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件的物理結構有哪3種,分別具備什麼優缺點
一、順序結構
優點:
1、支持順序存取和隨機存取。
2、順序存取速度快。
3、所需的磁碟尋道次數和尋道時間最少。
缺點:
1、需要為每個文件預留若干物理塊以滿足文件增長的部分需要。
2、不利於文件插入和刪除。
二、鏈式結構
優點:
1、提高了磁碟空間利用率,不需要為每個文件預留物理塊。
2、有利於文件插入和刪除。
3、有利於文件動態擴充。
缺點:
1、存取速度慢,不適於隨機存取。
2、當物理塊間的連接指針出錯時,數據丟失。
3、更多的尋道次數和尋道時間。
4、鏈接指針佔用一定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
三、索引結構
優點:
1、不需要為每個文件預留物理塊。
2、既能順序存取,又能隨機存取。
3、滿足了文件動態增長、插入刪除的要求。
缺點:
1、較多的尋道次數和尋道時間。
2、索引表本身帶來了系統開銷。如:內外存空間,存取時間等。
拓展資料:
文件存取方法:
順序存取:順序存取是按照文件的邏輯地址順序存取。
固定長記錄的順序存取是十分簡單的。讀操作總是讀出上一次讀出的文件的下一個記錄,同時,自動讓文件記錄讀指針推進,以指向下一次要讀出的記錄位置。如果文件是可讀可寫的。再設置一個文件記錄指針,它總指向下一次要寫入記錄的存放位置,執行寫操作時,將一個記錄寫到文件 末端。允許對這種文件進行前跳或後退N(整數)個記錄的操作。順序存取主要用於磁帶文件,但也適用於磁碟上的順序文件。
可變長記錄的順序文件,每個記錄的長度信息存放於記錄前面一個單元中,它的存取操作分兩步進行。讀出時,根據讀指針值先讀出存放記錄長度的單元 。然後,得到當前記錄長後再把當前記錄一起寫到指針指向的記錄位置,同時,調整寫指針值 。
由於順序文件是順序存取的,可採用成組和分解操作來加速文件的輸入輸出。
直接存取(隨機存取法):
很多應用場合要求以任意次序直接讀寫某個記錄。例如,航空訂票系統,把特定航班的所有信息用航班號作標識,存放在某物理塊中,用戶預訂某航班時,需要直接將該航班的信息取出。直接存取方法便適合於這類應用,它通常用於磁碟文件。
為了實現直接存取,一個文件可以看作由順序編號的物理塊組成的,這些塊常常劃成等長,作為定位和存取的一個最小單位,如一塊為1024位元組、4096位元組,視系統和應用而定。於是用戶可以請求讀塊22、然後,寫塊48,再讀塊9等等。直接存取文件對讀或寫塊的次序沒有限制。用戶提供給操作系統的是相對塊號,它是相對於文件開始位置的一個位移量,而絕對塊號則由系統換算得到。
索引存取:
第三種類型的存取是基於索引文件的索引存取方法。由於文件中的記錄不按它在文件中的位置,而按它的記錄鍵來編址,所以,用戶提供給操作系統記錄鍵後就可查找到所需記錄。通常記錄按記錄鍵的某種順序存放,例如,按代表健的字母先後次序來排序。對於這種文件,除可採用按鍵存取外,也可以採用順序存取或直接存取的方法。信息塊的地址都可以通過查找記錄鍵而換算出。實際的系統中,大都採用多級索引,以加速記錄查找過程。
參考資料:網路:文件存取法
② 土壤的物理結構包括哪些方面
一、土壤的組成
土壤由固相(礦物質、有機質)、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氣相(土壤空氣)等三相物質四種成分有機地組成。
按容積計,在較理想的土壤中礦物質約佔38—45%,有機質約佔5—12%,孔隙約佔50%。按重量計,礦物質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機質約佔1—10%。
二、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
一土壤的物理性質
土壤的物理性質包括土壤的顆粒組成、排列方式、結構、孔隙度以及由此決定的土壤的密度、容重、粘結性、透水性、透氣性等。
二土壤膠體及土壤吸附交換性
土壤膠體是指土壤中顆粒直徑小於2mm或小於1 mm,具有膠體性質的微粒。一般土壤中的粘土礦物和腐殖質都具有膠體性質。直徑小於2mm的膠粒帶有大量的負電荷。
1、土壤膠體的類型
③ vmware vsp here的物理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
vmwarevsphere的物理結構由x86虛擬化伺服器,存儲器網路和陣列,IP網路管理伺服器和桌面客戶端部分組成。VMwarevSphere構建了整個虛擬基礎架構,將數據中心轉化為可擴展的聚合計算機基礎架構。
vmwarevsphere的物理結構的特點
x86伺服器是VMwarevSphere提供的一種虛擬化的資源,在其上面可以運行虛擬機x86伺服器由多個相同的x86平台伺服器組成,每台伺服器相互獨立在硬體上直接安裝ESXi操作系統通過網路提供虛擬化的資源,x86伺服器主要為虛擬化提供CPU計算能力和內存等資源。
存儲是虛擬化的基石用於存放大量虛擬化數據,存儲資源是由vSphere來分配的,這些資源在整個數據中心的虛擬機之間共享,存儲網路和陣列可以是應用了光纖通道SAN陣列iSCSISAN陣列和NAS陣列的存儲技術。
④ 物理學由哪幾部分組成
物理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牛頓力學與分析力學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及關於時空相對性的規律
(2)電磁學與電動力學研究電磁現象,物質的電磁運動規律及電磁輻射等規律
