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課例分析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如何體現和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不斷學習,更新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養
2020年4月26日早,我和陝西省第六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水江麗工作坊的成員一起進行了網路學習,我們一起學習了西安愛知中學楊曬波老師的專題報告講座以後,受益匪淺。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改革召喚更優秀的科學素養人才,教師的知識應該是與時俱進的。初中物理教師是學生物理的啟蒙教師,因此,教師的科學素養直接決定了學生科學素養的高度,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多鑽研物理教材,多參加培訓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二、結合課堂,走進生活,創造豐富的教學陣地
物理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要求是讓教師要深刻認識物理課程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價值所在,關注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改革當前物理教學方法。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安排組織一些戶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參與活動,讓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去觀察生活,發現物理現象,提出物理問題,用物理思想去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傾聽同小組的的想法,學會交流,以增強整體的合作意識,努力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物理概念、規律與物理過程的相互作用後才能真正理解科學,掌握科學方法。例如我在講《水循環》和《生活用電》的時候,提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入周邊小區進行調研,使學生知道水資源的珍貴,生活中電能的利用與違規用電帶來的危害,並作為志願者給小區的人講解節約用水的方法和安全用電的必要性。課外實踐活動是物理課堂教學的補充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課外活動所提供的內容一般都有趣味性和思考性,因此能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尋找規律,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
三、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傳授,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物理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懂得學什麼,怎樣學?因此,物理教學中有效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基本的物理思想方法,是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未來社會的要求和物理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例如,控制變數法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物理思想方法,廣泛地應用於物理實驗教學:「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探究電流與電阻和電壓的關系」、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與什麼因素有關」、「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什麼因素有關」。還有歸納法、類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也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進行滲透,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科學思維方法,學會應用這些方法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
四、利用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發現智慧的眼睛
物理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初三復習的時候,為了避免「炒剩飯」,我們可以將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聯系起來,提前讓學生完成一些調查報告,比如「汽車上的物理」、「廚房中的物理」等,讓學生去觀察發現物理現象,並應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現象,培養學生發現智慧的眼睛,搭建他們終身學習的橋梁。
在物理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能使學生正確認識科學的本質;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學生能基於證據和邏輯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物理研究時能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規范;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
B.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
在核心素養的有效的物理教學要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深入思考、深層交流探討中,順利地把新知識與新方法納入到自己原有的體系中。這就要求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從而保證課堂寬松且有序,讓學生掌握新知識與新方法的同時,也學會尊重他人,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
二、 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陣地。要有效地推動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就要保證課堂教學方式的有效性。有效,是指教學方式能有效地突破教材重難點,同時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實驗探究教學為例。設計實驗方案時,要鼓勵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同時確保學生真實地思考、交流;實驗時,要做到合理分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帶著任務、伴著思考分工合作,有效實驗;評估時,讓學生真實地反饋實驗現象與猜想或現實的差距,並讓學生認真思考提出方案進行修正或改進實驗等。不論採取何種教學方式,都要確保全員全程真實地參與,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而不是教師提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指導思想,切不可為教學形式而形式。
三、 滲透價值觀的引領,培養必備的人格品質
價值觀是人心靈的風向標。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值得追求、堅守、效仿的,他必會誤入歧途,人的素養就會有根本的缺陷。可見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物理教材中價值目標可以從兩個方面挖掘。一是物理學史。如開普勒質疑與導師的角度誤差,經過4年多刻苦的計算,發現了開普勒的三個定律,推動了對天體動力學問題的研究。開普勒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不迷信權威、敢於質疑的批判精神,在不平坦的科學道路上執著追求真理的敬業精神,都是值得後人學習的。二是科學內容本身也有價值目標。如第一類永動機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而無法製造成功,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都滲透著深刻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物理學科中蘊含著具體豐富、不盡相同的價值內容及形態。教師要善於挖掘教學內容中內隱的價值因素,在教學中滲透價值觀的引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必備的品格。
C. 物理核心素養是什麼
物理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物理觀念」是從物理學視角形成的關於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認識;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與升華;是從物理學視角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
