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一些高中物理學習的建議
高中物理怎麼學?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初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初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端正學習態度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做?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受: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又比如小孩會說的東西,要讓他寫出來,就必須經過反復寫的練習才能達到那一步。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做,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
要想學好物理,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分付出,就應當有幾分收獲。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分幾個層次來具體分析。
二、要注意學習上的八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里物理系的數學課與物理課是並重的。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
(十一)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要會一種、二種鍛煉身體的方法,要終生參加體育活動,不能間斷,僅由興趣出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搞體育活動,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好處。要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煉身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以減少睡覺的時間去增加學習的時間,這種辦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去換取一點好成績,不能動不動就講所謂沖刺、拼搏,學習也要講究規律性,也就是說總是努力,不搞突擊。
三、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復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准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搜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的來自一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斗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復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復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系,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系,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對象,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像,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順利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術,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從基礎知識最初目標,最終達到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照從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逐漸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方向。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為大學學習做准備的,對同學們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學習的基本過程--記憶,積累,綜合,提高就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培養過程,學會了學習方法,對物理科有了興趣,掌握了物理這門實驗學科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特點,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
以上粗淺地談了一些學習方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方法也要通過自己去檢驗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
㈡ 高中物理一共要學幾章
不同版本的有點別,以人教版為例,高中物理的目錄:
必修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2時間和位移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
5自由落體運動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彈力
3摩擦力
4力的合成
5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3牛頓第二定律
4力學單位制
5牛頓第三定律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
第五章曲線運動
1.曲線運動
2.平拋運動
3.實驗:研究平拋運動
4.圓周運動
5.向心加速度
6.向心力
7.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第六章萬有引力與航天
1.行星的運動
2.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
3.萬有引力定律
