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選物理地理生物以後一般從事什麼工作
一、地理專業主要可以從事的工作
1、教師:從事地理教學工作
2、編輯:在地圖出版社從事地圖的繪制、編輯工作
3、公務員:在地質局、國土規劃局、環境保護局、水文水利廳(局)、氣象局、城鄉規劃研究院等相關部門工作
4、工程測量人員:在大型建設集團從事與建築、土地測量等相關的工作
二、物理專業主要可以從事的工作
1、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
2、到研究所從事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和技術開發與應用工作
3、另外還可以到企業中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工作。
三、生物專業主要可以從事的工作
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國家機關等部門繼續從事科研、教學和高級管理工作。
物理生物地理組合的優勢:
這個組合好不好還要看學生以後想要報考哪個學校,哪個專業,但是因為物理涉獵范圍廣,以後如果想要學理科基本都是會需要物理成績的,所以,選擇物理還是很好的。而地理和生物很難拉開分,除非學生參加競賽,所以,如果符合自己未來的報考標准,這個組合還是比較好的。
另外,一般來說選擇物理+生物+地理組合的學生多數是成績介於一本線與二本線之間,換句話來說,生物是給化學成績不理想的考生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對於一些物理成績優異,但其他科目成績平平的考生來說,如果不甘心自己的物理成績被浪費可以嘗試一下物理、生物、地理這個組合。
總結:這個組合總體來說,專業覆蓋面比較廣,文理科專業都可以選擇。另外,廣度和深度都要高於純文科組合和純理科組合。對於一些對地理有興趣的理科生來說,是一個好選擇。另外,地理是文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備考的壓力。
② 高中選科是物理,生物,技術。以後選什麼專業好。本人喜歡動手能力強
摘要 親,高考選物理,生物,技術的可以報考的專業有材料科學類、工程力學、機械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科學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等)、環境科學類(生態學等)、醫學類(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森林資源類、氣象類專業、地圖測繪類(衛星遙感、GIS專業)、水利水電類等專業。這些都是需要動手能力比較強的
③ 新高考選科選物理生物地理怎麼樣
選物理、生物、地理很好。
選物生地組合有優勢如下:
優勢1:物理保證充足的專業。
高考選科中,物理是一門讓人又愛又恨的科目。雖然選考物理往往學習較難、競爭激烈,但是它所對應的大學專業卻高達90%;專業覆蓋方面,六門選考科目無一科能出其左右。因此,選擇了物理,高校絕大多數的專業就不用愁了。
優勢2:地理、生物降低整體學習難度。
高中地理和生物常被人們戲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理科中的文科」,兩門科目的學習難度被公認為是六門科目中難度較小的兩科。在已經選擇了物理這樣「難啃的骨頭」後,再選擇地理、生物這樣的低難度學科,勢必能讓高中的學習生涯變得更為從容一些。
新高考選科的注意事項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難點出現在選科後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選哪科,有些學科的難點會出現在選科之後。比如地理,可能難度會越來越大。」選科要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況,尤其要避免僅參照成績選科,而是應根據個人興趣和學科基礎,看某一學科的成績是否一直穩定,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才是有利於持續發揮自身優勢的選擇。
2.不建議選文理矛盾學科不因暫時成績迴避難點
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的物理學科成績提升難度很大,但化學和生物成績還不錯。因此在首選科目中選擇了歷史,再選學科保留了化學和生物。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是暫時迴避問題,將來在專業選擇時還會遇到前後矛盾的情況。
④ 物理和歷史必選一科,選物理、生物、政治好還是歷史、生物、地理好
如果從將來報考的專業來講,還是選擇物理、生物、和政治。如果想偏文一點,就選擇歷史、生物、地理。一、選擇物理+生物+政治專業報考范圍廣新高考3+1+2的模式,決定了物理這個專業非常的重要。我們從未來報考來看,報考選擇了物理,可以報考90%以上的專業。而且這些專業很多,涉及到國家航天航空、核工業、計算機、信息產業、5g等等,這些高科技的專業,並且未來非常有發展。
新高考最大的好處就是專業不用調劑,如果有了明確的目標院校和專業,了解一下學校和專業的報考需求,然後再根據需求選擇所學的科目。一旦定下來之後,就全力以赴的去學習。因為再好的制度,最後拼的也是成績。願你們爭分奪秒巧復習,勤學苦練創佳績!
