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達到物理頂峰

如何達到物理頂峰

發布時間:2022-06-12 11:18:25

Ⅰ 什麼是物理最高點物理最低點 要回答清楚 明白 正確 不懂得 請慎重~~~~~ 謝謝

物理最高點和物理最低點,是相對於幾何最高點和最低點而言的,它們有時相同有時不同,例如:

在復合場中,從能量角度來看,所謂的最低點是指電勢能與重力勢能之和最小的位置或者為動能最大的位置,稱為「等效最低點」。如圖:如果沒有電場,小球將靜止在幾何最低點,這也是其物理最低點;如果存在如圖所示電場,小球將靜止在新的位置,在此位置,小球的電勢能與重力勢能之和最小,該位置為物理最低點,而不再是幾何最低點。

Ⅱ 做圓周運動題怎樣找到物理最高點和物理最低點

先搞清在此運動空間內任一物體靜止時受的合外力向哪,此方向就是物理最低點方向,對著的就是物理最高點。當然,也可以用這個圓周運動物體的速度判斷,物理最高點速度最小,動能最小,勢能最大;物理最低點速度最大,動能最大,勢能最小。(運動過程中不受與運動方向相同或相反方向推力的情況下)

Ⅲ 初三物理怎麼快速提高成績

一、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

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

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注意事項:

由伽利略和牛頓等人於17世紀創立的經典物理學,經過18世紀在各個基礎部門的拓展,到19世紀得到了全面、系統和迅速的發展,達到了它輝煌的頂峰。

現代物理學時期,十九世紀末葉物理學上一系列重大發現,使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機,從而引起了現代物理學革命。

Ⅳ 物理學圓周運動中要達到最高點需要多大初速度

不但考慮最高點的動能,還要考慮上到最高點的勢能:
動能:
mg=mv^2/r
0.5*mv^2=0.5*mgr
勢能:
mg*2*r
初速度V滿足
0.5*m*V^2>=mg*2*r+0.5*mgr
V^2>=5gr
V>=sqrt(5gr)(sqrt為開根號)

Ⅳ 物理圓周運動中要達到最高點需要多大的初速度

看是什麼情況了。這種問題都是用動能定理或者機械能守恆解答。在最高點最少的速度是根號gr.結合用動能定理或者機械能守恆就可以就出初速度了。

Ⅵ 物理學的頂峰是什麼為什麼

揭開宇宙之謎。

Ⅶ 學好物理的秘訣

本人談一下自已 的看 法:
最重要的還是興趣,讓自已反復感到成功的喜悅。我給你講一些愛因斯坦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你別太在乎分數,只是學習就行!!!!

愛因斯坦在某個學年開始時,他拿到一本幾何課本,書中奇妙的公理深深吸引著
他,諸如一個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相加等於斜邊的平方。這樣的
清晰性和可靠性給他留下「非語言能形容」的印象。其實,12 歲的阿爾伯特,
根本不懂什麼叫幾何,但是他被這個定理的證明迷住了。他雙手支著腦瓜,
皺起鼻子,一連三個星期,總是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前苦苦思索。最後,居然
被他證明出來了。2000 多年前的一位哲人的定論,被這個12 歲的孩子獨立
證出來了。阿爾伯特第一次體驗到發現真理的快樂。孩子的創造才能萌發了。

接著,他自學了高等數學。路提波德中學里的數學老師已經不是他的對
手,常常被問得張口結舌。他還自學了布赫納的《力和物質》、伯恩斯坦的
《自然科學通俗讀本》,並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廣泛的閱讀開拓了
他的眼界。物理、化學、生物學和天文學,把一個秩序井然的世界展現在他
的面前。宇宙、自然和人類,一切都是那樣和諧和有規律。

在他的心靈里,自然科學的殿堂大門敞開了,天堂的大門關閉了。在大
自然的面前,上帝失去了往日的靈光,他發現,聖經原來墾虛構的,宗教是
騙人的。什麼上帝創造世界,什麼天堂地獄,統統都是騙人的鬼話。

阿爾伯特少年時代的宗教天堂,就這樣失去了。在他的心靈里,宇宙萬
物運行的奧秘,成為他追求的目標,他不再用虔誠的祈禱去鋪平通向天堂的
道路。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成為他的最崇尚的幸福。就這樣,他與上帝決裂
了。

