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怎麼分析物理題

怎麼分析物理題

發布時間:2022-06-03 17:58:26

Ⅰ 分析物理問題常分析哪幾個方面

面對一個物理問題,解答者總是在他們已有和能夠達到的認識狀態中,猜測或探索出一些概念、規律和方法,嘗試在問題的目標和條件之間尋找聯系。一旦確定某一或某些概念、規律和方法可能建立起這種聯系時,便將其應用於求解這個問題,從而得到一個結果。然後將這一結果反饋檢驗,若結果是肯定的,則問題解決;若結果是否定的則進行矯正,即修改或重新猜測,搜索出新的概念、規律和方法,再次去求解。這是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一般模式。

Ⅱ 物理問題該如何正確理解和分析

先明確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再找找哪些是可求量,即間接已知量。第三步分析題目包含哪些過程,一個過程一個過程找關系,列方程。第四步綜合方程,求出未知量。
前兩步要用約定俗成的字母寫在草稿紙上,一目瞭然。第三步中要有方程思維,不要妄想一步出結果。

Ⅲ 物理試卷分析怎麼寫

一、 試題概況

試題來源於 ,是一套考察 年級 冊, 部分的試卷。

表一:試卷結構

表二:內容分布

二、學生分析 表三:總成績

表四:學生成績分布

表五:校前10成績分析

三、學生個體分析(前十名) 四、具體措施 1、重視雙基教學

夯實基礎是教學工作不變的主題,越是基礎的,越是經典的,生命力也越強。在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今天,知識和技能仍然是教學的重點和核心。有了扎實的基礎才有分析、處理和解決一般問題的能力,才能沖擊深層次的物理問題,才能談到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

2、強化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根本。在平時教學中,要防止從概念島概念,從規律到規律,從練習到練習的教學方法,應該密切聯系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生產、科技的實際,將物理知識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讓學生的頭腦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規律,而是隨時能夠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情景化,情景問題理性化。

3、強化科學探究教學的落實

深刻體會和研究如何將科學探究作為「內容」、「方法」、「精神」和「創造性勞動」,將其貫穿於教學過程中,教學素材的選取中。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在起始階段應採取低起點,小坡度,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策略,務必是學生掌握這一科學思維程序。

總之,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用分析的眼光看實驗,用質疑的精神做實驗,用思考的習慣對待物理,用比較的方法澄清每一個細節。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的」「質疑的」「思考的」「比較的」思維習慣,使學生把一個個規律,一個個探究,一個個方法,一個個思維訓練在

頭腦中理清順序,進而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

物理試卷分析怎麼寫篇二: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試結束了,從今年的物理試題來看,試卷更加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考察,以及結合實際問題對學生分析能力的考察。由於沒有學生的成績和學生作答的試卷,只能對本試卷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如下:

一、試卷的總體評價

物理試題題型結構與中考一樣,但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考察較少。該套試題嚴格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命題,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對物理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試題沒有科學性錯誤,表述嚴謹,沒有錯漏。試題密切聯系生活、生產和科技發展實際,符合初中教學實際。試題突出了對學生基本物理素養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

試題取材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放在現實生活的實例中進行考查,讓學生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社會間的密切聯系,拉近了物理與現實生活、生產以及科學技術間的距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物理學的巨大應用價值。

1 、試題考察的內容源於課本但又不局限於課本,有所創新和延伸。

整套試題重在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在考察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地體現了試卷的選拔功能。如:第2題考察的雖然是光的折射,但問的是叉不到魚的原因,可以利用題中的光路圖來獲取答案;第4題考察的是平面鏡成像特點,但需要你回答的是像的變化以及像到鏡面的距離,這就要求學生的基礎是否扎實;第7題考察的是液化,聯系生活實際,這就需要學生有生活經驗。

