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2物理手抄報
幾個容易操作的小實驗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
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Ⅱ 關於生活中的聲和光現象的手抄報資料
1、光源
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可分為天然光源(恆星、螢火蟲、
水母)、人造光源(燭焰、燈泡、正在播放的電視機熒屏)。
而月亮、放電影的銀幕不屬於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可解釋日月食、小孔成像、
影子的形成、三點一線射擊。
3、光的傳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為3× 10^8米/秒,在水、玻璃中速度要小一
些。
4、光的色散
白光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現象叫光的色散。
5、色光的三原色與顏料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調節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就能得到某一種顏色的光。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顏料的顏色決定於外來照射光的顏色,以及顏料對照射光的吸收和反射情況。比如,紅色物體反射紅色光,吸收其它色光。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
6、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可簡記為:三線共面,一邊一個,兩角相等。
注意:(1)只能說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2)入射角與反射角指的是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做題時充分運用兩角相等,入射光線與鏡面所成的角與
入射角互余,法線實際為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所夾角的角平
分線,法線與鏡面垂直等。
7、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造成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根源在於反射面的光滑程度。
反射面光滑,發生的是鏡面反射,鏡面反射體現出很強的方
向性。如果入射光線是平行光線,經鏡面反射後,只向某一
方向反射。其它方向將感受不到這些反射光線。反射面粗糙,
發生的是漫反射,即使入射光線是平行光線,反射光向四面
八方。這樣一來,各個方向都能感受到反射光線。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
離相等(2)像與物大小相等(3)平面鏡所成的是
虛像。簡記為「大」「垂」「離」
平面鏡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這是潛望鏡的原理。
9、光的折射規律
簡記為:三線共面,一邊一個,兩角不等。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
方向偏折;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界面方
向偏折。當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光線方向不改變。
利用光的折射規律,可以解釋游泳池水變淺的原因。
那麼潛水員看岸上的人是高一些,還是矮一些呢?
10、紅外線和紫外線的特點和作用
紅外線的主要特性是熱作用強,自
然界中的所有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外
輻射紅外線。利用紅外線可加熱物
品,可製成紅外線夜視儀。
紅外線夜視儀被稱為「黑夜中的眼睛」
紫外線的主要特性是化學作用強。能用來殺菌,驗鈔
Ⅲ 《生活中的物理》手抄報
1.人走路時的摩擦力
2.長跑比賽的終點計時員是以看到發令槍的煙開始計時
3.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4.粘水後的玻璃不易分開
5.熱水冒白煙
6.彩虹
7.冬天窗戶上出現一層"冰花"
8.
B超
9.水沸騰現象
11.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
12.超聲波洗碗機
13.發光的燈泡
14.諺"霜前冷,雪後寒"
15.用高壓鍋煮飯快
16.向熱湯碗里吹氣降溫
17.吹電風扇時會感到涼爽
18.游泳上岸後會感到冷
19.向手上哈氣取暖
20.電視機上總是沾著一層灰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於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後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18)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19)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0)人體肌肉運動:杠桿原理
Ⅳ 身邊的物理現象手抄報
你好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
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
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
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
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只從噴口噴出。
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
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
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不需要氧氣。
因為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
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12.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13.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14.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15.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16.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Ⅳ 物理手抄報可以畫哪些圖
