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初中應用物理有哪些

初中應用物理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2 05:46:43

❶ 有什麼學習物理的軟體,比較好

摘要 4、NB物理實驗初中app,是一款專為初中物理打造的手機應用,該應用涵蓋了中學物理電學、力學、電磁學、光學等所有知識點。

❷ 初中物理中物理規律運用了哪些科學方法

初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科學方法分析
巴甫洛夫認為:「重要的是科學方法,科學是思想的總結,認識一個科學家的方法遠比認識他的成果價值要大。」為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提高素質,我們在教學中要十分重視科學方法的培養。近幾年的中考中,科學方法的考察已逐漸成為熱點內容之一。 而在中學課本中,並沒有提及到這一方法的知識,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很少講到,所以我們有必要拿出來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研究物理的科學方法有許多,經常用到的有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類比法、等效法、轉換法、控制變數法、模型法、科學推理法等。
研究某些物理知識或物理規律,往往要同時用到幾種研究方法。如在研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我們同時用到了觀察法(觀察電流表的示數)、轉換法(把電阻的大小轉換成電流的大小、通過研究電流的大小來得到電阻的大小)、歸納法(將分別得出的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的信息歸納在一起)、和控制變數法(在研究電阻與長度有關時控制了材料、橫截面積)等方法。可見,物理的科學方法題無法細致的分類。只能根據題意看題中強調的是哪一過程,來分析解答。下面我們將一些重要的實驗方法進行一下分析。
一、 控制變數法
物理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控制變數法。所謂控制變數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或條件加以人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條件按照特定的要求發生變化或不發生變化,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可以說任何物理實驗,都要按照實驗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條件來研究。
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以及導體的電阻都有關系,中學物理實驗難以同時研究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的關系,而是在分別控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的關系,分別得出實驗結論。通過學生實驗,讓學生在動腦與動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找到這「兩個關系」,最終得出歐姆定律I=U/R。
為了研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控制導體的長度和材料不變,研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
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保證壓力相同時,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利用控制變數法研究物理問題,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扭轉重結論、輕過程的傾向,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學會學習。
中學物理課本中,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的有關;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研究電壓一定、電流和電阻的關系;研究電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關系;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系等均應用了這種科學方法。
二、轉換法
一些比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的微觀現象,要研究它們的運動等規律,使之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現象來認識它們。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 如:分子的運動,電流的存在等,
如:空氣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空氣流動(風)所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分子看不見、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電流看不見、摸不到,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它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
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測得,我們可以根據定義式轉換成直接測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義式計算出其值,如電功率(我們無法直接測出電功率只能通過P=UI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出U、I計算得出P)、電阻、密度等。
中學物理課本中,
測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我們轉換成測排開水的體積
我們測曲線的長短時轉換成細棉線的長度
在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換成測拉力的大小
大氣壓強的測量(無法直接測出大氣壓的值,轉換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測硬幣的直徑時轉換成測刻度尺的長度
測液體壓強(我們將液體的壓強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變化)
通過電流的效應來判斷電流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電流),
通過磁場的效應來證明磁場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磁場),
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
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我們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在我們研究電功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我們將電功的多少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
密度、功率、電功率、電阻、壓強(大氣壓強)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轉換法測得的。
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我們回答說小球在平面上滑動的越遠則動能越大,就是將動能的大小轉換成了小球運動的遠近。以上列舉的這些問題均應用了這種科學方法。
例:1、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著,不好研究,但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下面是小明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四個研究實例,其中採取的方法與剛才研究分子運動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利用磁感應線去研究磁場問題
B。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
C。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先使電阻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然後再讓電壓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D。研究電流時,將它比做水流
解析:B。
三、放**
在有些實驗中,實驗的現象我們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觀察。我們就將產生的效果進行放大再進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動很不容易觀察,所以我們利用小泡沫球將其現象放大。觀察壓力對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將玻璃瓶密閉,裝水,插上一個小玻璃管,將玻璃瓶的形變引起的液面變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變化。
四、 積累法
在測量微小量的時候,我們常常將微小的量積累成一個比較大的量、比如在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的時候,我們先測量100張紙的厚度在將結果除以100,這樣使測量的結果更接近真實的值就是採取的積累法。
要測量出一張郵票的質量、測量出心跳一下的時間,測量出導線的直徑,均可用積累法來完成。
五、類比法