「科學思維」是從物理學視角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的認識方式;是基於經驗事實建構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過程;是分析綜合、推理論證等方法在科學領域的具體運用。
「科學探究」是指基於觀察和實驗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方案、獲取和處理信息、基於證據得出結論並作出解釋,以及對科學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估、反思的能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是指在認識科學本質,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關系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內在動力,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和持之以恆的科學態度,以及遵守道德規范,保護環境並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
意義:
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發展過程,需要通過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物理課程的學習來實現。義務教育物理課程作為科學教育的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是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初級階段。
此階段的物理課程不僅應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等方面的培養。
D. 高中物理課程標准中提出「物理觀」的核心素養培養,具體包含物質觀、運動觀、能量觀, 作為物理學師范生
摘要 核心素養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物理觀念」,主要包括物質觀念、運動觀念、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及其應用等主要因素;二是「科學思維」,主要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四個主要因素;三是「科學探究」,主要包括問題、證據、解釋、交流等四個主要因素;四是「科學態度與責任」,主要包括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等要素。
E.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物理教師要多學習、更新理念,要努力提高自身素養
現在教學一線初中物理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每位教師都有3個班的教學任務。很多老師認為沒有時間來學習,每年都以已有經驗進行教學,久而久之,老師就成了教書匠。教書匠把學生教成了木頭人,缺少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也就是科學素養低。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認為有一桶水遠遠不夠,因為一桶水遲早會用完,用不完也會慢慢變成死水一潭。
F. 談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學始終提倡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從而體現物理這門課程的價值。如何有效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廣大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幾個方面著手,讓物理實驗教學的價值得以體現,並讓學生在學習物理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到物理實驗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一、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的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自然科學。物理以實驗為基礎,通過對「物」進行實驗、歸納和總結,得出它的「理」。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問題,讓學生通過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物理教師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通過學生對實驗的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時,物理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自己去設計一些物理實驗,並進行大膽的嘗試和探索,通過學生自己思考和研究,並進行操作、實驗,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激發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並感受到物理實驗所帶來的樂趣。
二、重視實驗基本操作,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新課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學,提
G.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指超越學科學科中孤立而零散的事實和技能,具有組織和結構的關鍵性概念、原則和方法,是組織整合學科自身內容的關鍵概念。當前國際科學教育領域非常注重學科概念體系的合理建構。有關專家確定了物理學科的三個核心概念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及其轉化。
2、科學思維。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是在觀察、實驗等活動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思維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觀念的過程。教材每一節內容的設計均採取活動引導的方式展開,用「想一想」、「議一議」、「小實驗」等欄目對教學過程進行提示,從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和生活入手,精選典型實例,用圖片加以呈現,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問題,再通過動手動腦的探究活動研究問題,進而形成概念和發現規律,再用於實踐之中。
3、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探究是物理學習的內容也是物理學科重要的學習方法,科學探究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認識物理與生活、技術、社會、環境之間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體會探究的樂趣,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
H. 如何在高中物理學科中落實核心素養
加強學科間的相互配合,發揮綜合育人功能。
統籌各學科,特別是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學科。充分發揮人文學科的獨特育人優勢,進一步提升數學、科學、技術等課程的育人價值。同時加強學科間的相互配合,發揮綜合育人功能,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統籌課標、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環節。全面發揮課程標準的統領作用,協同推進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評價方式、考試命題等各環節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進。
(8)物理實驗如何培養核心素養擴展閱讀:
落實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規定:
1、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進一步明確各學段、各學科具體的育人目標和任務,完善高校和中小學課程教學有關標准。
2、要增強思想性,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全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充分體現民族特點,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要增強科學性,客觀反映人類探索自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確保課程內容嚴謹准確。要增強時代性,充分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據社會發展新變化、科技進步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