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中物理33考什麼

高中物理33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04 06:47:55

⑴ 新課程高中物理選修3系列3-3、3-4、3-5怎麼考

新課標人教版高考是這樣考的:
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3-2是必考內容。選修3-4.3-4.3-5選考,試卷會出這三本書的題,你只需要選作其中一個就可以了。

⑵ 高中物理主要考那幾部分

力學 電雪 引力

⑶ 高中物理

上課聽講··做好筆記···作業認真就差不多了··
及格還是沒問題的

⑷ 高中人教版物理選修3-3目錄

高中人教版物理選修3-3目錄如下:

第七章 分子動理論

1 、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2 、分子的熱運動

3 、分子間的作用力

4 、溫度和溫標

5 、內能

第八章 氣體

1 、氣體的等溫變化

2 、氣體的等容變化和等壓變化

3 、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4 、氣體熱現象的微觀意義

第九章 物態和物態變化

1 、固體

2 、液體

3 、飽和汽與飽和汽壓

4 、物態變化中的能量交換

第十章 熱力學定律

1 、功和內能

2 、熱和內能

3 、熱力學第一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

4 、熱力學第二定律

5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微觀解釋

6 、能源和可持續發展

拓展資料: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隨著人類對物質世界認識的深入,物理學一方面帶動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推動了文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經典物理學奠定了兩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近代物理學推動了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的迅速發展,繼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變化。

高中物理課程應體現物理學自身及其與文化、經濟和社會互動發展的時代性要求,肩負起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為了適應科學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培養高素質人才,必須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課程。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或科學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高中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是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並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⑸ 人教版高中物理考試內容

不行喲
一個選擇題你以為少么?6大6分
而且這個部分的題目不難
聽了課,做了作業的這六分就很穩當了
你保證你那上物理課的時間做其他的一定能拿6分么?

俺們教物理的,聽我一句勸吧

⑹ 高中物理競賽都考什麼內容

給你大綱,還有不懂的追問我,祝你學習進步。

大綱

力 學
1、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標積和矢積
勻速及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2、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摩擦力。
彈性力。胡克定律。慣性力的概念。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的運動。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力矩剛體的平衡。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
4、動量
沖量。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質心,質心運動定理。反沖運動及火箭。
5、沖量距
角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6、機械能
功和功率。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碰撞。恢復系數。
7、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浮力。
8、振動
簡揩振動[ x=Acos(ωt+α)]。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υ=-Asin(ωt+α)]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9、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平面簡諧波的表達式y= Acos(t-x/v)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駐波,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多普勒效應。
熱 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
4、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5、液體的性質
流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汽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 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恆定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中的電流和磁場。
安培力。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 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雙縫干涉,單縫衍射。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原子和原子核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愛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和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3、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4、不確定關系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二、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停表。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儀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它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做嚴格的要求);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⑺ 高中物理重點考哪主幹知識是哪些

力學和電學,磁學是重點,高考佔百分之九十以上
難點:能量,動量,電磁感應,電路實驗,復合電磁場中粒子的運動,牛頓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

⑻ 高中物理選修3-3在復習中應該如何復習應該注意些什麼

。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強調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強化訓練

常言道:萬變不離其宗。高考試題,無論多麼靈活,應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科書,圍繞教學大綱的命題。我們的堅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教材內容為出發點,我們就可以從容地面對任何形式的高考!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一定要加強對「基地」訓練。在理解的基礎上,特別是對那些感覺更抽象的和不熟悉的知識點,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我們必須先弄清楚「為什麼要引入相應的概念?如何介紹?如何界定?是什麼這意味著什麼?典型的應用是什麼?「和其他方面的問題,並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在這方面,考慮到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分配的問題,我個人更傾向於練習多項選擇問題中的一個審查階段,多項選擇題的知識點比較單一及時鞏固知識是有幫助,和不費時,效率是比較高的。

要明確,不要復習題的問題是不相等的,換句話說,審查工作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做所謂的「大主題」,「問題」,而忽略了基本的問題,其實,高考問題培訓問題的一小部分過度影響學生的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也??影響心情和自信的學生,所以這將是浪費。
2。重點知識點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建立自己的知識網路框架