(3)熱力學與統計力學研究物質熱運動的統計規律及其宏觀表現
(4)狹義相對論研究物體的高速運動效應以及相關的動力學規律。
(5)廣義相對論研究在大質量物體附近,物體在強引力場下的動力學行為。
(6)量子力學研究微觀物質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
此外,還有:粒子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激光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物理學、天體物理學等等。
(4)物理結構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物理學六大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⑤ linux操作系統文件的物理結構是什麼結構
一個磁碟容量的大小(即它的物理結構)由柱面、磁軌數、扇區數組成
⑥ 物理學的框架是由什麼和什麼以及貫穿其中的什麼構成的
答:物理學的框架是由(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以及貫穿其中的(科學方法)構成的。
1、物理概念是由三大要素組成的:一是概念形成的基礎(感知活動、觀察實驗、經驗事實);二是概念形成的形式(概念結構、數學結構、知識結構);三是概念形成的方法(問題解決、科學方法、觀察證實)。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使學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並使他們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是中學物理教學的核心問題。
2、物理規律是以經過多年重復實驗和觀察為基礎,並在科學領域內普遍接受的典型結論。
3、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運用的、符合科學一般原則的各種途徑和手段,包括在理論研究、應用研究、開發推廣等科學活動過程中採用的思路、程序、規則、技巧和模式。在心理學中,主要是指利用科學思維從事科學研究,從而得出所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
(6)物理結構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1、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2、物理學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⑦ 物質的基本結構到底由什麼構成的
物理學的一系列成功的,無疑代表了以還原論理論為其基礎的現代物理學思想的一個勝利。物理學家們試圖把物質還原為最終的構件——輕子、誇克、信使粒子——從而得以瞥見那基本的定律。而正是那基本的定律控制著形成物質的結構和行為的力量,從而能夠解釋宇宙的很多基本特點。
盡管如此,以這種方式追尋某種已被感覺到的終極真理是遠遠不夠的。例如,我們不能用誇克來理解意識、活的細胞,甚至也不能根據誇克理解諸如龍卷風之類的無生命的系統,否則一定會鬧出笑話的。
到目前為止,本章所用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傳達出物理學家心目中的物質結構的概念。當一個物理學家說,質子是由誇克「組成的」時,他的本意並非如此。比如,我們說一個動物是由細胞組成的,或一個圖書館是由書組成的時候,我們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拿來一個細胞或一本書,或從那較大的系統那裡隨便拿來什麼東西,進行孤立的研究。但誇克卻不是這樣。就我們所知,不可能真地拆開質子拿出誇克來。
然而,拆開原子現在已成了家常便飯;原子核敲開較難,但在高能的沖擊下也會分裂。這或許意味著用高速粒子轟擊質子或中子,將會把質子或中子粉碎為誇克。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么回事。一個極小的高速電子會穿過質子的內部,將其中的一個誇克猛烈地彈開,從而使我們確信質子內部的什麼地方確有誇克。但是,若打擊質子的不是小小的電子,而是一個大錘,即另一個質子,那麼,我們就不會在質子的碎片中看見誇克,而只能看見更多的強子(質子、介子等等)。換言之,誇克從不孤立地出現。大自然似乎只准許誇克以集體的面目出現,出現的時候總是2個2個或3個3個地在一起。
因此,當物理學家說質子是由誇克組成的時,他的意思並不是說這些神秘的誇克可以單獨地顯現出來。他只是指一個描述層面,這一層面比質子層面更基本。管轄誇克的數學法則要比管轄質子的更質朴,更基本。從某種意義上說,質子是合成的,不是基本的;但質子由誇克的合成與圖書館由圖書的合成不是一碼事。
