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效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意義。
在實踐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以下問題:
1.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小組合作並不是形式上讓學生湊在一起。有的教師下達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後,學生只是按小組圍坐在一起,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整個課堂鬧哄哄,卻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沒有實效性。這是表面上的合作,是假合作。
2.小組合作的問題過於簡單。在聽課中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老師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老師的問題還沒說完,學生就已說出了答案。對於這種現象,老師還讓學生繼續討論,進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
3.學生缺乏獨立思考。有些教師不經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學生感到措手不及。沒有獨立學習作基礎的討論猶如空中樓閣,沒有經過獨立思考而展開的討論如無源之水。
4.教師缺乏必要的指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常見到有些教師給學生提出「下面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後就放任自流,不指導、監控學生的交流活動。
5.學生的主動合作意識不強。小組活動時,由於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造成了「優秀學生講,學困生聽」的局面,表面上熱鬧、民主、活潑的合作學習氣氛實則隱含著種種陰影,表面的熱鬧可能會掩蓋學習的缺失。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機會明顯較多,在小組活動中搶占話語霸權,起著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較弱的學生則不去積極參與、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只等坐享別人的勞動成果,漸漸地他們對小組學習失去了興趣,表現出冷淡、麻木,直至是自我放棄。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科學分組。教師將全班學生按照學業水平、能力傾向、性別、個性特長,在不同的學科教學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如組長、協調員、讀題員、記錄員等,角色可以互換。成員組合可靈活多樣。
2.群體協作。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互相協作本身就是一種參與、一種經歷。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為了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或達到某個目標,就必須具有協作意識,在協作學習中逐步學會合作技能。
3.把時間留給學生。我們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交流、思考的時間,使學生人人都能有機會進行交流,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作為教師應該大膽讓學生去討論,去辯解。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他們在寬松的合作學習環境下會學、樂學。
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就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方法、步驟和任務分工,知道學什麼、怎樣學、達到什麼標准;合作學習時,要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放開手腳,充分地去讀書、感悟、理解、爭論和發現;合作學習之後,要及時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習效果,更注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真正讓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② 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交流
一、目標:
1、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2、抓住思維對話中的「生——生」對話環節,加強「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建設。
3、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減少學困生。
二、分組:
1、班主任協調各科任課教師本著差異互補的原則,相對均勻的將本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人數4—8人,各科同組。
2、將小組成員按優、中、差分成C、B、A三檔,以便於小組合作及評價。
3、小組命名及小組寄語由班主任引導學生結合本組特點自主進行。
三、實施:嚴抓三個環節
1、備課:
A、要有明確的周,根據學期進度制定出明確的周進度,每周的新授課、復習課、檢測課所用課時數都應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在周中明確指明。
B、各科根據教研員的備課要求精心設計好每節課的問題,每節課進行什麼內容,課堂上哪些環節需要合作,都要提前想好,設計好,在導學案中體現出來。每學科每周不得少於半天的集體備課時間,導學案必須由集體備課產生,課改組將對各學科的集體備課情況進行抽查。
C、提前一周備課,每個周五下午第一節課之前,各學科教研組長將本學科下周的完整導學案及下周檢測題收齊交到教導處,由課改組審核,審核通過後再由分管領導簽字確認使用。
D、做好導學案及相關資料的整理積累工作。教研組長做好檢查記錄。
2、上課
A、教師要將合作學習與班級授課,個人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分配各部分的學習時間。合作學習的形式並不是應用到整個教學系統中,它常常和其它的教學組織形式相結合。因此,在什麼情況下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只有根據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才能較好地發揮其作用。
B、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不能只成為事後的評論員,應積極參與並導向「學」的全部過程,以免使教學活動出現東拉西扯的思維混亂,降低了學習效率。
C、合作次數適度。一節課中開展了多次討論占時一半多,反而制約了學生與老師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反饋。
D、合作不能操之過急。教師一提出問題,馬上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學習場面看似「熱熱鬧鬧」,但結果卻是「蜻蜓點水」。
E、合作時間應充裕。合作學習剛開始,學生進入角色後,教師不應為完成預設教案的進程,在學生意猶未盡時終止合作。
3、周考:
A、實行周考制度,提前一周設計好考題,每周五針對本周所學內容進行檢測,做到授課、復習、檢測周周清。
B、每周二之前各科要把上周的檢測題批改完畢,周四之前由班主任將本班各科成績及名次表以電子稿形式上報劉仲林校長,並於周五將本表結合家校聯系表通知家長。
C、周考與平時課堂小測及批改之間不矛盾,小測及批改按原先規定繼續執行,並作為小組考核的一個依據。
四、評價:
1、各班級可採用計算小組提高分或計算小組提高名次的方法對班內各小組進行考評。各班主任要根據自己班級的實施情況制定好適合自己班級的班規,逐步完善,並形成文字材料。
2、各科教師利用好課代表做好本學科的小測成績統計和平時老師對小組的加分記錄工作,結合班級教室文化建設,固定區域,將各項記錄、統計上牆。
3、班主任每個月結合期中期末考試、月考、周考、小測及任課教師平時的加減分情況對班內小組進行一次考核評價,利用班會做好。各班選出一個優勝小組在升旗時進行表彰,並在校宣傳欄張貼照片。
五、聽課、研課安排:
1、十一假期開學後,由學校統一組織聽課研課。每天的第二節第六節為各科集中聽課時間,第三節和第七節為集體研課時間。聽課研課過程,學科領導及同科教師必須全部參加。
2、授課教師的授課內容與步驟必須與自己設計的導學案一致,聽課研課的課型不局限於新授課,隨教學進度和周計劃進行。
3、學校統一組織聽課研課之後,同學科之間還要繼續互相聽課學習,要求每周聽課節數不得少於兩節,要求課堂活動過程記錄詳細,本人的思考感悟要到位。
4、聽課研課具體安排見聽課研課安排表,學校將創造條件把授課教師的上課過程錄制下來,並對聽課研課情況發放通報。
六、上學期小組合作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1、 形式化。單純追求課堂氣氛的熱鬧,知識點落實不到位,起不到優劣互補,取長補短的作用。學生自主學習完相關知識點後,應結合適當的檢測,口頭書面皆可。
2、 學生參與不均衡。多數學生「搭台」,少數學生「唱戲」。小組合作過程中應該適當壓住個別學生的風頭,讓其成為組內合作的主角,而不是一言堂的霸主地位。
3、 小組合作自由化。小組合作的環節無設計,當提問無人回答的時候,老師就要求討論,太隨機;還有的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必要的組織和引導,完全成為了一個旁觀者。
4、 學生課堂展示時局限幾個人。課堂展示的學生原則應該是B類學生,鼓勵A類學生大膽發言,讓每類學生都有所提高。
5、 小組合作缺乏規范。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大小、姿勢和語言套路老師都應該結合本學科特點加以規范,需要動手操作的科目,誰動手,誰主持,誰發言,小組內要形成一個共識。
6、 老師不放心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巡視小組學習的過程中,邊走邊嘟囔,往往會打斷學生的思路。
七、小組合作科目:
本學期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物理、化學、英語四門學科中開展,其他學科可以藉助小組結合本學科的特點,自行開展小組合作。
八、十一假期開學後,初一至初三級部小組合作全面展開。
③ 如何實施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課題研究報告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新課標背景下每位物理教師都應該探索的教學模式。因為合作學習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所以我也不例外的積極投入到探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