可以畫偉人、物理場景、物理規律等等圖像,這里我給出幾個:
(迴旋加速器)
等等
Ⅵ 初二物理手抄報
名字 物理補給箱 玩轉物理 物理知識 生活中的物理 physic~~`奧秘
幾個容易操作的小實驗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
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5、 說明:
6、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7、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8、 延伸:
9、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 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這些選擇一兩個就行了
以及一些發明家的傳記
安培的故事
大家熟悉的電流強度單位–安培,是為了紀念在 1775 年 1 月 22 日出生於法國里昂的物理學家安德烈·瑪麗·安培 (Andre M. Ampere) 而命名的。
安培家境富裕,他父親因深受魯索教育理論的影響,特別為他設立一個藏書豐富的私人圖書館,所以他從小就博覽群書。這些書不但讓他體會到生命崇高的一面,更激發起他對自然科學、數學和哲學的興趣。安培是個數學天才,年紀小小已學會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幾何學;12 歲就開始學習微積分;18 歲時已能重復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學》中的某些計算。1799年他在里昂擔任數學教師,並開始有系統地研究數學,後來更寫了概率論的論文。
安培智慧非凡,善於運用數學進行定量分析,他的學術地位也因而不斷提高。他被聘為多個學院的物理和數學分析教授,更被邀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836年安培在法國馬賽逝世,享年 61 歲。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在學習和研究問題時,思想高度集中,專心致志,簡直達到了那種忘我的痴迷程度。
懷表變卵石
安培思考科學問題專心致志,據說有一次,安培正慢慢地向他任教的學校走去,邊走邊思索著一個電學問題。經過塞納河的時候,他隨手揀起一塊鵝卵石裝進口袋。過一會兒,又從口袋裡掏出來扔到河裡。到學校後,他走進教室,習慣地掏懷表看時間,拿出來的卻是一塊鵝卵石。原來,懷表已被扔進了塞納河。
馬車車廂做「黑板」
還有一次,安培在街上行走,走著走著,想出了一個電學問題的算式,正為沒有地方運算而發愁。突然,他見到面前有一塊「黑板」,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粉筆,在上面運算起來。那「黑板」原來是一輛馬車的車廂背面。馬車走動了,他也跟著走,邊走邊寫;馬車越來越快,他就跑了起來,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導,直到他實在追不上馬車了才停下腳步。安培這個失常的行動,使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後合。
「安培先生不在家」
為了專心研究問題,怕別人來打擾他,安培就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了一張「安培先生不在家」的字條。這樣,來找他的人看到字條後就不會再敲門打擾他。有一天,他在家中思考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便走出家門,一邊散步一邊思考這個問題。他在馬路上走著走著,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便轉回身向家走去。他一邊走一邊還在聚精會神地思考著問題。當他返回自己的家門口時,抬頭看見門上貼著「安培先生不在家」的那張字條,自言自語地說:「噢!安培先生不在家,那我回去吧!」說完,回頭走了。
「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將他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成為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麥克斯韋稱贊安培的工作是「科學上最光輝的成就之一,還把安培譽為「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還是發展測電技術的第一人,他用自動轉動的磁針製成測量電流的儀器,以後經過改進稱電流計。
安培對電磁學的發展可說是功不可沒。他不但創造了「電流」這個名詞,又將正電流動的方向定為電流的方向。1820 年他根據奧斯特的發現的「電流的磁力效應」,進行了很多有關電流和磁鐵相互作用的實驗,得出幾個重要的結果:(一)兩個距離相近、強度相等、方向相反的電流對另一電流產生的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二)在彎曲導線上的電流可被看成由許多小段的電流組成,它的作用就等於這些小段電流的矢量和;(三)當載流導線的長度和作用距離同時增加相同的倍數時,作用力將保持不變。經過一番定量的分析之後,他終於在 1822 年發現了安培定律,並在 1826 年推出兩電流之間的作用力的公式。安培在電磁學上傑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當時許多物理學家都對他萬分敬佩。
安培在他的一生中,只有很短的時期從事物理工作,可是他卻能以獨特的、透徹的分析,論述帶電導線的磁效應,因此我們稱他是電動力學的先創者,他是當之無愧的。
Ⅶ 查看《聲現象簡單手抄報》
自己從裡面剪吧~
聲現象
就該詞的本義,系指任何與聽覺有關的事物。但依通常所用,其一系指物理學中關於聲音的屬性、產生和傳播的分支學科;其二系指建築物適合清晰地聽講話、聽音樂的質量。
聲音由物體(比如樂器)的振動而產生,通過空氣傳播到耳鼓,耳鼓也產生同率振動。聲音的高低(pitch)取決於物體振動的速度。物體振動快就產生「高音」,振動慢就產生「低音」。物體每秒鍾的振動速率,叫做聲音的「頻率」
聲音的響度(loudness)取決於振動的「振幅」。比如,用力地用琴弓拉一根小提琴弦時,這根弦就大距離地向左右兩邊擺動,由此產生強振動,發出一個響亮的聲音;而輕輕地用琴弓拉一根弦時,這根弦僅僅小距離左右擺動,產生的振動弱而發出一個輕柔的聲音。
Ⅷ 關於聲現象的手抄報怎麼做
可以分兩個板塊 第一個板塊:聲音怎樣產生的?(靠物體振動什麼的)聲音以什麼形式傳播?(聲波的形式)聲音傳播的介質有哪些?速度多快?等等都可以寫。第二個板塊:寫寫各種聲音是靠什麼物體振動產生的?比如:人的說話聲,是聲帶振動;大浪的聲音,是水在震動。等等都可以,然後再畫一些小花小草什麼的,裝飾整個畫面。望採納。。謝謝。。我也正在畫這個手抄報。
Ⅸ 初二物理-聲現象總結的相關思維導圖是什麼樣的
如下圖所示:
Ⅹ 關於物理聲污染和光污染的插圖 辦手抄報用,,急,急
這個,路邊街道急促的喇叭,故意亂閃的大燈。
KTV吼出的狼叫一樣的聲音,光怪陸離的廣告牌,霓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