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質的主要物理化學指標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其中:
(1)
物理性指標
①
固體物質(TS)
水中固體物質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蒸發殘余物。按水中固體的溶解性可分為溶解固體(DS)和懸浮固體(SS)。溶解固體也稱「總可濾殘渣」,是指溶於水的各種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總和。在水質分析中,對水樣進行過濾操作,濾液在103~105℃溫度下蒸干後所得到的固體物質即為溶解固體。懸浮固體也稱作「總不可濾殘渣」,在水質分析中,將水樣經0.45微米濾膜過濾,凡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顆粒物即為懸浮固體。
②
渾濁度
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水體渾濁的程度可用渾濁度的大小來表示。所謂渾濁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質對光線透過時所產生的阻礙程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l
L水中含有1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目前濁度採用NTU單位。
③
顏色
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於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肢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後所呈現的顏色。表色則是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異常顏色的出現是水體受污染的一個標志。
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2)化學指標
①
化學需氧量(COD)
②
生化需氧量(BOD)
③
總有機碳(TOC)
④
有機氮
⑤
pH值
⑥
有毒物質指標
(3)
生物指標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希望採納!!!
Ⅱ 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有哪些
物理性質:
沸點:99.975℃(氣壓為一個標准大氣壓時,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點:0℃
比熱容:4.186kJ/(kg·℃) 0.1MPa 15℃蒸發潛熱:2257.2kJ/(kg) 0.1MPa 100℃
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3kg/m3,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 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 kg/m3。
。
化學性質:
1.穩定性:在2000℃以上才開始分解。
水的電離:純水中存在下列電離平衡:H₂O==可逆==H⁺+OH⁻ 或 H₂O+H₂O=可逆=H₃O⁺+OH⁻。
註:「H₃O⁺」為水合氫離子,為了簡便,常常簡寫成H⁺,更准確的說法為H9O4⁺,純水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10⁻⁷mol/L。
2.水的氧化性:水跟較活潑金屬或碳反應時,表現氧化性,氫被還原成氫氣。
2Na+2H₂O=2NaOH+H₂↑
Mg+2H₂O=Mg(OH)₂↓+H₂↑
3Fe+4H₂O(水蒸氣)=Fe₃O₄+4H₂(加熱)
C+H₂O=CO+H₂(高溫)
3.水的還原性:水跟氟單質反應時,表現還原性,氧被還原成氧氣
2F₂+2H₂O=4HF+O₂↑。
4.水的電解:
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工業上用此法制純氫和純氧 2H₂O=2H₂↑+O₂↑。
5.水化反應:
水可跟活潑金屬的鹼性氧化物、大多數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飽和烴發生水化反應。
Na₂O+H₂O=2NaOH
CaO+H₂O=Ca(OH)₂
SO₃+H₂O=H₂SO₄
P₂O₅+3H₂O=2H₃PO₄
CH₂=CH₂+H₂O←→C₂H₅OH
6.水解反應
鹽的水解:
氮化物水解:Mg₃N₂+6H₂O(加熱)=3Mg(OH)₂↓+2NH₃↑
NaAlO₂+HCI+H₂O=Al(OH)₃↓+NaCI(NaCI少量)
碳化鈣水解: CaC₂(電石)+2H₂O(飽和氯化鈉)=Ca(OH)₂+C₂H₂↑
鹵代烴水解: C₂H₅Br+H₂O(加熱下的氫氧化鈉溶液)←→C₂H₅OH+HBr
對於人來說,水是僅次於氧氣的重要物質。在成人體內,60~70%的質量是水。兒童體內水的比重更大,可達近80%。如果一個人不吃飯,僅依靠自己體內貯存的營養物質或消耗自體組織,可以活上一個月。
但是如果不喝水,連一周時間也很難度過。體內失水10%就威脅健康,如失水20%,就有生命危險,足可見水對生命的重要意義。
水還有治療常見病的效果,比如:清晨一杯涼白開水可治療色斑;餐後半小時喝一些水,可以用來減肥;熱水的按摩作用是強效的安神劑,可以緩解失眠;大口大口地喝水可以緩解便秘;睡前一杯水對心臟有好處;惡心的時候可以用鹽水催吐。
Ⅲ 什麼是水的理化指標
水是自然界生命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條件。在自然界中,我們隨處可見水的存在,但是,看似簡單的水,它們所含物質卻不盡相同。因此,才有硬水與軟水、酸性水和鹼性水的區別,這就是水的理化指標。水的理化指標是水質的物理和化學元素的特性,通過調整這些指標來滿足水草的生長需要環境。 }aEr
●pH 酸鹼度 ?s&[$Ol
pH酸鹼度是指水質呈現出的酸性和鹼性的特徵,計量單位用pH表示,以1~14為酸鹼度的記數,7為中性值,小於7為酸性的水質,大於7為鹼性的水質。水質的酸鹼度是由水中所含的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來決定的,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鈣物質,如珊瑚石等含大量碳酸鈣的物質,水就會偏鹼性;在種植有水草和飼養有熱帶淡水魚的水族箱中,水草的腐枝爛葉與魚的糞便的分解物會產生大量的硝化物質,使水質呈現出酸性。在種植水草時必須要了解水草對水質的要求,有些水草適合偏鹼性的水質,如水榕類的水草;在水草的大家庭中,大多數的水草是適合在偏酸性的水質中生長。在種植水草時,如果將喜歡酸性水質的水草種植在鹼性水質中,用不了一個月水草就會腐爛枯死。對於熱帶魚飼養,首先也必須了解其對水中酸鹼度的喜好,如蝙蝠鯧、黃鰭鯧、潛水艇等熱帶魚喜歡在鹼性的水中生活,當水質變為酸性時,這些魚的魚體就會變白、爛鰭,出現病變,因此,在飼養這類魚時,要經常在水中加一點鹽或在水族箱中放置珊瑚石、珊瑚砂,增加水中的鹼性,當然配置水草時也應選擇喜歡鹼性水質的水草。相反,像紅綠燈之類的魚則喜歡在偏酸性的水中生活,在飼養中,可以在水族箱內或過濾器中放置一些硝酸,以增加水中的酸性成分。在大多的飼養情況下,水族箱中的水質往往偏酸性,這是因為水族箱的水由於腐草、魚的糞便、魚吃剩的飼料腐化變質,產生硝化物,導致水質變酸性,微酸性水質有利於水草的生長,但過度酸性化,會破壞水草植物細胞以及魚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當酸度超過了水草的承受能力時,就會引起水草枯竭腐爛,最後死亡。 7*j_`f*
●碳酸硬度 'E5fw