⑤ 新高考選科選了物理生物政治,大學適合什麼專業
從單科來看,如果選物理這科,可以報考很多專業,一些理工科類專業都可以報考,比如醫學類、計算機類、工程類、技術類等。如果選生物這科,那麼可以報考生物制葯類專業,可以考環境工程類專業,還可以考一些醫學類相關專業。
如果學政治這科,除了可以報政治相關專業外,還能考語言文學類專業、法學類專業、傳播學專業、治安學等。
總之,學物理生物政治這三科,能報考大學90%以上的專業,但是每個大學限報專業不同,需要參考選科要求去看,不能一概而論。
(5)選物理生物信息專業怎麼樣擴展閱讀:
每所大學對選考科目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基本上很少有學校對物理生物政治都要求學,大多數學校只對其中一到兩科有限制,只要學了其中一科或者是兩科就能報某所大學。高中選科雖然沒有好壞之分,但是選了物理生物政治三科卻可以有很大的選擇專業空間,因為這樣的選擇屬於文理搭配,而且選了物理這科就要很大的發揮餘地,可以報考重點院校。這樣選比較有優勢,而從具體專業上看,如果有了目標院校,有目的的選大學專業,可能匹配程度更高一些。
如果大學想學醫,那麼選物理化學生物這三科就會更好,因為化學和生物是學醫必修的科目,而物理也是很多重點學校的必選科目之一,所以這種組合才是最好的,盡管它不是可選專業最多的組合。因此,高中選科要看很多因素,要有目的的去選擇,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
⑥ 請問現在讀高一選生物、物理、化學、對就業有什麼影響或有什麼優勢
就讀於生物物理化學如果說對就業的優勢的話就是大學裡面大部分專業都要求選擇物理專業,而且選擇這三個科目的話會比較多的專業都可以選。
⑦ 物理專業與生物專業的比較
我倒著回答你的問題:
5、這四個專業都不怎麼樣,而且是二本學校就更不太好了。選擇其他什麼專業你就好好琢磨吧。
4、理論物理,這個專業你聽起來會在哪裡用到你應該明白,理想和現實是不一樣的,當然不應該打擊你追尋自己理想的美好願望。四個就業都不太好。但相比之下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比較好。
3、想要取得成就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這些專業也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其中都還是會再細分的。以後的事情你現在也規劃不到,還是先選一個對以後發展比較好的專業。
2、生物好一些。
1、做好面對大量實驗的准備,就業或許還不太好。而且這些專業想要繼續搞研究非得上博士、博士後、出國的。三十歲以後再結婚賺錢吧。
如果你堅信自己想要什麼,就找自己的想法去做。大學還有專業調劑,如果你覺得你不想上了還可以憑借在大一的好成績來要求轉到別的專業去,到大學後你自己自然會了解更多。
⑧ 新高考該如何選學科選物理、生物、地理怎麼樣
新高考已經在大部分省份2018級高中生開始實施,要知道,正式確定的時候,他們已經期中考試了。這里說如何選學科,這就要看學生自己的愛好,對未來職業的選擇規劃,和自己的學科強項來考慮。
求學寶建議這里要明確一點,學生選考的科目,決定了他所能報的專業,從2020年清華大學選考科目為例,對高中學生選考科目進行分析。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專業,即使是心理學專業,物理也是必須參加考試的,更不用說計算機、電子類等專業。甚至包括地質學,貌似跟地理這門課關系更大,但我們看也必須選考物理和化學其中之一。生物類專業,貌似必須選考生物,但我們看清華大學的選考要求,也是必須選考物理和化學其中之一。更多新高考選科信息科下載求學寶,參考查看
所以說,雖然物理是選考科目中難度較大的,但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未來有更多的專業可以報考,求學寶建議同學們努力學習物理。
