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聲音是什麼習題

物理聲音是什麼習題

發布時間:2022-06-16 22:47:15

① 初二物理練習題 聲音是什麼

1)撥動橡皮筋時手指作用的力度大,橡皮筋顫動的幅度大,音量較強;撥動橡皮筋時手指作用的力度小,橡皮筋顫動的幅度也就小,音量較弱。

(2)如果把這條橡皮筋對折(用原二分之一長度)後,用剛才同一力度去拉緊再去撥動橡皮筋,從兩次對比中你會發現:第一種現象中的橡皮筋顫動慢,聲音就低;第二種現象中的橡皮筋顫動快,聲音就高。

② 初二物理 聲的經典習題

卷1

全息模擬演練
演練內容: 第 1單元綜合應用
演練時間: 120分鍾
演練分數: 100分

一、填空題(每題4分合計20分)
1.太空旅行時,在太空梭艙內人們可以直接交談,但是在艙外就不能了,這是因為____可以傳聲,但是__________不可以傳聲。釣魚時,人們最討厭有人從旁邊走過,因為魚兒會被嚇跑,這說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也可以傳聲。
2.在一個去掉底的塑料瓶子的一端紮上橡皮膜,然後用手指彈橡皮膜,瓶口的蠟燭的火焰會發生__________,這個現象說明聲音具有__________。你坐在火車上,當另一列火車一邊鳴笛一邊迎面高速駛來時,你會感覺聲音的音調越來越__________(高,低),這個現象說明聲音具有__________效應。
3.柳宗元在他的《小石譚記》中寫道「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這里反映的是聲音的__________特徵; 「「忽聽得遠處傳來錚錚幾聲,似乎有人彈琴。琴聲不斷傳來,甚是優雅,過得片刻,有幾下柔和的簫聲夾入琴韻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夾著清幽的洞簫,更是動人,琴韻簫聲似在一問一答,同時漸漸移近。……只聽琴音漸漸高亢,簫聲卻慢慢低沉下去,但簫聲低而不斷,有如游絲隨風飄盪,卻連綿不絕,更增回腸盪氣之意。」這是金庸的名作《笑傲江湖》中的一段,描寫劉正風與曲洋臨死之前,在瀑布旁邊奏曲,被養傷避難的令狐沖和儀琳無意中聽到的情景。其中「 琴音漸漸高亢,簫聲卻慢慢低沉下去」指的是聲音_________的變化;令狐沖和儀琳之所以在遠處能夠辨識出琴音和簫聲,主要是它們的________不同。
4.一個人站在橋上,一不小心,鑰匙掉進了河裡。如果從這個人看到鑰匙落到水面到這個人聽到鑰匙落水的聲音,時間為0.2s,那麼橋距離水面大約__________米。在百米賽跑時,如果運動員聽到槍聲才起跑,他運動的時間將比他實際需要的時間多__________s。
5.地震即將來臨,動物們往往會惶恐不安,但是人類往往茫然無知。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選擇題(每題4分合計20分)
7.下面關於聲音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響度越大的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越大小。
B.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生活中所說的「女高音」中的高就是指音調。
C. 星期三晚上,你想家了,你給家裡打電話,一拿起話筒,你就能知道接電話的是不是媽媽,這是根據音色來判斷的。
D. 俗話「響鼓需要重錘敲」的物理含義是增加響度的重要方法是增加振幅。
8.下面不是聲源的是 ( )
A. 夜空的閃電——蝙蝠正在覓食。
B. 靜靜懸掛在床頭的吉他。
C. 秋風中正在簌簌發抖的樹葉。
D. 正在揮舞的手臂。
08.「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企盼……」你知道這首歌嗎?這就是李娜的經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聽這首歌,我的心都會被李娜天使般的聲音帶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其實很多人喜歡這首歌,但是無法學唱,因為調子太高了。根據你學過的知識可以知道這是因為 ( )
A. 學唱者的氣力不行,跟不上。
B. 學唱者聲帶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太少,達不到要求。
C. 學唱者的音色太差了。
D. 學唱者不懂基本的樂理知識。
8.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現象是 ( )
A.在岸上的人聽到河水流動的聲音。
B.古代枕著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
C.我們能聽到波浪排擊礁石的聲音。
D.潛水員能聽到岸上的講話聲。
10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利用強超聲波對鋼鐵、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鑽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築方面,設計、建造大廳堂時,必須把回聲現象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
C.在石油勘探時,常採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葯包,放上一個探頭,把炸葯引爆,探頭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層間界面反射回來的聲波,從而探測出地下油礦。
D.利用超聲波能夠預報地震、偵察台風和大氣中的核爆炸。

