以廣泛涉獵課外書籍,擴充知識面。這樣,自學既給我們帶來了知識,又帶來了興趣。興趣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習,學習又為自學提供了基礎,自學與學習可以互為補充,共同前進。
自學除了平時擠一點時間外,寒暑假是自學的好時機。一般來說,對比較集中的時間,要注意支配,充分利用;而零散的時間,主要用於搭配日常課程。自學的方法很多。總的來說,首先得要有一個自學計劃,這是自學起步的關鍵。制定計劃要講究科學性:早期要著重於打好基礎。注重自學課本;中期重於閱讀一定數量的課外書籍,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後期注意教材與參考書的結合,全面發展。一旦制定時間表後,不宜輕易更改,一定要實踐一段時間,才能作出改動決策。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自學計劃要有可行性,不要好高騖遠,妄想一蹴而就。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特別注意循序漸進。要有「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的精神。
面對眾多的刊物,一定選幾本內容精彩的加以精讀,如《中學生數理化》等,力爭吃透它,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像那些有關物理學史的書,也可以瀏覽一下,對於培養興趣還是有益的。
自學筆記在自學過程中也特別重要,最好物理科的筆記集中在一起,製成卡片,便於查閱、記誦。尤其對那些疑難點應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記得一位物理學家說過:「遇到疑難既不要止步不前,也不要棄之不管,而應記錄下來爭取一條條解決。前邊發現的問題,也許到後面就迎刃而解了,當大部分問題被你解決了之後,帶給你的將是無窮的喜悅和信心。」對自學中發現不懂的東西要持樂觀態度,學習上從沒有平坦的大道,必要時可以向別人求助,腳踏實地地去解決每一個遇到的難題。
人生有涯,學海無邊。只有自學才使我們真正懂得了學習的含義。自學與學習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它們是事物聯系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在注重搞好學習的同時,也應看到自學的能動作用。
呂志鵬(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有人曾說,優秀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物理中有許多知識是需要嚴謹的數學來推理驗證的。如果讀者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功底,學起物理來一定很容易。
物理的學習依靠記憶和理解,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完全否定記憶是毫無理由的,也是學物理的弊端,當記憶牢固之後,必須要求理解,當對一個問題理解深刻後,今後遇到這類問題就會立即反應過來,不至於茫茫不知所措。
學好物理關鍵之一是畫好示意圖。文字總是比較抽象的,當解題者將對文字的理解轉化為圖表並體現出在整個物理環境中物體之間的關系,這樣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有人將受力圖稱為題眼實不為過,也無怪乎在高考之中受力圖也有分的。畫受力圖的同時不能孤立圖與的關系,要仔細分析全題,不能以偏概全,要深刻理解整體與個體的關系。
關鍵之二是做一定數量的習題。有人不提倡題海戰術,我也不提倡,但做一定數量的習題對學好物理大有好處。多做習題不是重復上十幾遍地做幾道題,而是從題的本身發掘它的內涵,充分理解題所描述的物理環境是和什麼定理、定律有關,應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解決物理問題的最好的方法是運用能量的觀點(包括動量觀點),因為自然界中幾乎全部的物理現象都與能量或動量有關,用能量或動量的觀點來解決物理習題會比其它方法簡捷一些。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或動量,能有什麼方法解題就用什麼方法,這樣可能會省很多時間的。
關鍵之三要注重物理與數學的結合點。這一結合點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數等。將這兩個工具巧妙地用於解物理題上,可將一些毫無頭緒的題目解得簡單明了。
最後,學好物理要善於猜想。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是無限的,是社會進步的源泉。」其實,說得明確一些,猜想就是「蒙」,但不是瞎「蒙」,而是根據一些信息(能從題中得到,或由邏輯分析得出)來判斷,這種方法主要是用於選擇題的解答上。
胡湛智(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很多同學頭疼物理,這多半是因為給了自己「物理難學」的心理暗示所致。說句實在話,物理在高中階段不能說有多難,甚至可以說有點呆板記憶的味道。總結起來說也是幾個板塊:一是力學板塊,二是電磁學板塊,三是氣體板塊,四是光學、聲學、原子理論初步等板塊。前兩個板塊尤其重要,考題大多數出自這兩塊,第三板塊常出現在把關題中也要充分重視,而第四板塊的題常較容易,可以揀不少分,不應忽視。解物理題比較重要的是程序問題,做題時即使不明確寫出程序,也應遵循「分析、列示、計算」的步驟,切莫亂了方寸。這么做的好處是使解題變得容易明白。復習物理的要點首要的是充分重視課本知識,除了跟上老師的步調外,自己一定要多鑽研課本,課本上的思考題是復習的綱,再找一些考點解析,認真搞清每個概念、每個要求,並相應做一定數量的習題;其次也要特別重視畫圖的作用,畫圖有直觀、簡捷、明了等特點,常常是解題的好工具。物理圖的直觀性更強,更重要的是有些關系式必須通過圖象來得到。
