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昌育華學校轉公辦老師會變嗎
不會,解釋如下:
學校變成「公立」的了,但是老師還是「合同工」,崗位不足的,以後也會慢慢派遣公立學校的老師補上,總是,想直接成為「在編教師」,那是不能的。
很多家長認為民辦教師比不上公辦教師,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私立學校的老師都沒有「正式編制」,大部分都是簽訂的合同,工資水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很大一部分都和教學質量和升學掛鉤。
這樣的薪資結構不僅讓老師的工作有提升的空間,還會在很大的程度上調動老師教學的積極性,對學生更負責任。
⑵ 江西育華學校的師資力量
江西育華學校中有一支思想素質好、學歷層次高、教學能力強的名師隊伍,保證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始終處在全省領先乃至 全國先進的水平。
育華教師,高才如流,美德如金。他們以德為范、以能為本、以實為尚、以和為貴;他們恪盡職守,淡泊明志,愛 生如子,甘做人梯;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有著最先進的教學思想,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贏得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尊敬與信賴。他們的精彩教 學總讓學生喝彩叫絕,他們的寬厚育人總叫學生一生感懷。
江西育華學校教師大多為全國各師范大學的優秀畢業生,長期以來,全體教師鑽研教育教學學風濃厚,教風清新、民主,重啟發、善互動、教方法。每年都有一線教師在省市中考總復習、中考研討會、觀摩課等活動中主講。語文王凱明、數學寧文苑、物理張立無、地理賴家珍等老師多次參加中考命題,不少教師是市學科中心組成員,每屆市優質課教學比賽中都有學校教師獲獎。僅2010年以來就有以下老師獲得市級及市級以上榮譽:龔小平獲全國體育課教學大賽一等獎;汪小健獲江西省教學改革創新大賽初中組一等獎;李文雙獲江西省生物教學大賽教學能手和綜合比賽一等獎;劉星、羅蘊瑜、林朝暉、俞韶民、熊才意被選拔為省級中小學骨幹老師,劉星被評為南昌市優秀教師稱號;還有多位老師的論文獲得省級、市級比賽獎項。
學校經常承擔市級以上教研活動的主會場任務,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同行對學校學生的素質,教師的水平給予高度的評價。每位老師在每個教室都可以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
⑶ 南昌市受學生歡迎的初中數學、物理、英語、化學、語文老師
這要看你去哪所中學了呀。
南昌最好的中學,重點中學也就是這么多所。
外國語算是比較好的初中。
不過那裡都是一流的學生二流的老師了。學習氣氛會比較好吧。
10中的話你進少年班需要比較強的接受能力和抗壓能力,我有一些同學,去那都轉班了呢。
除這兩所學校外的重點還有,3中,豫章,28中這一類的了。
這幾所中,我比較推薦你去3中,那邊老師抓得比較嚴。
28中也有很多優秀的老師,我就是28中的。但是,28中沒有3中嚴格,沒有3中安排的時間合理和緊湊。
至於豫章,還算可以。
每所學校都有優秀的老師。一般優秀的老師會帶重點班。
如果你到了初三要補課的話,我推薦28中一位老師。
叫劉國華,
化學教的很好,基本上所有學生都喜歡他。
希望你能度過愉快的初中生活。
⑷ 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薈萃。現有專任教師157人,本科學歷100%,研究生學歷54%。其中,特級教師4人,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狀元教師各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湖南省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各1人,湖南師大附中派出的管理骨幹、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奧賽金牌教練、學術委員會成員、學科帶頭人、督學共18人。他們是一支近5年內先後培養出267名北大、清華學子的優秀團隊。 常力源,中學生物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曾任湖南師范大學副校級督導、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
現任第九屆國家督學,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學。同時擔任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副理事長、湖南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教育科學學科首席專家、湖南省教育學會普通高中校長工作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湖南省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等社會兼職。先後獲「全國學校管理創新典範校長」、「湖南省中小學德育工作標兵」、「湖南省教育廳先進工作者」、「美中教育合作傑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200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獎」;先後被全國教師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授予「全國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周望城,湖南師大附中原黨委書記,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首任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
曾擔任湖南省「中語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教育廳中小學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特級教師評委和專家組組長、湖南省示範性高中評估驗收組組長、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教育督導專家,系湖南省民辦教育專家庫成員。
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文章40多篇,主編和編著出版40多種書籍;所參加和主持的教育科研課題獲全國中語會優秀課題、長沙市和湖南省優秀成果獎。
