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一上物理模型有哪些

高一上物理模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7 08:41:53

1. 高中物理模型總結

倍速學習法 不錯的
中學生數理化 更不錯 堪稱上品 教你作題思路 發散思維 收斂思維 創新思維 模型歸類 \舉一反三 觸類旁通 很好的 建議買一本 up to you
May you succeed~

那你要什麼樣的??

最好還是找你的老師去 抽空讓和他談談 讓他為你們班同學做個總結 這樣你門老師就會根據你們的薄弱點進行補充 有的放矢 何故買其書而獨字啃耶??與人樂 豈不快栽

2. 高中生物課本里的物理模型有哪些

高中生物課本里使用了物理模型法的主要有: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沃森和克里克用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來研究DNA分子的結構),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和細胞的結構模型。

3. 高中生物物理模型,數學模型,概念模型各有哪些例子

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片形式直觀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徵。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來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質特徵的模型。如:對真核細胞結構共同特徵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的解釋、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等;

數學模型: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如:酶活性受溫度(PH值)影響示意圖,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等。

(3)高一上物理模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物理模型就像大廈的基礎架構,就是通用的業界標准,無論是一座摩天大廈也好,還是茅草房也好,在架構師的眼裡,他只是一所建築,地基—層層建築—封頂,這樣的工序一樣也不能少,關繫到住戶的安全,房屋的建築質量也必須得以保證,唯一的區別是建築的材料,地基是採用鋼筋水泥還是石頭,牆壁採用木質還是鋼筋水泥或是磚頭。

當然材料和建築細節還是會有區別的,視用戶給出的成本而定;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數據倉庫的數據從幾百GB到幾十TB不等,面對如此大的數據管理,無論支撐這些數據的RDBMS(關系資料庫)多麼強大,仍不可避免地要考慮資料庫的物理設計。

設計依據

物理模型設計所做的工作是根據信息系統的容量,復雜度,項目資源以及數據倉庫項目自身(當然,也可以是非數據倉庫項目)的軟體生命周期確定數據倉庫系統的軟硬體配置,數據倉庫分層設計模式,數據的存儲結構,確定索引策略,確定數據存放位置,確定存儲分配等等。這部分應該是由項目經理和數據倉庫架構師共同實施的。

4. 請問,高一必修物理涉及到的物理模型有哪些麻煩…

物理必修的話主要是力與運動方面的,其中將運動分開來說有: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直線中又有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變速運動分為均加速直線運動,勻減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時刻在變化);曲線中主要是平拋,類平拋和圓周,在高中都是勻速的。力學里要懂得受力分析,一個物體受幾個力要十分清楚,一重二彈三摩擦【先考慮重力,接著是彈力(接觸不一定有彈力,必須要有擠壓),最後是摩擦力及其他力】,還要懂得識別並且畫出受力分析圖,畫圖很重要,一般單純力學的試題都會有圖,所以懂看懂畫是關鍵,找出了物體受幾個力,問題基本就解決了。接著就是看懂題意,從中找出關鍵詞(尤其是題目較長的試題)然後分析,若是力與運動結合,則先分清是屬於直線還是曲線的運動,是勻速還是變速,然後分析物體是怎樣運動的,這里要求想像力要好,能夠在腦海中呈現出物體運動的情景,進而確定該用的公式,然後套進去,答案基本就出來了。所以不管是有關小車還是其他的題目,或者涉及天體運動的題目(勻速圓周),只要照著這個思路去做,多做點題,抓題型抓母題,這樣你在考試時就會發現很多題都是相類似的,基本上就是那幾個公式,這樣速度就會快上很多,准確率也會提高。在必修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實驗,不知道你們那邊怎麼樣,反正我們的省份的同學實驗都是弱項,所以實驗有條件必須自己親自動手做,還有就是清除實驗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再者就是實驗原理的利用,最常用的就是控制變數法。

5. 高中物理有多少模型,要明細

物理模型不少的啊,有些模型一個知識點有好一個對應的模型,有些模型要用到好多知識點的。只能想起來啥說啥了。
力學中:小船過河模型,人船模型,豎直內圓模型,子彈木塊模型,碰撞模型(完全彈性碰撞、完全非彈性碰撞)、雙星模型、高低軌模型............
電學:電場中的類平拋、洛倫茲力作用下的圓周運動..........

忽然間腦子里閃過了太多的物理模型和相應例題了......

