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三通用物理公式````
1.有關電路的相關特點
⑴串聯電路 P(電功率)U(電壓)I(電流)W(電功)R(電阻)T(時間)
電流處處相等 I1=I2=I
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U=U1+U2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總電功等於各電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並聯電路
總電流等於各處電流之和 I=I1+I2
各處電壓相等 U1=U1=U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積除以各電阻之和 R=R1R2÷(R1+R2)
總電功等於各電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電器的電功率
①額定功率比實際功率等於額定電壓比實際電壓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關電路的公式
⑴電阻 R
①電阻等於材料密度乘以(長度除以橫截面積) R=密度×(L÷S)
②電阻等於電壓除以電流 R=U÷I
③電阻等於電壓平方除以電功率 R=UU÷P
⑵電功 W
電功等於電流乘電壓乘時間 W=UIT(普式公式)
電功等於電功率乘以時間 W=PT
電功等於電荷乘電壓 W=QT
電功等於電流平方乘電阻乘時間 W=I×IRT(純電阻電路)
電功等於電壓平方除以電阻再乘以時間 W=U•U÷R×T(同上)
⑶電功率 P
①電功率等於電壓乘以電流 P=UI
②電功率等於電流平方乘以電阻 P=IIR(純電阻電路)
③電功率等於電壓平方除以電阻 P=UU÷R(同上)
④電功率等於電功除以時間 P=W:T
⑷電熱 Q
電熱等於電流平方成電阻乘時間 Q=IIRt(普式公式)
電熱等於電流乘以電壓乘時間 Q=UIT=W(純電阻電路)
『貳』 初三物理常用公式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在你知道路程和時間項要求取速度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這個公式。(注意必須是總路程和總時間)
2.有用推論Vt^2-Vo^2=2ax:這個公式一般是用來變形求取加速度,即式子當中的a,在你知道速度,初速度,總路程的時候可以使用。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一般用於平均速度/中間速度的求取,當然你必須知道初速度和末速度才可以使用。
4.末速度Vt=Vo+at:這個是末速度的求取。當你知道時間、初速度、加速度的時候就可以求取末速度。
5.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加速度有很多作用,在當速度變化量一樣的時候,花時間較少的B車,加速度更大。也就是說B車的啟動性能相對A車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初三物理如何套用公式擴展閱讀:
重力G(N) G=mg; m:質量 ;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³) ρ= m/V m:質量;V:體積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6]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N) 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視重(測量值)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F1:動力, L1:動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2,S=2 h,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n,S=nh,n:承擔物重的段數
機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總功:W總, W有=G物h,W總=Fs,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機械效率 η=W有/W總×100%
功 W = Fs = P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v(勻速直線) 1kW = 103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Gh= W總– W額=ηW總
額外功 W額= W總– W有= G動h(忽略輪軸間摩擦)= f L(斜面)
總功 W總= W有用+ W額= Fs= W有用/η
機械效率 η=G /(nF)= G物/(G物+ G動) 定義式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功率P(w) P= W/t; W:功 ;t:時間
壓強p(Pa) P= F/S F:壓力/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Pa) P=ρgh P: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q:熱值
參考資料:
物理公式_網路
『叄』 初三物理所有公式(都把單位帶上)謝謝
符號(單位)
一、重力:G=mg G(N)m(kg) g(9.8n/kg 9.8)
二、密度:ρ=m/v p(kg/m³)m(kg) v(m³)
三、速度:V=S/t V(m/s) S(m) t(s)
四、壓強:P=F/S P=ρgh P(Pa) F(N) S(m²) h(m)
『肆』 要怎麼靈活的把初中物理公式套用到做題上
首先至少要理解物理概念吧...公式並不是「死」的,在理解基礎上,再根據題意去選擇合適的公式,很多公式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進行推導(規范的解題),所以建議每個推導步驟都要理解掌握(都是有原因的)...在初步學會套用公式後結合中難題去熟悉解題過程中「坑」與「套路」,對於「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個錯誤;對於套路要理解到位,知道適用條件,很多公式單單記一個是沒用的,它都有對應的適用條件。
『伍』 初三物理公式大全
