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電路題應該怎麼做
初三物理相對來說加入了電學,在初二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不過知識都是環環相扣的。推薦以下初三的物理學習方法,供參考:1)記住公式,作到提到一章的標題,有能自然反映出本章所有的公式.這樣可以幫住你做到心中有數,為你的解題建立信心.2)靈活運用,作到不死學物理(我認為要從概念入手).這樣可以幫助你快速找到突破口.可以多看一些有關物理的小知識,生活中的物理現象.3)學會復習.作到定期總結,使所學的內容不易忘記.且初三是個大熔爐,到最後的中考更是考察學生的綜合實力.4)多練.作到基礎打扎實,綜合題分章節練習,不要求難,要做一些經典的物理中考壓軸題,切記不要眼高手低或遇難畏縮,要有恆心有毅力,若實在不會要學會去尋求老師的幫助.
B. 物理電路題
正確答案,應選A。
說明如下:
電流表A、A',接入電路後,應視為短路。
那麼,L2的右端(B點),與電路的左端,是同一個端點;
電路的右端,與L2的左端(A點),是同一個端點。
由此可見,原電路,本來是三個 L1L2L3 串聯。
加上 A、A' 後,就變成了 L1L2L3 並聯。
如果,總電流,是從左向右流,那麼,L2中的電流,則是從右向左流動。
電路等效如下圖:
由圖可知:
A = 50 + 70 = 120mA
A' = 30 + 50 = 80mA
所以,選項 A 是正確答案。
C. 物理電學解題技巧初中
初中物理考試的壓軸題通常都會從是力學以及電學中進行挑選。而其中電學對許多學生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想要解決電學問題,首先要學會四步基本的解題步驟:
1. 認真審題,根據題意建立物理圖景,確定不同狀態下的電路連接方式並畫出相應的等效電路圖。
2. 根據題目中所給的已知條件,在圖上標出已知量、相關量、相等量和所求量,以圖助思。
3. 在電路發生變化時,分析原因。
初中階級所涉及的電路變化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由開關開閉引起的變化;
(2)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引起的變化;
(3)用電器組合方式改變或用電器的增減引起的變化等。
在電路變化時,應分清哪些是變數,哪些是不變數。在初中階段,一般認為電源電壓不變,定值電阻的阻值不變,燈絲的電阻不隨溫度改變,在變化中抓住不變數,往往是解題的切入點。
4. 利用不變數、相關量、相等量或比例關系及電路特點列出方程並求解。
識別電路是解題的前提。由於開關的斷開與閉合引起電阻組合(聯接)方式發生變化造成電路的變化,從已知量較多的情景入手解題.。
在解題時,如果遇到問題,可以使用下面這四句口訣:
找到不變用電器,千方百計求關系,走投無路總電壓,最終目的電阻比。
1、找到不變用電器
畫好正確的電路圖後找不變的電阻或燈泡,這是解題的基礎。
2、千方百計求關系
利用不變的物理量來解題
(1)在相同的電路圖中:
串聯:一定要利用好電流相同;並聯:一定要利用好電壓相同 。
(2)在不同的電路圖之間:
不變的電阻:利用題目中所給條件列出關於這個電阻的關系式,最後將電阻約掉,得出電流或電壓之比 。
(3)就題目中給出的條件,能求出多少物理量就求出盡量多的物理量及物理量間的比例 。
3、走投無路總電壓
在利用題目中給出的條件無法再求出更多物理量及比例時,可以利用不同電路圖的總電壓相等,列出關系式 。
4、最終目的電阻比
要充分利用好題目中給出的或求出的各種比例,力爭求出各電阻之間的比值,因為電阻比例是不隨電路的改變而改變的。
D. 做物理電路題的思維方式,推理方法
思路分析
由於滑動變阻器滑片的滑動和開關的啟閉,引起了電路結構的改變;或使電路的電阻發生改變,從而造成電路中電流和電壓的變化,這一類電學的題目叫做電路的變化題。
(1)串聯電路
一般的解題方法有兩種,一是運用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從局部到整體再到局部的分析方法;另一種是利用串聯電路的比例關系分析。
(2)並聯電路
一般的解法有兩種,一是先「部分」後「整體」再「部分」;二是由「部分」到「整體」。
[解題過程]
我們可以歸納出解有關變化電路的題目的方法,解題的思路和步驟是:
(1)弄清變化前後的電路結構,是串聯還是並聯。因為有兩個過程,所以要分別畫出兩個電路圖。
(2)弄清電表測量的是哪個導體或哪段電路的電流或它兩端的電壓。
(3)若是滑動變阻器滑片的滑動引起電路的變化,要弄清它的哪一段電阻線接入了電路,滑片滑動時,它接入電路的電阻怎樣改變?若是開關的啟閉引起電路的變化,要弄清是使電路發生局部短路,還是並聯了電阻。是使電路的總電阻增大還是減小了。
串並聯電路的計算
解電路計算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審題(挖掘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弄清所求量)——電路圖(建立直觀的物理圖景)——聯想(聯系所學的電學規律,形成推理過程)。
具體做法是:
(1)通過審題、審圖,首先弄清電路的結構,是串聯電路還是並聯電路。若題目給出了電路圖,要用「去表法」,分析各導體之間的連接方式,若題目沒有給出電路圖,則要分析題意,判斷電路的接法,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2)通過審題、審圖,明確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並注意挖掘隱含的條件,弄清所求量。如果題目給出電表的示數,則要用它所測物理量的符號和數值表示出來。並在電路圖上標明,以建立起直觀的物理圖景。
(3)會利用電路圖進行分析和推理。一般的方法是,從已知條件出發,看能求哪些物理量,利用歐姆定律,已知同一導體(或同一電路)上的電流、電壓、電阻和電功率中的兩個,就可求出另兩個量;或是利用電路的特點,對同一物理量的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加以分析。
E. 初中物理電學電路圖問題怎麼做
1、識別電路:把電流表看成導線 ,電壓表看成開路,看看用電器怎樣連接,是串聯還是並聯 ,再分析電流表測的是哪裡的電流,電壓表測的是哪個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有必要的話可以畫出等效電路圖)
2、若是動態電路,開關斷開、閉合或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導致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如何變化的題,根據歐姆定律I=U/R或U=IR或U=U1+U2來分析電流和電壓怎樣變化。
3、若是故障分析,就根據串聯電路、並聯電路的特點,重點理解「短路」和「斷路」的區別。
4、若是計算題,就要根據串聯電路、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的特點,結合歐姆定律I=U/R、U=IR、R=U/I或電功、電熱、電功率等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