4.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5.宇宙航行
6.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第七章機械能守恆定律
1.追尋守恆量——能量
2.功
3.功率
4.重力勢能
5.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6.實驗: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7.動能和動能定理
8.機械能守恆定律
9.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10.能量守恆定律與能源
選修1-2
第一章電場直流電路
第1節電場
第2節電源
第3節多用電表
第4節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第5節電容器
第2章磁場
第1節磁場磁性材料
第2節安培力與磁電式儀表
第3節洛倫茲力和顯像管
第3章電磁感應
第1節電磁感應現象
第2節感應電動勢
第3節電磁感應現象在技術中的應用
第4章交變電流電機
第1節交變電流的產生和描述
第2節變壓器
第3節三相交變電流
第5章電磁波通信技術
第1節電磁場電磁波
第2節無線電波的發射、接收和傳播
第3節電視行動電話
第4節電磁波譜
第6章集成電路感測器
第1節晶體管
第2節集成電路
第3節電子計算機
第4節感測器
選修1-2
第一章分子動理論內能
一、分子及其熱運動
二、物體的內能
三、固體和液體
四、氣體
第二章能量的守恆與耗散
一、能量守恆定律
二、熱力學第一定律
三、熱機的工作原理
四、熱力學第二定律
五、有序、無序和熵
六、課題研究:家庭中的熱機
第三章核能
一、放射性的發現
二、原子與原子核的結構
三、放射性衰變
四、裂變和聚變
五、核能的利用
第四章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熱機的發展與應用
二、電力和電信的發展與應用
三、新能源的開發
四、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五、課題研究:太陽能綜合利用的研究
選修2-1
第一章電場直流電路
第1節電場
第2節電源
第3節多用電表
第4節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第5節電容器
第2章磁場
第1節磁場磁性材料
第2節安培力與磁電式儀表
第3節洛倫茲力和顯像管
第3章電磁感應
第1節電磁感應現象
第2節感應電動勢
第3節電磁感應現象在技術中的應用
第4章交變電流電機
第1節交變電流的產生和描述
第2節變壓器
第3節三相交變電流
第5章電磁波通信技術
第1節電磁場電磁波
第2節無線電波的發射、接收和傳播
第3節電視行動電話
第4節電磁波譜
第6章集成電路感測器
第1節晶體管
第2節集成電路
第3節電子計算機
第4節感測器
選修2-2
第1章物體的平衡
第1節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第2節平動和轉動
第3節力矩和力偶
第4節力矩的平衡條件
第5節剛體平衡的條件
第6節物體平衡的穩定性
第2章材料與結構
第1節物體的形變
第2節彈性形變與范性形變
第3節常見承重結構
第3章機械與傳動裝置
第1節常見的傳動裝置
第2節能自鎖的傳動裝置
第3節液壓傳動
第4節常用機構
第5節機械
第4章熱機
第1節熱機原理熱機效率
第2節活塞式內燃機
第3節蒸汽輪機燃氣輪機
第4節噴氣發動機
第5章製冷機
第1節製冷機的原理
第2節電冰箱
第3節空調器
選修2-3
第一章光的折射
第1節光的折射折射率
第2節全反射光導纖維
第3節棱鏡和透鏡
第4節透鏡成像規律
第5節透鏡成像公式
第2章常用光學儀器
第1節眼睛
第2節顯微鏡和望遠鏡
第3節照相機
第3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1節機械波的衍射和干涉
第2節光的干涉
第3節光的衍射
第4節光的偏振
第4章光源與激光
第1節光源
第2節常用照明光源
第3節激光
第4節激光的應用
第5章放射性與原子核
第1節天然放射現象原子結構
第2節原子核衰變
第3節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
第4節射線的探測和防護
第6章核能與反應堆技術
第1節核反應和核能
第2節核裂變和裂變反應堆
第3節核聚變和受控熱核反應
選修3
第一章靜電場
1電荷及其守恆定律
2庫侖定律
3電場強度
4電勢能和電勢
5電勢差
6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
7靜電現象的應用
8電容器的電容
9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第二章恆定電流
1電源和電流
2電動勢
3歐姆定律
4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5焦耳定律
6導體的電阻
7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8多用電表的原理
9實驗:練習使用多用電表
10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11簡單的邏輯電路
第三章磁場
1磁現象和磁場
2磁感應強度
3幾種常見的磁場
4通電導線和磁場中受到的力
5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的力
6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第四章電磁感應
1劃時代的發現
2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3楞次定律
4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5電磁感應現象的兩類情況
6互感和自感
7渦輪流、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
第五章交變電流
1交變電流
2描述交變電流的物理量
3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4變壓器
5電能的輸送
第六章感測器
1感測器及其工作原理
2感測器的應用
3實驗:感測器的應用
第七章分子動理論
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2分子的熱運動
3分子間的作用力
4溫度和溫標
5內能
第八章氣體
1氣體的等溫變化
2氣體的等容變化和等壓變化
3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4氣體熱現象的微觀意義
第九章固體、液體和物態變化
1固體
2液體
3飽和汽與飽和汽壓
4物態變化中的能量交換
第十章熱力學定律
1功和內能
2熱和內能
3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
4熱力學第二定律
5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微觀解釋