趙雄輝,男,漢族,研究員,中共黨員,現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兼任湖南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湖南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劉鐵芳,男,1969年生,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2008被聘為北京師范大學「985」團隊研究員,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入選湖南省人文社會科學「百人工程」、「121」工程專家,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中宣部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教材建設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編寫專家。
常思亮,男,漢族,1962年5月生,湖南湘潭市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教育學博士,教育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點學科負責人。全國優秀教育碩士教師,中國教育管理學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基礎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省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湖南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語文學科:
歐陽昱北,湖南省特級教師。先後獲湖南省直系統「優秀教師」、全國中語會「優秀教師」等榮譽。多年擔任高中語文教學、兼備課組長,所在年級高考語文平均分一直穩居全省第一。有多個省市課題獲獎,教學論文、文學散文等計80餘萬字。
數學學科:
徐凡訓,男,教育管理碩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現為湖南師大附中數學教師、班主任。曾先後被評為瀏陽市教壇新秀、瀏陽市首屆骨幹教師、瀏陽市第三屆名教師,長沙市骨幹教師。任教高中數學教學二十餘年,擔任湖南省示範性高中教育、教學、教研管理副校長十年,教育教學及管理經驗豐富。有多篇論文發表於國家或省級刊物,個人論文或隨筆十萬余字,主持或參與多個教育教學課題研究。
趙優良,男,1967年8月生,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26年,熱心教育科研工作,主持的省級課題《低學習成就學生的問題索因及對策》、《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獲得省級二等獎。愛好數學,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不等式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並任全國初等數學研究會理事,湖南省名師網名師工作室中心成員,《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等報刊雜志特約編輯,長沙市教師高級職稱評定評審專家。
英語學科:
楊美英,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先後參與四項省級、國家級課題研究,出版著作四部,發表論文四篇,獲獎論文十篇。
劉淑英,女,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曾被評為長沙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全國優秀外語教師、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優秀園丁」,1998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並立省二等功,2001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化學學科:
肖鵬飛,湖南省特級教師,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教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湖南師大附中化學首席名師,湖南師范大學化學教學論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學生理化報》主編。湖南省普通新課程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普通新課程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科專家組組長。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化學學會理事,湖南省中學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生物學科:
汪訓賢,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教科院生物教學研究專家庫成員、湖南省考試院高考閱卷質檢組成員、湖南省考試院高考考生評價組成員、湖南師大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師大附中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教練,所輔導的學生榮獲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牌2枚、銀牌1枚;多次獲得省生物競賽園丁獎、湖南省教育廳頒發的「神箭」、「九芝」英才導師獎。主編和參編生物教學輔導、生物競賽指導叢書共14部,發表論文29篇。主持的課題榮獲中央教科所課題組一等獎。
地理學科:
梁良梁,長沙市地理首席名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長沙市中學地理教研會理事長。參加編寫了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上冊》《地理七年級下冊》《地理八年級上冊》《地理八年級下冊》;普通高中地理課程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3》和《地理選修自然災害》;主持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探究》課題並獲長沙市友誼教育科研獎。參加了教育部國家課程標准子課題《當代社會、經濟、文化及「3S」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的研究。擔任地理骨幹教師培訓國家級研修班指導老師,先後在廣東、福建、廣西、湖南、重慶、湖北等省區省級培訓中上示範課和專題講座。2009年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
楊帆,男,湖南省特級教師,曾任湖南省教育廳高中課程改革教學指導委員會地理專家組成員、湖南省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考試大綱編寫組組長、湖南省新課程高考文綜考試大綱審訂組組長、長沙市特級教師評委。擔任初、高中地理教學共30年,現任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地理教研組組長、高中地理專任教師。在《中國教育報》、《課程教學研究》、《中學地理教學參考》、《教育測量與評價》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有的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走向地理新課程》、《基於新課程標準的地理高考改革與有效教學研究》。主持湖南省十二五規劃課題一項,曾獲省、市課題成果獎勵。
藝術學科:
楊萍,中學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教育部首屆園丁工程「全國中小學音樂骨幹教師」。現湖南師大附中音樂教師,藝術教研組組長。曾榮獲湖南省教育工會授予的「芙蓉百崗明星」稱號;長沙市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學校「三育人」特優獎、優秀教師、教學優秀獎、學科教學競賽優勝獎、啟東國家級教材編寫獎等。本人參加湖南省中小學音樂錄像課比賽獲一等獎;曾指導學生合唱團連續三屆參加湖南省重點中學文藝調演獲省一等獎、湖南省中小學歌詠錄音錄像比賽一等獎、全國首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二等獎,湖南省特等獎、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一等獎。被湖南出版集團聘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湘版初中實驗教材編委,國家高、初中音樂實驗教材培訓專家。多篇論文在全國、省獲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著作1本、市級以上課題3個。組建了師大附中學生藝術團,曾多次策劃學校及長沙市的各種大型文藝晚會和比賽,多次帶領學生藝術團參與國際交流等活動。社會兼職有: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學會會員;中國音協柯達伊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童聲合唱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音協音樂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湖南省音協聲樂藝術委員會理事。 語文 張迪平(附中派出)
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狀元陳博川同學的高三班主任。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年級組長,執教高三畢業班22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師大附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
在湖南師大附中擔任年級組長、黨支部書記共4屆,所帶年級多次被評為「優秀年級組」、「師大先進黨支部」。
所教學生12人考入清華、北大,所帶年級學生近100名考入清華、北大。
先後獲得長沙市優秀教師、長沙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湖南師范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湖南師大附中優秀教師、湖南師大附中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多次榮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及省級課題研究獎,教研論文收錄《中國當代教育思想文集》。
語文 屈雪輝(附中派出)
中學語文一級教師,湖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副組長,備課組長。從事高中語文教學12年,所教4屆畢業年級高考人平分均為全省第一名,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曾獲省級賽課一等獎,4次在全省高中語文教師培訓會上作高考專題講座或教授示範課,主編、參編教學輔導叢書10部,發表國家級、省級教育教學論文3篇。
語文 馬晴晴(來自省重點中學)
2014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狀元宋振寧同學的高三語文老師。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從教語文11年,擔任班主任10年,備課組長1年。作為語文骨幹教師,多次上示範課,歷屆所教班級高考語文平均分均位於年級前列。2008屆高考所教學生施倩倩取得125分的全校語文最高分。2011屆高考所帶333班,全班58人,重點上線46人,660分6人次、600分以上達33人次,有1人考取清華大學。2014年所教學生宋振宇以723的高分成為湖南省理科狀元,語文126分。擔任備課組長,積極推行課堂改革,所提「閱讀課方案」、「課前三分鍾方案」獲師生一致好評。2008年「安鄉縣第四屆新課程課堂教學競賽」中獲得第一名、2009年常德市語文課堂觀摩活動中獲一等獎、2013年安鄉縣高三教學比武中獲第一名。參加了省級課題「高中語文『以學定教,少教多學』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是常德市教育學會會員、湖南省教育學會會員。由於表現突出,獲得多項縣、市榮譽,榮立「二等功」、「三等功」三次,被評為「常德市優秀教師」、「常德市百崗明星」,先進事跡曾兩次被電視台專題報道。
