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妄想症,妄想症有哪些類型
妄想症又稱妄想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病學診斷,指「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同時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狀」。妄想症患者沒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沒有明顯的幻視產生。但視具體種類的不同,可能出現觸覺性和嗅覺性幻覺。盡管有這些幻覺,妄想性失調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會由此引發奇異怪誕的行為。
分類:
(一)按妄想目標指向進行的分類
1.關系妄想(delusionofreferemce)
患者把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與他本人有關系。
2.被害妄想(delusionofpersecution)
患者堅信周圍人的或某些團伙對他進行跟蹤監視、打擊、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飲水中放毒等。受妄的支配可有拘食、控告、逃跑、傷人、自傷等行為。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病。
3.特殊意義妄想(delusionofspecialsigificance)
患者認為周圍人的言行、日常的舉動,不僅與他有關,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含義。
4.物理影響妄想(delusionofphysicalinfluence)
患者認為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活動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支配、控制、操縱,患者不能自主,稱其影響妄想。如果患者認為這種操縱其精神活動的外力是由某種先進儀器所發出的激光、X射線、紅外線、紫外線等(均屬於物理因素),就稱為物理影響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5.誇大妄想(delusionofgrandeur)
患者誇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可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精神分裂症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例如麻痹性痴呆。
6.自罪妄想(delusionofsin)
又稱罪惡妄想。患者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犯了嚴重錯誤和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應該受到懲罰,以至於拒食或者要求勞動改造以此贖罪。主要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鬱發作,也可見於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7.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lydelusion)
患者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而多次反復的醫學檢查驗證都不能糾正其歪曲的信念,稱疑病妄想。嚴重的疑病妄想,患者認為"內臟已經腐爛了""本人已經不存在,只剩下一個軀體空殼了",又稱虛無幻想(nihilisticdelusion)。多見於精神分裂症,也可見於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礙。
8.嫉妒妄想(delusionofjealousy)
患者堅信配偶對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蹤監視配偶的日常活動,甚至檢查配偶的內褲等,想方設法尋找所謂的證據。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更年期精神障礙等。
9.內心被揭露感(experienceofbeingrevealed)
又稱被洞悉感。患者認為其內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與家人之間的隱私,未經患者文字的表達,別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別人是通過什麼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內心想法的。至於被洞悉感的產生,常見到有下列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患者雖然堅信上述想法是正確,但卻說不出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的,以及根據什麼才有這種想法;第二種情況與前一種情況有所不同,被洞悉感在其他精神症狀的基礎上,患者才做出的病態的推理很判斷。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10.情愛妄想型(erotomanictype)
情愛妄想症(ErotomanicType)也叫鍾情妄想症。妄想症是思維變態的一種主要表現,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這類患者大部分在18~25歲階段,且在女性中較為常見,但也可在男性身上發生,鍾情妄想症的前提是患者首先認定自己被鍾情,一口咬定是對方先愛上自己。
11.暗示妄想型(Impliesdelusion)
這種妄想比較特殊,患者會把其他人對於你的某些舉動認為其中帶著某些暗示。有好,有壞因人而異,因此經常會造成出很多誤會,而導致其他等方面的精神疾病。