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地理、生物上,那很有可能在高考報志願的過程中沒有喜歡的專業和未來就也好的專業可報,所以在放棄「物理」上,同學們一定要慎之又慎。
歡迎討論交流
⑨ 大學專業生物科學好還是物理好
你不當老師要去別的行業發展,生物教育和物理教育都不好找工作的……因為專業不對口啊,既然是一本那是免費師范生嗎?能不能讀研的時候轉專業的哦?是免費師范生,我建議物理,學校來招生,物理老師缺口一般都比較大(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專業就業率年年都98%以上……),如果不是免費師范生,以後想轉專業,生物和物理都能轉很多專業的,例如工科的,生物技術、生物制葯,光學工程,光纖通信等……要看你自己的興趣了。不過從找工作的角度來說嘛……物理確實就業面要廣點,電力、移動等都是跟物理有關的,但你讀的是物理師范和這些行業區別還是很大的,需要你額外學很多東西。
其實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由衷希望你想好要不要當老師,如果要當老師,讀物理師范比較好就業老師,因為現在大部分學校來招生,除了數語外,物理算要的比較多的學科了,而且物理難,在學校里物理老師還是比較受學生尊重滴……(補課也很好補……額)。而如果你保有以後想干別的想法,勸你別讀物理教育,隔行如隔山的,就像通信專業屬於物理范疇吧,但打個比方,人家進移動公司要求的通信專業的電磁學和你物理教育學的電磁學是兩碼事的。
⑩ 生物物理學的前景怎麼樣
要想學好物理,要有興趣,要靠自己。可是,棒著新課本,物理知識還一無所知,興趣從何談起?的確如此,沒有了解就沒有興趣。事實上,在剛接觸物理的時候,沒有必要細究怎樣才能學好物理的問題,那些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大道理,其實並不管用。
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對於初學物理的同學而言,怎樣學好物理的問題,可以轉化為初學物理時應該注意什麼的問題。簡而言之,要注意兩個改變。
一是要改變思維習慣。不同的學科知識有不同的特點,有不同的邏輯體系,因而學習物理時要改變原有的思維習慣,要注意按物理學的規則和要求去思考去判斷,不要憑想當然,不要跟著感覺走,否則,就走不出疑惑的泥沼。
例如,要求測量一段金屬絲的直徑。具體辦法是將這段金屬絲緊密地繞在一支圓鉛筆上,並設在鉛筆上繞的匝數 n 是 30 匝,用毫米刻度尺測得 30 匝線圈的總 「 寬 」 度 1 為 70.0 毫米,最後計算出金屬絲的直徑 D 是多少。
我班上有的同學寫出了這樣的算式: D = 1 / n = 70 . 0 毫米/ 30 = 2 . 33 毫米。
老師說這個結果是錯的,正確的結果應是 2 . 3 毫米。有的同學就感到想不通,憑想當然,認為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越多越好。
結果不能脫離最基本的實驗事實,因為測量的所使用的工具是毫米刻度尺,所以得出的結論就只允許在毫米位後出現一位估測數。若毫米位後出現兩位數,則反映測量的工具精確到了絲米位,而實際上毫米刻度尺只能精確到毫米位。
二是要改變學習方法。學習的內容不同、目標不同,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也就不同。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它與以前所接觸的思辨性較強的知識有區別,所以,要注意多觀察,要認真做實驗,並要記住一句話:智慧出在手上。
當然,談到改變學習方法,對於初學物理的同學,免不了有些抽象。萬事都有一個過程,要想找到好的學習物理的方法,不可操之過急,其有效的步驟是:先要認真學習和掌握物理老師所介紹的方法,接下來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總結和摸索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