另外,老師講解的綜合性例題非常重要,要作詳細的筆記並加以揣摩,因為這些題除了經過老師挑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常常是綜合運用並考查了許多知識點,能起到一題覆蓋一片的作用。平時可不斷地做一些這類綜合性強的題目,作為對自己一個階段以來復習成果的檢驗。同數學一樣,物理復習做題也要以基礎題為主,難題適量。
伍天宇(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
這一階段,通常是各種練習、試卷紛至沓來,大量的習題令人眼花繚亂。面對「無邊題海」何去何從?通常各人方法各異而效果也相距甚遠。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題量,經常會陷得很深,成效卻很淺,因此做題切不可一味貪多,以免「貪多嚼不爛」。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題海卻無邊,以有限對無邊顯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也沒有那個必要,如果做了許多題,有做錯的改過答案就扔到一邊,匆匆趕做其它題,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而且不能保證下次見到類似的題能迎刃而解不重犯錯。做好了一些難題,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後又放置一邊,用不了多久自然會忘卻,那些原來得到的巧解妙答也會失去應有的意義,因此,單純追求數量,立志閱盡天下題是不可取的。我想,做100道類似的題的效用並不一定強於用100種方法解決同一道題(如果可能的話);做許多意義不大的題並不強於做幾道有價值的題。做題的真正高效率應該是有所篩選,選取有價值有典型意義的題目,反復捉摸,選取不同的角度思考,從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舉一反三,有所聯想,熟練掌握一些重要解題思想。
當然,必須補充的一點是理科的學習務必心到手到,放棄題海戰術並不意味著不作適量的練習,因為不做適量的練習就無法提高運算能力和速度,無法鍛煉人的思維的快速應變,如果以為光憑看就可以心領神會,取得好成績,那可真是對理科學習的誤會,那樣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對一個具體的問題感到似曾相識,甚至心下慶幸見過這道題卻算不出准確的答案,缺乏規范的描述,追悔莫及。
既然明確了以上兩點,我想把剛上高三時學校向我們推薦的經驗之一,即建立錯題本,現借花獻佛推薦給大家。做法是將自己每次考試或自測中做錯的題摘出,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以備復習之用。我覺得這條經驗的確不錯,我自己受益匪淺。反復研究自己的錯誤,可以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的薄弱之處和思維方法的偏執不周全的地方,警鍾長鳴,更能督促人不斷進步。因此值得借鑒。但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堅持不懈。另外,我認為要將全部錯題摘錄下來實在費不少精力,在緊張的復習中有時很難做到,因此我建議有選擇的摘抄,只須選出確實有價值、值得日後再看的精品即可。「精」字非常重要。
楚 軍(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物理同化學一樣也是一門實驗學科,但同化學相比,它的理論部分所佔的比例要大出很多。所以學習物理也要從最基礎的概念、理論著手,對物理概念尤其馬虎不得,要仔細摳到每個字的含義,一絲一毫的錯誤都有可能導出完全相反的結果。但物理不同於數學,它畢竟是一門實驗學科,對實際情況的想像有時對解題很有幫助。如果腦子中已有了正確的物理場景,那麼解起題來就會事半功倍。所以明確的草圖有時就成了解題的關鍵。物理是實驗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它不必每步都要有嚴密的數學分析,有時直接從物理學的角度反而更容易得出正確的解答。中學物理分為力熱光電幾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重點和思維方法,但其根本都是不變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要點,物理題其實很好解決。相比之下,我認為幾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力學部分。因為在中學物理中,我認為力學是其它幾部分的基礎,不論解哪部分題,差不多都離不開力學,一些比較難的綜合題也都是其它部分和力學的綜合題。所以我認為,學好力學是學好中學物理的關鍵。老師總結的解力學題的步驟「先物體、查受力、分析運動、列方程,檢驗」,極其精闢,我用它解題幾乎都是迎刃而解。我的物理成績在各科中算是最好的,也是因為當初在學習力學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致於以後的學習都感到很輕松。實驗也是很重要的。做物理實驗前應認真預習,實驗時要膽大心細,實驗後獨立完成實驗報告。這一過程可以幫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學既有數學嚴謹的推導,又有實驗學科來自實驗的特點,兩種思維方式在這里融匯貫通,很能開闊眼界,鍛煉人的思維。這也可能是我喜愛物理的最大原因吧!