12.其他
被竊妄想、變獸妄想、非血統妄想等。
(二)按妄想發生過程進行的分類
1.原發性妄想
原發性妄想是突然產生的,內容與當時處境和思路無法聯系的,十分明顯而堅定不移的妄想體驗。它不是感知覺上的紊亂,也不是認識上的困難,更不是智能領域內的障礙。原發性妄想它含妄想情緒、妄想知覺和突發性妄想這三個既互相聯系又互相不同的症狀。妄想情緒系指患者突然感覺自己所處的環境的氣氛和情況發生了異常改變,且與自己有關,對自己有威脅性。原發性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而且對精神分裂症有診斷意義,因而備受重視。
2.繼發性妄想
繼發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妄想,是以錯覺、幻覺,或情感因素如感動、恐懼、情感低落、情感高漲等,或某種願望(如囚犯對赦免的願望)為基礎而產生的。若作為基礎的此種心理因素消失,這種妄想觀念也隨之消失。若聯繫到上述心理活動的基礎,則妄想的產生是可以理解的。心因性偏執狀態的妄想,抑鬱症的自罪妄想,躁狂症的誇大妄想,均屬於繼發性妄想。
『貳』 什麼叫妄想,常見的妄想有哪些
妄想是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不符合實際的錯誤信念,是一種病態的判斷與推理。它本身與事實不符合,而且也不可能實現,但病人卻堅信不移,即使經過充分的說理和有力的論證,都難於動搖他的信念,是精神病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其主要內容有:
(1)被害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或家人受到打擊、陷害、監視、圍攻,或在食物中放了毒,或者財物被竊等。常見於精神分裂症、中毒性精神病。 (2)物理影響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的精神活動被人用雷達、無線電、超聲波或某種儀器所操縱,使他有各種不舒適的感覺。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3)誇大妄想:患者認為自己有驚人的能力、大量的財富、很高的職位、許多發明創造等。常見於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葯物中毒性精神病、麻痹性痴獃等。 (4)罪惡妄想:患者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犯了嚴重錯誤和罪行,以致國家和人民遭受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5)關系妄想:患者把與他無關的一些現象認為與自己有關,並堅信不移,如刮風下雨都與他有關。 (6)鍾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已被異性愛上了,並有相應的行為,如寫信、打電話、約會等以表示愛情,雖遭拒絕仍不灰心。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7)嫉妒妄想:患者認為自己愛人對他不忠實,總懷疑愛人與他人有不正當男女關系。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 (8)疑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患了某種疾病,雖經多方證實並無此病,但他仍堅信不疑。見於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 (9)虛無妄想:患者認為世界上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是假的,連自身也不存在,只是一具空虛的軀殼。多見於更年期精神病、老年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10)變獸妄想:患者確信自己變為某種動物,如狗、豬等。
『叄』 妄想症類型
一、按內容歸類的妄想有:
①關系妄想:
患者把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與他本人有關系。
例如,患者認為電視里在演他和他們家的事,因而關閉電視機。
認為報紙上的內容是影射他和他們家,因而氣憤地把報紙放在一邊。
認為馬路上陌生人之間的談話是在議論他,咳嗽吐痰是針對他的,是蔑視他,因而拒絕出家門。
②被害妄想:
患者堅信周圍某人或某些團伙對他進行跟蹤監視、打擊、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飲水中放毒等。受妄想的支配可有拒食、控告、逃跑或傷人、自傷等行為。
③特殊意義妄想:
患者認為周圍人的言行,日常的舉動,不僅與他有關,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含義。
例如,某男性患者回家後見妻子在逗小孩玩,邊滾煮熟的雞蛋,邊說:「滾蛋,滾蛋」,患者聽到以後內心已不悅,其妻不知,又將一個削好皮的梨分給患者一半,患者當即勃然大怒,說:「想和我離婚,沒有那麼容易」,多人解勸無效。
④物理影響妄想:
患者認為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活動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縱,患者不能自主,稱影響妄想。
如果患者認為這種操縱其精神活動的外力是由某種先進儀器所發出的激光、X線、紅外線。紫外線等(均為物理因素),就稱物理影響妄想。
⑤誇大妄想:
患者誇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
可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精神分裂症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例如麻痹性痴呆。
⑥自罪妄想:
又稱罪惡妄想。患者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犯了嚴重錯誤和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應受懲罰,以至拒食或要求勞動改造以贖其罪。