零散的知識是很難全面掌握,但如果他們構建成一個完整的網路架構,我們可以把一些關鍵的知識的出發點,以點帶面,全面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專注於在第一輪復習的知識點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系,而單獨審查每一個知識點。在每章檢討自己應該先看看本章主要學習什麼知識點還不是太熟悉,與他過去的章節審查結束後,應根據進一步的反思,自我構建的框架本章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並嘗試去思考的知識,本章可能是他的,之後其他章節有聯系的建立盡可能完整的知識框架。這個框架的幫助下,在未來,我們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快速找到相關的知識或法律,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有關的問題,有助於我們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使用能力。

3。舞台上回顧,重點強調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總結

我們絕不能只是讀一本書,做題。練習和考試太多,使學生疲於應付缺失和總結,有沒有時間去反映和糾正。然而,有沒有「提煉」,哪來的「升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關注應支付的舞台,回顧,注意總結了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融入的能力,不僅在學習過程中「丟失」,以了解如何開始解決這個問題。

4。要注意審查的實驗

由於實施新課程,高考今年,力爭以反映新的物理課程理念,體現了基本的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時間和選擇性,有利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改善「,強調」高考物理堅持知識,能力,檢查和嘗試的能力擺在首位「的測試。實驗相對最好的反映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生可以最好體現在能力的差異,因此,在最近幾年,在大學門口實驗的問題是更靈活,有著很大的區別。在應對這一趨勢,我們必須以支付充分重視的檢討,實驗,從實驗原理,實驗過程中完成審查實驗的實驗設備和實驗誤差分析這組,並應掌握教科書的學生嘗試更早的基礎上,再擴大和探索實驗的問題,這是因為實驗問題的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是做起來是比較困難的處理,審查,使一些學生在自由地把實驗問題必須採取所有跳走了絕對避免這種情況。
a>
5。要注意把重點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物理現象和科學活動

在審查過程中,要注意選做STS全面的問題,開發自己的大量信息的能力,培養一個簡單的物理模型的能力,以適應新課程的物理學習抽象關鍵信息的要求,以提取有用的信息,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檢討,你可以要注意積累各種簡單的物理模型,並可以應用到具體的問題。

6。

人們能夠正確地對待和處理與現有的錯誤的聖賢,孰能無過?錯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沒有正確把握問題的實質,是從我們的錯誤,我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過程中值得改進和完善的地方。調整我們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我們不能迴避的錯誤,錯誤的地方,但在紅色突出強調,及時,最關鍵的是要注意錯誤的原因和糾正問題的解決過程下,為了進一步鞏固在今後的審查也盡量避免在未來再犯同樣的錯誤。

7。要注意解決問題的標准化培訓

標准化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反映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的話題作進一步的分析,也有利於評論評論有助於避免誤判標志。考試,高考評卷過程結束,將有更多的的誤判書面或解決問題是不規范或降分的現象,這是像足球比賽還清,並沒有發揮好,沒有得分,這是一個習慣問題,一旦形成很難糾正。這是重要的是要注意平時的學習和復習,養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規范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的第一個寫原來的公式,然後代數據的操作,而不是一個代表的混合成數字或數字與字母的一些假設或討論過程中要簡單,必要的文字說明,最後的結論在過去清晰;注意一定要使用的標題給定的符號表示相應的物理量;必須書面指定單位的單位。所以,以確保更好地學習,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⑼ 高中物理知識點有哪些

1、大的物體不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一定能看成質點。
2、平動的物體不一定能看成質點,轉動的物體不一定不能看成質點。

3、參考系不一定是不動的,只是假定為不動的物體。

4、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物體運動情況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時間軸上n秒時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時間,是第n個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時刻。

6、忽視位移的矢量性,只強調大小而忽視方向。

7、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於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對性,必須選一個參考系,選不同的參考系時,物體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10、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後,再釋放紙帶。

11、使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時,應注意把兩條白紙帶正確穿好,墨粉紙盤夾在兩紙帶間;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應讓紙帶通過限位孔,壓在復寫紙下面。

12、"速度"一詞是比較含糊的統稱,在不同的語境中含義不同,一般指瞬時速率、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平均速率四個概念中的一個,要學會根據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義。平常所說的"速度"多指瞬時速度,列式計算時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3、著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學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響,很難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實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而初中所學的"速度"就是現在所學的平均速率。

14、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5、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6、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7、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8、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9、加速度的正、負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0、物體的加速度為負值,物體不一定做減速運動。