數學 張宇(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備課組長,碩士生導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湖南省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長沙市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長沙市名師工作室名師團隊成員、師大附中學科帶頭人,師大附中民盟副主委,曾任師大附中數學教研組組長,執教高三畢業班20多屆。主持省、市級課題五個,兩個課題獲得省課題一等獎,在省級刊物公開發表教學論文七篇;曾獲省青年數學教師說課比賽指導教師獎、省奧林匹克競賽指導教師獎、省「芙蓉百崗明星」獎、市優秀名師獎、師大附中蔡田碹珠「三育人」特優獎、「賽博仕達」教學優秀獎、優秀班主任獎等。
數學 吳菲(附中派出)
湖南廣益實驗中學2014屆初三數學備課組長、中學數學一級教師,全國高中數學教師教學賽課一等獎,湖南省數學賽課一等獎第一名。在師大附中任教初高中數學9年,擔任班主任工作7年,擔任數學備課組長3年。多次榮獲學校教學優秀獎,長沙市優秀班主任,所帶學生在長沙市數學競賽中數十人獲長沙市一等獎。
數學 湯禮達(附中派出)
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奧賽教練,市級骨幹教師。從事高中教學11年,執教過4屆畢業生,先後指導學生31人獲全國數學聯賽一、二等獎,3人考入清華大學。曾獲全國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教練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壹級教練、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園丁指導、市級中小學教師教學能手、市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優秀教師等稱號,2次榮立三等功。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多篇,曾獲全國論文大賽獲一等獎。
英語 張志(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任課教師,碩士,中學英語一級教師,在湖南師大附中任教15年,從事高中英語教學15年,執教高中畢業班3屆,擔任理科實驗班班主任2屆。所教學生5人考入清華、北大。參加全國首屆教學法論壇,湖南省新教材培訓專家組成員,湖南省教學比武第一名,長沙市首屆名師工作室成員,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長沙市五四紅旗手,參與年級管理13年,多次帶出長沙市優秀班級。
英語 胡田超
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碩士,長沙市骨幹教師。從教16年,執教高三畢業班5屆,所教學生1人考入北大(言金同學)。自2009年以來一直任教學校重點班英語。先後擔任班主任10年,所帶班級曾3次獲得「長沙市優秀班級」,本人榮獲「長沙市優秀班主任」稱號。擔任高中年級組長4年,備課組長4年。曾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8篇,參與省級課題研究1個。
物理 周啟勇(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奧賽金牌教練,中學物理高級教師,自主招生名師。曾獲湖南省「首屆中學物理創新教學大賽」第一名,「第五屆全國中學物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在從事物理競賽工作來,已輔導10多人進入湖南省省隊,7人進入國家集訓隊,4人進入國家隊、21人考入清華北大、1人獲國際中學物理奧林匹克金牌、3人獲亞洲中學物理奧林匹克金牌。主編、參編教學輔導叢書6部,公開發表國家級、省級教學論文7篇。多次被評為「教學優秀獎」、「優秀競賽教練」、「優秀教師」、「蔡田碹珠教育特優獎」。
化學 譚富桃(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任課教師,碩士生導師,中學化學高級教師,湖南省中學化學教研會理事,湖南師大附中督學,執教高三畢業班20多屆,擔任班主任10多年,曾多年擔任師大附中理科實驗班和超常班化學教學任務,所教學生10多人考入北大、清華。先後多次獲得省市級榮譽,在國家級、省級刊物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書籍40多本。
生物 胡平新 (來自省重點中學)
中共黨員,本科,生物專業,中學生物高級(特級)教師,曾擔任高中教學 30年,教高三 16 屆,所教學生的主要成績為: 5人上清華北大。先後擔任學校科研處(教科室)主任13年,教研組長 6年。曾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 30 篇,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 7 個,先後榮獲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骨幹教師,多次獲省教育廳、省科協頒發的「園丁獎」等。
政治 黃治清(附中派出 兼課)
湖南師大附中政治高級教師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高中新教材核心培訓專家、湖南師大公管學院兼職教授和碩士生導師、長沙市教科院兼職教研員、長沙市中學政治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沙市方俊政治名師工作室名師團隊成員、湖南省教育廳網路名師工作室名師團隊成員,公開發表了十幾篇政治論文和兩百多本政治教學和教輔資料。
歷史 成麗(來自省重點中學)
成麗,中共黨員、歷史教學法碩士研究生、中學歷史一級教師、長沙市青年骨幹教師,長沙市德育先進個人,長沙市陽光體育先進個人。擔任高中歷史教學15年,擔任過班主任工作5年,所帶班級曾榮獲長沙市先進班級2次。從教以來先後多年擔任教研組長、文科綜合組長,擔任多屆高三教學和管理工作,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全市前列。多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刊物上,並榮獲湖南省教育學會一等獎3次,參與省、國家級獲獎研究課題5個。參與編寫教學輔導書。