⑦疑病妄想:
患者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和多次反復的醫學驗證都不能糾正其歪曲的信念,稱疑病妄想。嚴重的疑病妄想,患者認為『『內臟已經腐爛了」、「本人已不存在,只剩下一個軀體空殼了」,又稱虛無妄想。
⑧嫉妒妄想:
患者堅信配偶對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蹤監視配偶的日常活動,甚至檢查配偶的內褲等,想方設法尋找所謂的證據。
⑨鍾情妄想:
這一種妄想實際是一種被鍾情妄想,患者堅信某異性對自己產生了愛情,即使遭到對方嚴詞拒絕,反而認為對方是在考驗自己對愛情的忠誠。
⑩內心被揭露感:
又稱被洞悉感。患者認為其內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與家人之間的隱私,未經患者語言文字的表達,別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別人是通過什麼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內心想法的。至於被洞悉感的產生,
常見到有下列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患者雖然堅信上述想法正確,但卻說不出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的,以及根據什麼才有這種想法的;
第二種情況與前一種情況有所不同,被洞悉感是在其他精神症狀的基礎上,患者才做出的病態的推理和判斷。
例如,一位度完蜜月後剛上班不久的女性患者,對近幾天來單位同事間多次談論有關「掏耳朵」(去除耵聹)的事情耿耿於懷,認為這些談話都是針對自己的,是在譏笑自己蜜月里曾經主動給丈夫掏過耳朵,譏笑自己在丈夫面前撒嬌等等,並且認為,不只是這件事情,她的其他個人隱私,以及她的想法,不說出來別人就都知道了,丈夫多次解釋無效。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二、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與其他精神症狀的關系分類:
①、原發性妄想是突然發生,內容不可理解,與既往經歷和當前處境無關,也不是起源於其他精神異常的一種病態信念。原發性妄想以突發性妄想(妄想的產生非常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學上的解釋)最為常見。
除突發性妄想外,還有兩種原發性妄想的表現形式。妄想知覺是指患者突然對正常知覺體驗賦以妄想性意義。
例如,患者和I司事們一同外出,大家都看到了前面馬路上有一條家犬,患者當即說:「我要被提拔了,調令很快就會送到我們單位。」妄想心境也是原發性妄想的一種表現形式。妄想心境是指患者對他所熟悉的環境突然感到氣氛不對,周圍環境已經發生了某種對他不利的變化,使得患者有某種不祥的預感。此時患者尚不能明確地說出周圍究竟發生了什麼對其不利的事情。如果這種妄想心境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常常進一步發展為被害妄想。原發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徵性症狀,對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有重大參考價值。
②、繼發性妄想是指以錯覺、幻覺、邏輯推理障礙、情感高漲或低落等精神異常為基礎所產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礎上產生另一種妄想。繼發性妄想可以見於很多種精神疾病,在診斷精神分裂症時,其臨床意義不如原發性妄想。
『肆』 形成思維障礙兩大因素
思維障礙分類
思維障礙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2]
思維形式障礙
思維形式障礙的表現可以分以下形式 。
思維奔逸:又稱觀念飄忽,指聯想速度加快、數量增多、內容豐富生動。患者表現健談,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出口成章,訴述腦子反應快,特別靈活,好像機器加了 「潤滑油」,思維敏捷,概念一個 接一個地不斷涌現出來。說話增多,語速加快,說話的主題極易隨環境而改變(隨境轉移),也可有音 韻聯想(音聯),或字意聯想(意聯)。多見於躁狂症 。[2]
思維遲緩:即聯想抑制,聯想速度減慢、數量的減少和困難。患者表現言語緩慢、語量減少,語聲甚低 , 反應遲緩。患者自覺腦子變笨,反應慢,思考問題困難。患者感到 「腦子不靈了」、 「 腦子遲鈍了」 ,多見於抑鬱症 。[2]
思維貧乏 :指聯想數量減少,概念與詞彙貧乏。患者體驗到腦子空洞無物,沒有什麼東西可想。表現為 沉默少語,談話言語空洞單調或詞窮名短,回答簡單。嚴重的患者也可以什麼問題都回答不知道。見於精神分裂症、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2]
思維散漫:指思維的目的性、連貫性和邏輯性障礙。患者思維活動表現為聯想鬆弛,內容散漫,缺乏主題,一個問題與另一個問題之間缺乏聯系。說話東拉西扯,以致別人弄不懂要闡述的是什麼主題思想。對問話的回答不切題,以致檢查者感到交談困難。[2]
思維破裂:指概念之間聯想斷裂,建立聯想的各種概念內容之間缺乏內在聯系。表現為患者的言語或書寫內容有結構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關,變成語句堆積,整段內容令人不能理解。嚴重時,言語支離破碎,個別語句之間也缺乏聯系,成了語詞雜拌,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如在意識障礙背景下出現的語詞雜拌,稱之為思維不連貫。例如:「雞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周老爺(病人姓周),寶蓮燈,保養身體......[2]
病理性贅述:指思維活動停滯不前迂迴曲折,聯想枝節過多,做不必要的過分詳盡的累贅的描述,無法使他講得扼要一點,一定要按他原來的方式講完。見於癲癇、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2]