如果將量子因素納入考慮之中時,理解物質的基本結構便更為困難。這是因為,沒有哪種亞原子粒子(不管是誇克還是什麼別的基本粒子)是貨真價實的粒子。實際上,亞原子粒子可能連「東西」都算不上。這就使我們又一次認識到,所謂物質是某某粒子的集合這種描述,實際上必須被看作是由數學所確定的描述層次。物理學家對物質結構的精確描述只能通過抽象的高等數學來進行,而人們只有認識到這一背景,才能明白還原論所說的「由……組成」的真正含義。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的一個方面,很好地說明了量子因素給研究「什麼是由什麼組成的」這一課題帶來的困難。但這次的二象性,不是波粒之間的二象性,也不是運動與位置的二象性,而是能量與時間之間的二像性。能量與時間這兩個概念處於一種神秘莫測的對立關系之中:你知道了一個就不知道另一個。因而,哪怕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觀察一個系統,其能量也有可能發生巨大的起伏。在日常的世界裡,能量總是守恆的,是能量守恆的經典物理學的柱石。但在量子微觀世界裡,能量可能以自發的、不可預測的方式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或消失在哪裡。
當考慮到愛因斯坦著名的E=mc2的公式時,量子能量的起伏就變成了復雜的結構。愛因斯坦的公式說的是,能量和質量是相等的,或者能量能夠創造物質。這里,我們想討論一下,在沒有外部能量輸入的情況下,物質粒子如何能從量子能量的起伏中被創造出來。海森堡的原理頗像個能量庫。能量可以短期借用,只要迅速歸還就行。借用期越短,可借用的量就越大。
從量子的角度來看,一個電子不僅僅是一個電子。變換能量的花樣在其周圍閃爍著,不知什麼時候突然促成了光子、質子、介子甚至其他電子的出現。總之,亞原子世界的一切都附著在電子上,像是電子穿上了看不見摸不著的、轉瞬即逝轉瞬又來的一件大衣,或者說,像是幽靈一樣的群蜂嗡嗡地圍著中間的蜂巢飛翔,構成了蜂巢的覆蓋物。當兩個電子相互靠近時,它們的覆蓋物也糾纏在一起,於是,相互作用就發生了。所謂的覆蓋物,只不過是將先前被看作是力場的東西加以量子的表達罷了。
我們永遠也不能將電子跟其所帶有的幽靈粒子分離開來。當有人問「什麼是電子」時,我們不能說電子就是那個小粒子;我們必須說電子是不可分離的一整串東西,包括跟它在一起的產生力的幽靈粒子。說到具有內部結構的強子,就更加模糊難辨了。一個質子不知為何總是帶著誇克,而誇克又是由膠子連在一起的。這里也有一種怪圈:力由粒子產生,而被產生的力又產生力……
而對光子這樣的粒子來說,這種怪圈意味著光子可以展現出很多不同的面孔。通過借入能量,它可以暫時變成一個正負電子對,或一個正反質子對。已有人進行了實驗,試圖看到光子是如何變成正負電子對或正反質子對的。但是,人們又一次發現,要想從這種錯綜復雜的變化中分離出來「純」光子是不可能的。
就大多數不穩定而且壽命又極短的粒子來說,已難以說清哪些是「實在的」,哪些是「幽靈」。有一種ψ粒子,在11021秒內就衰變了;而由海森堡原理造成的正負電子對,其壽命也跟ψ粒子差不多。誰能說前者是實在的,後者只是個幽靈呢?
一位叫傑弗里·邱的美國物理學家曾把亞原子世界中的這種閃爍不停的變幻比作一個民主政體。我們不可能抓住一個粒子,說它就是某某實體。我們必須把每一個粒子看成是在一個沒有終結的怪圈中由所有的其他粒子組成的。沒有哪一個粒子比其他任何粒子更基本。
我們將會看到,物質的本性在其量子論方面具有強烈的整體論的味道:物質的不同層面的描述是相互連鎖的,一切東西都是由另外的一切東西組成的,然而一切東西同時又顯示出結構的等級次序。物理學家們就是在這無所不包的整體性中追尋物質的終極分成,追尋終極的、統一的力。
1916年,當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時就曾預言,具有大質量物體作加速運動時,可能要產生引力波。當時許多科學家對引力波是否存在表示懷疑。直到物理學家皮拉尼·邦迪等人從理論上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以及有可能被探測到,這才引起了人們研究引力波的興趣。
盡管對引力波的檢測至今還沒有直接證明,但是,科學家們並不懷疑引力波的存在,都在想方設法,使引力波的面目大白於天下。
⑧ Oracle資料庫的物理結構有哪些
Oracle資料庫的體系結構包括四個方面:資料庫的物理結構、邏輯結構、內存結構及進程。
1. 物理結構
物理資料庫結構是由構成資料庫的操作系統文件所決定,Oracle資料庫文件包括:
數據文件(Data File)
數據文件用來存儲資料庫中的全部數據,例如資料庫表中的數據和索引數據.通常以為*.dbf格式,例如:userCIMS.dbf 。
日誌文件(Redo Log File)
日誌文件用於記錄資料庫所做的全部變更(如增加、刪除、修改)、以便在系統發生故障時,用它對資料庫進行恢復。名字通常為Log*.dbf格式,如:Log1CIMS.dbf,Log2CIMS.dbf 。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
每個Oracle資料庫都有相應的控制文件,它們是較小的二進制文件,用於記錄資料庫的物理結構,如:資料庫名、資料庫的數據文件和日誌文件的名字和位置等信息。用於打開、存取資料庫。名字通常為Ctrl*ctl 格式,如Ctrl1CIMS.ctl。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記錄Oracle資料庫運行時的一些重要參數,如:數據塊的大小,內存結構的配置等。名字通常為init*.ora 格式,如:initCIMS.ora 。
2 邏輯結構
Oracle資料庫的邏輯結構描述了資料庫從邏輯上如何來存儲資料庫中的數據。邏輯結構包括表空間、段、區、數據塊和模式對象。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將支配一個資料庫如何使用系統的物理空間.模式對象及其之間的聯系則描述了關系資料庫之間的設計.