碳酸硬度是指水的軟硬度,用碳酸鹽硬度來表示。碳酸鹽硬度值低時為軟水,高時為硬水,絕大多數水草要求水質軟硬度在碳酸鹽硬度為3.5~4。影響水的軟硬度占,條件是水中所含礦物質的量,這些礦物質包括有碳酸鈣、銅離子、鐵離子等,當這些礦物質的含量達到一定量時,我們稱之為硬水,如井水、山中的溪流等由於它們存在子多礦物質的環境中,就會有許多礦物質存在;相反如果這些礦物質的含量很少,甚至沒有,我們稱之為軟水,如江河水、湖泊等的水,這些水中含有植物的腐枝敗葉,並且水在流動中經過泥沙的滲透,這種水質都是軟水。再有就是蒸餾水和去離子水,是經過處理的水,也是軟水。絕大多數的水草都生長在軟水的環境中,而熱帶魚的生長環境則不盡相同,這和它們各自生長的地域不同有關,南美洲與非洲的水質完全不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的水質為軟水,非洲的馬拉維湖的水質為硬水。因此,南美洲的水草和熱帶魚適合軟水的環境,而非洲的水草和熱帶魚適合硬水的環境。在平時種植水草和飼養熱帶魚時,我們可以通過減少或增加水中礦物質的含量來調節水的軟硬度。要使水質變硬可以在水中放入含有碳酸鈣的珊瑚石、貝類等;要使水質變軟,可以在水中增加酸性的物質,如用活性炭、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水中的礦物質,使水質變軟。「草泥丸」是最常見的用來調節水質的材料,它可降低水的硬度,為水草和熱帶魚創造一個與自然相仿的水質環境。草酸泥除了使水質變軟外,還可以在水中補充微量元素、水草生長所需的激素和腐植酸等。草泥丸是從泥炭中提煉出來的,不會對水質造成污染。使用中要注意的是,在pH低的水族箱中使用,會使水質的pH更低,因此,需要調高水質的pH。
●亞硝酸鹽 V-_uoNS]
亞硝酸鹽是由細菌在分解蛋白質時產生的氨氣轉化而來的,水中的蛋白質被細菌分解產生氨,氨又被硝化細菌分解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有毒的物質,當水中含量達到0.1毫克/升時,水質的pH減低,會抑制水草對鈣、鎂、鐵的吸收。同時,亞硝酸鹽又是藻類的最好的營養,藻類大量的繁殖,不僅會影響水族箱的觀賞效果,還會與水草爭奪水中的養分。亞硝酸鹽濃度過高,還會引起魚中毒,表現為魚體體色淺談、食慾不振、還會影響許多熱帶魚的血液循環,造成魚的呼吸困難,當水中的亞硝酸鹽的濃度超過1毫克/升,魚就會死亡。要消除水中的亞硝酸鹽一股的辦法是利用生物細菌來分解水中的亞硝酸鹽,比如硝化細菌,還有就是在平時飼養魚類和種植水草時,要注意水族箱水的衛生,不要給魚喂過量的食物,要經常用吸水管吸出水中的雜物,如魚的糞便、殘餌、水草的枯枝爛葉等,以保持水質的清潔。亞硝酸鹽的濃度可以用亞硝酸鹽測試劑來測試。 }xxDn(
●氯 r2H%7@ xd
我們口常使用的水一般是自來水,而自來水取之於江河的水,為了消毒,在水中都使用消毒葯物,這些葯物會產生氯氣,水中的氯會對魚體表層的黏液及鰓部產生毒害,作為飼養魚的水,在水中含氯量為0時,才是安全的,當水中氯氣含量超過0.05克/升魚就會死亡,要消除水中的氯氣可以用大蘇打來中和水中的氯氣,或將含有氯氣的水在太陽下暴曬24小時,或將合有氯氣的水存放一個星期左右,才能作為飼養水來使用。另外,在水族商店中還可以買到「水質安定劑」、「除氯水」等,此類葯劑中合有保護魚類表層黏膜、殺滅水中有害細菌的元素,特別是對剛進入水族箱的魚類效果最佳。 N|T0tJ~3
●氨 (+Z\4DG
氨是水族箱中魚的排泄物、魚的分泌物、水草的枯枝爛葉被細菌分解所產生的有害氣體,水族箱的細菌會將魚的排泄物、殘餌、魚屍體中的蛋白質分解,作為自身的營養來源,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產主氨。氨對魚有極大的危害性,而且極易被水草所吸收,當水草的內部積集過量的氨時,水草就會中毒死亡。在鹼性的水質中氨的產生速度要比在酸性的水質中快,消除水中的氨可以用換水的方法來減少水中氨的濃度,也可用吸氨石、硝化菌來減少水中氨的含量。 On`]\_6@g
●硫化氫 f.GQ8q2rQ
硫化氫是由水族箱中魚的殘餌、糞便等分解產生的有毒氣體。當水中的硫化氫含量過高時,若破壞魚的呼吸系統,引起魚窒息死亡。因此,經常做好水族箱的請潔衛生是減少硫化氫產生的有效途徑。 cXjb_(D
●微量元素 6^G\ },
微量元素是水草組織結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們是組成水草細胞最基本的營養元素
Ⅳ 水的物理性質包括哪些指標