思維中斷:又稱思維阻滯。患者無意識障礙,又無外界干擾等原因,思維過程突然出現中斷。表現為患者說話時突然停頓,片刻之後又重新說話,但所說內容不是原來的話題。若患者有當時的思維被某種外力抽走的感覺,則稱作思維被奪,兩症狀均為診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狀。[2]
思維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種思想不是屬於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別人強行塞入其腦中。若患者體驗到強制性地涌現大量無現實意義的聯想,稱為強制性思維。兩症狀往往突然出現,迅速消失。[2]
思維化聲:患者思考時體驗到自己的思想同時變成了言語聲,自己和他人均能聽到。多見於精神分裂症。[2]
思維擴散:患者體驗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現,即盡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與人共享,毫無隱私而言,為思維擴散。如果患者認為自己的思想是通過廣播而擴散出去,為思維被廣播。上述亦為診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狀。[2]
象徵性思維:屬於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如某患者經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為「表裡合一、心地坦白」,常見於精神分裂症。[2]
語詞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濃縮以及無關概念的拼湊。患者自創一些新的符號、圖形、文字或語言並賦予特殊的概念。如「%」代表離婚。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青春型。[2]
邏輯倒錯性思維:主要特點為推理缺乏邏輯性,既無前提也無根據,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2]
思維內容障礙
妄想是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態推理和判斷,有以下特徵:信念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沒有客觀現實基礎,但患者堅信不移;妄想內容均涉及患者本人,總是與個人利害有關;妄想具有個人獨特性;妄想內容因文化背景和個人經歷而有所差異,但常有濃厚的時代色彩。[2]
臨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內容歸類,常見有:
被害妄想:是最常見的一種妄想。患者堅信他被跟蹤、被監視、被誹謗、被隔離等。例如某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為他吃的飯菜有毒,家中的飲用水中也有毒,使他腹瀉,領導故意要害他。患者受妄想的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採取自衛、自傷、傷人等行為。主要見於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病。[2]
關系妄想:患者將環境中與他無頭的事物都認為與他有關的。如認為周圍人的談話都是在議論他,別人吐痰是在蔑視他,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與他有一定關系。常與被害妄想伴隨出現,主要見於精神分裂症。[2]
物理影響妄想:又稱控制感。患者覺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為都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控制,如受到電波、超聲波或特殊的先進儀器控制而不能自主。如患者覺得自己的大腦已被電腦控制,自己已是機器人。此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徵性症狀。[2]
誇大妄想:患者認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大量的財富和發明創造,或是名人的後裔。可見於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及某些器質性精神病。[2]
罪惡妄想:又稱自罪妄想。患者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犯了嚴重錯誤、不可寬恕的罪惡,應受嚴厲的懲罰,認為自己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以致坐以待斃或拒食自殺;患者要求勞動改造以贖罪。主要見於抑鬱症,也可見於精神分裂症。[2]
疑病妄想:患者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和多次反復的醫學驗證都不能糾正。如認為腦內長有腫瘤,全身各部分均被癌細胞侵犯,心臟已經停止跳動等。嚴重時患者認為「自己內臟腐爛了」、「腦子變空了」、「血液停滯了」,稱之為虛無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圍絕對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礙。[2]
鍾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被異性鍾情。因此,患者採取相應的行為去追求對方,即使遭到對方嚴詞拒絕,仍毫不置疑,而認為對方在考驗自己對愛情的忠誠,仍反復糾纏不休。主要見於精神分裂症。[2]
嫉妒妄想:患者無中生有地堅信自己的配偶對自己不忠誠,另有外遇。為此患者跟蹤監視配偶的日常活動或截留拆閱別人寫給配偶的信件,檢查配偶的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尋找私通情人的證據。可見於精神分裂症、圍絕經期精神障礙。[2]