2、試題的計算量降低,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試卷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一是強化了物理基礎知識的考查,其中機械運動佔了11分,聲學佔了12分,光學佔了33分;物態變化佔了26分,質量和密度佔了15分;二是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能力題約佔20分。三是降低了試題的計算量,涉及到計算的題目有第6、12、33、34題。約佔17分左右,但沒有繁瑣的計算。這對教學起到了導向作用,有利於教學中克服題海現象,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3、試題體現物理學科特點,對基本的實驗知識和操作技能提出較高要求。 實驗題注重科學探究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考查,注重實驗細節,符合教學實際。第28題平面鏡成像,第29題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第30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考查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這一原理製成照相機。這些實驗加強了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創新精神以及科學方法的考查力度。命題者都針對探究過程中的某些要素進行考察,旨在提倡試題回歸實驗教學,但又高於實驗教學的思想,力圖改變那些「老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題海戰術」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這對以後初中物理學習、考試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導向。

二、對今後教學的建議:

1、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教學

強調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並不只是單純牢記定義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這些物理定義和公式,搞清這些定義和公式的使用條件和應用范圍。針對發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讓學生從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出發去分析理解,培養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重視基礎還表現為要用好教材,用教材「教」。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依據,我們必須挖掘教材中豐富的物理內容,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學習資源,讓學生能夠獨立解決教材中的「想想議議」、「動手動腦學物理」、「科學世界」、「探究實驗」等等中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少一些包辦、多一些自主、多一此合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實驗教學,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總結和思索得來的。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探究能力,分析綜合概括能力。教學中要處理好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實驗的關系,多媒體輔助教學不代替物理實驗。課堂上的實驗做與不做,學生的收獲是不同的。有一種提法叫"科學探究只重過程,不重視探究結果"影響了物理教學目標的落實,應正確理解課程標准對科學探究的要求,重視物理實驗,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觀察、分析歸納、抽象概括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密切聯系實際,注重知識應用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物理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強調物理教學密切聯系實際常被一些人認為是空話,得不到重視,其實不然。回顧幾年來的中考物理試題可以看到,許多題目的情境都能在生活生產中找到類似的原型。我們在物理教學中要注意解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努力應用學到的物理知識去解釋簡單的現象、進行簡單的計算、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物理教學要注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關注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關注新科技發現和社會熱點。學生在學習教材的同時,應從課外書籍、雜志、廣播、報刊、互聯網去獲取有用信息,擴大視野,豐富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Ⅳ 物理大題怎麼樣分析才能全面啊

先闡述清楚題目設計的理論模塊,在意題意具體分析在該題中怎麼用理論解釋or運用理論說明/計算問題。
要全面的話,最基本的就是要對基礎知識點爛熟於心

Ⅳ 物理試卷分析怎麼寫

學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填空題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重視不夠。其中出錯率高的有填空題第x題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細膩,對運用圖像解決物理問問題不夠熟練,今後教學中對重要知識一定要強化,不能讓學生含糊不清。選擇題也是考察基礎知識,反映出學生間差異很大。

其中選擇題第x題學生失分的關鍵是不知道實際生活中串聯與並聯的實例,不能認真把握題目中的關鍵細心,今後教學一定讓學生把知識學活,學牢,另外還要讓學生多練習,培養獨立分析能力和聯系生活實際的習慣。

題簡答題反映出的問題是學生分析不到位、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會用文字概括。解答題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做題格式不規范,不習慣用物理公式進行表達重要量之間的關系,多數學生只學出了數學關系式,有些甚至連單位都未能帶正確,這些細小的問題也是今後教學中注重點之一。

方案措施: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知識點講解要細致到位,確保基礎知識的得分,在學生掌握和理解「雙基」基礎上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注意糾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習慣性錯誤,培養規范的學習習慣。

更新教學觀念,盡可能創設物理情景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物理過程,注意挖掘與生活相關的物理現象,結合身邊的物理情景,活化物理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的頭腦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規律。

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包括觀察能力,提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概括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平時要有目的具體指導,多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


(5)怎麼分析物理題擴展閱讀:

物理的六大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又把質量和能量建立了統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把粒子性、波動性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把時間、空間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特性。例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例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Ⅵ 如何解物理題目

高中物理考試常見的類型無非包括以下16種,今天為同學們總結整理了這16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同時介紹給大家高考物理各類試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供各類試題的答題模版,飛速提升你的解題能力,力求做到讓你一看就會,一想就通,一做就對!
題型1 直線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

直線運動問題是高考的熱點,可以單獨考查,也可以與其他知識綜合考查.單獨考查若出現在選擇題中,則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與圖像結合;在計算題中常出現在第一個小題,難度為中等,常見形式為單體多過程問題和追及相遇問題.