「你的兒子將一事無成」

父親的工廠由於經營不善而陷入破產,不得不遠走他鄉,來到義大利的
米蘭,投奔親戚。父親要他在慕尼黑讀完高中,取得中學畢業的文憑。有了
文憑才能進大學,然後才能取得電機工程師的資格。這是父親替兒子謀劃的
人生道路。

阿爾伯特遵從父命,在中學繼續讀書。他的數學成績出類拔萃。當同學
們還在全等三角形的淺水中撲騰時,他已經在微積分的大海中邀遊了。但學
校其它死背硬記的功課無論如何也引不起阿爾伯特的興趣,他的成績不好。
老師們嫌他「生性孤僻、智力遲鈍,」責備他「不守紀律、心不在焉、想入
非非。」記得有一次,父親曾問學校的教導主任,自己的兒子將來干什麼比
較合適。這位主任直截了當地說:「做什麼都沒關系。你的兒子將是一事無
成的。」
在路提波德這座「兵營」里,學校教他去追求權力、金錢和榮譽。為了
達到這些目標,他必須無休止地背誦和記憶。這樣強制性的、填鴨式的學習
方法和環境,與阿爾伯特的秉性格格不入,他感到厭倦、憤懣、孤獨。他決
定半途退學,不要文憑,離開慕尼黑,到義大利米蘭去——那個父親稱之為
「充滿陽光,色彩繽紛,」「她的人民自由而又自然」的國家。
正是懷著對未來美好的幢憬,愛因斯坦來到義大利。父親主張他繼續求
學,將來當個電機工程師。米蘭的中學只招收13 歲以下的學生,愛因斯坦已
超過這個年齡。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越過阿爾卑斯山,到瑞士報考一所聯邦
工業大學。但他沒能考上,那些需要記憶的功課——德文、法文、動物學、
植物學等都考得不好。只有數學和物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教授們慧眼識
才,希望他不要氣餒,留在蘇黎世補習,來年再考。在老師的勸說下,愛因
斯坦留在蘇黎世,在一所中學補習功課。與此同時,他申請放棄德國國籍,
並獲批准。宣布從1896 年1 月28 日起,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不再是德國公
民。放棄國籍的動因,是他厭惡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教育,不願在充滿火葯味
的氣氛中生活,他渴望和平、自由和安寧。在他看來,瑞士是一個民主、自
由、和平的國家。
第二年夏天,愛因斯坦再次報考聯邦工業大學,終於被錄取。他進入師
范系,但數學和物理學是他的主修課。他主要的興趣是物理學。他貪婪的閱
讀傑出物理學大師們的著作,凡是能弄到手的,都不放過,愛因斯坦一邊讀
書,一邊思考,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自學能力極強,上課時不專心聽井,
甚至經常曠課。考試前,同學的筆記成了他的救命船。
愛因斯坦習慣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常與同學到咖啡館聚會,邊喝咖啡邊
交談,從科學到哲學,從藝術到人生,年輕人所看到、感興趣的一切,無所
不談。他經常蓬頭垢面,衣冠不整,目無權威,離經叛道。
在一般守舊的教授們看來,愛因斯坦是個糟糕的、叫人頭疼的學生,能
不能畢業都成問題。在學校里,他因曠課、實驗課操作出現事故,被以「不
守規矩」而受到系裡處分。
他把全部時間花在學習上。吃飯、穿衣、居住,這些都是瑣碎的小事,
他沒有錢,更沒有時間去講究。他租的那間斗室,書桌上、椅子上、床上到
處攤滿了書,房東太太看了直搖頭。書、書、到處是書!讀書,讀書,直讀
到眼睛發花頭發昏!直讀到肚子嘰哩咕嚕叫,才到小巷裡的某個小飯館或咖
啡館胡亂吃些東西。有時候乾脆三頓並作兩頓,因為頭腦比肚子更飢餓。
1901 年,愛因斯坦順利通過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的畢業考試。他在理論
物理學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決心終身從事對它的研究。