被洞悉感:又稱內心被揭露。患者認為其內心所想的事,未經語言文字表達就被別人知道了,但是通過什麼方式被人知道的則不一定能描述清楚。該症狀對診斷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義。[2]
強迫觀念
指在患者腦中反復出現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內容的思維,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強迫性思維可表現為某些想法,反復回憶(強迫性回憶)、反復思索無意義的問題(強迫性窮思竭慮)、腦中總是出現一些對立的思想(強迫性對立思維)、總是懷疑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強迫性懷疑)。強迫性思維常伴有強迫動作。見於強迫症,它與強制性思維不同,前者明確是自己的思想,反復出現,內容重復;後者體驗到思維是異已的。[2]
超價觀念
是在意識中佔主導地位的錯誤觀念,其發生一般均有事實的依據。此種觀念片面而偏激,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明顯地影響患者的行為及其他的心理活動,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礎和現實基礎,沒有邏輯推理錯誤。超價觀念與妄想的區別在於其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礎與現實基礎,內容比較符合客觀實際,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多見於人格障礙和心因性精神障礙
『伍』 什麼是妄想症
妄想是一種脫離現實的病理性思維(屬於思維內容障礙)特點;1.毫無根據的設想為前提進行推理,違背思維邏輯,得出不符合實際的結論。2.對荒唐的結論深信不疑,不能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進行教育來糾正這種荒唐的結論。
常見的妄想症有:關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義妄想,物理影響妄想,誇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鍾情妄想,內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
『陸』 什麼是妄想症具體都有哪些表現………
妄想症又稱妄想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病學診斷,指「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同時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狀」。妄想症患者沒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沒有明顯的幻視產生。但視具體種類的不同,可能出現觸覺性和嗅覺性幻覺。盡管有這些幻覺,妄想性失調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會由此引發奇異怪誕的行為。(一)按妄想目標指向進行的分類1.關系妄想(delusionofreferemce)患者把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與他本人有關系。2.被害妄想(delusionofpersecution)患者堅信周圍人的或某些團伙對他進行跟蹤監視、打擊、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飲水中放毒等。受妄的支配可有拘食、控告、逃跑、傷人、自傷等行為。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病。3.特殊意義妄想(delusionofspecialsigificance)患者認為周圍人的言行、日常的舉動,不僅與他有關,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含義。4.物理影響妄想(delusionofphysicalinfluence)患者認為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活動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支配、控制、操縱,患者不能自主,稱其影響妄想。如果患者認為這種操縱其精神活動的外力是由某種先進儀器所發出的激光、X射線、紅外線、紫外線等(均屬於物理因素),就稱為物理影響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5.誇大妄想(delusionofgrandeur)患者誇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可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精神分裂症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例如麻痹性痴呆。6.自罪妄想(delusionofsin)又稱罪惡妄想。患者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犯了嚴重錯誤和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應該受到懲罰,以至於拒食或者要求勞動改造以此贖罪。主要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鬱發作,也可見於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7.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lydelusion)患者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而多次反復的醫學檢查驗證都不能糾正其歪曲的信念,稱疑病妄想。