三、綜合題(每題12分合計60分)
11.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古法以牛皮為天服(即箭袋),卧則為枕,取其中虛,附地振之,數里內有人馬聲,則皆聞之,蓋虛能納聲也。」意思是: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製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時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這段記載蘊涵了什麼科學道理?
答:
12.假如你是社區的志願者,為了向社區的居民宣傳雜訊對人體的危害,請你准備一份社區環境雜訊情況報告。請根據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列出社區雜訊來源的清單(至少列出3種以上)

2)利用雜訊測試儀可以測出社區雜訊的強弱,物理學中用什麼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要保護人耳聽力,可以建議社區居民採取哪些措施保護聽力?
3)根據感覺程度,人們對各種雜訊的感覺程度做了劃分,分為四個等級:
A級 覺察不到; B級 能覺察到; C級令人心煩; D級難以忍受。
小華到社區調查和了解後,記錄了社區中一些雜訊,如下表:

雜訊來源 雜訊響度 感覺程度
居民上下樓梯的聲音
居民空調運行時的聲音
小販叫賣的聲音
…… …… ……
請在表格中寫出雜訊響度的大、小還是弱,人耳對雜訊感覺程度的相應等級。

4)分析社區受到雜訊污染的程度,提出控制雜訊的可行性方案。[提示]雜訊危害的控制主要從人耳、傳播過程、聲源三個途徑進行。

13.以下是李明同學的一篇日記,請根據你學過的知識回答問題:

2004年9月8日 星期三 晴

「同學們,放學了,回家的路上請注意安全,祝您一路平安!」當播音員輕柔的聲音響起,伴隨著那首動人的薩克斯風《回家》,我結束了一天的功課。
來到校門外,大街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車聲、人聲、小販的叫賣聲匯成了一首交響樂。
終於到家了,飛快地放下書包,打開錄音機,「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操場上的鞦韆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吱吱喳喳寫個不停……」正是羅大佑的《童年》。我在沙發上輕輕躺下,閉上眼睛,任由自己漂浮在音樂的海洋中。突然一聲斷喝:「小明,關上錄音機!」我嚇的跳了起來,原來爸爸在卧室里睡覺。哎!這是什麼世道!?

以下是李明同學的一篇日記,請根據你學過的知識回答問題:
問題1:李明的爸爸為什麼不讓李明欣賞音樂?
問題2:你能為李明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問題3:請根據日記提出三個關於聲學的問題?

14.閱讀下面一段文字,並回答問題:
迄今為止,人們在茫茫大海上已發現了數十艘無人船,孤獨,奇異而神秘,像訴說一樁樁故事,卻又無從說起。1855年2月28日,英國三桅帆船馬拉頓號在北大西洋遇到一艘美國船徒瑞姆斯•切斯捷爾號。該船風帆垂落,空無一人,而船隻完好,貨物依然如故,食物淡水充足,也無任何搏鬥和暴力的跡象,只是不見一人,也找不到航海日記和羅盤。
1880年,人們在美國羅德艾蘭州紐波特市伊斯頓斯•比奇鎮附近的海面上也發現一艘名叫西拜爾德的無人船,船長室的早餐尚在,而全體船員卻不知去向了。更為神秘的要算1881年底,美國快速機帆炮艦愛倫•奧斯汀號所經歷的一件事了。這年12月12日,快速機帆炮艦巡遊時,在北大西洋中發現一艘無人帆船。該船內除無人外,一切正常,水果、瓶裝酒、淡水、食物完好無缺。艦長格里福芬命幾個水兵留在帆船上,由他的軍艦拖著這條船航行。離海岸還有三天路程時,海上狂風大作,拖船用的纜繩斷裂,黑夜茫茫,兩船失去了聯系,呼叫無音。第二天,當愛倫•奧斯汀號發現該帆船時,但艦長派出的水兵都不見了!此時離紐約只有300公里,眼看就要到家了。格里福芬艦長又用重金買動了幾個人到那艘帆船上去、這一天能見度很好,微風習習。黎明前,愛倫•奧斯汀號舵手發現船偏離了航線,當他回頭再看拖著的帆船時,不禁大吃一驚:帆船不見了!就這樣,這艘帆船的失蹤成了航海史上又一個神秘的謎。
對於無人船案件,科學家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謎底:海洋之聲。確切地說,此類事件的出現,大都可能是受到海洋次聲波的作用而造成的。
海洋次聲波一般在風暴和強風下出現,其頻率低於2O赫茲。以波浪表面波峰部波流斷裂的程度,決定次聲波的能量。如果是大風暴,次聲波的功率可達數十千瓦。而次聲波屬弱衰減型能量),因而可以傳得很遠。當海船遇到這種強能量的次聲波時,次聲波對生物體會造成輻射現象。某些頻率的次聲波,可引起人的疲勞。痛苦,甚至導致失明。同時,過強的次聲波常使人們驚恐導致人員失蹤。
鑒於上述情況。目前有的國家已建立了預報次聲波的機構。當它接受到危及生命的次聲波,就立刻向有關方面發出預報,以減少"海洋之聲"給航海人員帶來的危害。
1)根據上述文字,談談你對次聲波的認識?
2)如何避免次聲波對人體的危害?[提示:次聲波振動頻率低,傳播距離遠,穿透能力強,對人體能有危害。]

