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酒精搖晃是什麼物理

酒精搖晃是什麼物理

發布時間:2022-06-10 15:08:42

① 酒精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酒精(學名乙醇)

物理性質

1、液體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氣體密度為1.59kg/m³,

2、相對密度(d15.56)0.816,式量(相對分子質量)為46.07g/mol。沸點是78.4℃,熔點是-114.3℃。純乙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有特殊香味,易揮發。

化學性質

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為乙醛甚至進一步被氧化為乙酸。酒精中毒的罪魁禍首通常被認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體內也可以被氧化,但較緩慢,因為沒有催化劑),而並非喝下去的乙醇。

化學方程式

(1)酒精搖晃是什麼物理擴展閱讀

1、乙醇分子中含有極化的氧氫鍵,電離時生成烷氧基負離子和質子。

2、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電離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與重水之間的同位素交換迅速進行。

3、因為乙醇可以電離出極少量的氫離子,所以其只能與少量金屬(主要是鹼金屬)反應生成對應的醇金屬以及氫氣。

4、乙醇可以與空氣中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產生燃燒現象,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乙醇可以在濃硫酸和高溫的催化發生脫水反應,隨著溫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6、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禍首通常被認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並非喝下去的乙醇。

② 劇烈搖晃酒精的後果

在密閉的空間內劇烈搖晃酒精會摩擦生熱進而體積變大發生爆炸事故。所以在運輸時的儲罐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

③ 酒精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酒精的物理性質是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的液體。乙醇(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低毒性,純液體不可直接飲用。乙醇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氣味,並略帶刺激性,味甘。乙醇易燃,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酒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有著悠久的釀酒、飲酒的歷史。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關於中國酒類的起源,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戰國策》中記載「帝女令儀狄造酒,進之於禹」。殷商時期,我國已擺脫原始釀酒的方法,開始進入制曲釀酒階段。周代釀酒已發展成獨立且具有相當規模的手工業作坊。最初的酒是果酒和米酒。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都是以果實或糧食蒸煮,加曲發酵,經壓榨、過濾後製得的酒。隨著人類的進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在原來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通過蒸餾提高了酒精的濃度,出現蒸餾酒。

④ 酒精度數如何計算

酒的度數表示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通常是以20℃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酒精度一般是以容量來計算,故在酒精濃度後,會加上「Vol. 」以示與重量計算之區分。

啤酒的度數則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產原料,也就是麥芽汁的濃度,以12度的啤酒為例,是麥芽汁發酵前浸出物的濃度為12%(重量比)。麥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以麥芽糖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麥芽糖轉化而來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於12度。如常見的淺色啤酒,酒精含量為3.3-3.8%;濃色啤酒酒精含量為4-5%。

(4)酒精搖晃是什麼物理擴展閱讀:

體積分數99.5%以上的酒精稱為無水酒精。生物學中的用途: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無水乙醇可以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

95%的酒精用於擦拭紫外線燈。這種酒精在醫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則只會將其用於相機鏡頭的清潔。

70%~75%的酒精用於消毒。這是因為,過高濃度的酒精會在細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其進入細菌體內,難以將細菌徹底殺死。若酒精濃度過低,雖可進入細菌,但不能將其體內的蛋白質凝固,同樣也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40%~50%的酒精可預防褥瘡。長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長期受壓可引發褥瘡,如按摩時將少許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勻地按摩患者受壓部位,就能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褥瘡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於物理退熱。高燒患者可用其擦身,達到降溫的目的。因為用酒精擦拭皮膚,能使患者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皮膚的散熱能力,酒精蒸發,吸熱,使病人體表面溫度降低,症狀緩解。

注意: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可能會刺激皮膚,並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⑤ 酒精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是什麼

酒精,結構簡式為C2H5OH。
物理性質:無色、透明液體,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易揮發,密度比水小。
密度:0.78945 g/cm^3; (液) 20°C
熔點:-114.3 °C (158.8 K)
沸點:78.4 °C (351.6 K)
黏度:1.200 mPa·s (cP), 20.0 °C
分子偶極矩:5.64 fC·fm (1.69 D) (氣)
折光率:1.3614
相對密度(水=1): 0.79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燃燒熱(kJ/mol): 1365.5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壓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2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於醚、氯仿、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
電離性:非電解質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易揮發),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劑)。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化學性質:
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C、O原子均以sp3雜化軌道成鍵、極性分子。
酸性(不能稱之為酸,不能使酸鹼指示劑變色,也不與鹼反應,也可說其不具酸性)
乙醇分子中含有極化的氧氫鍵,電離時生成烷氧基負離子和質子。