6. 高一必修二常見的物理模型題型

必修二,主要是牛頓定律,都是力學方面的。
做力學的題,首先要弄清它的運動情況(當然靜止的情況就可省略了),然後再受力分析 ,有時合成力或者分解力,可以使問題簡單化,增加解題效率。
遠動類的題目要注意它是否有加速度,是否有靜摩擦力,注意彈簧的對物體的力是不能突變的,繩子的對物體的力是能突變的等。

7. 高一物理知識要點

1.質點(A)
(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量的點。
(2)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並不存在。
(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並不取決於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參考系(A)
(1)物體相對於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對參考系應明確以下幾點:
①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盡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
③因為今後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於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
(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圖1-1中質點軌跡ACB的長度是路程,AB是位移S。(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才是能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A)
(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 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的方向。
(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5、勻速直線運動(A)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點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
(1)位移圖象(x-t圖象)就是以縱軸表示位移,以橫軸表示時間而作出的反映物體

運動規律的數學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線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於橫軸(時間軸)的直線,如圖2-4-1所示。
由圖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個質點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運動,另一個反方向以10m/s速度運動。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速度的改變數跟發生這一改變數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
(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點做加速運動; 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點做減速運動.
7、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A)
1、實驗步驟:
(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並接好電路
(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的鉤碼.
(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並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後放開紙帶.
(2)自由落體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於地球的引力產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這種差異並不大。
(4)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5)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vt=gt. H=gt2/2, vt2=2gh
11、力(A)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⑴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⑵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作用於物體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使受力物體發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4.力的分類:
⑴按照力的性質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A)
1.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重心: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於一點,這個點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① 質量均勻分布的有規則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幾何中心上,可以在物體內,也可以在物體外。一般採用懸掛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3、彈力(A)
1.彈力⑴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⑵產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兩物體直接接觸;②兩物體的接觸處發生彈性形變。
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於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彈簧彈力:F =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
4.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
14、摩擦力(A)
(1 ) 滑動摩擦力:
說明 : 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於G;也可以等於G;也可以小於G
b、為滑動摩擦系數,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
(2 ) 靜摩擦力: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大小范圍: O<f靜fm (fm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
說明:
a 、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15、力的合成與分解(B)
1.合力與分力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共點力的合成
⑴共點力: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 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平行四邊形定則: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 (2) 兩個力的合力范圍: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於分力、也可以小於分力、也可以等於分力
(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
16、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A)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1)一個物體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2)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變,其加速度為零,這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的運動學特徵。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這兩個共點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三力平衡:這三個共點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內,且其中任何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平衡
(3)若物體在三個以上的共點力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通常可採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 F1x+ F2x+ ………+ Fnx =0
F合y= F1y+ F2y+ ………+ Fny=0 (按接觸面分解或按運動方向分解)
19、力學單位制(A)
1.物理公式在確定物理量數量關系的同時,也確定了物理量的單位關系。基本單位就是根據物理量運算中的實際需要而選定的少數幾個物理量單位;根據物理公式和基本單位確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單位叫做導出單位。
2.在物理力學中,選定長度、質量和時間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與其它的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力學單位制。選用不同的基本單位,可以組成不同的力學單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單位是長度為米(m),質量為千克(kg),時間為秒(s),由此還可得到其它的導出單位,它們一起