6能源和可持續發展
第十一章機械振動
1簡諧運動
2簡諧運動的描述
3簡諧運動的回復力和能量
4單擺
5外力作用下的振動
第十二章機械波
1波的形成和傳播
2波的圖象
3波長、頻率和波速
4波的衍射和干涉
5多普勒效應
6惠更斯原理
第十三章光
1光的反射和折射
2全反射
3光的干涉
4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
5光的衍射
6光的偏振
7光的顏色色散
8激光
第十四章電磁波
1電磁波的發現
2電磁振盪
3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
4電磁波與信息化社會
5電磁波譜
第十五章相對論簡介
1相對論的誕生
2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
3狹義相對論的其他結論
4廣義相對論簡介
第十六章動量守恆定律
1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數
2動量和動量定理
3動量守恆定律
4碰撞
5反沖運動火箭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1能量量子化
2光的粒子性
3粒子的波動性
4概率波
5不確定性關系
第十八章原子結構
1電子的發現
2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3氫原子光譜
4玻爾的原子模型
第十九章原子核
1原子核的組成
2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3探測射線的方法
4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
5核力與結合能
6重核的裂變
7核聚變
8粒子和宇宙
㈢ 初中生一天上幾節課
8節。初中生是指正在初級中學學習的學生,也泛指青春期早期的一個階段。初中,是中學階段的初級階段,初中一般是3年。
但也有些地區是4年(相對於小學就是5年或6年),包括初一、初二和初三。有些地區稱之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在台灣,國中生是相當於大陸的初中生的一種說法。
有些地區稱之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在台灣,國中生是相當於大陸的初中生的一種說法。初級中學是青春期的開始,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最後3個年頭,是走向高級中學過渡的一個階段。
㈣ 中學上午下午各幾節課
上午下午各四節課.若到了關鍵時候,晚上可能有兩節自習。
初一: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體育、美術、音樂、勞技、生物、地理。
初二:除了以上幾門,再加上物理。
初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體育、美術、音樂、勞技、物理、化學。
課時
一節課的時間稱一學時。我國中小學一學時一般設置為45分鍾,高等學校一學時為50分鍾。也稱「課時」。
通常認為,非成年人教育及全日制大學教育都是一個課時的時間在40分鍾。所以如果需要30課時的培訓任務,則換算成有效的培訓時間為:30×40=1200分鍾,1200/60=20小時。另外,我們在兩個課時之間通常會安排10分鍾以內的休息時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課時
㈤ 國家規定的初級中學各學科的課時數是多少
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3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2節;政治、歷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
地理、生物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音樂任教8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
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㈥ 初三學生想提前學習高中物理需要哪些准備是否高中的數學也要跟著學可以推薦幾本實用基礎一點的資料書
如果你想先給高中學習打基礎的話,推薦從數學下手。看看數學必修1.4.5.2,選修2-2(導數和定積分)。如果你是為高中物理競賽做准備,推薦把上面說的數學必修簡單過一遍,看數學選修2-2(導數和定積分),然後寫一本物理必修一的題。五三王後雄都行。
㈦ 北京初三一周幾節足物理課
大概3到4節。
新學期,北京市明確要求全市中小學校各學科平均應有不低於10%的課時在社會大課堂進行。據此推算,中小學生每周須有半天時間在校外上課,走進社會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的課時如何保證?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每個學科10%的內容和時間,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時間改變,因為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改和高中課改已經打破了原本界限分明的課內和課外的邊界。「校外上課」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帶著學生離開校園到很遠的地方上課,有可能是在校園內,也有可能在周邊的社區,這些都可算作「10%課時」以內。
㈧ 高中物理一共有多少個知識點需要多少節課可以上完
高中物理的知識很多的,,在高考的時候,一般不單獨考一個知識點,一般都是幾個知識點柔在一起考,你只需要跟著你們老師的步伐走,踏踏實實的,認真學習,就沒多大問題了
㈨ 初三學生自學高中物理的話,學完必修需要多長時間平均每天學四節課…… 有什麼推薦的輔導書嗎 希望
不知道你是想考什麼學校,我是湖南的,作為農村孩子想考所好的高中,去參加了湖南的四大名校的考試,基本涉及的只有高一的知識,物理的話看完兩本必修就夠了,資料書的話大都差不多,一本主要解讀教材的,加一本習題的就夠了,主要是要把書上的每一個題都弄懂
㈩ 現在初三了,初二物理沒學好,報了個家教補初二的,一次兩個小時,幾節課可以補好啊,主要是電學
這要看孩子的接收速度吧。還要看家教的水平了。呵呵~
初中的孩子會覺得電學比較難是因為接觸的太少,到高中理科學的孩子會發現其實還是力學最難。
所以建議現在的家教結合日常生活的細節給孩子講解,生動易懂一點就好,其實初中的電學真的好簡單。而且還蠻容易引起孩子興趣的,因為他們會發現,啊,原來生活中很多東西(比如電扇調節檔位的原理、家裡電開關鏈接的模式和原因等等~)是這樣的,我都懂~這要他們的自信會讓他們的興趣越來越大,也會越學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