CH3CH2OH→(可逆)CH3CH2O- + H+
乙醇的pKa=15.9,與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電離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與重水之間的同位素交換迅速進行。
CH3CH2OH+D2O→(可逆)CH3CH2OD+HOD
因為乙醇可以電離出極少量的氫離子,所以其只能與少量金屬(主要是鹼金屬)反應生成對應的醇金屬以及氫氣: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乙醇可以和高活躍性金屬反應,生成醇鹽和氫氣。
醇金屬遇水則迅速水解生成醇和鹼。
即:
(1)乙醇可以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氫氣,但不如水與金屬鈉反應劇烈。
(2)活潑金屬(鉀、鈣、鈉、鎂、鋁)可以將乙醇羥基里的氫取代出來。
還原性: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禍首通常被認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並非喝下去的乙醇。例如
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條件是在催化劑Cu或Ag的作用下加熱)
實際上是乙醇先和氧化銅進行反應,然後氧化銅被還原為單質銅,現象為: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
乙醇也可被高錳酸鉀氧化,同時高錳酸鉀由紫紅色變為無色。乙醇也可以與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當乙醇蒸汽進入含有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的硅膠中時,可見硅膠由橙紅色變為草綠色,此反應現用於檢驗司機是否醉酒駕車。酯化反應乙醇可以與乙酸在濃硫酸的催化並加熱的情況下發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
C2H5OH+CH3COOH-濃H2SO4△(可逆)→CH3COOCH2CH3+H2O(此為取代反應,但逆反應催化劑為稀H2SO4或NaOH)
「酸」脫「羧基」,「醇」脫「羥基」上的「氫」與氫鹵酸反應乙醇可以和鹵化氫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鹵代烴和水。
C2H5OH + HBr→C2H5Br + H2O或寫成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OHC2H5OH + HX→C2H5X + H2O

注意:通常用溴化鈉和硫酸的混合物與乙醇加熱進行該反應。故常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氧化反應:
(1)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並放出大量的熱,不完全燃燒時還生成一氧化碳,有黃色火焰,放出熱量
完全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
不完全燃燒:2C2H5OH+5O2—點燃→2CO2+2CO+6H2O
(2)催化氧化:在加熱和有催化劑(Cu或Ag)存在的情況下進行。
2Cu+O2-加熱→2CuO
C2H5OH+CuO→CH3CHO+Cu+H2O
即催化氧化的實質(用Cu作催化劑)
總式: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工業制乙醛)
乙醇也可被濃硫酸跟高錳酸鉀的混合物發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應,燃燒起來。(切記要注酸入醇,酸與醇的比例是1:3)

消去反應和脫水反應:
乙醇可以在濃硫酸和高溫的催化發生脫水反應,隨著溫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1)消去(分子內脫水)制乙烯(170℃濃硫酸)製取時要在燒瓶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以免爆沸。
C2H5OH→CH2=CH2↑+H2O
(2)縮合(分子間脫水)制乙醚(130℃-140℃ 濃硫酸)
2C2H5OH →C2H5OC2H5 + H2O(此為取代反應)
脫氫反應:乙醇的蒸汽在高溫下通過脫氫催化劑如銅、銀、鎳或銅-氧化鉻時、則脫氫生成醛。

⑥ 用力搖動酒精會怎樣

用力搖動一個液體,他會跟著晃動,酒精會揮發,他是易揮發的物質。

⑦ 酒精的物理性質

酒精
主要成分: 乙醇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酒香。
燃點(℃):75
熔點(℃): -114.1
沸點(℃): 78.3
相對密度(水=1): 0.79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燃燒熱(kJ/mol): 1365.5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壓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2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易揮發,易燃燒,不導電的液體。有酒的氣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學名是乙醇, 分子式C2H5OH,因為它的化學分子式中含有羥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凝固點-117.3℃。沸點78.2℃。能與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濕性。與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點78.15℃。乙醇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極限濃度3.5-18.0%(W)。酒精在70%(V)時,對於細菌具有強列的殺傷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劑,溶劑等。處於臨界狀態(243℃、60kg/CM·CM)時的乙醇,有極強烈的溶解能力,可實現超臨界淬取。由於它的溶液凝固點下降,因此,一定濃度的酒精溶液,可以作防凍劑和冷媒。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種可再生能源。

⑧ 酒精發揮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酒精具有揮發性。同物質的三態,從分子結構上,大多都是固體分子間距離小(密集)液態較大
氣態就非常大了。
酒精揮發,分子間距離變大,變成氣態。同時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所以是屬於物理變化

⑨ 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麼

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酒精揮發是酒精分子運動的結果,酒精分子本身沒變化,只是酒精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液相到氣相的變化,性質沒有改變,僅僅是狀態的改變,屬於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是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揮發的概念

揮發一般指液體成分在沒有達到沸點的情況下成為氣體分子逸出液面。多數液體都有這種現象,而酒精揮發是由於乙醇分子逸出的現象。揮發量的多少,主要與溫度、物質性質有關。

揮發也是一種物理變化,是物質分子的自由散發,自由移動,不受溫度的影響,它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固體。揮發一般是指有機物,如酒精、汽油、樟腦精等。

⑩ 酒精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熔沸點低,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氯化鈉在其中可形成膠體。
化學性質: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燃燒,能酯化,能與活潑金屬鈉反應,可制乙烯,也可制乙醛。

閱讀全文

與酒精搖晃是什麼物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