地理 楊帆(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任課教師,中學地理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中學地理學科帶頭人,省教育廳高中課程改革教學指導委員會地理專家組成員,省考試院高考評卷文綜領導小組核心成員,長沙特級教師評委,省高考地理復習指導首席主講教師,省地理學會理事,曾任師大附中地理教研組組長。曾被評為長沙市優秀科技老師、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從事高中地理教學30餘年。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新科技,多次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牌。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2部。主持省、市級課題5項,曾獲長沙市友誼科研獎,省電教館課題成果評比一等獎。
音樂 楊萍(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聲樂教師,碩士,中學音樂高級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藝術學科帶頭人、曾任附中藝術教研組長。《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湘版初中實驗教材編委,國家高、初中音樂實驗教材培訓專家。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學會會員,中國音協柯達伊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童聲合唱專業委員會委員,省音協音樂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省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省音協聲樂藝術委員會理事,市中學音樂教育協會理事長。曾榮獲長沙市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省「芙蓉百崗明星」等稱號;獲學校「三育人」特優獎、教學優秀獎、學科教學競賽優勝獎、啟東國家級教材編寫獎;省錄像課比賽一等獎;所指導的節目連續三屆獲省重點中學文藝調演一等獎;省中小學歌詠錄音錄象比賽一等獎;全國首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二等獎,湖南省特等獎;連續五屆指導學生參加湖南省中學生獨唱、獨奏、獨舞比賽獲優秀指導教師獎。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著作1本、市級以上課題3個。
音樂 李鵬程(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藝術教研組長,中學音樂一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在湖南師大附中任教18年。現為湖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葫蘆絲、巴烏藝術委員會執行會長;湖南省音樂家協會竹笛、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南師大附中民族管弦樂團指揮;全國竹笛、葫蘆絲、巴烏考級湖南考區考官;葫蘆絲、巴烏全國考級曲目編訂老師。多年來輔導竹笛、葫蘆絲學生考入音樂學院30餘人次,獲得省「三獨」比賽一等獎18人,市「三獨」比賽一等獎90餘人次。本人連續十年被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教育局評為中小學生「三獨」比賽優秀指導教師。本人自1998年組建了學校民樂團,一直擔任校民樂團的指導教師,先後獲湖南省第三屆重點中學文藝調演省一等獎、全國一等獎,本校女子民樂「鳳奏九韻」組合獲湖南賽區傳統組合類一等獎第一名,指揮民樂合奏節目《瑤族舞曲》、《鄉里妹子進城來》參加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二屆「文化中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總部展演」活動中獲金獎。
舞蹈 熊康(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專職音樂教師,湖南省舞蹈家協會會員、省級舞蹈骨幹教師,師大附中藝術團舞蹈隊教練。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專業,兩次獲北京舞蹈學院優秀學員。編排舞蹈《書之韻》獲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執教的高中舞蹈課《華爾茲》獲全國首屆舞蹈教學錄像課比賽二等獎,原創舞蹈《風車那時轉》獲湖南省第一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輔導學生參加歷年省市級「三獨」比賽,40餘人次獲省一等獎,3人獲湖南省三獨比賽高、初中組冠軍,90餘人獲長沙市一等獎,所輔導學生近20人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舞蹈系、香港演藝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附中「教學優秀獎」,「學科指導競賽優勝獎」,校青年教師賽課一等獎,省美育學會優秀展示課一等獎,長沙市音樂教學比賽一等獎,長沙市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多次被評為省、市「優秀指導教師」,長沙市藝術先進工作者,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作品近10篇(件)。
體育 譚偉(附中派出)
湖南師大附中體育組教師,中學體育高級教師,現任師大附中學術委員會委員、督學、湖南師大碩士生導師,健美操、田徑、排球國家一級裁判員,長沙市體育學科理事會副理事長,曾任附中體育教研組組長、校健美操隊主教練。曾獲全國賽課一等獎。自編自創的室內課間操獲全國一等獎,參加了《體育教師教參書》的編寫,18篇論文獲省級以上獎勵,9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主持過多個省市級課題並獲獎。所帶健美操隊參加全國青少年健美操比賽共獲得金牌9枚,銀牌12枚,銅牌11枚,8人達國家一級運動員。先後被評為市優秀體育教師,市優秀教研工作者,省「芙蓉百崗明星」,全國健美操優秀教練員等稱號。
體育 曾仲明(附中派出)
1990年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學歷;1992至今一直在湖南師大附中體育教研組工作,中學一級教師,擔任多年的體育備課組長,專業素質全面,能力較為突出,具有極佳的教學、科研、訓練能力,個人綜合素質較強。曾有《中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研究》等多篇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者獲國家、省、市級的一等獎,主持的《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病理研究》課題獲國家級重點課題、《湖南省示範性高中體育課余訓練現狀調查及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獲湖南省改革發展成果獎一等獎,並參與多個國家級、省級、校級的課題研究。