思維模板:

解圖像類問題關鍵在於將圖像與物理過程對應起來,通過圖像的坐標軸、關鍵點、斜率、面積等信息,對運動過程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對單體多過程問題和追及相遇問題應按順序逐步分析,再根據前後過程之間、兩個物體之間的聯系列出相應的方程,從而分析求解,前後過程的聯系主要是速度關系,兩個物體間的聯系主要是位移關系.

題型2 物體的動態平衡問題

題型概述:

物體的動態平衡問題是指物體始終處於平衡狀態,但受力不斷發生變化的問題.物體的動態平衡問題一般是三個力作用下的平衡問題,但有時也可將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廣到四個力作用下的動態平衡問題.

思維模板:

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兩種.

(1)解析法:解決此類問題可以根據平衡條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變化;
(2)圖解法:根據平衡條件畫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圖,根據圖像分析力的變化.

題型3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

題型概述: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常見的模型有兩類.一是繩(桿)末端速度分解的問題,二是小船過河的問題,兩類問題的關鍵都在於速度的合成與分解.

思維模板:

(1)在繩(桿)末端速度分解問題中,要注意物體的實際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時兩個分速度的方向應取繩(桿)的方向和垂直繩(桿)的方向;如果有兩個物體通過繩(桿)相連,則兩個物體沿繩(桿)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過河時,同時參與兩個運動,一是小船相對於水的運動,二是小船隨著水一起運動,分析時可以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問題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問題則需要用圖解法分析.

題型4 拋體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

拋體運動包括平拋運動和斜拋運動,不管是平拋運動還是斜拋運動,研究方法都是採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將速度分解到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上.

思維模板:

(1)平拋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位移滿足x=v0t,y=gt2/2,速度滿足vx=v0,vy=gt;

(2)斜拋運動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做上拋(或下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兩個方向上分別列相應的運動方程求解。

題型5 圓周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

圓周運動問題按照受力情況可分為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和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按其運動性質可分為勻速圓周運動和變速圓周運動.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多為勻速圓周運動,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一般為變速圓周運動.對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關系及臨界問題,而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則重在考查最高點的受力情況.

思維模板:

(1)對圓周運動,應先分析物體是否做勻速圓周運動,若是,則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等於向心力,由F合=mv2/r=mrω2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體的運動不是勻速圓周運動,則應將物體所受的力進行正交分解,物體在指向圓心方向上的合力等於向心力.

(2)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可以分為三個模型:

①繩模型:只能對物體提供指向圓心的彈力,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態為重力等於向心力;
②桿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圓心或背離圓心的力,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態是速度為零;
③外軌模型:只能提供背離圓心方向的力,物體在最高點時,若v<(gR)1/2,沿軌道做圓周運動,若v≥(gR)1/2,離開軌道做拋體運動.

題型6 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問題

題型概述:

牛頓運動定律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每年在高考中都會出現,牛頓運動定律可將力學與運動學結合起來,與直線運動的綜合應用問題常見的模型有連接體、傳送帶等,一般為多過程問題,也可以考查臨界問題、周期性問題等內容,綜合性較強.天體運動類題目是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及圓周運動的綜合性題目,近幾年來考查頻率極高.

思維模板:

以牛頓第二定律為橋梁,將力和運動聯系起來,可以根據力來分析運動情況,也可以根據運動情況來分析力.對於多過程問題一般應根據物體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直到求出結果或找出規律.

對天體運動類問題,應緊抓兩個公式:GMm/r2=mv2/r=mrω2=mr4π2/T2 ①。GMm/R2=mg ②.對於做圓周運動的星體(包括雙星、三星系統),可根據公式①分析;對於變軌類問題,則應根據向心力的供求關系分析軌道的變化,再根據軌道的變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變化.