15.如圖1所示,是幾個聲音的波形,圖a和圖b所示為兩個不同音叉的波形,圖c、圖d、圖e所示為小提琴、長笛和法國號的波形。

1)a和圖b哪個音叉的音調較高?哪個音叉的叉股較短?
2)比較圖c、圖d、圖e三圖,小提琴、長笛、法國號它們是否正在演奏同樣音調和頻率的音符?

3)假若三樂器演奏同一音符,你可以聽出它們的區別,它們的波形圖是否完全一樣?

參考答案

1.真空 固體 液體
2.搖晃 能量 高 多普勒
3.音色 響度 音色
4.68 0.29
5. 人無法聽到次聲波
6.A 7B 8B 9D 10D
11.固體可以傳聲
12 1。叫賣聲 腳步聲 大街的車聲。。。。
2.關閉門窗。。。
3.略
4.制定小曲雜訊控制規范 加強雜訊危害宣傳。。。
13.1對於爸爸來說音樂是雜訊 2 開小音量帶上耳機 3 聲音如何產生 音量大小與什麼有關 控制雜訊有那些方法

14 次聲比對人體危害大 控制雜訊產生
15.1.a a
2. 不是
3.不一樣 以為諧音不同

③ 有關物理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習題

習題精選
填空題 選擇題 計算題

填空題

1.聲音是靠物體的________產生的,聲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中傳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傳播.

2.龍舟賽時,陣陣鼓聲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產生的,並經_________傳入人耳.

3.如圖3-1-5所示,圖甲為人敲鼓,能發出悅耳動聽的鼓聲,這說明聲音是由於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的;圖乙為抽去玻璃罩內的空氣,就聽不到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依賴於________________.

4.釣魚時不能大聲喧嘩,因為魚聽到人聲就會被嚇走,這說明______________.

5.某人對著山崖大喊一聲,經1.2s聽到回聲,則此人離山崖的距離大約是_____m.( m/s)

6.如圖,當敲響音叉後用懸吊著泡沫塑料接觸發聲的叉股時,泡沫球會被______,這個實驗說明一切正在發聲物體都在___________.

7.東城小學的同學敲鑼打鼓列隊歡送新兵入伍,這鑼聲、鼓聲是由於鑼面和鼓面的_________產生的,再通過_________向四周傳播開來.

8.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夜晚,進行偵察的偵察員為了及早發現情況,常將耳朵貼在大地上傾聽敵人的馬蹄聲,是因為聲音在固體中比氣體傳播得______.

10.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_____米/秒.

11.通常我們聽到聲音是靠____________傳播的.

12.一架在3015米高空飛行的飛機,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則飛機發出的聲音傳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時間是________秒.

13.聲音是由於物體的_________而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

14.人耳能區分開回聲和聲源的條件是二者相差_____秒以上.

15.要使笛子發出聲音,必須用口來吹,使管子里的___發生___.

答案

1.振動,固體,液體,氣體,真空. 2.振動,空氣. 3.振動,介質. 4.液體(水)也能傳聲. 5. 6.填「彈起」,「振動」. 7.填「振動」,「空氣」. 8.340,聲音在大地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大. 9.快. 10.340. 11.空氣. 12.9. 13.振動,介質. 14.0.1. 15.空氣,振動.

A級

1.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 )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 ).

A.快 B.慢

C.一樣快 D.無法比較

3.聲音是由發聲體的________而產生的.( )

A.運動 B.振動

C.溫度升高 D.體積膨脹

4.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 )傳來的.

A.電磁波 B.真空

C.空氣 D.耳朵的鼓膜

5.關於聲音的傳播,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藉助介質以波動形式傳播

B.聲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傳播

C.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

D.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隨著提質的不同而不同.

