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力的公式,定義,單位,物理意義
一、定義
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但重力並不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只有在地球兩極處重力才完全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其他地方重力僅僅是地球對物體吸引力的一個分力。
二、公式
重力的大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即重力的大小為G=mg.其中g叫重力加速度,通常取g=9.8m/s2,粗略計算時也可以取g=10m/s2.t。
三、單位
重力單位(gravity unit)是一個常用於度量重力加速度的單位,符號g 或G。重力在SI單位制中的計量單位是米/秒^2(過去常用的厘米克秒制中的計量單位是厘米/秒^2,為了紀念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又把厘米/秒^2稱為伽)。
四、物理意義
其物理意義是: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1)重力物理量符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1、豎直向下並不一定是指向地球的球心,只有在赤道和地球的兩極處,重力的方向指向地球的球心。
2、豎直向下不能說成垂直向下,但豎直向下可以理解為垂直水平面向下,生活中常見的用一根細線懸吊於天花板上的處於靜止狀態的物體,細線的方向便為豎直方向,重垂線也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為豎直方向這一特點。
2. 推力、支持力、重力、拉力、壓力,它們的物理符號分別是什麼
這些都是力,有的是沒有確切的表示方法的。
推薦: F 或者 F推
支持力: FN,或者N
重力 :G
拉力:F或者F拉
壓力:F,也可以是FN,N也可以,還可以F壓。 都行的哦。
只有重力是必須G表示哦。
3. 初中物理中各種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1、質量 m
2、溫度 t
3、速度 v
4、密度 ρ
5、力(重力) F
6、壓強 P
7、功 W
8、功率 P
一、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力的單位:牛頓(N)。
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三、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在地球上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3)重力物理量符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光學:
一、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二、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側三等大。入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間夾角是反射角。
1、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等大,等距離,與鏡面對稱。物體在水中倒影是虛像屬光的反射現象。
2、平面鏡成像實驗不用平面鏡而用玻璃是便於找到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三、光的折射現象和規律: 看到水中筷子、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光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光線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側三隨大四空大。
四、凸透鏡成像規律:U=f時不成像 U=2f時 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1、u>2f f<v<2f 倒縮小實,照相機。
2、f<u<2f v>2f 倒放大實,幻燈機。
3、u<f 放大正虛 放大鏡
五、凸透鏡成像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個高度上。
4. 重力重力的符號是大寫g小寫g代表什麼
小寫的g是一個常數叫做重力加速度,也叫重力常數約等於9.8,也可以約為10
單位N/kg,或m/(s^2)
G是物理符號重力,代表重力這個物理量
轉化G=mg
5. 初二物理力學中,重力,壓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符號是什麼
重力N,壓力是F壓(壓這個字是角標),支持力可以是N,也可以是F,(其實,F只要加角標,什麼都能表示),浮力是F浮,摩擦力是f。
6. 重力的符號
重力的符號是G,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物體的重力G與質量m成正比,公式為G=mg。
重力大小可以用測力計測量,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對測力計的拉力或壓力的大小等於重力的大小。地面物體所受的重力只是萬有引力的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種表現。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7. 初中物理每個符號代表什麼意思
V:速度
S:路程
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質量; V:體積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 F1:動力 ;L1:動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2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
有用功:W有 =G物h
總功:W總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電流I(A)
電壓U(V)
電阻R(Ω)
Q:電荷量(庫侖)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於3×108m/s); λ:波長; ν:頻率
最基本的物理符號,深入了解了才會用
8. 求物理符號大全。
1、速度:V m/s
2、重力:G N
3、密度:ρ kg/m^3
4、壓強:p 帕斯卡
5、液體壓強:p 帕斯卡
6、浮力:
(1)、F浮=F』-F N
(2)、F浮=G-F N
(3)、F浮=G N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N
7、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等式無單位
8、理想斜面:F/G=h/L 無單位
9、理想滑輪:F=G/n 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N
11、功:W=FS=Gh J
12、功率:P=W/t=FV W
13、功的原理:W手=W機 J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J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無單位
16、物理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長度 米 m
質量 千克 kg
時間秒 s
電流 安[培] A
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K
發光強度 坎[德拉] cd
物質的量 摩[爾] mol
SI輔助單位
物理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平面角 弧度 rad
立體角 球面度 sr
SI導出單位
物理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頻率 赫[茲] Hz
力;重力 牛[頓] N
壓力,壓強 帕[斯卡] Pa
能量;功;熱 焦[耳] J
功率;輻射通量 瓦[特] W
電荷量 庫[侖] C
電位;電壓;電動勢 伏[特] V
電容 法[拉] F
電阻 歐[姆] Ω
電導 西[門子] S
磁通量 韋[伯] Wb
磁通量密度、磁感應強度 特[斯拉] T
電感 亨[利] H
攝氏溫度 攝氏度 ℃
光通量 流[明] lm
光照度 勒[克斯] lx
放射性活度 貝可[勒爾] Bq
吸收劑量 戈[瑞] Gy
劑量當量 希[沃特] Sv
9. 拉力、牽引力、阻力、摩擦力、浮力、重力、拉力、支持力、壓力的符號是什麼 它們的概念分別是什麼
拉力F,牽引力F,摩擦力f,浮力通常標為F浮,重力G,支持力N,壓力也為F。這些物理量為了區分通常加上角標,
拉力表示外界對物體施加的力。牽引力就是機器的拉力起個名字。。。摩擦力是物體運動時與地面形成的力,與拉力方向相反,如果是勻速直線運動的話與拉力大小相等(二力平衡)。浮力是液體給的力,公式 密度 X g X V浸。重力是地球給物體的引力。
我現在初三,在北大附中,自信物理水平還是可以的,這是我的解答,望採納!!!!!
祝學習進步!
10. 初三物理符號問題 : 在G=mg=pgV ,h=W/G。 中G,m,g,p,V 分別是什麼意思
G
:是重力的表示符號,國際單位是牛.
M
:是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
g
:是重力加速度,單位是牛每千克,也可以是米每秒的平方.
G=mg
是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的計算方法,G=mg=pgV
是根據公式m=pv得來的.
p:是密度,國際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
V:是體積,國際單位是立方米.
h=W/G
中W表示物體所具有的重力勢能,G為上面所說的重力,h為物體的位置與所選擇的重力勢能零點的距離,是長度單位,國際單位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