題型7 機車的啟動問題

題型概述:

機車的啟動方式常考查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恆定功率啟動,一種是以恆定加速度啟動,不管是哪一種啟動方式,都是採用瞬時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來分析.

思維模板:

(1)機車以額定功率啟動.機車的啟動過程如圖所示,由於功率P=Fv恆定,由公式P=Fv和F-f=ma知,隨著速度v的增大,牽引力F必將減小,因此加速度a也必將減小,機車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直到F=f,a=0,這時速度v達到最大值vm=P額定/F=P額定/f.

這種加速過程發動機做的功只能用W=Pt計算,不能用W=Fs計算(因為F為變力).

(2)機車以恆定加速度啟動.恆定加速度啟動過程實際包括兩個過程.如圖所示,「過程1」是勻加速過程,由於a恆定,所以F恆定,由公式P=Fv知,隨著v的增大,P也將不斷增大,直到P達到額定功率P額定,功率不能再增大了;「過程2」就保持額定功率運動.

過程1以「功率P達到最大,加速度開始變化」為結束標志.過程2以「速度最大」為結束標志.過程1發動機做的功只能用W=F·s計算,不能用W=P·t計算(因為P為變功率).

題型8 以能量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

題型概述:

以能量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一般分四類:

第一類為單體機械能守恆問題,
第二類為多體系統機械能守恆問題,
第三類為單體動能定理問題,
第四類為多體系統功能關系(能量守恆)問題。
多體系統的組成模式:

兩個或多個疊放在一起的物體,用細線或輕桿等相連的兩個或多個物體,直接接觸的兩個或多個物體.

思維模板:

能量問題的解題工具一般有動能定理,能量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

(1)動能定理使用方法簡單,只要選定物體和過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動能定理適用於所有過程;
(2)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所有過程,分析時只要分析出哪些能量減少,哪些能量增加,根據減少的能量等於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
(3)機械能守恆定律只是能量守恆定律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在力學中也非常重要.很多題目都可以用兩種甚至三種方法求解,可根據題目情況靈活選取.
題型9 力學實驗中速度的測量問題

題型概述:

速度的測量是很多力學實驗的基礎,通過速度的測量可研究加速度、動能等物理量的變化規律,因此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驗證牛頓運動定律、探究動能定理、驗證機械能守恆等實驗中都要進行速度的測量。

速度的測量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通過打點計時器、頻閃照片等方式獲得幾段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從而研究速度;
另一種是通過光電門等工具來測量速度.
思維模板:

用第一種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通常要用到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兩個重要推論:①vt/2=v平均=(v0+v)/2,②Δx=aT2,為了盡量減小誤差,求加速度時還要用到逐差法.用光電門測速度時測出擋光片通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求出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則認為等於該點的瞬時速度,即:v=d/Δt.

題型10 電容器問題

題型概述:

電容器是一種重要的電學元件,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歷年高考常考的知識點之一,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難度不大,主要考查電容器的電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因素及電容器的動態分析三個方面.

思維模板:

(1)電容的概念:電容是用比值(C=Q/U)定義的一個物理量,表示電容器容納電荷的多少,對任何電容器都適用.對於一個確定的電容器,其電容也是確定的(由電容器本身的介質特性及幾何尺寸決定),與電容器是否帶電、帶電荷量的多少、板間電勢差的大小等均無關.

(2)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由兩極板正對面積、兩極板間距離、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決定,滿足C=εS/(4πkd)

(3)電容器的動態分析:關鍵在於弄清哪些是變數,哪些是不變數,抓住三個公式[C=Q/U、C=εS/(4πkd)及E=U/d]並分析清楚兩種情況:一是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保持不變(充電後斷開電源),二是兩極板間的電壓U保持不變(始終與電源相連).