(1)水的顏色、氣味、熔點、沸點、比熱容、密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導熱性、延展性等等。 物質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2)水(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在4攝氏度時,水的密度最大為1g/cm2,在101kpa下,水的凝固點為0攝氏度(結冰),沸點是100攝氏度。同質量的水和冰,冰的體積比水的密度小,因此冬天湖面結冰,有效的保護地下生物。誰的導電能力很弱,在低電壓下一般不能導電,但在高壓下水的導電能力增強。誰有很好的分散性,所以常作溶劑。
1.地球從原始星雲凝聚成行星後,由於內部溫度變化和重力作用,物質發生分異和對流,於是地球逐漸分化出圈層,在分化過程中,氫、氧氣體上浮到地表,再通過各種物理及化學作用生成水;
2. 水是在玄武岩先熔化後冷卻形成原始地殼的時候產生的。最初地球是一個冰冷的球體。此後,由於存在地球內部的鈾、釷等放射性元素開始衰變,釋放出熱能。因此地球內部的物質也開始熔化,高熔點的物質下沉,易熔化的物質上升,從中分離出易揮發的物質: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氣,試驗證明當1 m3花崗岩熔化時,可以釋放出26 L的水和許多完全可揮發的化合物。
Ⅳ 什麼叫水質指標它分為哪三類
一、物理性指標
1、感官物理性指標
感官物理性指標包括溫度、色度、渾濁度、透明度等。
2、其他物理性水質指標
其他物理性水質指標包括總固體、懸浮性固體、固定性固體、電導率(電阻率)等。
二、化學性水質指標
一般的化學性水質指標有pH值、硬度、鹼度、各種離子、一般有機物質等。
三、生物學水質指標
生物學水質指標一般包括細菌總數、總大腸菌數、各種病原細菌、病毒等。
(5)水有哪些物理指標擴展閱讀
養殖水質好的標準是「肥、活、嫩、爽」,這四個字與水體藻類指標相關:
(1)「肥」指水色濃,藻類數量高,透明度在25~40cm,浮游植物濃度20~50mg/L。
(2)「活」指藻類種群處於繁殖旺盛期,池中物質循環良好。水色和透明度經常有變化,包括日變化和周期性變化。日變化就是所謂的「早青晚綠」、「早紅晚綠」等,周期性變化指水色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時間性和重復性。
(3)「嫩」指水肥而不老,即藻類種群處於增長期,繁殖快,但細胞未老化,水色鮮嫩,易消化的浮游藻類多。
(4)「爽」指水質清爽,水中懸浮或溶解有機物較少,清爽不粘,水面無漂浮油污,無泡沫,無藍藻、裸甲藻等形成的水華,無渾濁感。
調水的目的是調節水中的藻相和菌相,使水體達到藻相平衡、菌相平衡,本質是為了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
藻相平衡指養殖水體中藻類的數量及藻類種類的比例,不同藻類都有且有益藻類佔多數,主要反映指標為透明度和水色。養殖水體藻類光合作用產氧旺盛,而且一部分作為魚的食物易於消化,藻類不能形成水華。
菌相平衡指的有益菌類,如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等等對養殖水體有益的菌類占據優勢菌群,厭氧菌等致病菌較少。
Ⅵ 水質的物理指標和化學指標分別有哪些
指標如下:1、逆滲透(R.O.):施加比滲透壓更大的壓力,使水通過半透膜從而除去水中的雜質和細菌的一種除鹽方法。2、溶解性固體:水中可溶性離子的含量。3、電導率(T.D.S):水的導電性即水的電阻的倒數,通常用它來表示水的純凈度。由於水中含有各種溶解性鹽類,並以離子的形態存在。當水中有電極存在時,這些離子就可以使水產生導電作用,故水的導電能力的強弱程度就稱為電導率。4、水的酸鹼性:以水的氫離子濃度對數的負值表示水的酸鹼度,即水的PH值大小,小於7是鹼性,等於7是中性,大於7是酸性。5、水的臭味:水中的水生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爛而發出的臭味;水中有機物質的腐敗分解而散發的臭味;水的溶解性氣體如SO2、H2S、NH3;溶解性鹽類或泥土的氣味、排入水體的工業廢水所含如石油、酚類等臭味、消毒水過程加入氯氣的氣味。6、濁度:由於水中含有懸浮及膠體狀態的微粒,使的原是無色透明的水產生渾濁的程度稱為濁度。渾濁度是一種光學效應,是光線透過水層時受到阻礙的程度,表示水層對於光線散射和吸收的能力。7、水的色度:水的色度是對天然水或處理後的各種水進行顏色定量測定時的指標。產生顏色的原因是由於溶於水的腐殖質、有機物或無機物造成。工業廢水也可能使水體產生各種各樣的顏色。例如:粘土-黃色,鐵的氧化物-褐色,硫化物-淺藍色,藻類-綠色,腐敗的有機物-黑褐色。8、水的硬度:水中有些金屬陽離子,同一些陰離子結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熱的過程中,由於蒸發濃縮,容易形成水垢,附著在受熱面上而影響熱傳導,我們把水中這些金屬離子的總濃度稱為水的硬度。由於其它的金屬離子在水中的濃度很低,故通常把水中的鈣、鎂離子的濃度看作是水的硬度。
