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理教學反思怎麼寫
物理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主動性,而這方面教學方法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會使課堂更有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學校以有的條件,盡量多做實驗;在研究光的色散現象時,我利用三棱鏡讓同學們觀察白色光的色散現象。我還從生物實驗室借用了試管,讓同學們研究敲擊裝有水的試管時,到底是不是空氣的振動發出了聲音。還有,在講究凸透鏡的習題時,我利用實驗室里的凸透鏡讓學生們自己觀察,並總結實驗的結果。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課外,我還要求同學們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實驗。在學習色光的三原色時,我就要求同學們,利用自製的放大鏡(裝有水的圓形塑料瓶)觀察自己家的電視機的顏色,是否是由紅、綠、藍這三種顏色的色光組合而成的。
『貳』 物理課堂總結怎麼寫
物理課堂教學總結
一、認真備課
一年的備課,不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講評課等,我均做到了一下幾個方面:
1、備教材
認真鑽研教材,包括研究新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了解教材的結構體系及其與前後課程的關系,明確教材的重難點,並藉助有關參考書弄清疑難之處和有關問題的來龍去脈。
2、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要想教會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里的問題和困難。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具體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了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教學的要求和面向全體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
例如,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備課時設計適當的問題提問適當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備課時,我還考慮到如何有意識地結合每次教學,解決一兩個學生的問題,以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一次解決一兩個問題,一個學期下來也就能解決不少問題。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密切師生關系都有很大的好處。
另外,我還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愛好、特長,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建議和反映。在備課時,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更切合學生的需要。
3、備方法。
備方法就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實現教學目標。恰當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可以接受,最終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並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4、設計和寫教案。
教案是上課的主要依據,為了加強課堂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在寫教案時我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設置問題。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施教方法,便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評議表達能力,因此每一節教案我都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認真設置好問題,在課堂上能掌握好提問時機,且難易適度,具有啟發性,並且注意如何及時評價學生的回答,保持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2)設計好練習。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掌握情況,在編寫教案時我認真設計相應的練習並留有學生動手練習的時間。習題做到精選,有針對性
(3)設計好板書內容。板書是主要教學內容的展示,是知識形成過程的展示,是知識間邏輯關系的展現,因此,每一節課我都會認真設計好板書,以便於學生記筆記和課後復習。
另外,復習課教案,我堅持做到每一章給學生一個復習提綱,對要復習的知識給學生構建好知識網路,每一章都有一個檢測,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通過復習這一章的知識點,哪一些自己已經掌握好了,哪一些知識點還有問題。
課前5分鍾,我堅持做到一天一個中考題,通過做題使學生知道這個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麼,明確這個知識點在中考時會通過哪些題型來進行考查。另外一個好處是學生天天接觸中考題,使學生對中考不會感到陌生。
今年的中考題我已經認真的研究過,我想,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對大多數題目,這種題型不會感到陌生,這與平常日子的做題以及在最後沖刺階段學校劉校長和教導處王主任給了我幾份模擬題和教研中心戚傑老師給的幾份模擬題是分不開的,從而也使學生在中考中取得了較好成績,有46人及格,23個人達到了優秀,其中16個考上威海一中的孩子的物理成績均在86分以上。
二、抓好輔導
有些學生對一些問題在課堂上不能解決,課後需要老師的幫助,只要是學生找到我,我都給予耐心的講解,直到他們聽懂學會為止。
總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備好課和抓好輔導是兩個重要的環節。我堅信:只要在備課和輔導上多花一分精力,在教學里就會多一分收獲。
『叄』 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必修2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根據你自己實際教學遇到的問題,沒有做到位,沒有及時解決的問題做出反思,或者怎樣換一種講法會更好,沒有定式
『肆』 如何進行物理教學反思
二、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物理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物理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為。
三、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
四、要善於總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經常看自己所寫的教後記錄,進一步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運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科學方法,拋開膚淺的、表面性的東西,注重對規律的揭示,對真理的發現。
五、寫教學反思記錄,還要做到持之以恆。 一篇好的教學反思,應該寫些什麼呢?
一、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抑或超乎所想的順利,抑或不盡人意。一堂課可因教師一句幽默奇妙的導語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教法的採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講得多而學生興趣全無;也可因一個環節的遺漏或疏忽而走錯路、走回頭路等。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
二、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與學是兩種個體間發生的知識傳遞關系。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為學習主體。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了解的深淺等都直接作用於學生,影響著課堂氣氛與授課效果。相反,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學生的疲勞狀態、學生的知識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制,影響著課堂效果。鑒於此,課畢就該及時反饋,將課堂上師生表現與授課質量進行及時分析、綜合登記,以幫助自己在日後備課、授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分析。
三、綜合比較—寫教、學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一節課過去
3
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扣准要點—寫特點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伍』 如何進行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的方法:
物理教學反思對促進物理教師的成長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有助於物理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第一,對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的反思。
第二,對教學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第三,對高三物理復習課教學方面的反思。
『陸』 如何做好教學反思的幾點建議
做好教學反思的幾點建議:
一、反思自己的成功做法
教師以自己創造性的教學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教材內容,並以恰當的方法和表現力設計教學環節,將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達到預期效果和引起學生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學經驗。
二、反思失敗、失誤之處
任何人的教學總會有不足之處,即便教師再熟悉教材、學生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也會在課堂上出現許多課前估計不到的情況,如表達不清、處理欠當、方法陳舊、演示失敗等。
如果教師把課堂中出現的不足或一時不知如何處理的問題及時記錄在教學反思中,然後進行認真分析、思考,這樣做一定能促進今後的教學,為以後的科學研究積累資料。
三、反思課堂靈感
在教學過程中時有突發事件發生,教師機智靈活地應對,恰當地處理,也為今後類似事件的處理提供借鑒。
四、反思對新理論新經驗的認識
在運用各種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進行的各種教學改革時,改革的實效性、實用性如何,是否適合本年級、本班級、本章節內容對某個知識點的處理,主要優點有哪些,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如何,有利於學生哪些方面的發展,不利於學生哪些能力的培養等。
寫下這些反思,有助於對新理論、新思想的消化、吸收、應用,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策略不斷更新,始終處在教學改革的前沿,促使自身的專業水平不斷提升。
教學反思的方法:
1、思效。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進行課後反思要做到「當堂思效」。即上完課後要對本課的教學效果作一個自我評價,比如分析學生哪些內容掌握得好,哪幾部分有困難,哪些學生學得成功,還有多少學生需要指導等。
2、思得。一節課結束後,回顧教學過程,體會學生學習的成功之處,教師一定能從中受到啟發,總結成功的經驗,如能及時記錄,可作為日後教學工作的借鑒,有助於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3、思失。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總會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法的運用,知識的講解,例題的選擇,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反應等方面,課後都會覺得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4、思改。「思」的最終目的是「改」,通過對各個教學環節得失的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症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提出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