A=X+Y+Z
大學畢業後,愛因斯坦的理想是當大學教師,繼續從事他心愛的物理學
研究,但這個願望當時沒有實現。在大學教授們的眼裡,這個想入非非、態
度偏激的青年人,不配在高校里工作。畢業後,愛因斯坦壯著膽子給許多大
學去信求職,或是遭到拒絕,或是泥牛入海無消息。他惑慨而幽默地說:「上
帝創造了驢子,給了它一張厚皮,這使驢子的處境比我有利..」

生活的艱辛,沒能使愛因斯坦放棄對物理學的熱愛。1901 年11 月,他
寫了一篇博士論文。他已品嘗過母校的閉門羹,所以把論文寄到蘇黎世大學
去。但是,蘇黎世大學的門對他也是緊閉的。愛因斯坦把痛苦深深地埋藏在
心裡,他以開玩笑的口吻安慰親人:「我最後還有一條出路呢,我可以拿起
小提琴挨家挨戶去演奏,這總能掙幾個錢吧!」
正當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他的大學朋友格羅斯曼伸出援助之手,請父親
的朋友介紹愛因斯坦到伯爾尼聯邦專利局工作。他的工作是審批專利申請
書。這項差事對於困境之中的愛因斯坦,無疑是一個肥缺。
愛因斯坦在專利局,每天工作8 小時。可是一天的工作,往往不到半天
就做完了。他工作有條不紊、兢兢業業,待人和善寬容,很快贏得同事們的
喜愛和信任,一次,一位同事問他,怎樣才能做一個好公務員?愛因斯坦答
說,有一個公式:A=X+Y+Z。在這個公式中,A 是成功,X 是幹活,Y 是游戲,Z 是沉默。
工作之餘,他拿出小紙片來,做自己的物理學研究。原來,這就是他那
個公式中的游戲Y。一行行數字,一個個公式,很快寫滿了一張;一張張紙
片,很快變成了一疊。他眼睛盯在紙上,耳朵聽著門外,一有腳步聲,趕緊
將紙片藏到抽屜里去。因為局長有言在先,上班時間,不準做私事。可是,
愛因斯坦不會磨洋工、泡時間,他不得不做私事。不過他的「私事」與別人
不同,他在探索科學的奧秘,在進行一場物理學領域的偉大革命。這場革命
是由他一個人來掀起的。
下班之後,愛因斯坦回到家裡,繼續他的研究工作,沒有固定的鍾點。
經常閉門苦讀,直到深夜或第二天黎明。
1903 年,愛因斯坦結婚成家了。他的妻子米列娃是大學時的同班同學。
她比愛因斯坦大4 歲,長得並不漂亮,腿還有點瘸,斯拉夫式的臉型上,長
著一張倔強的嘴,顯得異常嚴肅。愛因斯坦的父母反對這門親事。但是,愛
因斯坦同情米列娃,覺得對她有一種責任感。他不顧父母的反對,同她結婚
了。婚後不久,米列娃生下一個兒子,起名叫漢斯•阿爾伯特。兒子的出生,
給愛因斯坦帶來快樂,也帶來沉重的負擔。人們常在伯爾尼馬路上,見一個
人推著嬰兒車散步,每走十幾步就站住,從上衣口袋裡拿出紙片和鉛筆,寫
下幾行數字和公式,低頭青一眼恬睡的兒子。行人都投來驚奇的目光。