嚴重的疑病妄想,患者認為"內臟已經腐爛了""本人已經不存在,只剩下一個軀體空殼了",又稱虛無幻想(nihilisticdelusion)。多見於精神分裂症,也可見於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礙。8.嫉妒妄想(delusionofjealousy)患者堅信配偶對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蹤監視配偶的日常活動,甚至檢查配偶的內褲等,想方設法尋找所謂的證據。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更年期精神障礙等。9.內心被揭露感(experienceofbeingrevealed)又稱被洞悉感。患者認為其內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與家人之間的隱私,未經患者文字的表達,別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別人是通過什麼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內心想法的。至於被洞悉感的產生,常見到有下列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患者雖然堅信上述想法是正確,但卻說不出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的,以及根據什麼才有這種想法;第二種情況與前一種情況有所不同,被洞悉感在其他精神症狀的基礎上,患者才做出的病態的推理很判斷。多見於精神分裂症。10.情愛妄想型(erotomanictype)情愛妄想症(ErotomanicType)也叫鍾情妄想症。妄想症是思維變態的一種主要表現,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這類患者大部分在18~25歲階段,且在女性中較為常見,但也可在男性身上發生,鍾情妄想症的前提是患者首先認定自己被鍾情,一口咬定是對方先愛上自己。11.暗示妄想型(Impliesdelusion)這種妄想比較特殊,患者會把其他人對於你的某些舉動認為其中帶著某些暗示。有好,有壞因人而異,因此經常會造成出很多誤會,而導致其他等方面的精神疾病。12.其他被竊妄想、變獸妄想、非血統妄想等。(二)按妄想發生過程進行的分類1.原發性妄想原發性妄想是突然產生的,內容與當時處境和思路無法聯系的,十分明顯而堅定不移的妄想體驗。它不是感知覺上的紊亂,也不是認識上的困難,更不是智能領域內的障礙。原發性妄想它含妄想情緒、妄想知覺和突發性妄想這三個既互相聯系又互相不同的症狀。妄想情緒系指患者突然感覺自己所處的環境的氣氛和情況發生了異常改變,且與自己有關,對自己有威脅性。原發性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而且對精神分裂症有診斷意義,因而備受重視。2.繼發性妄想繼發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妄想,是以錯覺、幻覺,或情感因素如感動、恐懼、情感低落、情感高漲等,或某種願望(如囚犯對赦免的願望)為基礎而產生的。若作為基礎的此種心理因素消失,這種妄想觀念也隨之消失。若聯繫到上述心理活動的基礎,則妄想的產生是可以理解的。心因性偏執狀態的妄想,抑鬱症的自罪妄想,躁狂症的誇大妄想,均屬於繼發性妄想。2臨床表現1.主要障礙為缺乏對人之基本信賴,其特點乃在於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來處理其心理困難,而導致系統化之妄想構造。2.敏感且較自私自利以自我享樂為目的富於猜忌、斗氣。3.通常毛病是無法看清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與他人之看法。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內心確實有一些他個人認為不可告人之秘密,內疚非常,很怕人知道。5.缺乏認識自己動機與態度之能力。6.缺乏對他人信賴,總報以「別人總是凶惡的敵人」之觀念,而且自我內心攻擊的沖動,故與他人關系不善。7.有些病人發病乃因處於特殊環境如處身異地等。8.妄想內容除受個人因素影響,還受到社會文化諸因素影響。3治療1.葯物治療以抗精神病葯物為主。治療妄想症主要依靠葯物,但對不同類型的妄想症,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抗精神病葯是其中一類首選葯物。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可考慮使用抗精神病葯物的長效針劑。如果病人情緒波動較大,包括出現精神病後的抑鬱,便可使用抗抑鬱葯物。抗精神病葯物,分為西葯和中葯兩種,一般來說,要想使妄想症完全康復需要中葯和西葯配合使用才可以,而且需要專業的心理疏導的配合。中葯代表為:銀杏葉提取物;西葯代表有利培酮、舒必利等。西葯的長處在於能夠快速見效,而中葯的長處在於能夠修復受損腦神經使患者從根上痊癒。2.心理治療首先需建立良好的治療關系,透過給予病人支持來改變某些行為。此外,病人要避免過度的壓力,在壓力情境下常會影響妄想強度,針對個案情形教導適當的適應技巧,或者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減少個案對壓力的不當反應。如果病人同意,應鼓勵其家人一同參與治療計劃,對治療進度有幫助。3.團體治療配合上述治療進行。有些病人可即時好轉,但有些則較難治理甚至可持續終生。如若不予適當治療,大部分病人仍可維持相對正常的社會生活,但也有病人不能自我照顧,情況嚴重。求採納☺
『柒』 不同種類的妄想症之間有沒有轉化的可能性還有 「影響妄想症」怎麼理解
不知道你感覺在力量的控制下都做過哪些事情呢?做的結果又如何呢?當時的情緒怎麼樣?這樣的感覺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想如果知道這些情況,才能更好地做一個判斷。
不要太在意妄想症的事情。我感覺你可能是對現在的生活有些不滿意,希望改變,但是又不能很好地調動自己的能量。在這種感覺出現之時,有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呢?那件事對你有怎樣的影響?好好想一想,希望對你有啟發。
祝你幸福!
