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計算怎麼寫

物理計算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6-14 09:29:37

Ⅰ 初中物理計算題標准格式

比如說題目告訴你總路程(S)與速度(V),求時間(t)

已知 S=100m(題目中有單位就一定要寫)
V=20m/s
求 t
解 t=s除以v
t=100m除以20m/s
t=5s
答 時間是5秒

Ⅱ 物理計算式

一、物質 質子(+)
1、物質 原子核(+) 誇克
(1)物質的組成 :
中子(不帶電)
物質由分子或原子組成,而原子
核外電子(—):繞原子核高速運轉(2)分子動理論
[1]分子間存在間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擴散運動——溫度越高則熱運動越激烈;
[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質量及密度
1.質量 (1)含義: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單位:kg、g、t(與物體的狀態、形狀、位置無關)
換算:1kg=103g 1mg=10-3
(3)測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碼;砝碼用鑷子,從大到小取;測量前調平衡用螺母,測量時調平衡用游碼;萬一物、碼放反了,則物體的質量應將砝碼減去游碼…...)
(2)體積 測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讀數時視線應平視,即與液面相切)
固體的體積:採用「溢杯法」
(3)密度 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質量和體積而改變。
公式: 單位:Kg/m3或g/cm3 換算關系:1 g/cm3=1 103Kg/m3
測量方法(實驗)
(1)常規法:用天平測出質量,有量筒測出體積,利用公式得出密度
(2)替代法(用於沒有量筒的情況下):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測出相同體積的水的質量m,則 ,則該物體的密度為 ( =1 103Kg/m3)。 其中,相同體積的水:液體用標記法;固體用溢杯法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米3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三、運動和力
1、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運動的相對性
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相對的:
一個物體對參照物的位置如果發生改變則稱該物體運動,若對參照物的位置沒有改變,則稱該物體靜止。
參照物:被選作標準的物體
注意:參照物具有唯一性和任意性
3、速度
速度的含義: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計算
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S/t ,速度的主單位是米/秒.
其中 v------速度(m/s) s------路程(m) t------時間(s) 1m/s=3.6km/h
4、勻速直線運動
含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注意:
(1) 運動快慢必須不變
(2) 運動路線必須為直線
5、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其他單位: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納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6、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
其他單位:小時(h) 分(min)
1h=60min 1min=60s
7、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且物體間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②使物體發生形變。
8、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 測量力的工具是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是彈簧秤. 彈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9、.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圖示法。
10、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11、重力跟質量成正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G=mg
其中g=9.8牛/千克.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12、求兩個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為F1、F2,則二力同向時的合力為 F=F1+F2 ,反向時的合力為F=F大-F小 。
13、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4、慣性就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
15、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四、力和機械
1.、受力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做彈性
受力後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塑性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2、彈簧測力計
首先要看清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也就是測量范圍
3、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用能.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動能跟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4、勢能分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
5、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能、功、熱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6、摩擦力:在接觸面上會產生的一種阻礙相對的力
影響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靜止或勻速轉動。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寫做
F1×L1=F2×L2
8、其他簡單機械
(1)定滑輪和動滑輪
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軸可以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叫動滑輪,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
實際中常把一定數量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滑輪組。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但費距離。
(3) 輪軸和斜面也是簡單機械
五、壓強和浮力
1、壓力的含義:物理學中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2、壓強的含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壓強的定義式:p=F/S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壓強—帕斯卡(單位:帕斯卡,符號:Pa)
F—壓力—牛頓(單位:牛頓,符號:N)
S—受力面積—平方米
F=PS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
S=F/P (受力面積=壓力÷壓強)
3、影響壓強作用效果的因素
(1)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強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此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
(2)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此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
4、1Pa的物理意義:1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1牛頓的力作用在一平方米上)5、液體壓強特點
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各方面壓強相等;深度增大,液體的壓強增大;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6、液體壓強計算公式
P=ρgh
p—液體壓強—Pa.
ρ—液體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
g—9.8N/kg(通常情況下可取g=10N/kg)有時也取10N/kg
7、連通器
(1)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2)原因:同種液體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實例:茶壺的壺嘴和壺身中的水的高度相等
(4)應用:船閘
8、大氣壓強
(1)大氣壓的產生: 由於空氣的重量而產生
(2)大氣壓強的產生:大氣所產生的壓強
(3)物理學上把等於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叫一個標准大氣壓
1標准大氣壓≈1.01×105帕(P=ρgh =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
1標准大氣壓能支持約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約12.9米高的煤油柱.
(4)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 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 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高山上燒飯要用高壓鍋.
(5)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鋼筆吸進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氣壓的原理來工作的.
9、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流體的流速越快,壓強越小
(2)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10、飛機的升力
飛機前進時,機翼與周圍的空氣發生相對運動,相當於有氣流迎面流過機翼。氣流被機翼分成上下兩部分,由於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線不對稱,在相同時間內,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長,因而速度較大,它對機翼的壓強較小;下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短。因而速度較小,它對機翼的壓強較大。因此在機翼得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這就是向上的升力
11、浮力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的托力
(2)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3)浮力的方向與重力的方向相反
1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F浮=G排=ρ液V排g
13、浮力及應用
(1)浮沉條件
ρ物>ρ液, 下沉 ,G物>F浮
ρ物=ρ液, 懸浮 ,G物=F浮 (基本物體是空心的)
ρ物<ρ液, 上浮,(靜止後漂浮)G物<F浮
ρ物<ρ液, 漂浮,G物=F浮(因為是上浮的最後境界,所以ρ物<ρ液)
ρ物>ρ液, 沉底 ,物=F浮+F杯底對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2)輪船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
六、功和機械能
(一)功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如:某同學踢足球,球離腳後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定: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1N?m。把一個雞蛋舉高1m,做的功大約是0.5J。
(二)功的原理
1.內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
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於任何機械都適用。
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3.應用:斜面
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於直接對物體做功Gh。
(三)機械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W有用/η
斜面:W總= fL+Gh=FL
4.機械效率: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 面: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③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機械效率的測量:
①原理:
②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③器材:除鉤碼、鐵架台、滑輪、細線外還需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④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大小不變。
⑤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越重,個數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C、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就多。
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四)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4.單位:主單位W;常用單位kW mW,馬力
換算:1kW=103W 1mW=106 W 1馬力=735W。
1W=1J/s表示如果物體在1s內做功1J,則物體做工功率為1W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
(2)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機械能
1動能和勢能
2.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並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3.知識結構:

4.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
5.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六)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七)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1.知識結構:
2.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處的水落下時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水的一部分動能轉移到水輪機,利用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練習:☆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麼?大壩為什麼要設計成上窄下寬?
答: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是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勢能,水下落時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通過發電機就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
七、熱和能
(一)分子熱運動
1、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由於分子的這種運動與溫度有關,所以稱為分子的熱運動3、物體的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內能也叫熱量.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 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物體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激烈,物體的內能越大.
4、 兩種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熱傳遞.
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放熱,物體的內能減小.
(二)比熱容
1、比熱容: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
2、比熱的單位是焦/(千克?℃). 水的比熱是4.2×103焦/(千克?℃). 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 水的比熱最大. 所以沿海地方的氣溫變化沒有內陸那樣顯著.
3、Q吸=Q放=cm(t - t0)即 Q吸=Q放=cmΔt
(三)熱機
1、熱機的含義:熱機是利用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2、熱機的分類:
(1)蒸汽機
(2)內燃機:汽油機、柴油機
3、沖程:活塞從氣缸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叫做一個沖程
內燃機做功有四個沖程:
四沖程是指在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行程內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此間曲軸旋轉兩圈,做功一次:。
吸氣沖程: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進入汽缸
壓縮沖程:進氣門和排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上運動,燃料混合物被壓縮
做功沖程:在壓縮沖程結束時,火花塞產生電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高溫高壓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帶動曲軸轉動,對外做功
排氣沖程: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向上運動,把廢氣排出汽缸。
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4、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熱值的單位是:焦/千克 J/kg
如: 氫氣的熱值(最大)是1.4 ×108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1.4 ×108焦.