這個年輕人,滿腦子裝著實驗、假設、公式和定律,眼中閃耀著奇異的
光彩,手在飛快地書寫,那一個個奇妙的數學符號,將構造出一個嶄新的世
界。
他沒有受過名師的教誨,沒有在大學里佔有一個席位,甚至連研究物理
學所必需具有的起碼的圖書資料都沒有。可是,他卻以執著的精神去揭開物
理學中的神秘面紗。1905 年,他寫成了《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
1905 年是世界歷史上令人矚目的一年。這一年,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
拉開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這一年,在科學領域也發生了一場革命,
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改變了經典物理學的基礎,創立了新的宇宙觀。
人們對宇宙和自然的認識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
在這一年,萊比錫出版的《物理學紀事》雜志上發表了三篇論文,作者是同一個人—阿•愛因斯坦。一篇是討論布朗運動的。用最有力的證據證明分子的存在,它的作者在物理學史上佔有光榮的一頁。一篇是發展普朗克的量子論,提出了光量子假設,它的作者將因此獲得科學界的最高獎賞——諾貝爾獎金。第三篇論文是《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這是相對論的第一篇論文。它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它的作者的名字是和牛頓並列的。
一個26 歲的青年,伯爾尼專利局裡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利用業余時間進
行科學研究,在物理學三個領域里齊頭並進,同時取得這樣重大的成果,這
在科學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有一位哲人說過:「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靈感。」有人說,愛因
斯坦是天才。他自己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
究問題罷了。」他又對一位物理學界的同行說:「空間時間是什麼,別人在
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搞清楚了;我智力發育遲,長大了還沒有搞清楚,於是一
直在揣摩這個問題,結果也就比別人鑽研得深一些。」
牛頓繼承哥白尼、伽利略和開普勒,完成了物理學的第一次革命,創立
了牛頓力學。法拉第、麥克斯韋完成了物理學的第二次革命,創立了電磁場
理論。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一代物理學家,進行了物理學的第三次革命,創
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偉人的命運往往帶有戲劇性。當他沒被發現之前,同普通人一樣默默無
聞,一旦被發現就會身價百倍。愛因斯坦也一樣。1905 年,他發表的論文,
當時認識它和作者的重要性的人寥寥無幾。可是在今天,提起相對論和愛因
斯坦,卻無人不曉。當年,愛因斯坦為了節約紙,相對論的手稿翻過來當草
稿使用,然後往爐子里一塞,當點火紙燒掉。30 年後美國人願出巨金收買相對論第一篇論文手稿。愛因斯坦重新抄寫一遍,這份重抄的論文手稿,居然
賣了600 萬美元。今天,不要說愛因斯坦的手稿,連1905 年出版的那捲《物
理學紀事》,也成為收藏家手裡價值千金的珍品。
「原來那個俄國人是你哥哥嗎?
愛因斯坦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發表後,引起一個人的注意,他就是當時科學界久負盛名的普朗克教授。當教授看完這篇奇特的論文後,心情如驚濤拍岸,久久難以平靜。他立即給這位從來見過面的陌生年輕人寫信:「你這篇論文發表之後,將會發生這樣的戰斗,只有為哥白尼的世界觀進行過的戰斗才能和它相比..。」
普朗克慧眼識才,認識到這個青年的巨大貢獻和潛力。愛因斯坦看到這
封熱情洋溢的信,心情非常高興,他終於有了知音。他馬上給普朗克回信,
感謝教授對自己的關心,也談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回信使普朗克教授很感
嘆:愛因斯坦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可是這位物理學的革命家——20 世紀的
哥白尼,卻在專利局裡幹些瑣事,連在大學里教書的機會都沒有,太可惜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他帶來了榮譽,也給他帶來了煩惱。
《物理學紀事》等科學刊物上,不斷出現愛因斯坦的論文。愛因斯坦這
個名字在物理學界漸漸打響了。先是普朗克在柏林大學的物理討論會上介紹
相對論,接著其他地方的學者也開始研究起來。不過,當時,聽的人不多,
聽懂的人更少。當時熱衷於相對論的人中,有一位名叫明可夫斯基的數學家。
他在聯邦工業大學任教時當過愛因斯坦的老師。當年,愛因斯坦對數學在物
理學中的作用還不大理解,他滿以為自己那點數學足夠了,連課都不大去上。
明可夫斯基罵他「懶胚」。可現在老師卻熱心研究起學生的論文來。他可沒
想到,愛因斯坦這個小夥子能寫出這樣深刻的論文。教授順便也提到了自己
的想法。他的想法同樣非常深刻,經過他的數學處理,狹義相對論的形式更
完美了。他成了傳播相對論的熱心人。
科學領域在傳播相對論。可是愛因斯坦依舊每天早晨9 點鍾准時到專利
局去上班。下班後,他照常領著小漢斯到河濱散步。
愛因斯坦開始出名了。在大學校園里,有人拿著那捲《物理學紀事》,
打聽作者的下落。以為他是大學的教授。普朗克的助手,年輕的勞厄想拜訪
愛因斯坦,聽說他不是教授,而是專利局裡的公務員,非常驚訝!當他到專
利局找愛因斯坦時,他在走廊里看見一個年輕人來回踱著。那個年輕人只穿
一件格子襯衫,領子有點兒拱起,頭發亂得象團草。他一會兒把手托庄那圓
圓的孩子般的下巴,一會兒捋捋上唇的小黑鬍子,一會兒又把手伸到那一頭
黑發里,使勁地耙,就象耙草一樣。勞厄看了他一眼,那人也不看勞厄,只
管自己踱來踱去。勞厄上前向他打聽,愛因斯坦博士在幾號房間辦公?那雙
迷縫著的大眼睛突然醒了,放出一片柔和的光。他笑笑說,很對不起,本人
正是。幾分鍾過後,兩人已坐在一家小餐館里,開始了終生的友誼。
相對論激起的波闌,漸漸傳到專利局。人們開始覺得,愛因斯坦的職務
和他的天才太不相稱。有人為改變愛因斯坦的處境奔走呼叫了。

