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怎麼總結物理模型

怎麼總結物理模型

發布時間:2022-06-02 07:19:37

⑴ 什麼是物理模型

為了形象、簡捷的處理物理問題,人們經常把復雜的實際情況轉化成一定的容易接受的簡單的物理情境,從而形成一定的經驗性的規律,即建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分為直接模型和間接模型兩大類。1.直接模型:如果物理情景的描述能夠直接在大腦形成時空圖象,稱之為直接模型.如經典練習的傳統研究對象,象質點、木塊、小球等;2.間接模型:如果物理情景的描述在閱讀後不能夠直接在大腦形成時空圖象,而是再通過思維加工才形成的時空圖象,就稱之為間接模型.顯然,由於間接模型的思維加工程度比較深,從而比直接模型要復雜和困難。
物理考題都有確立的研究對象,稱之為「物理模型」,確立研究對象的過程就叫「建模」。模型化階段是物理問題解決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模型化正確與否或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物理問題解決的質量。培養模型化能力,即是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依據物理情景的描述,正確選擇研究對象,抽象研究對象的物理結構,抽象研究對象的過程模式。

⑵ 物理模型是什麼。。。有哪些。。。

中學物理模型一般可分三類:物質模型、狀態模型、過程模型。 1、物質模型。物質可分為實體物質和場物質。 實體物質模型有力學中的質點、輕質彈簧、彈性小球等;電磁學中的點電荷、平行板電容器、密繞螺線管等;氣體性質中的理想氣體;光學中的薄透鏡、均勻介質等。 場物質模型有如勻強電場、勻強磁場等都是空間場物質的模型。 2、狀態模型。研究流體力學時,流體的穩恆流動(狀態);研究理想氣體時,氣體的平衡態;研究原子物理時,原子所處的基態和激發態等都屬於狀態模型。 3、過程模型。在研究質點運動時,如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平拋運動、簡諧運動等;在研究理想氣體狀態變化時,如等溫變化、等壓變化、等容變化、絕熱變化等;還有一些物理量的均勻變化的過程,如某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均勻減小、均勻增加等;非均勻變化的過程,如汽車突然停止都屬於理想的過程模型。 模型是對實際問題的抽象,每一個模型的建立都有一定的條件和使用范圍學生在學習和應用模型解決問題時,要弄清模型的使用條件,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運用。比如一列火車的運行,能否看成質點,就要根據質點的概念和要研究的火車運動情況而定,在研究火車過橋所需時間時,火車的長度相對於橋長來說,一般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質點;在研究火車從北京到上海所需的時間時,火車的長度遠遠小於北京到上海的距離,可忽略不記,因此火車就可以看成為質點。

⑶ 總結物理模型有什麼用

好的物理模型往往可以發展出來很多不同的物理題,你可以在做題的時候把相似的題總結到一起,將其中的共同點抽象出來,就是一個物理模型,只要把這個基本的模型掌握了,以後遇到類似的題就很容易想到其中的關鍵公式。

⑷ 高中力學物理模型的總結歸納

2.速度位移公式:x=V1T+1/2aT^2 V1:初速度 a:加速度 T:運動時間
速度時間公式:V=V1+aT V:現在速度 V1:初速度 T:運動時間
位移速度公式:V^2-V1^2=2aX V:現在速度 V1:初速度 a:加速度 X:位移
4.F=m*(V^2/R) F:向心力 V:速度 R:圓周的半徑
5.W(總)=1/2mV^2-1/2mV1^2 V:現在速度 V1:初速度 m:物體質量
希望能給你點幫助!

⑸ 高中生物:什麼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舉例說明。謝謝啦。

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片形式直觀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徵。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來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質特徵的模型。如:對真核細胞結構共同特徵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的解釋、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等。

數學模型: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如:酶活性受溫度(PH值)影響示意圖,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等。

(5)怎麼總結物理模型擴展閱讀:

概念模型建模過程

1,運用概念目錄列表或名詞性短語找出問題領域中的後選概念。

2,繪制概念到概念模型圖中。

3,為概念添加關聯關系。

4,為概念添加屬性。

概念模型模型設計

1,概念模型不依賴於具體的生物系統,他是純粹反映信息需求的概念結構。

2,建模是在需求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展開,常常要對數據進行抽象處理。常用的數據抽象方法是『聚集』和『概括』。

3,E-R方法是設計概念模型時常用的方法。用設計好的ER圖再附以相應的說明書可作為階段成果。

⑹ 求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學模型總結

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包括重力、彈力和摩擦力。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Gravity)。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系數,大小約為9.8N/kg,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物體受外力作用發生形變後,若撤去外力,物體能恢復原來形狀的力,叫作「彈力」。它的方向跟使物體產生形變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體的形變有多種多樣,所以產生的彈力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壓彎的塑料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重物的支持力。將一物體掛在彈簧上,物體把彈簧拉長,被拉長的彈簧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物體的拉力。不僅塑料、彈簧等能夠發生形變,任何物體都能夠發生形變,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能直接見到;有的形變相當微小,必須用儀器才能覺察出來。
兩個相互接觸並擠壓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Ff或f)。
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固體表面之間的摩擦力的原因有兩個:固體表面原子、分子之間相互的吸引力(化學鍵重組的能量需求,膠力)和它們之間的表面粗糙所造成的互相之間卡住的阻力。摩擦力可以產生靜電,因為摩擦力可以使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從而產生靜電,能吸引輕小的物體。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⑺ 如何總結物理題型,謝謝

這個叫模型,是一種方法,總結有3種辦法,第一是買專業的模型題庫
第二是從高一開始積累各類模型記錄在本子上
最後一種最麻煩,就是減拼練習冊,比如王後雄上的題就很全面。希望能幫到你。

⑻ 什麼是物理模型舉個例子解釋下~

物理模型就是指 在處理物理問題時 如果遇上的問題過於復雜 就會把相應的問題簡化 成一個經典的物理現象 然後套用解決這種經典的物理現象的思路和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例如 在水面上(無摩擦)有一艘船船上有一個人 人往船的邊緣行走 這就是高中物理里著名的人船模型 在解決外力極小的運動問題時 通常會考慮這個模型 有了物理模型 你可以在很多情況下近似地解決實際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讓您滿意

閱讀全文

與怎麼總結物理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