『捌』 求助這是不是得妄想症了啊
如果你是有一些幻想的話 應該不是妄想症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幻想的 妄想症和幻想有本質的區別
『玖』 「被害妄想症」都是怎麼得的
1、遺傳因素
遺傳同一家族的人出現多疑、隱秘或嫉妒等性格特點的機會較高。
2、器質性病變
頭部受傷、酗酒甚至艾滋病都與妄想症的起病有關。有人猜測是顳葉或邊緣區受損,或多巴胺能神經過分活躍之過。
3、心理因素
弗洛伊德強調欲力的過程,認為妄想是從同性戀期退化並固定在原始自戀期的結果。對同性的愛遭到禁止,繼而投射成多疑及反叛。其他精神分析學者也強調同性戀、自戀及投射之說。
Sullivan認為妄想可克服自卑和軟弱,較受折磨的清醒令人舒服得多。
(1)主要障礙為缺乏對其他人的基本信賴,其特點在於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來處理其心理困難,而導致系統化之妄想。
(2)性格多敏感、容易猜忌,且比較自私自利並以自我享樂為目的。
(3)通常毛病是無法看輕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與他人的看法,也缺乏認識自己動機與態度的能力。
(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內心可能有一些其他人認為是不可告人之秘密,內疚感和恐懼感非常強,很怕人知道。
(5)妄想內容除受個人因素影響,有些病人發病還因為所處於特殊環境或長期緊張狀態,受社會文化因素影響。
此外,物質生活富裕且子女配偶都不缺失的老人,在家太寂寞也會患妄想症,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家人和社會忽視。這種長期精神孤獨的「空巢老人」應引起家庭和社會關注。
(9)為什麼叫物理影響妄想擴展閱讀:
妄想的部分臨床歸類:
1、關系妄想:患者把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與他本人有關系。例如,患者認為電視里在演他和他們家的事,因而關閉電視。認為報紙上的內容是映射他和他們家,因而氣憤地把報紙放在一邊。
認為馬路上陌生人之間的談話在議論他,咳嗽吐痰是針對他,是蔑視他,因而拒絕出門。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2、被害妄想:患者堅信周圍人的或某些團伙對他進行跟蹤監視、打擊、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飲水中放毒等。這種情況,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病。
3.特殊意義妄想:患者認為周圍人的言行、日常的舉動,不僅與他有關,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含義。例如,某男性患者回家後見妻子在逗孩子玩,邊滾動煮熟的雞蛋,邊說:「滾蛋,滾蛋」,患者聽到後內心不悅,其妻不知,又將一個削好皮的梨分給患者一半,患者當即勃然大怒,說:「想和我離婚,沒有那麼容易」,勸解無效。
4、物理影響妄想:患者認為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活動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支配、控制、操縱,患者不能自主,稱其影響妄想。如果患者認為這種操縱其精神活動的外力是由某種先進儀器所發出的激光、紅外線、紫外線等(均屬於物理因素),就稱為物理影響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5、誇大妄想:患者誇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可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精神分裂症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例如麻痹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