物理1知識點小結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第一節 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恆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於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第二節時間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鍾表指示的一個讀數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兩者運演算法則不同。
第三節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第四節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節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牛頓第二定律)。
3.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數(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第六節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1.s-t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1.v-t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系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和。
第二章 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第一、二節 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記錄自由落體運動軌跡
1.物體僅在中立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理想化模型)。在空氣中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影響,與物體重量無關。
2. 伽利略的科學方法:觀察→提出假設→運用邏輯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對推論進行檢驗→對假說進行修正和推廣
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1.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8m/s?
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其大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3. vt?= 2gs
豎直上拋運動
處理方法:分段法(上升過程a=-g,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整體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
第三節勻變速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第四節汽車行駛安全
1.停車距離=反應距離(車速×反應時間)+剎車距離(勻減速)
2.安全距離≥停車距離
3.剎車距離的大小取決於車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問題:抓住兩物體速度相等時滿足的臨界條件,時間及位移關系,臨界狀態(勻減速至靜止)。可用圖象法解題。
第三章 研究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
(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後,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後,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於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並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倔強系數),反映了彈簧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並聯:串聯: 並聯:
第二節研究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μ<1。
5.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
6.條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最大限度,這個最大值叫最大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
5.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第三節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圖示
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圖示畫法:選定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當統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例畫一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
3.力的示意圖: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系。
3.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
第四節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合力的計算
1.方法: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
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分力的計算
1.分解原則:力的實際效果/解題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順序:G→N→F→電磁力
第五節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該點不一定在物體上),這幾個力叫做共點力。
尋找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物體保持靜止或者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平衡狀態。
2.物體如果受到共點力的作用且處於平衡狀態,就叫做共點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體在兩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其平衡條件是這兩個離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個矢量分解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坐標軸上,利於處理多個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六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物體對它的作用力,這種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質:物質性(必有施/手力物體),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同:等大,反向,共線
異: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時性(產生、變化、小時),異體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質。平衡力不具備同時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質可不同。
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頓第三定律適用於任何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狀態無關。二力的產生和消失同時,無先後之分。二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各自分別產生作用效果。
第四章 力與運動
第一節伽利略理想實驗與牛頓第一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見課本,以及單擺實驗)
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2.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受力、運動狀態無關,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體不受力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受外力時,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節影響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體運動與受力的關系
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物體質量的關系
第四節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1.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 F=ma
3.k的數值等於使單位質量的物體產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國際單位制中k=1。
4.當物體從某種特徵到另一種特徵時,發生質的飛躍的轉折狀態叫做臨界狀態。
5.極限分析法(預測和處理臨界問題):通過恰當地選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其推向極端,從而把臨界現象暴露出來。
6.牛頓第二定律特性:
(1) 矢量性:加速度與合外力任意時刻方向相同
(2) 瞬時性:加速度與合外力同時產生/變化/消失,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 相對性:a是相對於慣性系的,牛頓第二定律只在慣性系中成立。
(4) 獨立性: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對方影響。
(5) 同體性:研究對象的統一性。
第五節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解題思路:物體的受力情況 ?牛頓第二定律? a? 運動學公式 ?物體的運動情況
第六節超重與失重
超重和失重
1.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超重現象(視重>物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失重現象(物重<視重)。
2.只要豎直方向的a≠0,物體一定處於超重或失重狀態。
3.視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儀器稱值)。
4.實重:實際重力(來源於萬有引力)。
5.N=G+ma
(設豎直向上為正方向,與v無關)
6.完全失重:一個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為零,達到失重現象的極限的現象,此時a=g=9.8m/s?。
7.自然界中落體加速度不大於g,人工加速使落體加速度大於g,則落體對上方物體(如果有)產生壓力,或對下方牽繩產生拉力。
第七節力學單位
單位制的意義
1.單位制是由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單位體制。
2.基本單位可任意選定,導出單位則由定義方程式與比例系數確定的。基本單位選取的不同,組成的單位制也不同。
國際單位制中的力學單位
1.國際單位制(符號~單位):時間(t)~s,長度(l)~m,質量(m)~kg,電流(I)~A,物質的量(n)~mol,熱力學溫度~K,發光強度~cd(坎培拉)
2.牛頓1N:使1kg的物體產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即1N=1kg?m/s?。
3.常見單位換算:1英尺=12英寸=0.3048m,1英寸=2.540cm,1英里=1.6093km

8. 高一物理。豎直平面上的圓周運動,繩模型和桿模型求詳細講解,包括各種臨界點分析。好的要追加分數的。

(1)繩模型:(特點:繩子只能產生指向圓心的拉力)
最高點:設速度為v,質量為m,半徑為r,則:mg+F=mv²/r
根據上式可得:v增大時,F增大。v減小時,F減小。當V=√gr時,F=0.此時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這是一個臨界狀態,此時的速度是物體能通過最高點需要的最小速度。
最低點:F-mg=mv²/r,F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2)桿模型:(特點:最高點時,細桿既能產生指向圓心的拉力,也能產生背離圓心的彈力)
最高點:
(1)當速度v=√gr時,桿既沒有拉力,也沒有支持力,有重力提供向心力。
(2)v>√gr時,桿有指向圓心的拉力F,此時F+mg=mv²/r,隨著速度增大,拉力也增大
(3)v<√gr時,桿有背離圓心的支持力F,此時mg-F=mv²/r,隨著v增大,F減小。v減小,F增大。當v=0時,F=mg ,這是物體能經過最高點的最小速度。
最低點:和細繩模型一樣(桿是產生拉力)。

9. 高中物理的模型主要有哪些

過程模型,實物模型,狀態模型

10. 高中物理模型有哪些

1、物質模型。物質可分為實體物質和場物質。
實體物質模型有力學中的質點、輕質彈簧、彈性小球等;電磁學中的點電荷、平行板電容器、密繞螺線管等;氣體性質中的理想氣體;光學中的薄透鏡、均勻介質等。
場物質模型有如勻強電場、勻強磁場等都是空間場物質的模型。
2、狀態模型。研究流體力學時,流體的穩恆流動(狀態);研究理想氣體時,氣體的平衡態;研究原子物理時,原子所處的基態和激發態等都屬於狀態模型。
3、過程模型。在研究質點運動時,如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平拋運動、簡諧運動等;在研究理想氣體狀態變化時,如等溫變化、等壓變化、等容變化、絕熱變化等;還有一些物理量的均勻變化的過程,如某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均勻減小、均勻增加等;非均勻變化的過程,如汽車突然停止都屬於理想的過程模型。

閱讀全文

與高一上物理模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