⑸ 江西90後物理老師把閃電帶進課堂,這是怎麼回事
江西景德鎮市十三中學有位物理老師,把“閃電”帶進了課堂,讓學生們感受了一把“觸電”的感覺。“特斯拉線圈”產生出的“閃電”電壓雖然很高,但電流只有0.2毫安,遠低於對人體安全電流的限定值1毫安,所以才能直接用手觸碰。不過,看似輕松有趣的實驗,卻耗費了夏振東很多精力。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夏振東想通過這樣的實驗,提升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讓他們了解尖端放電、閃電產生雷聲的原因、怎樣用電安全等等。
江西90後物理老師把閃電帶進課堂,這是一種實驗課,倍受稱贊的一堂課。
⑹ 南昌有哪些貴族學校
1、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學費5.56萬/年)
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江科附中)是2015年經南昌市教育局批準的全日制非營利性民辦完全中學(附設小學部)。
學校佔地11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有專任教師246人,72個教學班,學生2800餘人。
學校有專任教師246人,其中特級教師9人,高級教師94人,一級教師74人,外籍教師1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43人,平均年齡37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
網路——百樹學校
網路——南昌市第五中學
網路——江西育華學校
網路——贛江新區金太陽實驗中學
⑺ 江西師大附中有名的老師有哪些啊
依據江西師大附中名師風采欄目中公布的名師,分別有英語老師傅國珍、音體美教師胡平清、特級教師姜兵雲、特級教師胡紀明、特級教師萬維其、特級教師毛宗致等。
其中如傅國珍老師為省級學科帶頭人,連續多年被學校授予「優秀班主任」的光榮稱號。省級學科帶頭人胡平清老師在省、市、地區進行教學示範、講學20多次,為省教研室撰寫相關科研內容,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7)江西育華學校初中部物理老師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師資力量:
1、學校現有教職工約337人,專任教師303人、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148人,佔比約49%。
2、升級學科帶頭人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5人,市級青年骨幹教師14人。
3、南昌市名科教師3人,教育碩士兼職導師13人。
4、研究生學歷教師4人,全國榮譽稱號教師10人,升級榮譽稱號教師14人,市級榮幸稱號教師28人,國家級獎勵教師24人。
二、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辦學成果:
1、自1984年以來先後有15人獲得全省高考文理科狀元。
2、學校為北大、清華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3、全國、全省國際奧賽一等獎人數和團體獎人數在省內為首位。
⑻ 2011年南昌市初中排名
1. 南昌十中少年班
2.南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3.南昌三中初中部
4.南昌育新學校初中部
5 .江西育華學校 (師大初中)
6.南昌二十八中
7.南昌二十七中
8.南昌豫章中學初中部
9.南昌一中初中部
10.洪都中學初中部
11.南昌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
12.南昌八中初中部
13.南昌十九中初中部
14.南昌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
15.南昌實驗中學初中部
16.南昌八一中學初中部
17.南昌鐵路一中初中部
1 南昌十中少年班
生源第一,老師水平較高,校園環境和教學設備尚可。十中少年班的辦學一直是一個飽受非議的話題。很多天才少年給浪費了。他們不需中考,但高考成績差強人意。如果按部就班的讀六年,他們中絕大部分應該能考取一本,而不至於淪落到江財等二三流大學。社會上呼籲取消少年班的呼聲很高,造成少年班的招生有很大困惑,報考的人不少,考上不去的人卻很多。把分數條當成去其他學校的敲門磚。年年有三千人報考,有一大半是五年級小朋友去積累考試經驗滴,十中今年擴招一百八,不知最後去了多少人。其實南昌每年適合讀少年班的小學生不會超過三十多個。大部分給拔苗助長了,成現代版的傷仲永。建議少年班在初二或初三時選拔不要在小升初時選拔學生。現在低齡讀書的小孩很多,初二初三時小孩身心和知識結構已成長的差不多,而年齡還十二三歲左右的人很多。如09年高考狀元龔書恆十六歲,外國語高二有一學生考取科大少年班都是很好的例子。生源第一,是因為沒那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家長會蠢到用權錢交易把不優秀的小孩送去讀少年班。事實上初中階段南昌市數理化竟賽獲獎的大部分是少年班學生。
2 南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生源第二,老師水平一般,校園環境和教學設備南昌第一。南昌的小學生更喜歡報考外國語學校,很多小學以考上外國語和十中少年班初中人數來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標准。外國語比十中少年班更熱門,更受學生和家長歡迎。其考試難度是有目共睹的。有的家長有意貶低外國語的考試,認為不就是會背幾個破單詞嗎。錯!外國語這張小升初的試卷包含歷史,地理,科學,時事,英語,奧數,語文和人文知識。備考外國語的小孩基本上和考少年班的小學生一樣學奧數,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雲軒和朱強奧數A班的成員。09年外國語小升初第二名就是雲軒奧數第一名。這份09年試卷很多大學生做過很多人得不到幾分。說句難聽的話那些外國語沖刺班的老師能考到68。5分的也不會太多。通過小升初考試,外國語學校基本壟斷了南昌小升初的精英。初中部分外語班和擴招班。外語班也會插進一些家裡有權有勢有錢的差生和教工子女。擴招班就是條子生。今年六個外語班本300人,實際380人。所以生源因有大批的關系戶沒有十中少年班純粹而降低到第二。師資水平一般,一直是遭學生和家長垢病的話題。很多老師的水平真的是山寨版的,有的科目連老師都沒,例如初一的地理找大四實習老師代課,一個學期前一個月沒老師,後面有一男一女兩十九歲老師教完。奇聞啊,堂堂外國語學校沒錢請老師,南昌的教育笑話。初中的數學,物理和化學老師都很弱,就英語還算強。男孩子還是不要考外國語學校。外國語初升高有直升班。前三十名基本師大附中零班的幹活。前一百七十名直升,剩下還有兩個高中的零班等著。所以外國語的老師差也沒關系。學生太優秀了。根本沒有中考壓力。但有一點要肯定外國語初中的老師很努力,只有教學水平差的,沒有不負責任的。這也是很多學生報考的一個原因。外國語初中中考成績外語班包括直升班重點率一直在98%左右。擴招班09年40%左右。中考狀元09鄧海濤(不加分621,裸分),08歐陽天,07任禾興(不加分,裸分)
