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學科的課程性質是什麼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學科的課程性質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31 11:49:48

⑴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是什麼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是前言,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等。物理學是人類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它一直引領著人類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深化著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技術進步的重要基礎。

初中物理課程標准特點

物理學的迅速發展及其相關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基礎教育物理課程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應體現物理學的本質,反映物理學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應對未來社會挑戰的需求。

應發揮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此本標准確定了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學習後應達到的要求,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應綜合反映人類在探索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等過程中的成果。

⑵ 初中物理課程標准

初中物理課程標准
物理學科與教學知識1.物理專業知識
(1)掌握與初中物理密切相關的大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礎知識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識和技能,能運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掌握物理學研究方法和實驗手段;了解物理學發展的歷史和最新發展動態。
2.物理教學知識(1)理解初中物理課程的性質、目標和基本理念,熟悉《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學原則,認識物理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及其規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學方法。
(3)知道物理教學活動包括的主要環節,具備物理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教學評價的相關知識。

⑶ 初中物理學科的基本性質

新課程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基本理念是:注重全體學生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重學科滲透,關心科技前沿;構建新的評價體系。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教材不過分強調學科自身的邏輯體系和知識的嚴密性,知識要求有所降低,以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徵;新教材從學生的興趣、認識規律和探究的方便出發設計教材結構,使教材結構的安排有了相當大的靈活性;新教材設置了許多開放性問題和實踐性課題,以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新教材充分體現了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滲透;新教材設立了生動活潑的「科學世界」欄目,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⑷ 物理到底學什麼

初中物理是義務教育的基礎學科,一般從初二開始開設這門課程,教學時間為兩年。一般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旨在培養學生的理科思維,對身邊的物理常識有定性的認識,同時也應用於生活,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

物理學(Physics)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物理現象、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研究的領域可分為四大方面:

1.凝聚態物理——研究物質宏觀性質,這些物相內包含極大數目的組元,且組員間相互作用極強。最熟悉的凝聚態相是固體和液體,它們由原子間的鍵和電磁力所形成。

2.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研究原子尺寸或幾個原子結構范圍內,物質-物質和光-物質的相互作用。這三個領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們使用類似的方法和有關的能量標度。它們都包括經典和量子的處理方法;從微觀的角度處理問題。

3.高能/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質和能量的基本組元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稱為高能物理。

4.天體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因為天體物理的范圍寬。它用了物理的許多原理。包括力學,電磁學,統計力學,熱力學和量子力學。

⑸ 課程目的

從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框架結構看,兩者的條目並不完全對應。課程標准有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和附錄5個大條目組成;教學大綱有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要求、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課時安排、考核與評價6個大條目組成。課程標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參考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關聯的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都與現行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區別。一、全面闡述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現行大綱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作了敘述。課程標准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不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不過分追求概念、規律表述的准確性、邏輯關系的嚴密性,而是全面考慮課程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因此,課程標准使用了較大的篇幅,對課程的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詳盡的闡述。案例11:課程性質和課程基本理念對於課程性質,教學大綱指出:初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生在物理課中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受到觀察、實驗的初步訓練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對於課程性質,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等。對於課程理念,課程標准指出: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構建新的評價體系。簡評:課程標准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課程的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詳盡的闡述,而大綱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僅涉及課程性質,但沒有涉及課程基本理念,相比較狹窄。二、強調過程和方法的學習在教學方式方面,現行大綱重視知識的傳承,重視較多的是科學的結論,而對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方法,或重視不夠,或根本忽略,沒有提及科學探究,也沒有強調科學過程,而課程標准不僅強調知識的學習,特別強調學習的過程,把「過程和方法」作為課程目標之一,強調科學探究在物理課程中的作用,將學習重心從知識的傳承積累向知識的探究積累過程轉化。 案例12:對「凸透鏡」的要求教學大綱的要求:知道凸透鏡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知道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的實像和成虛像的條件。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原理。課程標准在內容標准中,要求: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課程標准在活動建議中,還建議:閱讀投影儀或照相機的說明書,通過說明書學習使用投影儀或照相機。用兩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製作望遠鏡。簡評:課程標准刪去了「知道凸透鏡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內容,反映了課程標准對知識傳承的弱化,不糾纏在「主光軸」等類似概念上,而是加強生活實際的聯系,從「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原理」變為「了解凸透鏡的應用」,也可見一斑,不再局限於照相機、幻燈機和放大鏡。另外,凸透鏡成像規律歷來是教學的難點,課程標准把重點放在探究過程,對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結論沒有作硬性規定,學生通過探究對規律有定性的、整體的了解即可,使學生從繁重、枯燥的題海練習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識、聯系生活的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去。案例13: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要求對於聲音的傳播,教學大綱要求: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課程標准在內容標准中,要求: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應用。課程標准在活動建議中,還建議:調查社區(或學校)中雜訊污染的情況和已採取的防治措施,提出進一步防止雜訊的建議。簡評:對於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教學大綱僅對結果有要求,而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沒有要求,而課程標准對結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有要求,並在活動建議中也有具體的建議。三、強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現行大綱關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相對較少,雖然在教學目的中也提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品德教育」,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具體要求。而課程標准中特別強調義務教育中的物理課程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作用,無論在具體的知識點還是在活動案例上都考慮到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方面的教育作用。案例14:對「物態變化」的要求對於物態變化,教學大綱要求:知道熔化和凝固現象。知道晶體的熔點。知道熔化過程中吸熱,凝固過程中放熱;會查熔點表。知道蒸發現象。知道蒸發快慢與表面積、溫度、氣流有關。知道蒸發過程中吸熱及其應用。知道沸騰現象。知道沸點、沸點與壓強的關系。知道沸騰過程中吸熱。課程標准在內容標准中,要求:…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有節約用水的意識。課程標准在活動建議中,還建議:調查學校和家庭的用水狀況,設計一個學校或家庭的節水方案。調查當地水資源的利用狀況,並對當地水自然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見解。調查本地農田灌溉(或污水處理)的主要方式,了解先進的灌溉技術。簡評:從「物態變化」這部分內容可看出,教學大綱僅對知識和技能做出了具體的要求,沒有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而課程標准不僅在內容標准中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具體要求,在活動建議中也有具體的建議。四、實施建議教學大綱的教學建議部分強調了教學應注意的問題,規定了教材、教學和評價的最高要求,無論是教材、教學還是評價都不能突破這一上限,可見教學大綱對教材編寫、教師教學和學業評價的影響是直接的、嚴格控制的、硬性的。這對教學有直接的指導作用,但由於規定過於具體、細致,不利於教師的創造性教學,也不利於教材的多樣化和創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科書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建議、學生學習評價建議等,同時還提供了典型案例,內容更豐富。這些建議不再包括教學重點、難點、課時分配等,也不對教學的手段與過程、知識的先後順序作硬性規定,但是對與現行課程不同的基本理念作了盡可能具體的闡述,這是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一個重要區別。

閱讀全文

與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學科的課程性質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