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詳細的物理降溫方法 送給不知道小孩子發燒怎麼辦的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一: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准備
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擦浴時,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溶液,可先從一側頸部開始,自上而下沿臂部外側擦至手背,再從腋下沿上臂內側向下擦至手心,擦完一側再以同樣方法擦另外一側。擦下肢時要從大腿外側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腳心。酒精擦浴,應稍用力最好,擦至皮膚發紅為止,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而且這種方法也不適宜新生兒及較小的嬰兒採用。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二:用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也可以用溫水為寶寶擦身。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三: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四: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冰箱取些冰塊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塊放人盒中,用水沖一下,溶去銳利的稜角,裝入塑料袋中(需雙層以防漏水),冰塊裝至一半再注入適量冷水,充填冰塊間隙,然後壓出空氣,扎緊袋口,外裹舊布或毛巾。將冰袋置於高熱孩子的前額、兩側頸部,以盡快降低頭部溫度,避免高熱對大腦的影響。冰袋也可放在孩子腋窩、腹股溝等處。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五: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
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Ⅱ 寶寶在發燒後,應該如何給他進行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是每個寶媽都會經歷的事情,也是最頭疼的事情,一般來說38度以下的發燒是不建議吃葯的,我們可以通過物理方法來給孩子降溫,物理降溫就是用溫水擦拭孩子的手心、腳心、後脖子和股溝,注意不能用溫開水擦拭寶寶的前胸,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反復的給寶寶降溫,如果燒一直不退我們就需要到醫院做檢查了,查出來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葯。
我個人的感覺是發燒了就趕緊去醫院,我不喜歡在家裡等,因為這個時間太煎熬了,我不知道她是為啥發燒的,我希望到醫院醫生可以給出一個准確的答案和治療方法,只有這樣我才是心安的,所以我雖然知道物理降溫的方法,但是基本上沒給我閨女用過。
Ⅲ 小孩發燒怎樣物理降溫
小孩發燒只要降溫方法正確,是可以退燒的,如果孩子發燒沒有超過38.5度可以採取物理降溫法,如果體溫過高就要送到醫院進行治療了。以下是小孩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
1、多給孩子喝水。孩子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孩子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孩子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2、用溫水擦拭全身。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和手腳都很燙,就說明需要散熱。這時除了給孩子少穿衣服外,還需要用溫水擦拭全身,重點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幫助孩子身體散熱,一直擦拭到體溫降下來為止。
3、毛巾冷敷頭部。發燒時用毛巾冷敷是家長們比較常用的方法,將毛巾在水裡浸濕後,擰乾折疊放在孩子的前額上,每五分鍾更換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擰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溫不可太涼,一般在20—30度為宜。
4、額頭貼退熱貼。如果孩子體溫不是太高,精神狀態也不錯,還可以下地活動,家長可以用退熱貼直接粘在孩子額頭上,起到降溫的作用。
Ⅳ 孩子低燒可以物理降溫嗎
小兒發燒是兒童的常見疾病症狀,很多父母缺乏對小兒發燒的科學認識,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甚至以為只是小事,有的還拿成人的退燒葯給孩子吃,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病情。因為寶寶的身體正處於發育階段,所以很多家長在處理寶寶發燒時,一般都採用物理降溫的辦法以避免使用葯物對孩子有所影響,可物理降溫應該如何做,以下就是小兒發燒物理降溫的常見方法
工具/原料
小兒發燒時所表現出來的徵象,大一點的孩子,首先是感到發冷畏寒,身體發抖,皮膚先由蒼白而後臉面潮紅,口唇發紫,手腳冰冷,同時感到頭痛或頭暈,不思飲食,全身倦怠,幼兒的脈搏隨發燒的高低而成正比例的增加,即每增加體溫1度,脈搏增加10次,呼吸也是一樣,發燒每高1度,呼吸增加2次。發燒時血壓增高,基礎新陳代謝也必定會提高;發燒時出汗可能發生脫水的現象。因為發燒消耗熱量及食慾不振,小兒的體重多半會減輕,甚至有營養不良現象。
方法/步驟
1
方法一:溫濕敷
用溫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
具體做法
准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
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
十分鍾換一次毛巾。
2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並且有利於軀體微循環。
具體做法
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製冰塊,扎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後在外麵包上毛巾即可。
將冰袋敷在後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
分鍾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
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如果寶寶出現哆嗦、發涼、臉色發青或者局部皮膚發紫,要馬上停止使用。
男寶寶要特別注意,避免將冰袋碰到陰囊部位。
用做好的冰袋來做冰枕,降溫效果也不錯。
3
方法三:使用退熱貼
流行於歐美國家的退熱貼,目前也已成了我國家庭的常備降溫品。孩子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於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
具體做法
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於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
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用退熱貼後,如果體溫仍然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貼時不要碰到頭發、眉毛、傷口,眼部及皮膚有異常的部位。
4
方法四: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可以借用酒精擦浴來幫助退燒。這種方法降溫快,體溫一般很快會下降。
具體做法
