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g是什麼意思
物理中G的含義是:重力。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系數,大小約為9.8N/kg,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重力與彈力、摩擦力、電場力等有本質區別。
只有萬有引力和慣性力有資格成為重力的分力,因為萬有引力和慣性力都是同時作用在物體的每一個質元上,使物體獲得重量。
彈力和摩擦力只能作用的物體的局部。電場力也只能作用在物體的局部,因為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平衡時電荷分布在導體的局部,絕緣體被極化後電荷也分布在絕緣體的局部。
磁場力也只能作用在物體的局部,因為永磁體有磁極,軟磁體在磁場中也被磁化出現磁極。這些作用在物體局部的力,不能像萬有引力和慣性力那樣使物體獲得重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重力
⑵ 影響g的因素都是什麼(初二物理,要詳細點)
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是一個物體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 假設一個質量為m的質點與一質量為M的均勻球體的距離為r時,質量所受的重力大小為:
F=GMm/r^2
其中G為重力常數。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ma=mg
可得重力加速度g=GM/r^2
又應為G為重力常數,是一個定值,M即地球質量,也是一個定值,所以它只與r有關
應為地球是要自傳的,所以中間比較粗(你轉一個面團試試就明白了),因為赤道上r比較大,根據公式可知g在赤道上小
⑶ 在初中物理學中 力學g 是什麼意思
g是重力的意思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生活中常把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簡稱為物重。重力的單位是N,但是表示符號為
G.公式為:G=mg。m是物體的質量,g一般取9.8N/kg。在一般使用上,常把重力近似看作等於萬有引力。但實際上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重力之所以是一個分力,是因為我們在地球上與地球一起運動,這個運動可以近似看成勻速圓周運動。我們作勻速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力,在地球上,這個力由萬有引力的一個指向地軸的一個分力提供,而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重力了。
⑷ G在物理中表示什麼
是物理常量!g是重力方面的,比如說g表示1千克物體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為9.8牛!也就是g=9.8n/kg!
⑸ 物理學中 重力與質量之比g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重力加速度g和當前物體所處的位置有關,又這個黃金代換式GM=gR²可以知道,G是常數,
M是地球質量,R是當前物體到地心的距離,不過一般物體在地球表面g都當作9.8處理了,航空航天中不是
⑹ 物理學中g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1,好象沒有。
2,與地球半徑有關。例如,在月球上為地球的1/6
⑺ 初二物理中的g與什麼有關
到了高中,重力。
這樣的話,以及測量重力位置的高度有關系,重力公式,m是物體的質量,9,因萬有引力而產生的引力G1。
因此,是地球對其表面物體g,就是說,和緯度也有關系,G=mg,暫時是常量;(r^2)=mg,這個公式就是建立了一個重力和質量的關系式。實際上,可以寫為,G是一個引力常數,考慮到向心力的問題,你才開始知道g的明確含義,r是地球的半徑。因此。
其中.8多,g和地球的質量以及半徑,是地球表面,按照萬有引力的公式,對初二的物理課本來說:GMm/,M是地球質量,考慮比較全面時,g是一個常數,重力和質量的一個比例關系,故而忽略掉了,可以說,以及維持地球表面物體和地球自傳的一個向心力G2,這兩個力的合力表現為重力,因為後者和前者相比比較小
⑻ 物理中「g」是什麼
物理中G的含義是:重力。
物理學中:小寫g是指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它是一個常量,大寫G是重力。
初中階段一般g取9.8N/kg 或10N/kg,計算公式為:G=mg。
例如:如果一袋大米的質量為10kg,那麼這袋大米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頓?
∵G=mg
∴G=mg=10kg X 10N/kg=100N
(8)物理中g與哪些有關擴展閱讀:
重力並不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由於地球本身的自轉,除了兩極以外,地面上其他地點的物體,都隨著地球一起,圍繞地軸做近似勻速圓周運動,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軸的向心力,這個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來提供。
我們可以把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一個分力F1,方向指向地軸,大小等於物體繞地軸做近似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另一個分力G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
⑼ 請問物理上G和g分別表示什麼
物理上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加速度。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系數,重力大小約為9.8N/kg,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重力加速度通常指地面附近物體受地球引力作用在真空中下落的加速度,記為g。為了便於計算,其近似標准值通常取為980厘米/秒的二次方或9.8米/秒的二次方。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體表面附近物體的下落加速度,則分別稱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體重力加速度。
(9)物理中g與哪些有關擴展閱讀:
最早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是伽利略。約在1590年,他利用斜面將g的測定改為測定微小加速度a=gsinθ,θ是斜面的傾角。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另一方式是阿脫伍德機。
1784年,G.阿脫伍德將質量同為Μ的重塊用繩連接後,放在光滑的輕質滑車上,再在一個重塊上附加一重量小得多的重塊m。這時,重力拖動大質量物塊,使其產生一微小加速度,測得a後,即可算出g。後人又用擺和2Μ+m各種優良的重力加速度計測定g。
⑽ 物理中g,機械效率,n,f有什麼關系
物理學中:g是指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它是一個常量。在初中階段一般g取9.8N/kg
或10N/kg。實際地理位置不同,g的大小也略有不同。
機械效率與機械自重、摩擦力大小有關,對斜面來講還與斜面傾斜程度有關。
摩擦力,在初中重點學滑動摩擦力,它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