6.人耳能分清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應大於0.1s,所以要能聽到自己拍手的回聲,人離障礙物的距離應( )

A.大於17m B.大於34m C.小於17m D.小於34m

B級

7.甲在足夠長的有水自來水管一端打擊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聽,能聽到( )

A.一聲 B.最多聲 C.3聲 D.4聲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大於光的傳播速度

B.聲音在空氣中比在金屬中傳播得快

C.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D.在曠野里談話比在屋子裡響亮

9.有一山峽寬1200米,兩旁都是豎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峽內放一槍,頭兩次回聲間隔5秒,則人離兩壁的距離是(設聲速v=340米/秒).

( )

A.1025米,175米 B.600米,600米

C.1000米,200米 D.850米,350米

答案

1.B 2.A 3.B 4.C 5.A、D.點撥: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必須藉助於介質,真空中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故A對,B錯;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在氣體中最慢,故D不對. 6.A.點撥:人聽到回聲的時間內,聲音傳播的距離是聲源到障礙物距離的2倍,∴ . 7.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甲在有水的自來水管一端打擊一次,引起水管振動發出聲音.聲音沿三個途徑傳播,一是在空氣中,一是在水中,一是鐵管中,由於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在鐵中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水中,最慢的是在空氣中,所以,最先聽到的一聲是沿鐵管傳播來的,第二聲是從水中傳播來的,第三聲是從空氣中傳播來的,選C.點撥:如果水管很短,聲音傳播的時間很短,我們分辨不出. 8.C. 9.A

1.小明站在橋上,可以看見遠處河邊上一個婦女在用棒槌拍衣服,但是每當她高舉起棒槌時,小明卻聽見了拍打衣服的清脆聲,這是什麼原因?假設她每秒拍兩次,洗衣服處距橋大約多遠?

2.在平直雙軌線鐵道上,甲、乙兩列車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勻速反向行駛.甲車鳴笛後5s,乙車上人聽到,再過40s,兩車恰好相遇而錯車.求甲車鳴笛時兩車間距離.

3.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約為1530m/s,為了開辟新航道,探測船的船底裝有回聲探測儀器,探測水下有無暗礁,如圖所示,探測船發出的聲音信號經0.6s被探測儀接收,求障礙物到探測船的距離.

4.甲用錘敲打物體時聽到的卻是前一次敲打時發出的聲音,求甲、乙之間的距離.

5.甲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在鐵管另一端敲一下,甲聽到兩次響聲.如果鐵管長為l,鐵和空氣傳播聲音的速度分別為 、 ,求兩次響聲間隔的時間.

6.站在百米賽跑終點的計時員,在聽到發令員的槍聲後才按表計時,測得運動員的成績為13.69s,求運動員的真實成績是多少?(設當時氣溫為15℃,無風)

答案

1.看見拍衣服,是由於光的傳播,聽見拍衣服的聲音是因為聲音的傳播,兩者傳播速度懸殊很大,所以有一個時間差讓我們看起來不「同步」.拍衣服一次有舉起和拍下兩過程,每秒拍兩次,每舉起或落下一次用 s的時間. .答:洗衣服離大橋85m.

2.設甲、乙兩車在鳴笛時相距為s,甲、乙兩車速度均為v,則 ,解得 m/s.甲車鳴笛時,兩車相距 .

點撥:此問題看起來很復雜,可把問題簡化為:(1)聲音與乙車相遇,相遇時間為5s;(2)甲、乙兩車相遇,相遇時間為45s兩次相遇,通過的路程都等於甲車鳴笛時兩車之間的距離.

3.

4.甲每秒敲打3次,即每隔 s一次,而乙卻聽到的是前一次敲打的聲音,即敲打聲傳到乙處用的時間為 s,則 .

5.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 .沿鋼管傳播用的時間 ,則 .

6.聲音傳播100m所用的時間, .

運動員跑百米的真空成績為 .

點撥:發令槍信號彈爆炸時形成煙霧和發出響聲是同時的,但光速是聲速的90萬倍,在不太大的距離內,信息光(煙霧反射的光)傳播所花的時間非常短,可忽略不計,而信息聲(槍聲)傳播得慢,傳播所花的時間要長,若也忽略不計,會使運動員的成績與實際不符.

④ 物理關於聲音的題目

1、
開炮後,0.6s炮彈飛過去,聲音1.5s傳回來:
s=v聲t=340×1.5=510m
炮彈0.6s傳播了510m,所以:
v彈=510/0.6=850m/s

2、
根據題意:聲音0.5s傳播回來一次,1.5s傳播回來一次:
0.5×340/2+1.5×340/2=340m

⑤ 關於"聲音的特徵"的物理題

小明自己製作了一個哨子,如圖2所示。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做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後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聲。這哨聲是由管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改變空氣柱的長度是改變音調的一種辦法.