題型11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綜合了電場力、電勢能的力學問題,研究方法與質點動力學一樣,同樣遵循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運動定律、功能關系等力學規律,高考中既有選擇題,也有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

思維模板:

(1)處理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應從兩種思路著手

①動力學思路:重視帶電粒子的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然後運用牛頓第二定律並結合運動學規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
②功能思路:根據電場力及其他作用力對帶電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變化或根據全過程的功能關系,確定粒子的運動情況(使用中優先選擇).
(2)處理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應注意是否考慮粒子的重力

①質子、α粒子、電子、離子等微觀粒子一般不計重力;
②液滴、塵埃、小球等宏觀帶電粒子一般考慮重力;
③特殊情況要視具體情況,根據題中的隱含條件判斷.
(3)處理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應注意畫好粒子運動軌跡示意圖,在畫圖的基礎上運用幾何知識尋找關系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

題型12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在歷年高考試題中考查較多,命題形式有較簡單的選擇題,也有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且難度較大,常見的命題形式有三種:

(1)突出對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帶電粒子做圓周運動的運動學量(半徑、速度、時間、周期等)的考查;
(2)突出對概念的深層次理解及與力學問題綜合方法的考查,以對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查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考查,以對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考查為主.
思維模板:

在處理此類運動問題時,著重把握「一找圓心,二找半徑(R=mv/Bq),三找周期(T=2πm/Bq)或時間」的分析方法.

(1)圓心的確定:因為洛倫茲力f指向圓心,根據f⊥v,畫出粒子運動軌跡中任意兩點(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場的兩點)的f的方向,沿兩個洛倫茲力f作出其延長線的交點即為圓心.另外,圓心位置必定在圓中任一根弦的中垂線上(如圖所示).

(2)半徑的確定和計算:利用平面幾何關系,求出該圓的半徑(或運動圓弧對應的圓心角),並注意利用一個重要的幾何特點,即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φ)等於圓心角(α),並等於弦AB與切線的夾角(弦切角θ)的2倍(如圖所示),即φ=α=2θ.

(3)運動時間的確定:t=φT/2π或t=s/v,其中φ為偏向角,T為周期,s為軌跡的弧長,v為線速度.

題型13 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

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是高考的熱點和重點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種情況:

(1)帶電粒子在組合場中的運動:在勻強電場中,若初速度與電場線平行,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若初速度與電場線垂直,則做類平拋運動;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勻強磁場中,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
(2)帶電粒子在疊加場中的運動:在疊加場中所受合力為0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當合外力與運動方向在一直線上時做變速直線運動;當合外力充當向心力時做勻速圓周運動.
(3)帶電粒子在變化電場或磁場中的運動:變化的電場或磁場往往具有周期性,同時受力也有其特殊性,常常其中兩個力平衡,如電場力與重力平衡,粒子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
思維模板:

分析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應仔細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受力情況,注意電場力、重力與洛倫茲力間大小和方向的關系及它們的特點(重力、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洛倫茲力永遠不做功),然後運用規律求解,主要有兩條思路:

(1)力和運動的關系:根據帶電粒子的受力情況,運用牛頓第二定律並結合運動學規律求解.
(2)〖JP3〗功能關系:根據場力及其他外力對帶電粒子做功的能量變化或全過程中的功能關系解決問題.
題型14 以電路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

題型概述:

該題型是高考的重點和熱點,高考對本題型的考查主要體現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部分電路歐姆定律、電學實驗等方面.主要涉及電路動態問題、電源功率問題、用電器的伏安特性曲線或電源的U-I圖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電表的讀數、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和限流接法選擇、電流表的內外接法選擇等.有關實驗的內容在《試題調研》第4輯中已詳細講述過,這里不再贅述.

思維模板:

(1)電路的動態分析是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及串並聯電路的性質,分析電路中某一電阻變化而引起整個電路中各部分電流、電壓和功率的變化情況,即有R分→R總→I總→U端→I分、U分

(2)電路故障分析是指對短路和斷路故障的分析,短路的特點是有電流通過,但電壓為零,而斷路的特點是電壓不為零,但電流為零,常根據短路及斷路特點用儀器進行檢測,也可將整個電路分成若幹部分,逐一假設某部分電路發生某種故障,運用閉合電路或部分電路歐姆定律進行推理.