3 南昌三中初中部
生源第四,老師水平較好,校園環境和教學設備尚可,唯一一所歷史悠久,一直辦有初中部而且教學質量穩步前進沒有退步的傳統名校。奧星班一直是其手中的王牌。也是吸引生源的強力武器。三中初中部附近分布著郵政路,珠市,豫章路,棉花市等著名小學,所已沒有生源之憂。特別是郵政路小學的地段基本就是三中的招生地段。不乏好生源,但沒有頂尖高手,近幾年沒有出過中考狀元。卻連續兩年08,09中考重點中學錄取人數超過四百。南昌市唯一重點超過四百人的學校,以人數取勝傲視其他中學。讀三中初中有個麻煩好學生會動員考三中高中部。不過其它學校也這樣。
2009年南昌市市屬中學中考排名第一是外國語,第二是三中。外國語除去114名直升,平均分達550多分,達二中錄取線,超三中平均分一百多分。育新歸東湖區教體局,師大附中,南大附中,南航附中歸省教育廳管,不在市教育局排名。
4 南昌育新學校初中部
生源第五,老師水平較好,校園環境還好,教學設備一般。教室簡陋,課桌椅子破爛,每個教室都找得出不是同一規格的桌椅,唯一找不出的可能是教工子女班。育新學校的學生是這樣評價老師的:沒有不會教的老師,只有不願學的學生。不是說老師很好,很負責任,確實沒有太爛,爛到不會教學生的老師。育新是為毛遠新等革命後代建造的,起點不低。學校的建築可是文物啊,沒人敢拆掉重建的。小學部的兩棟教學樓是大名鼎鼎建築大師梁思成設計的,圖書館是邵逸夫捐建的逸夫摟,年頭久了破就破了,湊和著用吧。老師的辦公條件也差,號稱"破樓里的富老師"。普通老師五年才有一個借讀指標,這可是錢啊。育新學校初中部的生源,就要講育新的小學部,基本上自產自銷。做為南昌市最大和唯一的九年制南昌市名校那可是名聲在外,老師個個富的流油啊。小升初別的學校不要來育新招人,育新也不去別的學校挖人。讒得旁邊的師大附中初中直流口水,枕邊一塊肥肉卻吃不道。學生們戲稱北京西路兩怨家。師大附中把育新惹毛了,育新會把報考師大附中高中的學生賣給二中。06年江西省高考狀元裸分是師大附中的,加分狀元則是二中的,該學生是育新九年培養,中考錄取師大附中,結果給二中買走。學籍卡還在師大,二中給另外辦了一個。二中到處宣傳報道狀元時,師大很是郁悶。育新的小學和南師附小,站前路小學整體對抗肯定比不過,差生太多。但如果南昌市每所學校抽前一百名學生PK,肯定育新獲勝。育新初一初二抓的不緊。初三抓成績很有一套,我鄰居小孩父母在外打工,從小沒人管,在東莞等好多地方讀過書,成績一般,初三到育新,一年後考取二中,令人稱奇。學生說是抓成績不打基礎。管他呢,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育新學校初中部 從03年開始崛起,最好一年重點率58%。08,09年均為50%。在生源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育新學校初中部有頂尖高手,06中考黑馬狀元胡天翼,08加分狀元黃程。09熊宇微和狀元失之交臂很可惜。09年中考,師大附中初中全面超越育新,2010年育新有兩個重點班迎站附中,是否能遏制附中上升趨勢,七月見曉。
5 江西育華學校
生源第三,老師較好,有一些高水平的老師。校園太小,就一棟老舊的教學樓,好像是原江西師大的化學樓吧。七老八十啦,在繼續發揮余熱為培育祖國的下一代貢獻力量。有一個可能兩百多平米的小籃球場。整個佔地面積可能就兩畝地,估計學生課間只能在教室休息了。這就一學校。一典型鴿子籠學校,如果不是沾外面就是師大的院子,環境不錯,靠掛羊頭賣狗肉,傍著師大附中,估計拿不到辦學許可證。就這破地方卻每年呼悠大量的小學生來報考。教學設施一般。教室里桌椅還統一,那長條板凳讓我想起了我讀小學的情景,而且巨怪的是課桌每人一個,卻偏偏要兩人坐一條長板凳。搞不懂啊,一個人一個椅子不是更好。每層樓那幾個靠廁所的教室里的學生尤其是夏天可就慘了,那個尿溲味可真叫人受不了。育華的學生在談到外國語漂亮的校園,優越的教學設施時只好說:我們重視的是精神上的享受。是的育華對學生洗腦很有一套,天天灌輸我們是最好的學校,我們以考取師大附中高中為目標。育華學校的學生有兩種身份,師大教工子女的學籍是師大附中初中部,其他招考和開後門來的通通是江西育華的學籍,說白啦設私立育華這個學校就是為了鑽政策空子,可以名目張膽的公開招考小學生,方便挖其他學校的優秀學生,又可以收取高額的搭讀費。而不受國家政策控制。是南昌最沒道德和最黑的學校。前幾年中考並不太好。擁有師大附小優質生源和全市招生的有利條件,表現一般。重點率和上師大附中高中人數比不贏同一條街的育新。師大附中領導想出了出成績的辦法,從初一開始每月月考排名,設零班,向全年級滾動淘汰,每學期期中和期末零班按全年級排名淘汰,一次就能換掉二十幾個人,三年下來,能一直呆在零班的人就是牛人了。各位家長想想,這就是附中所吹噓的老師利害,老師水平高用的著這樣折騰學生。我覺得初三得時候強化訓練是應該地,誰叫中國是應試教育呢?最終還是要看成績。但從初一就這樣,對學生身心健康和成長不利,學生普遍反映壓力大。
在這種殘酷訓練下,舉全年級三年博殺,集全年級精華組成的初三(七)班在09年中考迎來了輝煌的勝利。全班基本進入師大附中高中部。全年級一百多一點進附中,重點率64%。劉賦斌612加10分省三好總分622,外國語鄧海滔621裸分,育新熊宇微609加10分省三好總分619。09年育華中考全面超越育新。如果2010還有這樣的勢頭,育華學校排名可升到第三位。只要政變不變,近幾年不可能超越外國語。09年小升初生源大戰中因當時六月份教育局沒有放風可以借讀,結果外國語成最大贏家,第二獲利者是育華,因育華太黑,取消往年前五十名交一半搭讀費的規定,很多考取外國語的放棄附中。育新是最大輸家,很多優秀學生流失。育華初中報考師大高中,統招線低五分交一萬五,擇校線低十分交三萬優先錄取師大附中高中部。教工子女更有優惠,離重點線差一百分交一萬,差兩百交兩萬,三百以下交三萬。
6 南昌二十八中