3.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學好物理的訣竅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作?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覺: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又比如小孩會說的東西,要讓他寫出來,就必須經過反復寫的練習才能達到那一步.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作,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分幾個層次來具體分析.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復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准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搜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的來自一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斗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復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復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系,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系,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對象,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像,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順利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術,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從基礎知識最初目標,最終達到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照從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逐漸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方向.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為大學學習做准備的,對同學們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學習的基本過程——記憶,積累,綜合,提高就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培養過程,學會了學習方法,對物理科有了興趣,掌握了物理這門實驗學科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特點,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
4. 大學物理如何快速獲得高分
主要看類型題,公式是一部分,應用公式才是硬道理,所以,多看點題才好
5. 化學物理怎麼拿高分
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認真學習,多做習題,不懂就問。
6. 怎麼自學好大學物理
先說說大學物理該怎麼學吧。
大學物理裡面主要靠自己自學的,上課的話,除非自己學過2次,否則不可能聽懂的。Lendau就說過,大學講課就像對這一群羊在吹笛子。用中國話說就是,大學講課就是對牛彈琴。
自己找資料,自己看視頻,自己做習題。不要指望上可能聽懂,去上課只是為了應付點名罷了。
大學的物理很不一樣的。高中物理只能算是400年前的物理。從數學方面看,甚至是600年前,笛卡爾時代的物理。本科階段,指望上課聽聽課,下課做做習題,那麼肯定對物理只有一個很膚淺的認識。很有可能,連什麼是物質,什麼是物理都搞不懂。
一般的人都要同時看3-5本參考書,才能勉強應付一門課程。所以,大學物理主要還是靠自學,自己找資料,自己看視頻,自己做習題。
下面是一點小建議:
1. 多看經典。
先看<Feynman物理學講義>(特別推薦), 然後看Lendau的<理論物理教程>(特別推薦分析力學,場論部分),再看Gerard 't Hooft 理論物理教材......
以上三位都是Noble prize的大牛。其中
費曼 是量子電動力學的重要開拓者,量子路徑積分的發明者;
朗道是一個物理全才, 當今最大的物理分支----凝聚態物理的創始人。
Hooft 是 規范場(Yang-Mills場)理論的可重整性 的證明者。
2 多看好的視頻。
網上有很多很好的視頻,特別推薦復旦大學蘇汝鏗的<量子力學>, 北師大梁燦斌的<微分幾何和廣義相對論>
基礎好可以看巴黎高師,Yale(有中文字幕), stanford, MIT的課程
一個好的老師可以讓你受益終身。聽聽大師們的課程,那怕就是一小節你也能領略到另一種境界。
視頻的話也要看經典,可以反復看,不用擔心走神跟不上。
3。習題是必需的。
4。 多討論,不討論是學不好物理的。平時多逛逛論壇。比如,physicsforums ; 新繁星客棧; 相對論吧(雖然最近搞活動比較水,但牛人還是很多的)。裡面有很多基礎物理的話題。
下面是一些物理課程整理的參考資料。
基礎物理 教材: <費曼物理講義>,
視頻:參考Yale開放課程---基礎物理,有中文字幕的;
清華楊振寧的基礎物理,不過也是英文授課的
理論力學 教材:Goldstein的<理論力學> (暨南大學有中譯講義),南開也有,貌似。
Goldstein怎麼牛,看看目錄你就知道了,他把Lagrange的辦法擴展到SR,QM.