在我們學習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量時,由於不易理解我們就拿出一個大家能看見的與之很相似的量來進行對照學習。如電流的形成、電壓的作用通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壓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的結論。學生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到:水壓迫使水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類似的,電壓迫使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的,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的,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的電能轉化為內能。
我們學習分子動能的時候與物體的動能進行類比;學習功率時,將功率和速度進行類比。
例: 1、某同學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力學實驗現象,進行比較並找出了一些相類似的規律,其中不準確的是( )
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B。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地,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C。抽水機工作時消耗水能;類似地,電燈發光時消耗電能
D。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地,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解析:C
通過類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壓的直觀認識,使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電流、電壓等知識躍然紙面,栩栩如生。
六、理想化物理模型:
實際現象和過程一般都十分復雜的,涉及到眾多的因素,採用模型方法對學習和研究起到了簡化和純化的作用。但簡化後的模型一定要表現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點、知識。模型法有較大的靈活性。每種模型有限定的運用條件和運用的范圍。
中學課本中很多知識都應用了這個方法,比如有:
液柱、(比如在求液體對豎直的容器底的壓強的時候,我們就選了一個液柱作為研究的對象簡化,簡化後的模型依然保留原來的特點和知識)
光線、(在我們學習光線的時候光線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見的,我們使用一條看的見的實線來表示就是將問題簡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液片、(在我們研究連通器的特點,求大氣壓時我們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個液面,研究該液面所受到的壓強和壓力,也是將問題簡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
光沿直線傳播;(在我們學習中我們知道真正的空氣是各處都不均勻的,比如越往上空氣越稀薄,在比如因為空氣各處不均勻形成了風,而在光是沿直線傳播一節中我們將問題簡化,只取一個簡單的模型,一條光線在均勻的介質中傳播)
勻速直線運動;(生活中很少有一個物體真正的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我們研究問題的時候勻速直線運動只是一個模型)
磁感線(磁感線是不存在的一條線,但是我們為了便於研究磁場我們人為的引入了一條線,將我們研究的問題簡化。)
例:1、在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運用物理模型進行研究的是( )
A、建立速度概念 B、研究光的直線傳播
C、用磁感應線描述磁場 D、分析物體的質量
解析:B、C。
七、科學推理法:
當你在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解釋的時候就是在進行推理,或說是在做出推論,例如當你家的狗在叫的時,你可能會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門外,要做出這一推論,你就需要把現象(狗的叫聲)與以往的知識經驗,即有陌生人來時狗會叫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得出符合邏輯的答案
如:在進行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時,當我們把物體在越光滑的平面運動的就越遠的知識結合起來我們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絕對光滑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
如:在做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時,當我們發現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就越小時,我們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傳聲的。
八、等效替代法:
比如在研究合力時,一個力與兩個力使彈簧發生的形變是等效的,那麼這一個力就替代了兩個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總電阻時,也用到了這樣的方法。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我們利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驗證物與像的大小相同,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的測出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所以我們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物體的大小。
九、歸納法:
是通過樣本信息來推斷總體信息的技術。要做出正確的歸納,就要從總體中選出的樣本,這個樣本必須足夠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們買葡萄的時候就用了歸納法,我們往往先嘗一嘗,如果都很甜,就歸納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買上一大串。
比如銅能導電,銀能導電,鋅能導電則歸納出金屬能導電。在實驗中為了驗證一個物理規律或定理,反復的通過實驗來驗證他的正確性然後歸納、分析整理得出正確的結論。
在阿基米德原理中,為了驗證F浮=G排,我們分別利用石塊和木塊做了兩次實驗,歸納、整理均得出F浮=G排,於是我們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使用的正是這種方法。
在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中,我們反復做了三次實驗來驗證F1×L1=F2×L2也是利用這種方法。
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結論的得出(在實驗中對多種結論進行分析整理並得出最後結論時),都要用到這一方法。
在驗證導體的電阻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經過多次的實驗我們得出了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材料,橫截面積,溫度有關,也是將實驗的結論整理到一起後歸納總結得出的。
在所有的科學實驗和原理的得出中,我們幾乎都用到了這種方法。
十、比較法(對比法)
當你想尋找兩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就需要用到比較法,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對不同或有聯系的兩個對象進行比較,我們主要從中尋找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進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
如,比較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如,比較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異同點
如,電動機和熱機 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較法不僅加深了對它們的理解和區別,使同學們很快地記住它們,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十一、分類法
把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導體和絕緣體。
十二、觀察法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總結和思索得來的。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實驗,如長度、時間、溫度、質量、密度、力、電流、電壓等物理量的測量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進行規范的實驗操作,得到准確的實驗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實驗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觀察法。
十三、比值定義法:
例:密度、壓強、功率、電流等概念公式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
十四、多因式乘積法:
例:電功、電熱、熱量等概念公式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
十五、逆向思維法
例:由電生磁想到磁生電
以上這些方法,還只是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會遇到和使用的一些科學方法,列舉出來,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也希望大家都來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學方法,靈活運用,以便於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❸ 初中物理知識有哪些