Ⅲ 初中物理計算題格式是怎麼樣的

一、 物理計算題基本格式要求:

① 先寫解,然後根據題意列出已知條件,並對應統一好單位(基本單位相互對應,常
用單位相互對應);
② 寫出計算公式,然後帶值,帶值時要帶上單位;
③ 計算,數字與數字相運算,單位與單位相運算;
④ 檢驗,作答。
二、 需要注意的問題:
① 當題目中出現兩個及以上物體時,各物理量要用腳標來區分。(腳標可以是數字、
子母或者漢字的簡寫);解題過程中必須有必要的文字說明,來體現你解題的思路。
② 計算過程中,中間量最好用分數表示,便於下一步計算時進行約分,但最後的計算
結果必須寫成小數

Ⅳ 物理計算題解題格式是什麼

物理計算題解題格式:

一、物理計算題基本格式要求:

①先寫解,然後根據題意列出已知條件,並對應統一好單位(要求基本單位相互對應,常用單位相互對應)。

②寫出計算公式,然後帶值,帶值時要帶上單位。

③計算,數字與數字相運算,單位與單位相運算。

④檢驗,作答。

二、需要注意的問題:

①當題目中出現兩個及以上物體時,各物理量要用腳標來區分。(腳標可以是數字、字母或漢字的簡寫)解題過程中必須有必要的文字說明,來體現你解題的思路。

②計算過程中,中間量最好用分數表示,便於下一步計算時進行約分,但最後的計算結果必須寫成小數。

範例:

例如:某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的成績為10.5秒,請問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看到題目,我們就會想到這是一道求平均速度的計算題,那麼我們就應該先想到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v=s/t。

然後分析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路程s=100m,時間t=10.5s,有了這兩個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很順利的求平均速度了,物理學中要求必要的文字說明,並且每個數字後面都要帶上單位。

這個題目的規范答題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解:由題目可知,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為s=100m,所要時間為t=10.5s,根據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v=s/t,可以計算出該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

v=s/t。

=100m/10.5s。

=9.95m/s。

即這名運動員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為9.95m/s。

Ⅳ 做物理計算題的文字描述要怎麼寫,具體是哪些

1、要有起始和結尾:如「解:」「答:"
2、必要的文字說明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研究對象(單體或系統)及其過程或狀態的說明,特別是多過程的問題。如」對A物體:「」對A、B組成的系統:「」A物體到達最高點時F最大」
(2)對建立坐標系或選擇正方向的說明。注意要結合題意建立坐標系或選擇正方向。如「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如圖坐標系」
(3)對選擇的參考系、參考面、零勢點、零勢面的說明。如「以地面為參考系」「以小球運動至最低點為零勢能點「
(4)對 未出現的字母、符號的說明。如「設小物體運動到p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設運動時間為t,水平射程為s」
(5)對所列方程的物理依據(定義、定律、定理、定則)的說明。如「對小物體由a 運動到p 過程應用動能定理得」、「由牛頓第二定律得」「由幾何關系得」
(6)書寫的方程式必須是原始方程,用變形式、結果式要有先寫原始方程再推出。如「由U=IR得I=U/R」
(7)對題設中的臨界條件、隱含條件的說明。如「物體恰好過最高點的速度為零」、「物體恰好脫離斜面時斜面對物體的彈力為零」
(8)對解題過程中必要的關聯詞的說明。如「聯立①②③式」、「代入以上數據得」
(9)對解題結果的討論、補充的說明。若結果是矢量,必須說明正負號的含義,方向的說明必須與題設規定的正方向相對應。如方向豎直向下」「因為 為負值,所以A點的電勢低於B點的電勢」
3、注意:(1)不要用字母、符號來代替物理語言,如用「∵、∴」代替「因為、所以」,用「↑↓ 」代替「增加、減少」,「>、<」代替「大於、小於」等等
(2)一個字母在一個題目中只能用來表示一個物理量,忌一字多用
(3)尊重習慣用法。如拉力用F,時間用t,加速度用a
(4)單位要統一,如」立方米」「升」要換算一致

