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體溫的辦法
身體強壯,百病不侵,就要把體溫提高到37度。這是中西醫都認同的觀點。體溫每降低一度,免疫力就降低30%;癌症病人的體溫在35度左右。西醫認為,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應該是37度。不知道有多少人的體溫能達到37度。我自己的體溫,5年前病得最厲害的時候大約是36 - 36.2度。艾灸五年後,現在大約是36.6 - 36.7度,從來沒有到過37度的正常水平。
體溫低會得什麼病,請大家自己去看書學習,我就不說了。在這里重點討論的是提
高體溫的方法。醫生書中提到的方法大概有:泡澡,泡腳。泡澡容易著涼。許
多中國家庭都沒有浴缸,這個方法不太實用。下面講的是我自己的提高
體溫的方法。
1,艾灸,這是最有效的方法。艾條在燃燒的時候溫度很高,即使把艾條放在距離皮
膚1 - 2厘米的地方,溫度也高達70 - 80度。對冰涼的穴位進行加熱,當然是越高溫
效果越佳。這就是為什麼直接灸比懸灸,效果要好很多。畢竟直接灸很殘忍,要把
皮肉燒焦,燒糊,化濃,所以能夠接受直接灸的勇敢人少之又少。
2,天灸,也叫曬太陽。天灸比艾灸優越的地方是,天灸能大面積地加熱全身。這是
艾灸無法比美的。但是,太陽光有紫外線。如果讓
紫外線直接照射在皮膚上,久而久之,容易的皮膚癌。如果穿著衣服來曬,能夠當
著紫外線,但也擋住了能真正治病的遠紅外線.沒有了遠紅外線,天灸的效果就要比艾灸
差很多。
3,熏蒸,把全身或者腿放入蒸籠里蒸15 -20 分鍾。蒸籠的溫度很高,大約有60度,
能大面積地提高體溫。夏天的時候蒸全身,一個星期,蒸一次,痛快地出一次汗,把
寒氣排除體外(血虛者不合適)。冬天蒸腿,不能出汗,全身發燙就出來,比泡腳舒
服100倍。感冒發燒初起,蒸雙腿直到出汗,汗出病退,能把感冒發燒扼殺在搖籃里。
是最綠色,最安全的退熱方法。熏蒸雙腿還能大大地緩和膝關節風濕痛。
4,熱水袋熱敷,不要小看熱水袋,放對了地方,能起到吃腎氣續命丹的作用。學習
中醫之前,我使用熱水袋幾十年了,腳冷,就把熱水袋放在腳;手冷,就把熱水袋
放在手。幾十年後,手腳依舊冰涼,為什麼呢?放錯地方了。
2. 如何提高體溫
提高體溫可以從改善基礎代謝率和改善供血、補氣益血等方面進行治療:第一、提高體溫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建議應用鍛煉的方法來提高基礎代謝和有氧代謝,可採取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的方法,來提高體內的基礎代謝率,而起到提高體溫的作用和效果。第二、給身體行保暖保溫的方法,可以利用物理升溫法進行提高體溫,例如應用保暖床、保暖枕、保暖毯,都可以提高體內的溫度。第三、服用提高基礎代謝率的葯物,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可以服用甲狀腺激素葯物,例如優甲樂等。第四、應用補氣、補血的葯物,都可提高體內的體溫,例如服用中葯丹參、紅花、西洋參、黃芩、黃芪等,都可以起到補氣益血的作用效果。
3. 提高體溫的最好方法
1.用超慢跑提高體溫
運動能提高體溫,還能適度積累疲勞以便入睡。
這里為大家介紹,就算是體力差的人也能輕松開始的超有效有氧運動——超慢跑。這個運動比快走的速度慢一點,不會感到辛苦或痛苦。
以高齡者為調查對象研究顯示:一天30分鍾以上,一周5天以上的步行或是有運動習慣的人,很少有睡眠的煩惱。
超慢跑不需要暖身,是非常輕松的運動方式。而且消耗的熱量是走路的2倍,兼具瘦身、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效果。若能持續進行,還可活化掌管思考的額葉。在傍晚到入睡前2小時實行超慢跑,讓體溫上升,一夜好眠。
超慢跑的方法:
肩膀放鬆,輕輕揮動雙手
比快走慢一點,時速約為3~5km
步伐約10cm,約平常走路的半步長
以前腳掌著地
2.單腳站立1分鍾,提高運動量
即使知道每天運動比較好,但就是沒有時間,建議你可以做做順便運動。在等待或是紅綠燈時,試著單腳站立。
單腳會比雙腳站立時多負擔2.75倍壓力,左右腳各站1分鍾x3次,等同於1天走53分鍾的運動量。無需特別運動,就能提高運動量。特別是許多女性常有的畏寒體質,改善的基本原則就是保持身體溫暖、訓練肌肉、讓又冷又硬的肌內變軟。
光是邁開步伐,大步快走,不僅能增加運動量,還能讓髖關節變柔軟,增加血流量。還可進一步使全身肌肉緊實,並預防水腫,亦可節省時間。
注意保持正確的姿態,背部挺直,抬頭挺胸的走路。
早上爬不起來,或是覺得自己身體狀況不好時,便可透過這樣的順便運動,增加肌力,達到改善的效果。