葯店購買的95%酒精取一份,加兩份溫水攪拌均勻備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溫水量與酒精相同,假如手邊沒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時,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來調和,也可以加冰塊來增加降溫效果。
用紗布或者小毛巾蘸濕後擦拭寶寶的身體,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較多的部位,比如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等,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血管表淺,容易散熱。
塗擦時按照一定的順序,由上至下,從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進行,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注意擦過的身體部位的保溫。動作要快,每次5-10分鍾即可。
擦拭中要避開寶寶的頭面部、腹部、腳底以及胸前心臟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
通常發燒的原因除了細菌或者病毒感染之外,環境因素也是引起發燒症狀的原因之一,環境溫度太高,中暑或者是衣服穿得過多,包裹得太嚴密都有可能引起發燒。所以寶寶發燒後首先要降低環境溫度,清涼的環境有助於散熱,不要將門窗緊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果是夏天也可以使用風扇加速空氣流通,但是不要讓風扇對著寶寶吹。
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所以寶寶發燒時不要穿過多衣服,比較小的嬰兒可以將他們的襁褓或包裹的被褥打開,大量身體的熱可經由寬松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有些新生兒如果穿得過多還會出現脫水熱,這種情況只要幫孩子脫掉一些衣服,多喝水,孩子的體溫就能恢復正常。
還有一點就是許多家長在寶寶發燒時,許多家長喜歡用被子將寶寶捂的嚴嚴的以幫助孩子退燒,其實當孩子發燒時,最好少給孩子穿衣服,方便孩子呼吸
Ⅳ 孩子發燒怎樣物理降溫
01 多喝水
多給孩子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適合於所有發熱的寶寶。輸液之所以被大多數家長認為效果好,和靜脈補充體液有很大關系。一些孩子發熱的時候由於嗓子不舒服等各種原因不願意喝水,這個時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可以選擇各種果汁飲料,當然最好的還是白開水。
02
降低環境溫度
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環境溫度越低越有利於退熱,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根據季節不同),有利於體溫緩慢下降。對於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但是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顫的症狀,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上升期,就不能使用這種方法。
03
溫水擦拭身體
這個方法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水的溫度32℃~34℃是最合適的。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溫水浴,水溫比體溫稍低就可以,溫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04
多排泄
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種很好的帶走體內熱量的方法,其實大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准備開塞露一隻,如果孩子發熱當天或幾天沒有大便, 用一次開塞露,排除體內積存的食物殘渣,排泄的同時帶走熱量使高熱降低,很多中葯就是利用這種辦法來完成退熱的,中醫稱之為清下焦之熱或通便。但這些中葯里一般都含有大黃、石膏、瓜蔞、檳榔等,使用時要慎重。
05
退熱貼
退熱貼面積很小,退熱效果有限,對於高熱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感覺舒服一些,只是一種輔助措施。
06
毛巾冷敷
當孩子體溫在穩定期、下降或後期可使用冷毛巾,家長可以用冷毛巾或者冰袋給孩子敷一敷頭部,或者用冷毛巾擦一擦腋窩、脖子、腿窩等大血管分布的區域。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降溫退燒,也可以避免孩子的體溫再次升高。但冰敷由於太冷,可能會引起孩子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孩子伴隨有畏寒、寒顫症狀時,不能用冰敷。
07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寶寶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妙處在於能夠幫助寶寶降溫。泡腳要用足盆或者小桶,水溫要維持在40℃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准。泡腳時輕輕搓揉寶寶的腳丫,這樣既能讓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08
切忌“捂汗”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所以需要減少衣物,蓋薄被,這樣才能很好的散熱,達到退燒的目的。
Ⅵ 孩子發燒37度,有什麼好辦法物理降溫
1、用溫水洗濕毛巾,搭在孩子的腦門上,變涼時重新洗濕,重復幾次;
2、用酒精(或者白酒)擦拭孩子的手心、腳心,可以反復幾次。
Ⅶ 寶寶發燒怎麼辦,常見8種物理降溫方式 你知道幾個
1、多喝水,補充體液
按摩效果好,輔助葯物效果更好。首先可以掐捏心經15次,揉捏勞宮穴100次,揉二扇門200次,
推上三關100〜300次;最後就是右手食指和中指輕揉兩鼻孔下方30〜50次,此方法能發汗,主治發熱無汗、鼻塞。
Ⅷ 孩子發燒怎樣物理降溫
多給孩子喝水
孩子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孩子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孩子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給孩子洗溫水澡
若孩子在發燒期間精神狀態還比較好的話,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幫助散熱。注意: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防止孩子身體不佳虛脫,洗完澡要趕緊給孩子穿衣,不要著涼。
毛巾冷敷頭部
發燒時用毛巾冷敷是家長們比較常用的方法,將毛巾在水裡浸濕後,擰乾折疊放在孩子的前額上,每五分鍾更換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擰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溫不可太涼,一般在20—30度為宜。
頭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燒不退,手腳也都很燙的話,就可以給孩子枕冰枕。具體做法是在冰枕上鋪一個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凍傷孩子),然後枕在孩子頭底下,這樣可以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腳冰涼、全身發抖,要馬上停止使用。
額頭貼退熱貼
如果孩子體溫不是太高,精神狀態也不錯,還可以下地活動,家長可以用退熱貼直接粘在孩子額頭上,起到降溫的作用。
Ⅸ 娃低燒該怎麼處理
小孩發燒如果是高燒的話可能有生命危險,就算治好了,有些也會留下後遺症,通常小孩高燒是從低燒發展過來的,而小孩低燒通過各種各樣的退燒辦法是能夠有效退燒的,其中物理退燒最安全,正常來說小孩低燒應該怎麼辦呢?