你已經說了很多了:
1、聲現象,2、光現象,3、透鏡及其應用
4、物態變化5、電流和電路,6、電壓和電阻
7、歐姆定律8、電功率(一)——電能與電功率
9、電功率(二)——電熱與安全用電
10、電功率(二)——電熱與安全用電11、電與磁
12、信息的傳遞13、多彩的物質世界14、運動和力
15、力和機械(一)——常見的力 16、力和機械(一)——簡單機械
17、壓強和浮力(一)——壓強18、壓強和浮力(二)——浮力
19、功和機械能20、熱和能21、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是不是還應該有: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

❹ 家務中運用的物理知識有哪些啊(初中的)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家中的用電器是並聯的,開關與所控制的電器串聯,插座可臨時加接用電器,也並聯在電路中;可調台燈,電爐較暗時,電路中電阻較大,電能表轉動較慢,節約電能;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家中的電燈,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電冰箱由溫控開關控制,是間歇性工作的,可以節約電能;測電筆可以區別火線和零線,筆中的電阻很大,它可以限制通過人體的電流;樓梯間的感應燈由聲和光控制,光元件和聲元件是串聯的。二、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1.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杯破裂;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2.與物體狀態變化有關的現象: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使用時,通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降低,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燃燒;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這是因為水的沸點在1標准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幹,壺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達不到錫的熔點;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後,讓砂鍋離開火爐,食物將在鍋內繼續沸騰一會兒。這是因為砂鍋離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於100℃,而鍋內食物為100℃,離開火爐後,鍋內食物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同時也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是下雨的前兆;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一定距離才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這是因為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氣」;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溫沸騰,產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破裂而發出響聲;冬天在衛生間洗澡時所見的「白氣」並不是氣,是懸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它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而夏天溫度較高,水蒸氣不易液化,所以看不見。3.與熱學中的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現象:腌菜往往要半月才會變咸,而炒菜時加鹽幾分鍾就變咸了,這是因為溫度越高,鹽的離子運動越快的緣故;長期堆煤的牆角處,若用小刀從牆上颳去一薄層,可看見裡面呈黑色,這是因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在長期堆煤的牆角處,由於煤分子擴散到牆內,所以颳去一層,仍可看到裡面呈黑色。三、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手上有肥皂時不易拎開水龍頭,因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工具箱中的老虎鉗上的物理知識就更多了,手柄長可以省力,刀口可以增大壓強,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橡膠是為了絕緣。

