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dell筆記本物理扇區大小4kb是啥意思
4KB扇區技術來自西部數據首先提出的「先進格式」(Advanced Format),將硬碟每個扇區的容量從傳統的512Byte合並擴大到4KB,從而大大減少同步/分割區域和ECC錯誤校驗區域佔用的空間,擴大硬碟的實際可用容量。
英特爾最新推出了第六代酷睿產品,採用全新一代的架構,性能提示、功能降低、續航更加長久、無論辦公學習、暢玩游戲或者觀看超高清影音,均得心應手,您也可以試試。
感謝您對英特爾產品的支持!
⑵ 硬碟一個扇區多少位元組
傳統上一個硬碟扇區的大小是512位元組。但在高級格式化硬碟中,物理扇區大小是4096位元組,不過依然向下支持512位元組,若不進行4K對齊的話,就會影響性能。
一個磁碟上可以記錄的最大位數稱為它的最大容量,或簡稱為容量。磁碟容量由以下因素決定:
1、記錄密度(位/英寸):磁軌一英寸的段中可以放入的位數;
2、磁軌密度(道/英寸):從碟片中心出發半徑上一英寸的段內可以有的磁軌數;
3、面密度(位/平方英寸):記錄密度 與 磁軌密度 的乘積。
(2)物理扇區大小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硬碟由很多碟片(platter)組成,每個碟片的每個面都有一個讀寫磁頭。如果有N個碟片。就有2N個面,對應2N個磁頭(Heads),從0、1、2 開始編號。每個碟片被劃分成若干個同心圓磁軌(邏輯上的,是不可見的。)每個碟片的劃分規則通常是一樣的。
這樣每個碟片的半徑均為固定值R的同心圓再邏輯 上形成了一個以電機主軸為軸的柱面(Cylinders),從外至里編號為0、1、2……每個碟片上的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幾十個扇區(Sector),通 常的容量是512byte,
並按照一定規則編號為1、2、3……形成Cylinders×Heads×Sector個扇區。這三個參數即是硬碟的物理參 數。我們下面的很多實踐需要深刻理解這三個參數的意義。
⑶ 物理扇區是什麼意思
一、硬碟基礎知識
硬碟的DOS管理結構
1.磁軌,扇區,柱面和磁頭數
硬碟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由堅硬金屬材料製成的塗以磁性介質的碟片,不同容量硬碟的碟片數不等。每個碟片有兩面,都可
記錄信息。碟片被分成許多扇形的區域,每個區域叫一個扇區,每個扇區可存儲128×2的N次方(N=0.1.2.3)位元組信息。在DOS
中每扇區是128×2的2次方=512位元組,碟片表面上以碟片中心為圓心,不同半徑的同心圓稱為磁軌。硬碟中,不同碟片相同半徑
的磁軌所組成的圓柱稱為柱面。磁軌與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徑的圓,在許多場合,磁軌和柱面可以互換使用,我們知道,每個磁
盤有兩個面,每個面都有一個磁頭,習慣用磁頭號來區分。扇區,磁軌(或柱面)和磁頭數構成了硬碟結構的基本參數,幫這些
參數可以得到硬碟的容量,基計算公式為:
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要點:(1)硬碟有數個碟片,每碟片兩個面,每個面一個磁頭
(2)碟片被劃分為多個扇形區域即扇區
(3)同一碟片不同半徑的同心圓為磁軌
(4)不同碟片相同半徑構成的圓柱面即柱面