在眾多教授專家的舉薦下,愛因斯坦的命運發生了轉機。1907 年,蘇黎
世聯邦工業大學的克萊納教授寫信給愛因斯坦,建議他向怕爾尼大學申請講
師的職位,1908 年該大學聘請愛因斯坦擔任兼職「編外講師」。但是報酬,
得由聽課的學生直接付給老師。1909 年7 月,日內瓦大學向他發出請柬,請
他參加了50 周年校慶紀念活動。同年9 月,他又參加了「德國自然科學家和
醫生協會」第81 屆年會,這是他第一次應邀做學術報告。也是首次與物理界
的同行們相會。大家把他列入巨人的行列。這一年,愛因斯坦辭去了專利局
的工作,來到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任教授,年僅30 歲。
在大學里,愛因斯坦的講課風格很獨特。他不像一般教授那樣,說話咬
文嚼字拉長調,架子十足,盛氣凌人。他喜歡不拘小節,自由自在的講課。
有一次,愛因斯坦的妹妹瑪雅想看看哥哥怎樣上課。她問看門人,愛因斯坦
在哪個教室上課。看門人把這位衣著整潔的女士上下打量了一番,問他是博
士的什麼人。她說是妹妹,看門人「喲」了一聲,說:「原來那個俄國人就
是你哥哥嗎?他們一共有5 個人,在三樓。」
那位看門人把愛因斯坦叫做俄國人。因為猶太人窮的多,東方來的猶太
人尤其窮,俄國是最東方。所以他看到愛因斯坦身穿一套臃腫的、說不清是
什麼顏色的舊格子衣服,就斷定這位新來的先生是俄國佬。
瑪雅來到了樓的一間小教室,從門縫里一瞧,愛因斯坦和4 個學生正騎
在課桌上,嘴裡叼著煙斗,雪茄,指手劃腳,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面紅耳
赤。
平時上課,愛因斯但不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他允許、鼓勵學生打斷他
的講課,當場提出問題。他告訴學生,只要有問題,隨便什麼時候都可以找
他。
愛因斯坦,這是小意思