❺ 初中物理要點

你看你是哪裡的地方了。這里用的是滬科版,重點是電學和力學,聲光大概佔10分,其他的佔10分

❻ 初中物理在生活中常見的應用例子

1.電梯中手機沒有信號:金屬可以屏蔽電磁波
2.說活時聲帶振動:物體振動發聲
3.燒開水,水開時,壺嘴出現「白氣」、霧:水蒸氣液化
4.驗鈔機: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5.鏡子:光的反射
6.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光的折射
7.近視眼(像成在視網膜前):凹透鏡
8.遠視眼(像成在視網膜後):凸透鏡
9.遠遠聞到花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物規則運動
10.核電站、原子彈:核裂變
11.太陽:核聚變
12.吸管、高壓鍋:大氣壓強
13.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浮力
14.蹺蹺板:杠桿
15.車突然停下還會向前滑動一段距離: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16.環山公路:斜坡
17.沿海城市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的小:水的比熱容大於泥沙的比熱容
18.電動機: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力轉動
19.發電機:電磁感應現象
20.熱水壺:電流的熱效應

❼ 應用物理涉及哪些

專業的主要課程有:公共基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微分方程,復變函數與數學物理方法,計算機基礎,C語言,英語,普通物理學及實驗(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分析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電路與電子學,

應用物理
固體物理學,材料物理學等。以及按下面兩個專業方向(由學生任選其一)設置的專業課程:光電子信息技術向:激光原理,光電子學,感測器技術,光電子信號檢測技術,紅外技術,信息光學等(本方向課程均有相關的實驗);計算物理方向:計算方法,數學建模,程序設計,計算機圖形學,計算物理學,非線性物理學等(本方向課程均需學習使用計算機

應用物理主要培養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生物醫學物理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知識、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術,能在物理學、郵電通信、航空航天、能源開發、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光電子技術、醫療保健、自動控制等相關高校技術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與應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❽ 初中物理有哪些定律或原理運用實驗和科學推理的

解答:運用實驗加推理的實驗有「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和「探究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

在物理學中,把「實驗加推理」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叫理想實驗法

在探究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時,讓玻璃鍾罩內空氣越來越少,聽到裡面的鈴聲越來越小,推理得出:假如沒有空氣,我們將聽不到鈴聲。

在探究物體不受力怎樣運動時:

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越來越小,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小,運動距離越遠。推理得出:假如沒有摩擦阻力,小車就會以恆定速度運動下去。

❾ 請問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競賽的大概涉及的知識有哪些

這個競賽我參加過,它和平時學校考試有點不大一樣。我記得當年都這么幾道題,印象比較深刻。

1.家庭多功能用刀。上面都有起子、小刀。具體我忘了,你網路一下樣子吧。然後就問每個工具用到什麼原理。這道題沒有考到公式。
2.醫院的掛瓶,點滴咯。用的原理,還有一些數據,比如是瓶里滴液的高度,忽略血流的影響,求壓強求滴液速度。
3.勘探船。這個就廣了。(1)入水體積多少、海水的密度之類的要你求船的重力。浮力相關方面(2)駛離港口多久、離港口多遠了,途中勻速多久,加速多久等等速度、距離、力相關方面。(3)船做功等等。

這些都還是我有頭緒的,我沒有頭緒的更多。我記得我是只答了3、4道題吧。好像是全國三 等獎。我另一個同學答滿全卷反而沒什麼得。答題要答到點子上,要懂的才答,實在沒有懂的才亂說亂蒙。

課本上的所有知識都有用,你都要看過至少1遍。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能有所幫助。祝你競賽順利,加油!(*^o^*)

閱讀全文

與初中應用物理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