一個資料庫從邏輯上說是由一個或多個表空間所組成,表空間是資料庫中物理編組的數據倉庫,每一個表空間是由段(segment)組成,一個段是由一組區(extent)所組成,一個區是由一組連續的資料庫塊(database block)組成,而一個資料庫塊對應硬碟上的一個或多個物理塊。一個表空間存放一個或多個資料庫的物理文件(即數據文件).一個資料庫中的數據被邏輯地存儲在表空間上。
表空間(tablespace)
Oracle資料庫被劃分為一個或多個稱為表空間的邏輯結構,它包括兩類表空間,System表空間和非System表空間,其中,System表空間是安裝資料庫時自動建立的,它包含資料庫的全部數據字典,存儲過程、包、函數和觸發器的定義以及系統回滾段。除此之外,還能包含用戶數據。。
一個表空間包含許多段,每個段有一些可以不連續的區組成,每個區由一組連續的數據塊組成,數據塊是資料庫進行操作的最小單位。
每個表空間對應一個或多個數據文件,每個數據文件只能屬於一個表空間。
資料庫塊(database block)
資料庫塊也稱邏輯塊或ORACLE塊,它對應磁碟上一個或多個物理塊,它的大小由初始化參數db-block-size(在文件init.ora中)決定,典型的大小是2k。Pckfree 和pctused 兩個參數用來優化數據塊空間的使用。
區(extent)
區是由一組連續的數據塊所組成的資料庫存儲空間分配的邏輯單位。
段(segment)
段是一個或多個不連續的區的集合,它包括一個表空間內特定邏輯結構的所有數據,段不能跨表空間存放。Oracle資料庫包括數據段、索引段、臨時段、回滾段等。
模式對象(schema object)
Oracle資料庫的模式對象包括表、視圖、序列、同意詞、索引、觸發器、存儲.過程等,關於它們將重點在後面章節介紹。
3.Oracle Server系統進程與內存結構
當在計算機伺服器上啟動Oracle資料庫後,稱伺服器上啟動了一個Oracle實例(Instance)。ORACLE 實例(Instance)是存取和控制資料庫的軟體機制,它包含系統全局區(SGA)和ORACLE進程兩部分。SGA是系統為實例分配的一組共享內存緩沖區,用於存放資料庫實例和控制信息,以實現對資料庫中數據的治理和操作。
⑨ CPU的物理結構是由哪些組成的
CPU包括運算邏輯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
邏輯部件
英文Logic components;運算邏輯部件。可以執行定點或浮點算術運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邏輯操作,也可執行地址運算和轉換。
寄存器
寄存器部件,包括寄存器、專用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又可分定點數和浮點數兩類,它們用來保存指令執行過程中臨時存放的寄存器操作數和中間(或最終)的操作結果。 通用寄存器是中央處理器的重要部件之一。
控制部件
英文Control unit;控制部件,主要是負責對指令解碼,並且發出為完成每條指令所要執行的各個操作的控制信號。
其結構有兩種:一種是以微存儲為核心的微程序控制方式;一種是以邏輯硬布線結構為主的控制方式。
微存儲中保持微碼,每一個微碼對應於一個最基本的微操作,又稱微指令;各條指令是由不同序列的微碼組成,這種微碼序列構成微程序。中央處理器在對指令解碼以後,即發出一定時序的控制信號,按給定序列的順序以微周期為節拍執行由這些微碼確定的若干個微操作,即可完成某條指令的執行。
簡單指令是由(3~5)個微操作組成,復雜指令則要由幾十個微操作甚至幾百個微操作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