不搭電梯改爬樓梯,或是稍微繞一點路回家等,試著找到不會勉強自己也能維持下來的方法吧。
3.吃鍋類、辣味料理,讓體溫上升
讓深部體溫下降,人就會想睡。要知道,吃過晚餐後體溫上升,深部體溫就會開始急劇下降。
晚餐若有攝取到辣椒素(辣椒的主要成分),會讓體溫暫時升高。根據《晚餐中攝取一千毫克的錠狀辣椒素》實驗報告顯示:在體溫上升2小時後,體溫會下降0.6℃。
但若攝取大量的辣椒素,會使胃粘膜變得脆弱,容易導致腸胃失常、易咳嗽等狀態。
對辣味特別敏感的人也無需勉強食用。想讓體溫上升,建議可食用鍋類料理。如什錦火鍋、豆腐鍋、雞肉火鍋、牡蠣鍋等,都可以讓身體變得溫暖。
特別是蝦、牡蠣、扇貝等含有甘氨酸(氨基酸的一種),能讓深部體溫下降,提高睡眠品質。
提起到溫暖身體就不能忘了生薑。將生薑切絲放入,跟其他食材一起炒拌或是做成湯都很不錯,在紅茶內加入姜和蜂蜜做成熱飲也很棒。
薑茶:
用熱水泡一杯200ml的熱紅茶
在熱紅茶里加入一小勺薑末,一大勺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4. 發燒怎麼樣用物理方法降溫最快,而有效!
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
我們的身體藉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
御系統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
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
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時(37—38.5℃)使用葯物來退
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並使他們產生抗葯性,一旦死灰復燃,往往更難治療。
●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5. 一個多月的嬰兒體溫偏高一點,要如何物理
1.退熱貼:建議家裡常備一些退熱貼,退熱貼使用方便,貼到寶寶額頭上就可以快速散熱降溫,方便好用。
2、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3、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4、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6. 怎麼樣用體濕槍測溫使體溫快速升高
你可以吹暖風,把空調開到32度,開車空調暖氣開到最大,體溫槍測溫就會立馬升高
7. 怎樣物理性調節體溫
主要是散熱和保溫,可通過以下途徑:
皮膚
皮膚毛細血管的收縮或擴張可以減少或增加皮膚循環血流量,而血流量的多少可調節散熱與保溫。汗腺對體溫調節起重要作用,出汗可以大量散熱,無汗則可保持體內熱量。如炎熱天氣出汗即系汗腺對散熱的調節作用。
皮下脂肪
皮下脂肪厚薄對保持體溫有相當影響。消瘦的小兒,體表面積相對大,皮下脂肪層薄,室溫過低時不易保持正常體溫,會出現體溫不升。
其它方面如呼吸和心律頻率代償性增快,亦可加速散熱。
化學性調節
主要是體內產熱的調節。人體攝入碳水化合物等產熱性營養物質,經氧化產生熱量。此外,肌肉運動增強代謝活躍,從而產熱亦增加。因此,小兒哭鬧、運動、餵奶後體溫可有所升高,尤其在小兒攝取高蛋白、高熱能飲食後體溫可以升高,比如大量進食巧克力。
總之,孩子發熱,不能隨便給他吃葯,要查明原因。不要把孩子正常的生理現象誤認為是病態。
8. 大人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成人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冷敷:通過用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體溫下降。一般以頭部冷敷最為常用,用橡皮布、塑料薄膜做成於一樣大小的口袋,裡面裝開水或細小的冰塊。
將小袋放在病人的額頭上、頸部血管跳動處、胳肢窩、大腿根部的血管跳動處。冷敷開始時局部血管收縮,繼之血管擴張,熱量經傳導散發,可達到降溫的日的。可縫制一個帽狀的冰袋,將井水或細冰塊裝入戴在病人頭上。
也可做成冰枕,當枕頭一樣放在病人頭頸部,也可起到降溫作用。不能製作冰帽、冰枕時,可用毛巾將井水浸濕後擠干代替冰袋作冷敷。冰敷時還要注意局部皮膚不要凍傷。