Ⅶ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一般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類。
1、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
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
2、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cr):指用強化學氧化劑(我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5):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cr> BOD5。
一般BOD5/ CODcr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2、H2O、NO、SO2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pH值
(8)、重金屬
3、生物性指標
(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
(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Ⅷ 水質檢測的指標有哪些
為了加強地表水水質的管理,更好的防治水環境污染,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部正式發布了《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了我國未來15年將實現水環境監測的發展目標。
水質監測是對水環境中的污染物和污染因素進行監測,監測過程中可依據水體含污染物情況及水質的變化趨勢而進行評價,可為環境管理領域、環境科學研究領域提供數據和資料。
水質監測指標的種類較多,按照性質分類主要可分為物理監測指標、化學監測指標、毒理學指標和生物監測指標這四類。
一、物理監測指標
物理監測指標指的是不涉及化學反應,參數測定後水樣不發生變化的要素。其包括了感官物理監測指標和其他物理性水質指標。
●感官物理監測指標指通常可以用眼、鼻、舌等感覺器官去直接觀察的指標,也可用化驗儀器去檢驗,如:水的溫度、色度、透明度、濁度、嗅味度、懸浮物、肉眼可見物等。
●其他物理性水質指標有總固體、懸浮固體、可沉固體、電導率等。
二、化學監測指標
化學監測指標是指水體中雜質以及污染物的化學成分和化學作用的綜合性指標。主要包含一般的化學性水質指標和氧平衡指標。
●一般化學性水質指標指的是PH、鹼度、硬度、氯離子、銨離子、硝酸根離子、亞硝酸根離子、鉀離子、鈣離子、鎂離子、鈉離子、總含鹽量、一般有機物質等。
●氧平衡指標是評價水環境有機污染中的重要指標,其中包括了溶解氧(DO)、總耗氧量(TOD)、化學耗氧量(COD)、生化耗氧量(BOD)、總有機碳量(TOC)等。
三、毒理學指標
毒理學指標是指污水中達到一定的濃度後,能夠危害人體健康、危害水體中的水生生物,或者影響污水生物處理的物質,這類有毒物質是毒理學指標評價水質的依據。這里有毒物質指標指的是各種重金屬、氰化物、多環芳烴、各種農葯等,例如:砷、硒、汞、鎘、鉻、鉛、銀、硝酸鹽、氯仿、四氯化碳、滴滴涕、六六六等。
四、生物監測指標
生物監測指標主要是針對水中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監測,是避免水傳疾病爆發的重要監測指標,該指標主要監測菌落總數、總大腸桿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游離性余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