21、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能減小。

22、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23、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24、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25、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表什麼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26、圖象是曲線的不表示物體做曲線運動。

27、由圖象讀取某個物理量時,應搞清這個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別要注意方向。

28、v-t圖上兩圖線相交的點,不是相遇點,只是在這一時刻相等。

29、人們得出"重的物體下落快"的錯誤結論主要是由於空氣阻力的影響。

30、嚴格地講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氣阻力影響較小時,可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近似視為自由落體運動。

31、自由落體實驗實驗記錄自由落體軌跡時,對重物的要求是"質量大、體積小",只強調"質量大"或"體積小"都是不確切的。

32、自由落體運動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時題目中不點明這一點,我們解題時要充分利用這一隱含條件。

33、自由落體運動是無空氣阻力的理想情況,實際物體的運動有時受空氣阻力的影響過大,這時就不能忽略空氣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後階段,阻力很大,不能視為自由落體運動。

34、自由落體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或10m/s?,但並不是不變的,它隨緯度和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

35、四個重要比例式都是從自由落體運動開始時,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條件,如果v0≠0則這四個比例式不成立。

36、勻變速運動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題時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7、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但這並不是一定的,也可取與v0相反的方向為正方向。

38、汽車剎車問題應先判斷汽車何時停止運動,不要盲目套用勻減速直線運動公式求解。

39、找准追及問題的臨界條件,如位移關系、速度相等等。

40、用速度圖象解題時要注意圖線相交的點是速度相等的點而不是相遇處。

41、產生彈力的條件之一是兩物體相互接觸,但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存在彈力。

42、某個物體受到彈力作用,不是由於這個物體的形變產生的,而是由於施加這個彈力的物體的形變產生的。

43、壓力或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接觸面,與物體的重心位置無關。

44、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不是彈簧的總長度,更不是彈簧原長。

45、彈簧彈力的大小等於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兩端受力之和,更不是兩端受力之差。

46、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

4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當阻力,也可充當動力。

48、滑動摩擦力只以μ和N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49、各種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無關。

50、靜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變性,在分析有關靜摩擦力的問題時容易出錯。

51、最大靜摩擦力與接觸面和正壓力有關,靜摩擦力與壓力無關。

52、畫力的圖示時要選擇合適的標度。

53、實驗中的兩個細繩套不要太短。

54、檢查彈簧測力計指針是否指零。

55、在同一次實驗中,使橡皮條伸長時結點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56、使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與細繩套在同一直線上,彈簧與木板面平行,避免彈簧與彈簧測力計外殼、彈簧測力計限位卡之間有摩擦。

57、在同一次實驗中,畫力的圖示時選定的標度要相同,並且要恰當使用標度,使力的圖示稍大一些。

58、合力不一定大於分力,分力不一定小於合力。

59、三個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差,要先判斷能否為零。

60、兩個力合成一個力的結果是惟一的,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的情況不惟一,可以有多種分解方式。

61、一個力分解成的兩個分力,與原來的這個力一定是同性質的,一定是同一個受力物體,如一個物體放在斜面上靜止,其重力可分解為使物體下滑的力和使物體壓緊斜面的力,不能說成下滑力和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62、物體在粗糙斜面上向前運動,並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認為物體向前運動會存在一種向前的"沖力"的說法是錯誤的。

63、所有認為慣性與運動狀態有關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

64、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不是一種力,物體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慣性。

65、物體受力為零時速度不一定為零,速度為零時受力不一定為零。

66、牛頓第二定律

F=ma中的F通常指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對應的加速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個獨自產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當只研究某個力產生加速度時牛頓第二定律仍成立。

67、力與加速度的對應關系,無先後之分,力改變的同時加速度相應改變。

68、雖然由牛頓第二定律可以得出,當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但不能說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因為牛頓第一定律所揭示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即慣性,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沒有體現。

69、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應用廣泛,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也有局限性,對於微觀的高速運動的物體不適用,只適用於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

70、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關鍵在於正確地求出加速度a,計算合外力時要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71、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時注意合力與分力不能重復計算。

72、注意F合=ma是矢量式,在應用時,要選擇正方向,一般我們選擇合外力的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73、超重並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視重的變化,物體的實重沒有改變。

