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近代科學的整體理論基礎是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的是牛頓提出的,牛頓被譽為「物理學之父」,他發現的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近代物理學和力學奠定了基礎,另外萬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日心說奠定了現代天文學的理論基礎。
❷ 密立根的實驗為物理學發展奠定了什麼基礎
實驗結果表明,油滴上電荷量的變化總是基本電荷值的倍數。密立根用這個方法得到了精確的基本電荷值為e=(1.591±0.003)×10的-19次方庫。就這樣,密立根以大量實驗無可辯駁地證實了電的分立性,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❸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是原子論和分子學說。
原子論和分子學說是認識和分析化學現象及本質的基礎,是奠定了近代化學基礎的理論。分子是由原子組成,原子則是用化學方法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它已失去了原物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性質。
具體起源:
18世紀末,在化學領域里,人們發現物質在化學變化過程中一系列可確切描述的規律。這為原子理論成為一個科學理論提供了實驗依據。
19世紀初,道爾頓提出了他的原子理論來解釋化學中的現象。而有關原子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論,直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從分子運動論角度解釋布朗運動,並得到實驗驗證後,才真正得到肯定答案。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物理學家通過一系列與電磁學和放射性有關的實驗發現,原本認為「不可分割」的原子實際上是由一系列的亞原子粒子構成的,而這些粒子可以各自獨立存在。
❹ 近代物理實驗都有什麼
第一單元原子物理 1-1塞曼效應 1-2黑體輻射 1-3原子光譜 第二單元核探測技術 2-1蓋革一米勒計數器及核衰變的統計規律 2-2驗證快速電子的相對論效應 2-3物質對β射線的吸收 2-4物質對γ射線的吸收 第三單元微波實驗 3-1微波系統中電壓駐波比的測量 3-2微波光學 第四單元磁共振 4-0磁共振基礎知識 4-1核磁共振 4-2微波電子順磁共振 4-3微波鐵磁共振 4-4光泵磁共振 第五單元激光與光學 5-1氦氖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5-2晶體的電光效應與電光調制 5-3橢偏法測量介質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5-4單光子計數 5-5邁克耳孫干涉法測量氣體折射率 5-6空間單點光學相干層析技術 第六單元光通信技術 6-1音頻信號在光纖中的傳輸 6-2數字信號編碼及在光纖中的傳輸 第七單元真空與低溫 7-1真空的獲得及其測量 7-2高溫超導體的零電阻現象 第八單元固體材料參數測試 8-1熱波法(動態法)測熱導率 8-2閃光法測熱導率 第九單元電路與物理測量 9-1非線性電路混沌 9-2鎖相放大器
❺ 近代物理學中,進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提出問題 做出假設 設計實驗 進行試驗 得出結論 ,樓上那個回答牛頭不對馬嘴估計是網上抄的,我的是老師告訴我的,望採納
❻ 大學物理實驗都有哪些
大學物理實驗有:楊氏模量,邁克爾遜干涉儀,全息照相,衍射光柵,單縫衍射,光電效應,用分光計測量玻璃折射率,透鏡組基點的測量,測量波的傳播速度,密里根油滴實驗,模擬示波器的使用,磁電阻巨磁電阻測量,半導體電光光電器件特性測量、等厚干涉
1、楊氏模量
楊氏模量是描述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當一條長度為L、截面積為S的金屬絲在力F作用下伸長ΔL時,F/S叫應力,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截面積所受到的力;ΔL/L叫應變,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長度所對應的伸長量。
2、邁克爾遜干涉儀
邁克爾遜干涉儀,是1881年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遜和莫雷合作,為研究「以太」漂移而設計製造出來的精密光學儀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產生雙光束以實現干涉。
3、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是由平行光入射到厚度變化均勻、折射率均勻的薄膜上、下表面而形成的干涉條紋.薄膜厚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同條干涉條紋,故稱等厚干涉.(牛頓環和楔形平板干涉都屬等厚干涉.)
4、示波器的使用
波器利用狹窄的、由高速電子組成的電子束,打在塗有熒光物質的屏面上,就可產生細小的光點(這是傳統的模擬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5、電橋法測電阻
採用典型的四線制測量法。以期提高測量電阻(尤其是低阻)的准確度。程式控制恆流源、程式控制前置放大器、A/D轉換器構成了測量電路的主體。中央控制單元通過控制恆流源給外部待測負載施加一個恆定、高精度的電流,然後,將所獲得的數據(包括測試電壓、當前的測試電流等)進行處理,得到實際電阻值。
❼ 現代物理學理論的兩大基礎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近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這兩大理論的提出圓滿解釋了20世紀的兩多烏雲:「麥克爾遜莫雷實驗」與「黑體輻射」。
「相對論」的創立者是愛因斯坦,1905年愛因斯坦在德國的《物理學年鑒》上發表了劃時代的科學論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相對論」問世,首次提出了相對時空觀。「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主要區別在於是否考慮萬有引力。
「量子力學」主要是研究微觀粒子,這一學科的奠基人是普朗克,他首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同時愛因斯坦受到啟發,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圓滿解釋了"光電效應",在爾後還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家,比如:狄拉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不確定性原理)、德布羅意(物質波)、玻爾、玻恩、薛定諤等。 他們共同建立了這樣的理論。
如果想要愛因斯坦《論動體的電動力學》論文可以給我留言。謝謝!
❽ 大學物理學近代物理基礎知識點
物理學科的特點:物理是一門科學學科,而不是工具學科,重視探索真理的方法。教學方法主要有:
1、實驗教學課 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隨堂實驗和課外實驗。
2、知識教學課 物理基礎知識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
3、習題教學課 習題教學,也是物理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講述若乾重要概念和規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學單元之後,一般要安排以解題指導為中心的習題課,及時而有重點地進行復習和解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