生源一般,老師水平還過得去,有一些不錯的老師,其中包括全國優秀班主任,說明學校班主任工作還是不錯的。校園環境還好。教學設備也不錯。二十八中是純初中。是南昌市最大的初中,也是南昌市學生最多的初中。初一到初三每年級都有一千多人。前幾年,南昌二中蘇圃路老校區沒恢復初中前,二十八中小升初招生的人數火爆到要到二中老校借教室開班。其囂張之氣勢讓附近幾所學校招生壓力很大。那時可招到附近南師附小不少優質生源。二中恢復老校初中部後,二十八中優質生源受到影響。二中恢復老校初中部,官方的報道是為了緩解二十八中小升初招生的壓力,實際是為解決二中高中難招生的問題。二中高中因搬新校區,很難招好生源,每年中考報志願時,二中就會派副校長帶隊去各個熱點初中游說,要各學校老師幫忙給錢給好處叫好學生報考二中。在二中這老乾挖牆角的主面前,二十八中很快敗下陣來。優質生源不斷減少。二十八中有許多共建單位,說白了就是單位出錢,單位子女可不受地段限制優先就讀二十八中 ,很多學校都有這種情況。二十八中每年小升初八月初會進行分班考試,以前會分重點班,現在教育局嚴令不讓分了,都是平行班。但允許班主任自己找各科老師搭配,好的班主任能找到每科的好老師來教。二十八中分到好班主任班上就相當於進了重點班。二十八中最著名的是每班有家長委員會,說白了就是為了讓家長給自己班和學校免費出錢出力,遇到亂收費問題就拿家長委員會頂罪,說是家長委員會收得和學校無關。每班分有學習小組,組里的同學學習上互相幫助,這個還是不錯的。每年參加中考人數是南昌學校里最多的。2002-2008年,學校上重點高中線學生分別有238人、297人、267人、187人、262人、342人、382人。其中,梁曉陽以594分的成績奪得南昌市2002年中考狀元桂冠。08年為頂峰,09年退步不及27中好,考取重點288,師大附中60多人。重點率最高38%。09出了江西省高考狀元龔書恆,初中為二十八中,初中數理化競賽均獲一等獎,當年中考市第五名。為二十八中在09年挽回一些顏面。
南昌二十七中
該校是最值得表揚的學校,從一所流氓學校脫胎換骨成為城南區域的教育旗幟,二十七中的老師值得大家尊重。二十七中的優異表現改變了西湖區和青雲普區交界處沒有好的初中的凄慘局面。相對於二十七中,南昌的許多爛校幾十年沒有一點變化和提高教育質量,一直爛到底。這些不思進取的學校的領導應該失業,老師應該改行。二十七中也是純初中,校園和教學設施比二十八中差遠了,二十八中的教學條件比育新,育華也好多了。而且在二中初中部挖走一些好老師的情況下,中考上重點線人數年年上升09年中考在市屬學校排名第三,在外國語和三中之後。07,08,09三年中考重點率平均達50%。二十七中生源一般,經過上面幾所學校掐尖後,到二十七中手上優質生源基本上沒有了,所以該校考上師大附中的學生比上面幾所學校少。因學生比較普通,該校小升初有分班考試分普通班和實驗班。普通班基本就流氓多了。也就不會管的了。實驗班老師管得嚴抓的緊,笨鳥先飛吧,學生學的苦,平時也要晚快七點放學,初三聽說更苦。聽家長說學生潛能在初中基本全榨出來了,就是死做題,這些學生到高中後基本就不行了,沒後勁了。雖然我也不太認同這種教育方式,但沒辦法,中考只認分數,你再優秀,分數不上線,你就是失敗者。二十七中沒辦法象育新在初三那樣分層抓學生,育新每班1--19名抓師大率,20--39名抓重點率,後面的學生抓及格率控低分率,育新這種方法我覺得還是蠻科學的,可以以好帶差,又突出各自的目標,還沒把差生排除出去。能形成較好的學習氛圍。當然因不能分重點班,差生的教育一直困擾各個學校,差生不好教啊。所以大家打破頭擠外國語學校,關鍵原因是那好學生多啊。二中原來多牛啊,搬校後招不到好生源,高考成績一落千丈。老師還不是那些老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二十七中中考重點上線人數07年304 人08年308人, 09年365人
⑼ 南昌育華中學怎麼辦起來的
江西育華學校實為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師大附中或附中,位於南昌市北京西路194號,創辦時僅有初中部,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規模逐漸擴大,1956年開始招收高中學生,成為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現設有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勤工儉學辦公室、工會、團委等7個職能部門和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政史地
「這里是江西優秀中學教師、江西優秀中學生最嚮往的地方,因為這里的校風好、學風好、環境好,能成就事業、成功學業。」這是江西中學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對育華的一致印象。五十多年來的艱苦奮斗,形成了良好的辦學機制和氛圍。江西育華佔地不是很大,但校園內大樓與綠萌相襯,山水與小景輝映,堪稱園林式學校。整個校園環境顯得精緻、大氣,體現了育華學子做人大氣,做學問精緻。
江西育華的校園美麗,設施一流。分生活、教學、運動三大功能區。主體建築呈「王」字型,連廊連接起一流的現代化理、化、生實驗室12個,微機教室、語音教室11個,實驗樓有大型的天文望遠鏡;各班寬敞明亮的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圖書館有先進的電子閱覽室,運動場為全塑膠地面;多功能大樓有全新的室內球場、學術報告廳、會議廳及高規格的學生宿舍、食堂。這些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和設施都是一流的,為學生的成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⑽ 各位都聽過哪些著名物理老師的課
○鄭青岳老師(浙江省著名特級教師):課程改革是充滿機遇的挑戰,也是充滿挑戰的機遇。
○郭鳴中老師(四川省著名特級教師):一個人要有抱負,要和自己的工作結合起來,如果每次改革都抓住機會,走在研究和實踐的前面,你就會成功。
○馮容士校長(上海市風華中學)指出,數字化實驗系統的引入,必將改變傳統物理課堂教學的模式,為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帶來新的理念和領域。特別是DIS大部分實驗雖然還是傳統實驗,但對煩瑣的數據處理進行了整合,實現了數據採集、處理、描述同步進行的實時實驗模式。
○余國祥教授(浙江紹興文理學院):實驗不僅僅是動手,還要動腦。數字化實驗系統的引進,表面上看減少了動手操作,但實際上大大增加了智慧操作的程度。
○劉炳升教授(南京師范大學):DISLab最重要的特點是實驗的真實性和現代化,有利於學生理解現代實驗技術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它的發展代表著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整合的一種方向。
○張越老師(上師大附中):DISLab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代表,是上海新教材的支柱。
○劉齊煌(上海浦東教科所):DISLab實驗體現了創新精神,它不僅僅改變了實驗手段,還改變了實驗教育的理念。
○徐淀芳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DIS的開發主要基於以下三點的認識:1、信息化正在走近我們的生活,我們要讓學生有機會熟悉信息化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