(3)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反映的是導體的電壓U與電流I的變化規律,若電阻不變,電流與電壓成線性關系,若電阻隨溫度發生變化,電流與電壓成非線性關系,此時曲線某點的切線斜率與該點對應的電阻值一般不相等.

電源的外特性曲線(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U=E-Ir,畫出的路端電壓U與幹路電流I的關系圖線)的縱截距表示電源的電動勢,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電源的內阻.

題型15 以電磁感應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

題型概述:

此題型主要涉及四種綜合問題

(1)動力學問題:力和運動的關系問題,其聯系橋梁是磁場對感應電流的安培力.

(2)電路問題:電磁感應中切割磁感線的導體或磁通量發生變化的迴路將產生感應電動勢,該導體或迴路就相當於電源,這樣,電磁感應的電路問題就涉及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圖像問題: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是由給定的電磁感應過程選出或畫出相應的物理量的函數圖像;
二是由給定的有關物理圖像分析電磁感應過程,確定相關物理量.
(4)能量問題:電磁感應的過程是能量的轉化與守恆的過程,產生感應電流的過程是外力做功,把機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感應電流在電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過電阻發熱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或電阻的內能等.

思維模板:

解決這四種問題的基本思路如下

(1)動力學問題: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求出感應電動勢,然後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求出感應電流,根據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進而求出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分析研究導體的受力情況,最後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或運動學公式列出動力學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

(2)電路問題:明確電磁感應中的等效電路,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求出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和方向,最後運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部分電路歐姆定律、串並聯電路的規律求解路端電壓、電功率等.

(3)圖像問題:綜合運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左手定則、右手定則、安培定則等規律來分析相關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確定其大小和方向及在坐標系中的范圍,同時注意斜率的物理意義.

(4)能量問題:應抓住能量守恆這一基本規律,分析清楚有哪些力做功,明確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參與了相互轉化,然後藉助於動能定理、能量守恆定律等規律求解.

題型16 電學實驗中電阻的測量問題

題型概述:

該題型是高考實驗的重中之重,每年必有命題,可以說高考每年所考的電學實驗都會涉及電阻的測量.針對此部分的高考命題可以是測量某一定值電阻,也可以是測量電流表或電壓表的內阻,還可以是測量電源的內阻等.

思維模板:

測量的原理是部分電路歐姆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常用方法有歐姆表法、伏安法、等效替代法、半偏法等.

Ⅶ 物理解答題該怎麼分析

你說的不全對,物理雖然是要記住公式,但是你要會運用她,看到一道題,先想想有關的物理公式,再看看題目中所給的量對應公式中的哪幾個量,有時候,一道題中不只有一道公式,這就需要你一步一步慢慢推
建議從容易的入手
,摸好物理過程,一道再怎麼復雜的題目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簡單過程得來的

Ⅷ 怎樣分析物理題目

選擇多用數學討論,簡答最好全面分析,計算考慮物理過程,一切就OK啦.

Ⅸ 拿到一道物理計算題時,應該怎樣的去分析

最好結合題目講,比較容易理解。
你這種情況:一般是找不到題目解題的入口,所以等看了答案我就會一目瞭然的知道求解過程以及分析----。
解決辦法:1、看題時,看到關鍵字要劃一下,如數字、條件、物理狀態等,2、然後已知條件(可以標上相應的物理符號),明確問題要求什麼? 3、然後想一想這是物理中的哪類知識,如電路?杠桿、滑輪、比熱、功等等,想出有關公式,再結合目標解題法,基本可以解出。其他有一定難度的最好結合例題。

Ⅹ 怎樣分析一道物理題

先看題目,看給了什麼條件,用筆做個標記。
之後你可以呢看這些條件都可以求什麼,吧方程都寫一下。
再看問題問什麼,選需要公式。
最後聯立求解。
剛開始可能會很麻煩,但只要這樣多寫幾次你就會找到方法。物理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不要只局限於問什麼答什麼,把能求的都求的都求了。在找老師或學霸請教下看看對不對。

閱讀全文

與怎麼分析物理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