愛因斯坦的成就引起德國科學界注意。德國著名物理家普朗克深深感
到,這位年僅32 歲的愛因斯坦教授,正站在天才的頂峰上,不愧是當代物理
學的泰斗。普朗克決心把愛因斯坦請回德國,為德國效力。在普朗克的勸說
下,愛因斯坦於1913 年回到他的出生地德國。他一身三任,威廉皇帝物理研
究所所長、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柏林大學教授。他不在乎這些頭銜和職務,
而是看中了這里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他可以靜下心來從事自己心愛的科學研
究工作、這比什麼都重要。
然而,好景不長。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隆隆炮聲,打破了愛因斯
坦的寧靜的生活。德國陷入戰爭的狂熱之中,各行各業卻被納入了戰爭的軌
道。普魯士科學院和柏林大學里沸騰著「愛國」的熱血,連那些素來不問政
治,超凡脫俗的教授和學者也加入了「保衛祖國」的大合唱。有人想把愛因
斯坦拉入支持德國對外戰爭的行列中來,但他卻公然聲明,自己是一個和平
主義者,反對戰爭。他躲避著戰爭的喧囂聲,蝸居在工作室里,緊張地進行
研究,完成了他的廣義相對論。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愛因斯坦逐漸成為世界名人。他的相對論
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在愛因斯坦的一生中,1919 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這年初,他和妻子米
列娃辦了離婚手續,他的婚姻是不幸的。在一起生活中,倆人經常發生磨擦,
而且米列娃經常遭到他的拳打腳踢。另外,米列娃覺得自己的科學才能被埋
沒了,來做一個喜歡空想的人的妻子,做一個庸俗的家庭婦女,太委屈了。
可見,這位大學物理系出來的家庭主婦需要丈夫的幫助、關心、溫暖和體貼。
但愛因斯坦自己還是個「大孩子」,需要別人的照顧和關心,他雖然生爐子、
管孩子,他的心卻完全撲在物理學上。米列娃不理解丈夫的崇高事業,倆人
在感情上越來越淡漠了。米列娃不能使愛因斯坦有一個安靜、幸福的家庭生
活。他們平靜地分手了。不久,愛因斯坦和表妹艾麗莎結了婚。艾麗莎當時
守寡,帶著兩個女兒住在柏林。
艾麗莎是個善良、溫柔、善持家務的婦女。愛因斯坦過慣了馬馬虎虎的
獨身生活,後來米列娃給他安排的家庭生活也是亂糟糟的。可是,新妻子給
他的生活變了個樣。艾麗莎治家有方,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一日三餐,
色、香、味俱全。傢俱擦得亮,華美的地毯在腳下柔軟而有彈性,房間里干
凈、漂亮,充滿著舒適、溫馨的氣氛。可是,愛因斯坦生活邋遢慣了,他常
光著腳在客廳里踱步,不穿襪子,光腳塞在那雙磨歪了後跟的皮鞋裡,坐到
招待來賓的大餐桌旁。艾麗莎也不責怪,她理解愛因斯坦的習慣。
1919 年,愛因斯坦成為世界名人,忽然間世界各地掀起了愛因斯坦和相
對論熱。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太神秘了,越神秘,越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各式各樣的人都捲入這場愛因斯坦熱之中。一個美國富翁願出5000 美元,征
求一篇3000 字的介紹相對論的文章。市場上出現了「愛因斯坦式」的雪茄和「相對論牌」的香煙。英國的一家報上登出一幅漫畫;相對論和英國人特別愛好的偵探故事結合起來!一個大偵探手拿電筒,照出一束強光,光線拐過兩個大彎,落在正在撬保險拒的竊賊身上。漫畫的標題是:愛因斯坦,這是小意思!一位打油詩人描寫相對論的尺縮效應:「傑克小伙劍術精,出刺迅
捷如流星,不料空間一收縮,長劍變成小鐵釘。」更有一位打油詩人,描寫
超光速粒子的荒唐行徑:「年輕女郎名瑪麗,神行有術賽光子。有朝一日學
「相對」,今早出門昨夜歸。」
榮譽象潮水般地不斷向愛因斯坦涌來。一個科學理論引起世界這么大的
轟動;一個科學家,引起人民這么大的熱情,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
來自英、法、美、日等國的邀請信紛至沓來,請他去講相對論。愛因斯
坦風塵僕僕,從一國來到另一個國家,所到之處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他的
演講吸引了許許多多人,懂行的、不懂行的,都慕名而來,為的是一睹他的
風采。
真正的「原子彈之父」