Ⅵ 如何規范物理計算題的步驟書寫

一、先要理解什麼叫計算題
計算題就是在給出物理情景後,生分析其物理過程,確定屬於哪部分的知識,認清已知條件和要求的是什麼,並且要給出適當的符號及角標,在審題時可加上必要的圖形。
二、計算題該寫些什麼
教師在指導計算題寫法時會說得很細,學生一下無法全部接受,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幫助你理解:想像成別的學生問你怎麼解這道題,當你給同學講解時,你會把過程說得很全面,否則同學可能聽不懂,如果把你講的理順後寫下來,就是完整的解題過程,其內容包括:
1、每解一步時先要寫清你想要求什麼?
2、每一步都要有公式,帶上單位
3、表示物理量的符號要准確,並帶上必要的角標
4、結果解出後檢查一下是否合理。如求某人的身體質量,你求出的結果是3噸,這顯然是搞笑的錯誤。
三、計算題的訓練思路
1、先從一個公式解決一道計算題練起,一個公式用一次就能解完本題。
2、再練習兩個公式結合,用兩步才能求解的計算題
3、試著做一做用兩三個公式列出兩至三個等式,通過解方程組才能求解的計算題(這樣的題不用練太多,力、熱、電或它們的綜合題,練幾個經典題就夠了。
四、注意的問題
審題是最關鍵的,可以用畫豎線的方法,把一道計算題的過程分清,一句話結束基本上就是一個物理過程,物理過程之間會有一個物理量相聯系,通過解出相關的中間量,就可以順利解出本題;其次是書寫解題過程時注意細節,公式、結果和單位都要准確無誤。
祝你成功!

Ⅶ 怎樣寫物理計算題的正確書寫格式

一、先要理解什麼叫計算題
計算題就是在給出物理情景後,生分析其物理過程,確定屬於哪部分的知識,認清已知條件和要求的是什麼,並且要給出適當的符號及角標,在審題時可加上必要的圖形。
二、計算題該寫些什麼
教師在指導計算題寫法時會說得很細,學生一下無法全部接受,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幫助你理解:想像成別的學生問你怎麼解這道題,當你給同學講解時,你會把過程說得很全面,否則同學可能聽不懂,如果把你講的理順後寫下來,就是完整的解題過程,其內容包括:
1、每解一步時先要寫清你想要求什麼?
2、每一步都要有公式,帶上單位
3、表示物理量的符號要准確,並帶上必要的角標
4、結果解出後檢查一下是否合理。如求某人的身體質量,你求出的結果是3噸,這顯然是搞笑的錯誤。
三、計算題的訓練思路
1、先從一個公式解決一道計算題練起,一個公式用一次就能解完本題。
2、再練習兩個公式結合,用兩步才能求解的計算題
3、試著做一做用兩三個公式列出兩至三個等式,通過解方程組才能求解的計算題(這樣的題不用練太多,力、熱、電或它們的綜合題,練幾個經典題就夠了。
四、注意的問題
審題是最關鍵的,可以用畫豎線的方法,把一道計算題的過程分清,一句話結束基本上就是一個物理過程,物理過程之間會有一個物理量相聯系,通過解出相關的中間量,就可以順利解出本題;其次是書寫解題過程時注意細節,公式、結果和單位都要准確無誤。

Ⅷ 初中物理計算公式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並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並聯電路
電阻R(Ω) = + +……

歐姆定律 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於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於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

Ⅸ 初二物理計算題怎麼寫格式

格式
解析:
1寫出依據(原理)式
2寫出變換式
3統一單位制
4代入數據(數字和單位都不能少)計算
5對結果討論並作答

Ⅹ 初中物理計算題怎樣寫

其實這種東西你最好問老師,手把手地教才最好。老師講過後,你一定能懂的。
就算我想幫你,也無從下手啊。
不好意思,愛莫能助啊,只能提些建議。另外,再給你附些公式好了,希望有幫助。

只是一部分、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並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並聯電路
電阻R(Ω) = + +……

歐姆定律 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於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http://jtcyh.139.com/

冤枉哪!五樓那位,你在我之後答,居然說我抄你的!再說,哪點和你的一樣啊!

閱讀全文

與物理計算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