74、判斷超重、失重時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還是向下。

75、有時加速度方向不在豎直方向上,但只要在豎直方向上有分量,物體也處於超、失重狀態。

76、兩個相關聯的物體,其中一個處於超(失)重狀態,整體對支持面的壓力也會比重力大(小)。

77、國際單位制是單位制的一種,不要把單位制理解成國際單位制。

78、力的單位牛頓不是基本單位而是導出單位。

79、有些單位是常用單位而不是國際單位制單位,如:小時、斤等。

80、進行物理計算時常需要統一單位。

81、只要存在與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合外力,物體就做曲線運動,與所受力是否為恆力無關。

82、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沿該點所在的軌跡的切線,而不是合外力沿軌跡的切線。請注意區別。

83、合運動是指物體相對地面的實際運動,不一定是人感覺到的運動。

84、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不一定是直線運動,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不一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85、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實際上就是描述運動的物理量的合成與分解,如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合成與分解。

86、運動的分解並不是把運動分開,物體先參與一個運動,然後再參與另一運動,而只是為了研究的方便,從兩個方向上分析物體的運動,分運動間具有等時性,不存在先後關系。

87、豎直上拋運動整體法分析時一定要注意方向問題,初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列方程時可以先假設一個正方向,再用正、負號表示各物理量的方向,尤其是位移的正、負,容易弄錯,要特別注意。

88、豎直上拋運動的加速度不變,故其v-t圖象的斜率不變,應為一條直線。

89、要注意題目描述中的隱蔽性,如"物體到達離拋出點5m處",不一定是由拋出點上升5m,有可能在下降階段到達該處,也有可能在拋出點下方5m處。

90、平拋運動公式中的時間t是從拋出點開始計時的,否則公式不成立。

91、求平拋運動物體某段時間內的速度變化時要注意應該用矢量相減的方法。用平拋豎落儀研究平拋運動時結果是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與同時平拋的小球同時落地,說明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但此實驗不能說明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92、並不是水平速度越大斜拋物體的射程就越遠,射程的大小由初速度和拋射角度兩因素共同決定。

93、斜拋運動最高點的物體速度不等於零,而等於其水平分速度。

94、斜拋運動軌跡具有對稱性,但彈道曲線不具有對稱性。

95、在半徑不確定的情況下,不能由角速度大小判斷線速度大小,也不能由線速度大小判斷角速度大小。

96、地球上的各點均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其周期及角速度均相等,各點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故各點線速度大小不相等。

97、同一輪子上各質點的角速度關系:由於同一輪子上的各質點與轉軸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轉過的角度相同,因此各質點角速度相同。各質點具有相同的ω、T和n。

98、在齒輪傳動或皮帶傳動(皮帶不打滑,摩擦傳動中接觸面不打滑)裝置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皮帶上各點及輪邊緣各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99、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就是物體的合外力,但變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不一定是合外力。

100、當向心力有靜摩擦力提供時,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運動狀態決定的。

101、繩只能產生拉力,桿對球既可以產生拉力又可以產生壓力,所以求作用力時,應先利用臨界條件判斷桿對球施力的方向,或先假設力朝某一方向,然後根據所求結果進行判斷。

⑽ 新課改高中物理選修3-3氣體部分

我就是遼寧高3的,協作校的~呵呵。

高考的令早就下來了啊.我們練習冊和復習方向都已經定下來了。

現在初步定的是,3-3和3-4是選考,要求考生從中2選1做答,選考物理部分共15分。考察的難度不深,甚至可以說很淺,都是些很基礎的,考你生活中現象啊,熱運動啊,分子勢能啊這些簡單概念,大題也是簡單的氣體作功或者全反射,都不難.
3-5原定是選考,不過現在又改必考了.
基本高考就是這樣,即使改的話,也只是把3-5也弄成選考,就是3-3,3-4,3-5里3選2,難度依然如我剛才所說。

至於知識點的掌握正常跟著老師走就行,記憶的東西比較多。我個人建議你挑一個認真學,學3-4相對容易,3-4里波的知識直接可以用數學解決,光也是記幾個簡單的名詞就可以了,剩下的都是數學問題.而3-3涉及到熱力學的東西太龐雜,學淺了學不懂,學深了又太浪費時間,不建議你在這方面下太多功夫.

閱讀全文

與高中物理33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