小孩低燒怎麼辦怎麼有效處理
小孩低燒不及時處理很容易變成高燒,那麼小孩低燒怎麼辦怎麼有效處理呢?
低燒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首先要查明原因。低燒的原因有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要查明原因對症用葯。可以先用酒精棉球反復擦拭寶寶的耳後,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或用溫水毛巾為寶寶輕輕的搓揉全身,使血管擴張通過皮膚散熱,水氣由體表蒸發時,起到降溫的作用。
孩子發低燒的時候,可以先給孩子吃中成的解熱鎮痛葯,比如小兒羚羊角顆粒或者豉翹清熱顆粒。這些葯物不僅有輕度的退燒作用,而且還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如果孩子出現腹瀉的症狀,可以給孩子服用止瀉的葯物進行治療,可以服用思密達。
寶寶低燒是多少度之間
寶寶低燒是有一定的定義的,那麼寶寶低燒是多少度之間呢?
寶寶低燒一般是指37. 1℃到38℃之間。但是如果是肛門溫度,一般是37.5℃到38℃。寶寶出現低熱的時候,需要進行物理降溫,主要有溫水浴、多喝水等物理降溫方式。但是部分寶寶會出現體溫上升的可能,就需要不定時進行體溫的測量。如果出現體溫超過38.5℃,就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退熱葯物進行治療,避免發生高熱驚厥的可能。注意進行病情的觀察,同時需要進行原發疾病進行相關的治療。
小孩出現低燒的情況,可以考慮採取物理降溫的辦法觀察一下看看,可以使用溫熱水擦拭身體表面,尤其是頸部,腹股溝,腋下的位置,然後讓孩子多喝溫水,讓孩子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小孩低燒幾天可以好
小孩低燒需要家長及時處理,通常小孩低燒幾天可以好呢?
小孩低燒,一般是指體溫在37-38度之間,先看他有沒有伴隨其他的症狀。比如咳嗽、流鼻涕、拉肚子,寶寶發燒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可能持續3-5天。如果超過3-5天,體溫仍不退,出現了皮疹,最好去醫院查一下血常規及C-反應蛋白,大部分發燒是病毒性,所以基本上在3-5天之內痊癒。如果是細菌性感染引起的發燒,在沒有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發燒可能會持續不退,這個時候血常規就可以區分一下,如果有細菌感染就需要抗生素治療。
小孩低燒如果是病毒感染,輸液9天,未好轉,可能是同時存在細菌感染,或者選擇的抗病毒葯不恰當。建議再次去醫院就診呼吸科或兒科,再次復查血常規,同時查胸片或胸部CT。
寶寶低燒怎麼物理降溫
寶寶低燒盡量選擇物理方式來降溫,那麼寶寶低燒怎麼物理降溫呢?
如果體溫不超過38.5攝氏度,只需要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多喝溫水就可以。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和臉色,如果孩子精神狀況好,能吃能玩,雖然體溫超過了38.5攝氏度,也可以暫時不用退熱葯物,可以先選擇洗熱水澡,水溫在35到39攝氏度之間。
體溫超過39攝氏度,容易誘發高熱引起的驚厥,必須馬上使用退熱葯物。此時讓孩子多喝水,多排便,帶走體內多餘的熱量。還需要通便降火,也可以排除孩子體內的積熱,如果孩子沒有排大便,也要用開塞露排便,有利於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