(5)公式: 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6)信息記錄可表示為:××磁軌(柱面),××磁頭,××扇區
2.簇
「簇」是DOS進行分配的最小單位。當創建一個很小的文件時,如是一個位元組,則它在磁碟上並不是只佔一個位元組的空間,
而是佔有整個一簇。DOS視不同的存儲介質(如軟盤,硬碟),不同容量的硬碟,簇的大小也不一樣。簇的大小可在稱為磁碟
參數塊(BPB)中獲取。簇的概念僅適用於數據區。
本點:(1)「簇」是DOS進行分配的最小單位。
(2)不同的存儲介質,不同容量的硬碟,不同的DOS版本,簇的大小也不一樣。
(3)簇的概念僅適用於數據區。
3.扇區編號定義:絕對扇區與DOS扇區
由前面介紹可知,我們可以用柱面/磁頭/扇區來唯一定位磁碟上每一個區域,或是說柱面/磁頭/扇區與磁碟上每一個扇區有一一對應關系,通常DOS將「柱面/磁頭/扇區」這樣表示法稱為「絕對扇區」表示法。但DOS不能直接使用絕對扇區進行磁碟上的信息管理,而是用所謂「相對扇區」或「DOS扇區」。「相對扇區」只是一個數字,如柱面140,磁頭3,扇區4對應的相對扇區號為2757。該數字與絕對扇區「柱面/磁頭/扇區」具有一一對應關系。當使用相對扇區編號時,DOS是從柱面0,磁頭1,扇區1開始(註:柱面0,磁頭0,扇區1沒有DOS扇區編號,DOS下不能訪問,只能調用BIOS訪問),第一個DOS扇區編號為0,該磁軌上剩餘的扇區編號為1到16(設每磁軌17個扇區),然後是磁頭號為2,柱面為0的17個扇區,形成的DOS扇區號從17到33。直到該柱面的所有磁頭。然後再移到柱面1,磁頭1,扇區1繼續進行DOS扇區的編號,即按扇區號,磁頭號,柱面號(磁軌號)增長的順序連續地分配DOS扇區號。
⑷ 什麼是磁碟的扇區
整個硬碟上一般有很多的碟片組成,每個碟片如同切西瓜一樣被「切」成一塊一塊的扇面,同時沿著半徑的方向被劃分成了很多同心圓,就是傳說中的磁軌,每條磁軌被扇面切成很多的扇形區域叫做扇區(扇區是從磁碟讀出和寫入信息的最小單位,通常大小為512位元組),不同碟片上的同半徑磁軌組成了柱面,這些都是磁碟物理上的概念,知道便可。有了這些概念,便可以計算磁碟的容量:
磁頭數 × 磁軌(柱面)數 × 每道扇區數 × 每扇區位元組數
l 磁頭(head)數:每個碟片一般有上下兩面,分別對應1個磁頭,共2個磁頭;
l 磁軌(track)數:磁軌是從碟片外圈往內圈編號0磁軌,1磁軌…,靠近主軸的同心圓用於停靠磁頭,不存儲數據;
l 柱面(cylinder)數:同磁軌數量;
l 扇區(sector)數:每個磁軌都別切分成很多扇形區域,每道的扇區數量相同;
l 圓盤(platter)數:就是碟片的數量。
如圖:
硬碟上的數據定位
每個扇區可存儲128×2的N次方(N=0.1.2.3)位元組的數據(一般為512B),扇區為數據存儲的最小單元,從上圖可知,外圈的扇區面積比內圈大,為何存儲的數據量相同,這是因為內外圈使用的磁物質密度不同,但現在的硬碟已經採用內外圈同密度物質來存儲數據了,以減少類似「大面積小數據」的浪費情況。(此時的內外磁軌的扇區數量將不同,具體細節省略)
有了扇區(sector),有了柱面(cylinder),有了磁頭(head),顯然可以定位數據了,這就是數據定位(定址)方式之一,CHS(也稱3D),對早期的磁碟(上圖所示)非常有效,知道用哪個磁頭,讀取哪個柱面上的第幾扇區就OK了。CHS模式支持的硬碟容量有限,用8bit來存儲磁頭地址,用10bit來存儲柱面地址,用6bit來存儲扇區地址,而一個扇區共有512Byte,這樣使用CHS定址一塊硬碟最大容量為256 * 1024 * 63 * 512B = 8064 MB(1MB = 1048576B)(若按1MB=1000000B來算就是8.4GB)