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時間:t=s/v 2、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t 3、物體的物重與質量的關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義式 求物質的密度:ρ=m/V 求物質的質量:m=ρV 求物質的體積:V=m/ρ 4、壓強的計算。 定義式:p=F/S(物質處於任何狀態下都能適用) 液體壓強:p=ρgh(h為深度) 求壓力:F=pS 求受力面積:S=F/p 5、浮力的計算 稱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懸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7、功的定義式:W=Fs 8、功率定義式:P=W/t 對於勻速直線運動情況來說:P=Fv (F為動力) 9、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 對於提升物體來說: W有用=Gh(h為高度) W總=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體溫度變化時的吸熱放熱情況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的計算:Q放=qm 13、熱平衡方程:Q吸=Q放 14、熱機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 15、電流定義式:I=Q/t ( Q為電量,單位是庫侖 ) 16、歐姆定律:I=U/R 變形求電壓:U=IR 變形求電阻:R=U/I 17、串聯電路的特點:(以兩純電阻式用電器串聯為例) 電壓的關系:U=U1+U2 電流的關系:I=I1=I2 電阻的關系:R=R1+R2 18、並聯電路的特點:(以兩純電阻式用電器並聯為例) 電壓的關系:U=U1=U2 電流的關系:I=I1+I2 電阻的關系:1/R=1/R1+1/R2 19、電功的計算:W=UIt 20、電功率的定義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對於純電阻電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電路的總功率的計算:P=P1+P1+……
『陸』 初三物理力學計算公式有哪些(要說明,越詳細越好)
一、力學基本公式:(1)密度、質量、體積的關系:ρ﹦m/V ,m=ρV,V= m/ρ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質量--- Kg(千克)、V----體積--- m3 (立方米)(2)速度、路程、時間的關系:v﹦s/t ,s=vt,t=s/v v---速度--- m/s(米每秒)、s--- 路程---- m(米) 、t---時間----s(秒)(3)重力、質量的關系:G=mg,m=G/g,g=G/m G----重力---- N(牛頓)、 m ---質量--- Kg(千克),g=9.8N/Kg(4)杠桿的平衡條件:F1 ×L1 = F2 ×L2F1---動力--- 牛(N)、L1---動力臂---米(m)、F2---阻力---牛(N)、L2---阻力臂---米(m)(5)滑輪組計算:F= (1/n)G,s=nhF---拉力--- N(牛頓)、G----物體重力--- N(牛頓 )、n----繩子的段數、s----繩移動的距離--- m(米)、h---物體移動的距離--- m(米)(6)壓強的定義式:p= F/S(適用於任何種類的壓強計算),F=pS,S=F/p p---- 壓強--- Pa(帕)、F---壓力---- N(牛頓 )、S--- 受力面積--- m2 (平方米)(7)液體壓強的計算:p = ρgh,ρ= p/gh,h=p/ρg p---壓強--- Pa(帕)、ρ---液體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9.8N/Kg、h---液體的深度--- m(米)(8)浮力的計算:F浮=G排=ρ液gV排(浸沒時,V排=V物),F浮=G-F拉(常用於實驗), F浮=G物(懸浮、漂浮時)F浮---浮力--- N(牛頓)、G排----排開液體重力--- N(牛頓 )、g=9.8N/Kg、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m3(米3)、G物----物體重力--- N(牛頓 )(9)功的計算:W = F·s (常用於水平方向)= G·h(常用於豎直方向)W---功--- J(焦耳)、F----力-- N(牛頓)、s----距離--- m(米)、G----重力--- N(牛頓)、h---距離--- m(米)(10)機械效率的計算:W有= G·h,W總 = F·s ,η=W有/W總W有---有用功--- J(焦耳)、 G----重力--- N(牛頓 )、 h---距離--- m(米)W總---總功--- J(焦耳)、 F----力-- N(牛頓 )、 s----距離--- m(米)(11)功率計算:P=W/t =Fs/t =F·v,W=Pt,t=W/P P---功率--- W(瓦特)、W---功--- J(焦耳 )、t---時間--- s(秒)、v---速度--- m/s(米每秒)(12)熱量的計算:Q=cm△t ,c=Q/m△t ,m=Q/c△t ,△t=Q/cm,△t=t高溫-t低溫Q---吸收(放出)的熱量--- J(焦)、c---比熱容--- J/(kg·℃) 〖焦/(千克·攝氏度)〗、m---質量--- Kg(千克)、△t ---溫度差---℃(攝氏度)
『柒』 我的初三物理的公式知識基本都掌握了,但不知道怎麼運用
如果lz你不知道如何運用,說明掌握的不夠熟練
下面是我當初初三的經驗(本人保送的哦! 現在高三了)
1.對於公式要有足夠的熟練度,保證能有正確的條件反射,遇到題目時不會弄混公式,不然到考試的時候會有麻煩的
2.要對關聯的公式進行聯想,有些公式是相互聯系的(在初中范圍內電學公式中間的聯系尤其重要,比如歐姆定律和電功的公式)
3.保持充分的練習量,畢竟記公式和做題目還是有區別的,記公式僅僅是記憶而已,而解題時你對公式的正確條件反射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捌』 初中物理公式都會背但遇到計算題就不會想套卻不知道怎麼套彷彿公式根本套不進去
解答物理問題記住公式只會硬套公式是不行的,必須理解公式的來源、適用條件、各個字母字母的涵義及單位等等,再根據題意中的已知條件,靈活選擇合適的公式。
『玖』 初三物理有哪些公式
速度V(m/S) v=S/t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I=U/R(I是電流,U是電壓,R是電阻)
W=UIt(W電功,U電壓,T是時間)
P=UI(P是電功率,I是電流,U是電壓)
『拾』 求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怎麼運用公式解題的方法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 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2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G物h
總功W總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並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並聯電路 電阻R(Ω)1/R =1/R1 +1/R2 +……
歐姆定律 I= U/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t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於3×108m/s)
λ:波長 ν:頻率
需要記住的幾個數值:
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熱容:4.2×103J/(kgo℃)
e.一節干電池的電壓:1.5V f.家庭電路的電壓:220V
g.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於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修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