統計物理 教材:汪志誠的, 李政道的。 Landau的。
視頻:stanford的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教程,但目前還沒有中譯字幕
初等量子力學 教材:周世勛的, 或者曾謹言的
高量 教材:倪光炯的, 或者咯興林的
視頻: 復旦蘇汝鏗的視頻;
基礎好的可以看巴黎高師的<量子場論>課程
相對論 教材:先看郭士枋的<廣義相對論導論>,然後看<廣義相對論> by 劉遼 ,
最後看 <微分幾何與廣義相對論> by 梁燦斌
梁老師的教材寫得很好,但是一開頭就是5章微分幾何,某些微分幾何基礎不好的人不一定可以接受。
視頻:北師大梁燦斌<微分幾何與廣義相對論>系列視頻
最近梁老師在中國科學院(中關村)晨星中心110教室開課,有條件也可以去旁聽,免費的.
凝聚態 教材:.......
視頻:中科院文小剛的凝聚態物理講座
以上都是入門級的課程資料,真正的高手都是看期刊的
7. 理綜要怎麼做才能拿高分
我高考理綜278,物理滿分,而且只用了一個半小時就寫完了。
關鍵是基礎,你首先是要把書看懂,就是要理解,不要滿足於公式記住,會做題。只有理解了,才能對題目有個很好的把握,對於難的題才會得心應手。理解的方法就是,狂看課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題目不要多做,但是要做精,保證每一道拿來就能做出來,而且每次都要按照步驟寫下來,不要看會做就不做了。其實當你真正做的時候才會發現問題,你認為會做的題目可能做的時候又不一樣了。背書是學習的大忌,不理解是不可能得高分的。你可以每一門課找一本好的題目,每題都做好,然後把不會做的隨時拿來坐,知道很熟了為止。我就是這樣的。當然,要肯下功夫才行。
我是2004年參加的高考,現在大學快畢業了,可能高考改革了很多,但是學習方法是不會變的。
PS:法無定法,適合自己的方法還要自己在學習中總結。寫了這么多,你只要記住兩條就好了,理解課本,做題求質不求量。題海戰術是我最鄙視的。
8. 怎樣學好大學物理
很簡單呀~大學物理畢竟是門基礎課~其所學知識都是各個分支較為基本的通用知識~
我期末兩次物理都是90分左右,其實個人覺得不需要預習什麼的~上課時跟著老師聽聽就OK了~我要強調的是有的放矢~主要是把握住其主幹~重點知識一定要理解並且把握好~因為考試90%都應是圍繞主要內容~至於其他的無所謂啦!沒必要了解的那麼透徹~像什麼普朗克公式~完全沒比較記~雖然他(普朗克)的思路和見解很好~並且在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對於大學物理這門課來講~我們是沒必要在此浪費時間的~
最重要的是課後有習題保證~不用多~但要自己獨立完成~光看書並且筆記是沒用的~關鍵還得是自己做題~才能真正把握知識~~~也是對課上的鞏固!!!(真的很重要)
祝你能學好大學物理~期末考出高分!!!
9. 大學物理怎麼考過
據我所知,物理很簡單,除非你是物理專業的學生。只要把老師平時的課後題做熟練了,基本搞定,要想沖高分,就把課後題都做一遍,練熟了就行了,不指望你能創造,因為會創造的人還沒出世呢
10. 學物理,提高物理成績,物理考滿分方法 我是一名大學生,初高中的
很多的學生對物理充滿的厭惡,這是因為這個科目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難的,並且牽扯的內容非常多,這使得大多數的孩子對於這們課程有放棄的打算,家長也忙於工作沒有辦法來教導孩子,所以現在唯一的方式就是找一個初中物理輔導,這樣可以改善孩子這個科目發的分數.
物理重點內容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輔導的方式,如果你也是面對物理比較頭疼的話,可以觀看以上的內容,會對你有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