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二物理
1 測出你一步的距離
2 從學校走到家數著步數。。記著時間
3 來回多走幾次。。求出步數與時間的平均值。。步數乘以一步的距離再除以平均時間。。。就是平均速度啦
B. 幫忙!物理
參考這個:
題:測定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學校開運動會,由於徑賽裁判員緊缺,故請部分同學去幫忙,小明是其中一個.賽前特別對新手進行了培訓,要求他們一看見發令槍冒煙就開始記時,而不是聽到發令槍響再記時,否則記錄的百米賽跑成績就在無形中被提高0.29 s,這是怎麼回事呢?小明把他的疑問告訴了好朋友小剛,小剛笑著說,這是因為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比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得多,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108 m/s,因此光傳播100 m幾乎不需要時間,而聲音就不同了.
問題:那麼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有多大呢?能否測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呢?
小剛認為:根據速度等於路程除以時間可知,只要想辦法測出聲音傳播的距離,再用秒錶測出聲音傳播對應的距離所用的時間,代入公式計算即可.於是,他們設計了如下的操作計劃:
一、在學校附近的馬路上選擇400 m左右的平直地段進行實驗.小剛和小林(小明的另一位好朋友)在起點,小林用發令槍發送信號,小剛在發令時跟著啟動秒錶.小明位於終點,當聽到發令槍聲時立即啟動秒錶.然後將兩只走動的秒錶交給小林,由他同時按停秒錶,兩表記時的讀數差即為槍聲的傳播時間.
二、三人輪換擔任發令者,分別測出時間三次,並算出三次時間的平均值.
三、三人各自用數步數法測出兩地之間的距離(可在輪換時,分別數出行走的步數,再乘以自己一步的平均長度).並算出三次距離的平均值.
四、最後用距離的平均值除以時間的平均值求出聲速.
C. 微信運動,步數顯示1萬多步,換算成距離應該是多遠,
成年人來說,日常行走每一跨步大概有60~70厘米的距離,1萬多步,距離大概就是600000厘米,即6000米(6公里)。
每個人的行走方式會有所差異。就好比健走的話距離會更長些,有可能每一萬步能走出7~8公里那樣的距離。況且根據身高步長的差異性,每個人的萬步公里數差距可能也會有所差異。
微信運動計步是手機內置了振動感測器或協助處理器,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計算步數。換言之,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感測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事實上也可以發現,即便是坐著的狀態,通過手臂擺動或甩臂伸腰之類的動作也有可能觸發計步。這樣就好比是步數「作弊」的說法,如果刻意為之,那一天坐著不動可能也有不少步數。
(3)步數在物理中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微信運動是手機根據重力感應來計數的,一次彎腰撿東西、在車上顛簸一下,都可以讓手機誤以為邁出了一步。所以它的精確度並不是很高,可千萬不要單純盲目地相信這一數字。
而且盲目增加運動強度或運動頻率,不一定會增加運動獲益,反而會增加運動的風險和副作用。尤其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腰椎間盤突出或關節炎的朋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能耐受的運動量十分重要。
D. 微信運動是如何計算步數的
原理:
手機內置了振動感測器或協助處理器,比如陀螺儀,重力感應等,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
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感測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物理原理:
看似勻速的閑庭信步,對我們攜帶的設備來說(如手機、運動手環),每一步都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加速度」變化。
一般來說,抬腿邁出一步的時候,加速度是最大的。我們把它放到一個坐標軸上,加速度的變化看起來就像一個cos波形。
兩個波峰之間,可以被認為是一步。
如果連續出現了8個波峰,就可以基本確定這個人在運動狀態。設備就開始把這些前面的波動以及後面的波動,算成步數。
這就是最基本的計步原理了。
(4)步數在物理中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在關注微信運動時,系統提示想要訪問活動記錄記得選擇好,如果不允許的話,則會無法記錄運動步數的。
iPhone5S,iPhone6,iPhone6 Plus無需第三方設備可直接讀取運動數據。第三方手環類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或者手環應用內部同微信運動連接。
記步功能:
是由一個採集器(加速度感測器)和一個處理器(Sensor Hub,協處理器)共同完成的。
採集器採集加速度信息,並提供給處理器進行分析。目前iPhone 5s及以上的蘋果手機和部分安卓手機都集成了這個採集、分析的框架。而運動手環等外接設備,也是基於類似框架對數據採集和分析後,通過藍牙傳給手機。
E. 一百萬步相當於多少公里
這取決於你每步的大小,如果你平均每步正好一米,那就正好1000公里。可以這樣計算:步子大小(以米為單位,如0.8米)×多少步÷1000即可得到你要的最終公里數。一般一個人每50米走65步 1公里大約是:1000*65/50=1300步,所以1萬步相當於10000/1300=7.69公里。
具體來說,隨著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穩步提高,我們在滿足食物對味蕾刺激的同時也開始逐漸重視個人身體健康狀況,尤其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程序推出計步功能後,運動走步漸漸成為大多數人晚飯過後最主流的鍛煉方式,甚至還有個別公司團體鼓動員工多運動多走步,通過微信步數排名高低給出相對應獎勵的模式刺激員工重視個人健康,而對於朋友圈來說,好似「一萬步」,成為了大家每日的走步「標配」,那麼一萬步究竟相當於多遠距離呢?
那通過微信步數可以分析出一天的運動量,能夠大致估算出相當於多遠的距離么?對此我們進行了簡單的數據統計,就拿微信一萬步數來算,成年男性日常行走時每一步距離大約為70厘米左右,個別女性可能會在60厘米左右,那麼我們通過換算可以得知,一個成年男性微信一萬步數等於10000步x70厘米=700000厘米=7公里,一個成年女性微信一萬步數等於10000步x60厘米=600000厘米=6公里。對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成年人微信一萬步大約等於6-7公里,當然了這個數值肯定會存在一些誤差,畢竟每個人的身高、體重、體型、步數都不相同。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通過數據換算大致可以得出微信一萬步約為實際行走6-7公里,但除了我們本身的數據差異外,微信計步功能數據本身也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因為有很多非走步產生的晃動也會被記錄在步數當中,甚至一個人帶兩款不同類型的手機,最終得到的步數統計也不相同,這里筆者曾親身體會相同的運動量距離,最終步數存在1000步的差距。
F. 在高中物理中路程和位移用什麼符號表示
路程用s表示,是標量,指質點實際運動的軌跡長度
位移用x表示,是矢量,指起點指向終點的有向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