1921 年初,愛因斯坦在布拉格講學,遇到一個青年人。這位青年對他說:
「教授先生,你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公式E=mc2,我發明了一種巧妙的機器,
能把物質中上億個原子所蘊藏的能量,統統釋放。到那時候..。」愛因斯
坦對他的話不以為然,這類自稱有「新發明」的人,他見得多了。當時的物
理學還遠沒有發展到這樣的地步;能把E=mc2 這個公式應用到實際中去。多
數物理學家認為,把原子的質量中蘊藏著的能量釋放出來,那是100 年以後
的事情。有人乾脆說,那是永遠也實現不了的事情,E=mc2 這是理論假說。
可是,18 年以後,幻想似乎要變成現實。1939 年1 月的一天,愛因斯坦從一
本雜志上得知,德國的科學家正在研究鈾裂變,而且取得一定進展。不久,
他的老朋友,著名物理學家玻爾告訴他,按照E=mc2 的公式計算,每個鈾核
分裂的時候,會發出兩億電子伏特的能量。愛因斯坦感到驚訝,陷入了沉思,
難道18 年前,跑到布拉格大學來找我的那個激動的年輕人..。難道那不可
能發生的事情就將發生?E=mc2,無窮無盡的能量,原子能將出現在人間?
與此同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實驗室里,費米教授正進行鈾核裂變的實
驗。實驗表明:如果每個鈾核裂變的時候放出幾個中子,引起一系列鈾核裂
變,這樣象一條鏈子,鈾的裂變就能一直進行下去。億萬卡熱量就將沖出來,
兇猛異常..。可見,鈾的鏈式反應就是炸彈!它的威力,比普通炸彈不知
高出多少倍。剎那間,能把千萬生命燒成灰燼。想到這些,費米不禁打了個
寒噤。他是義大利人,妻子是猶太人,為了逃避希特勒、墨索里尼的迫害,
攜妻子來到美國。如果讓希特勒、墨索里尼這兩條瘋狗手裡拿著這種炸彈,
後果不堪設想。費米教授決定去拜訪海軍部,報告關於鏈式反應的研究情況。
可是,他們沒有理他。還有一個人,也和費米一樣憂心忡忡。他就是匈牙利猶太人西拉德。西拉德在柏林當過愛因斯坦的學生,還和愛因斯坦在一起搞過發明。後來,西
拉德逃難到美國,專門研究鏈式反應。在哥倫比亞大學西拉德教授工作的實
驗室里,鏈式反應正在漸漸地從理論變為實際。他深信,在不久的將來,就
能將鏈式反應用到軍事上,製造出一種威力無比的新型炸彈。如果讓希特勒
德國搶在前頭,那..,太可怕了!
西拉德馬上行動,找到愛因斯坦,呈述了鈾核研究的重要性,勸愛因斯
坦出面,敦促美國政府重視研究鈾的問題。於是,愛因斯坦起草了給羅斯福
總統的信,要求總統重視鈾的研究工作並迅速製造出原子彈,趕在德國的前
面。愛因斯坦的信引起羅斯福總統的重視,他立即下令成立一個委員會,負
責研究原子彈。
1945 年夏天,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消息傳來,
愛因斯坦一聲痛苦的呼叫,癱倒在沙發上。愛因斯坦感到悔恨和恥辱。因為他的公式E=mc2,奠定了原子彈的理論基礎;因為他寫給羅斯福總統的那封
信,開啟了原子彈的研究和創造。「原子彈之父」這個稱號,給愛因斯坦帶
來了光榮,也帶來了巨大恥辱。他似乎感到自己蒙受了奇恥大辱。轟隆一聲
巨響,天空中出現一個大火球,它比一千個太陽還熱,比一千個太陽還亮。
這一千個太陽,沒有給人世間帶來溫暖和光明,卻在世界上投下了一千個陰
影。愛因斯坦感到,自己犯了平生最大的錯誤。他寫給羅斯福的那封信,迎
來了原子恐怖。20 多萬日本和平居民喪失了生命,這是否有自己的一份過錯
呢?要是早知道希特勒造不出原子彈來,自己才不去寫那封信,叫羅斯福去
造原子彈呢!這位正直、善良的科學家,陷入懊惱和痛苦的自責之中。

Ⅷ 怎麼學好物理、我快上8年紀了耶

你剛要接觸物理學科,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興趣,許多科學家都是對自己的事業有著很大的興趣,從而登上頂峰;興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方法技巧都會有的。

Ⅸ 為什麼稱愛因斯坦為物理學上的巔峰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大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量子理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第一個成熟的方面——恆星大氣理論,就是在量子理論和輻射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堅守著「上帝不擲骰子」的量子論詮釋(微粒子振動與平動的矢量和)的決定論陣地,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2009年10月4日,諾貝爾基金會評選「1921年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為諾貝爾獎百餘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其他兩位是1964年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1979年和平獎得主德蘭修女。)

閱讀全文

與如何達到物理頂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