2.溫水擦浴:用32°C~36°C的溫水將巾浸濕後擦拭全身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加,體內的熱量可通過傳導方式散發而達到散熱目的。
擦拭全身一遍後可稍等一會,待皮膚上水分蒸發完再接著擦第二遍,直至體溫有明顯下降。擦拭結束後一定將皮膚上水分擦乾,然後蓋一條薄被子,防止受涼。
3.酒精擦浴:可用25%~50%的酒精作擦浴。無酒精時可用白酒加一半冷開水混合作擦浴之用。因酒精揮發快,能很快帶走皮膚上的熱量,達到降溫目的。
擦浴時用毛巾將灑精擦拭病人頸部、胳肢窩、腹股溝、前胸、四肢等處,使皮膚血管擴張而加速散熱。酒精濃度過高,揮發過快,皮膚血管反而收縮影響散熱。
酒精配法如下: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即可應用。酒精擦浴時應隨時給病人蓋好被子。擦浴後半小時左右要用肛表測量,若體溫不降應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冷水灌腸:體溫高達40°C的病人,可用4°C的生理鹽水100-150毫升灌腸,也能起到降溫作用。
5.電扇吹風:電扇吹風能加速體熱的散發,但風向不能對准病人的某一部位,否則局部會受涼,可以吹偏風或用搖頭電扇吹風。風力不能過大,時間不能過長,適用於體質較好體溫過高的病人。
6.環境降溫:在高溫季節,在作物理降溫時,對環境也要降溫,如在地面潑涼水,用涼水拖地板。
如果出現了發燒不退,或者是退下去又繼續上升,反反復復,那就是流感無疑了,這是病毒感染導致的。
發熱多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單純的使用退燒葯,是治標不治本。應該到醫院檢查血常規,確定病因再治療。平時多喝水。
物理降溫是高熱患者除葯物治療外,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溫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膚時,不僅可刺激高燒患者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皮膚的散熱能力。
物理降溫還由於其具有揮發性,可吸收並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體溫下降、症狀緩解。具體方法是:將紗布或柔軟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濕。
擰至半干輕輕擦拭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腳心。擦浴用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大面積地使用高濃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膚,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9. 感冒發燒,有哪些物理降溫的方法嗎
1.溫水擦拭,身體輕微發燒
如果有人照料,好燒水。每次倒出一些水摻成溫水。然後用手巾在溫水中浸泡擰干,擦拭身體,額頭等部位。因為水分蒸發有是個吸熱過程所以有降溫的效果。
2.溫水手巾,擦拭敷額頭
其實也是運用水蒸發散熱的方法降溫。之所以不用冷水主要是怕頭部刺激引起不適。與此類似的還有用酒精擦拭額頭,用蒸發散熱。頭部比較清爽的話人會精神點。
3.適當的散熱
發燒由感冒引起的時候,不能一味追求散熱,必須有一定防止著涼的措施。如果是發熱的話,身上不要過於保溫防止體溫發散不出去。不過如果像冬天首先注意不要再引起感冒。
4.冷敷頭部
其實頭部降溫對身體降溫影響不大,主要是讓人感覺更清醒一點緩解不適,所以前面說的多喝水才是關鍵。將冷水放在冷敷戴中冷敷頭部也是常用的一種措施,如果水過冷有的人也是不舒服的,可以在額頭放一塊毛巾在放冰袋。冷敷建議干敷,過於冰冷其實也不好。
如果發燒比較嚴重,或者身體十分不適是必須前往醫院的。而採取一些措施只是為了緩解不適罷了。病情較輕的時候也應該多測量體溫,注意是不是體溫降了,如果久不降必須就醫。
如果我們發燒很嚴重的話就必須要去醫院了,如果一味的拖延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只能緩解不會根治的,所以我們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對發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