但現在很多硬碟採用同密度碟片,意味著內外磁軌上的扇區數量不同,扇區數量增加,容量增加,3D很難定位定址,新的定址模式: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在LBA地址中,地址不再表示實際硬碟的實際物理地址(柱面、磁頭和扇區)。LBA編址方式將CHS這種三維定址方式轉變為一維的線性定址,它把硬碟所有的物理扇區的C/H/S編號通過一定的規則轉變為一線性的編號,系統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避免了煩瑣的磁頭/柱面/扇區的定址方式。在訪問硬碟時,由硬碟控制器再將這種邏輯地址轉換為實際硬碟的物理地址。
LBA下的編號,扇區編號是從0開始。
邏輯扇區號LBA的公式:
LBA(邏輯扇區號)=磁頭數 × 每磁軌扇區數 × 當前所在柱面號 + 每磁軌扇區數 × 當前所在磁頭號 + 當前所在扇區號 – 1
例如:CHS=0/0/1,則根據公式LBA=255 × 63 × 0 + 63 × 0 + 1 – 1= 0
也就是說物理0柱面0磁頭1扇區,是邏輯0扇區。
⑸ 影響性能的是邏輯扇區大小還是物理扇區大小
影響性能的是邏輯
扇區
。因為邏輯扇區大小取決計算速度,而速度又決定扇區的大小,所以影響性能的是邏輯扇區大小。
⑹ 電腦上的固態硬碟的物理扇區大小 512,機械硬碟的物理扇區大小4096
物理扇區對於成品硬碟來說不可更改,512位元組或4k,只有某些光纖硬碟,用原廠的格式化工具可以改512位元組或520位元組。
⑺ 邏輯扇區,邏輯塊,物理扇區,物理塊,邏輯卷,物理卷之間的關系,他們的大小是什麼
通常情況一個扇區是512B,扇區(也即物理塊)是讀寫磁碟的最基本單位。邏輯塊是建立文件系統(如FAT16,FAT32,NTFS等)後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它一定是扇區的整數倍。
物理卷是指整個硬碟(如電腦的硬碟,移動U盤等);物理卷是指對物理卷進行分區後的邏輯磁碟如C盤、D盤、E盤等
⑻ 什麼是邏輯扇區什麼是物理扇區
樓上說的很詳細了,我在補充一句,對現在的硬碟來說,邏輯扇區的大小等於物理扇區的大小,所以也並沒有嚴格區分物理扇區和邏輯扇區了。
⑼ 硬碟扇區512e和4kn是什麼意思
。。硬碟每個扇區容量為512個位元組存儲單位,4K多指SSD固態硬碟的4K對齊而言。4K是指8個扇區的容量,4K對齊是SSD硬碟的一個技術特性要求,是提高SSD硬碟使用性能的必要處理。
⑽ 什麼叫物理磁碟扇區
硬碟的內部是金屬碟片,將圓形的碟片劃分成若干個扇形區域,這就是扇區,若干個扇區就組成整個碟片!
為什麼要分扇區?是邏輯化數據的需要,能更好的管理硬碟空間。
另外,以碟片中心為圓心,把碟片分成若干個同心圓,那每一個劃分圓的「線條」,就稱為磁軌。
硬碟內的碟片有兩個面,都可以儲存數據,而硬碟內的碟片往往不止一張,常見的有兩張,那麼,兩張碟片中相同位置的磁軌,就組成一個「柱面」,碟片中有多少個磁軌,就有多少個柱面。
碟片兩面都能存數據,要讀取它,必須有磁頭,所以,每一個面,都有一個磁頭,一張碟片就有兩個磁頭。
以上就是硬碟的專業術語:扇區、磁軌、柱面、磁頭的通俗解釋。
硬碟的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