⑥ 問幾道關於聲音的物理題

第一題,聲音的速度340米每秒,第一次回聲是65除以340,第2次在乘2,聲波就像水波。聲音撞到壁面彈回來。在過去又彈回來。2題,因為時間傳播要時間,第3題車每秒80米,最後一個,當你開車在路上打喇叭的時候,車都開到前面去了聲音還沒到。

⑦ 物理聲現象計算題

某人打靶時,靶子離人340m,子彈離開槍口後經過1.5s,人聽到子彈擊中靶子的聲音,設空氣阻力不計,則子彈離開槍口的速度是多少?(氣溫15℃)

解:氣溫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v聲=340m/s,
子彈擊中靶子的聲音傳到人用的時間:t1=s/v聲=340m/340m/s=1s,
子彈離開槍口到子彈擊中靶子的時間:t2=t-t1=1.5s-1s=0.5s,
子彈離開槍口的速度: v彈=s/t2=340m/0.5s=680m/s。

某同學旅遊時,劃船在兩山間,大喊了一聲,1s後聽到一個回聲,又經過3s聽到了另一個回聲,問,兩山相距多遠?

解:設第一個回聲的路程為S1,第二個回聲的路程為S2
船離近處的山的距離:L1=S1/2=v聲t1 / 2 =340m/s*1s / 2 = 170m
船離遠處的山的距離:L2=S2/2=v聲t2 / 2 =340m/s*(1s+3s)/ 2 = 680m
所以兩山相距:L=L1+L2=170m+680m=850m。

一個人站在兩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峽谷底,當他大喊一聲後,經過0.3s和0.7s各聽見一次由大山反射的回聲,若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則此山谷的寬度約為多少米?

解:聲音從人傳到兩山的時間分別為:t1= 0.3s/2=0.15s,
t2= 0.7s/2=0.35s,
人到兩山的距離為:s1=vt1=340m/s×0.15s=51m,s2=vt2=340m/s×0.35s=119m,
峽谷寬度為:s=s1+s2=51m+119m=170m.

有甲、乙兩人利用回聲測量河岸到峭壁的距離。乙站在岸邊,甲站在距峭壁較遠處。甲、乙連線與峭壁垂直,相距50m。先甲放一槍,乙測出聽到兩次槍聲的時間差為4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離。

解:乙站在岸邊,河岸到峭壁的距離即為乙到峭壁的距離。
乙聽到的第一聲是直接傳來的槍聲,第二聲是反射的回聲。
兩次槍聲的時間差為4s,即槍聲從乙處傳到峭壁,再從峭壁反射回到乙所用的時間是4秒。空氣中的聲速v=340m/s,
這4秒內槍聲經過的路程s=vt=340m/s×4s=1360m,
則乙到峭壁的距離L=s/2=1360m/2=680m。
所以河岸到峭壁的距離為680m。

⑧ 聲音是什麼(物理)

物理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這個介質可以是空氣,水,固體.當然在真空中,聲音不能傳播.剛才提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聲的物體在一秒鍾之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
單位是赫茲,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
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間的聲音.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為340米/秒.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固體>液體>氣體,聲的速度與介質和溫度有關.
物理中,音調指樂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指聲音的特色,要區分開.
有時,我們站在山上高呼,會聽到我們的回聲,是因為聲音在傳播色過程中,遇到山這樣的障礙,會反彈回來,再次被我們聽到.當兩種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朵里時,時差小於0.1秒時,我們就區分不開了.當聲源停止振動後,聲音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叫做混響.
自然界中,有光能,水能,生活中有機械能,電能,其實聲也有能量.例如,兩個頻率相同的物體,敲擊其中一個物體,另一個物體也會振動發聲,這種現象叫做共鳴.聲音傳播是帶動了另一個物體的振動,說明聲音也有能量。
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符號為dB。另外,阻止噪音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⑨ 初中物理聲音題

1、空氣 能量
2、音調會因物體振動的大小不同而不同 聲音能傳播信息 聲波
3、A
3解析:聲音產生是說聲音需要些什麼來傳播,靠的是介質啊,而這道題中,B說的是液體也能傳聲,不是說聲音的產生的,C是說聲音的音調會因某些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也不是說聲音的產生的,D是說聲音會傳播能量,也不是說聲音的產生的,只有A,說的是聲音需要介質(A中為空氣),而空氣沒有了,聲音幾乎就不能聽到了,所以A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是依靠介質來傳播的

好辛苦啊!!!加油吧!

閱讀全文

與物理聲音是什麼習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