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学标志各自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应用
生物标志物是从生物学介质中可以检测到的细胞、生物化学或分子改变.
生物学介质包括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粪便、组织、细胞、头发、呼气等.
为什么要用生物标志物暴露测量:精确研究对象选择:减少错分机体反应:提前发现个体易感性:健康损害:有助于阐明机理
易感性标志物举例
标志物 暴露 疾病
α 1 抗胰蛋白酶 吸烟 肺气肿
N-乙酰转移酶 芳香胺 膀胱癌
芳香烃羟化酶 吸烟 肺癌
个体易感性
暴露内部剂量生物学有 早期反应 机体结构/ 疾病
效剂量 机能改变
②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
正确答案为:A选项
答案解析: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并辐射到各生物科技领域。
③ 医学中存在生物学标志,请问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生物学标志可以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大类。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接触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其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内剂量(吸收剂量)、靶剂量或生物效应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标志、结构或功能改变标志、疾病标志3类。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是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敏感性异常增高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④ 生物学标志
生物学标志(biological indicator)是古气候研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标志。生物对气候变化很敏感,随着气候的变化生物会发生迁移和兴衰,乃至灭绝。对现代生物研究表明,生物的类型、形态、分布与气候(气温、降雨、湿度)和环境(海洋、沙漠、草原、水温、盐度等)密切相关,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第四纪的古生物与现今的生物很相近,有不少是同种或亚种,因此利用这些古生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对比可恢复第四纪时期的气候面貌。
1. 植物化石标志
在第四纪沉积物中,植物化石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植物的枝干和叶子的化石; 二是植物种子的花粉(pollen)和孢子(spore)化石。但它们在沉积物中被发现的几率很不相同,植物枝干和叶子化石不是很常见的,而植物的孢粉(spore-pollen)却很常见,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第四纪沉积物中,只是由于形成沉积物的环境不同可造成植物孢粉种类出现差异及含量丰沛的不同,所以在第四纪气候研究中更多地是利用孢粉。
尽管植物的枝干和叶子化石不常见,但在指示气候特征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植物枝干和叶子化石的保存地与植物的生长地相距不会太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化石产地的古气候特点,如在某地点发现了云杉(Picea)和冷杉(Abies)的枝干和树叶化石,那么这个地点在那个时期是相当寒冷的,因为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云杉和冷杉生长上限的年均温度约 6℃。根据对现代植物形态和分布的研究,植物的叶相、种类与生长环境(气候类型,气温和降雨)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植物叶面越大表明气温越高,反之就气温越低,所以从热带雨林到高寒地区的森林,大叶面的树种所占比例是降低的(表 11-1)。在暗针叶林中,针叶树种就占绝对优势。另外,叶缘的形态、表面特征、叶脉等也与气温和降水相关(表 11-1),若降雨量和气温高,全缘叶型植物所占比例就越高,而浅裂型和锯齿型叶缘的树种会随着气温的降低其含量增加。在热带雨林地区,多数植物的叶面比较光滑、细腻,叶脉密度也较小; 而在气温较低和降雨量较少的地区,植物叶面一般比较粗糙,具纤维状毛,叶脉密度大。树木年轮的宽窄也能指示气候变化,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年轮宽,而干冷气候形成的年轮窄。植物的这些现象都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特征,因此我们对植物叶化石的形态研究有助于重建第四纪的古气候。
表 11-1 植物的叶级和叶缘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在植物化石的标志中,孢粉利用得最普遍,相对而言孢粉也最易获得。在利用孢粉研究第四纪古气候时,通常采用的是孢粉组合,单是一、二种孢粉其指示意义不大,因为孢粉不像植物的枝干,它可以随风或流水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像松(Pinus)的花粉可以散落到松林以外上千千米远的地方。一个孢粉组合是由多种植物孢粉构成的,有木本花粉、草本花粉和蕨类孢子(图 11-1),它们当中可能有喜暖的植物,喜干的植物,也有广布的植物(表 11-2),但是在一个组合中有优势植物种,它们是恢复古气候的主要标志。因此孢粉组合反映的是一个植物群落,不同的植物群落与不同的气候类型相适应,如热带雨林、温带雨林、暗针叶林、干旱草原、高山草甸等都有自身的植物组合特点,有它的优势种,代表的是一定的气候类型(降雨量、气温、湿度、1 月均温、7 月均温)。如暗针叶林,其主要构成为云杉和冷杉,目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 N40° ~70°的寒温带和高寒山地(海拔 1600~3000m 以上),生长地的 7 月均温为 10 ~15℃,年降雨量大于 500mm,林中表土云杉和冷杉花粉含量高于 40%。根据现生暗针叶林的孢粉组成特点、气候特点、生长的海拔高度,可以反演第四纪沉积物中云杉和冷杉花粉含量高于 40%的古暗针叶林的气候特征,乃至可以根据古暗针叶林与现代暗针叶林的海拔高差推算气温的变化值,这与利用雪线、冰斗海拔高程的变化推算古气温的方法相似。
图 11-1 河北东部更新世冰期与间冰期孢粉组成(据李文漪,1998; 修改和补充)
表 11-2 常见的植物的气候型
2. 哺乳动物化石标志
尽管哺乳动物化石不及孢粉那么常见,有时寻找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哺乳动物对气候的变化比植物更敏感,随着气候的变化哺乳动物会发生明显的地理迁移,形成与气候相适应的动物组合,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某些特征动物或动物组合来推断第四纪时期的气候特征。
图 11-2 周口店第 1 地点哺乳动物组成显示的生态环境变化(据李炎贤,1981)
根据对现今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生存地气候特点的研究,通常把哺乳动物划分成多种环境类型(表 11-3),如有草原型、灌丛型、森林型、荒漠型、喜干型、喜湿型、喜暖型、喜冷型等,每种类型都具有一定的气候指示意义。但在自然界,生态环境很复杂,在一个地点或一个地区很少只有一种生态类型,常常是多种生态环境交织在一起,这就必然导致生存在这个地区哺乳动物组成的复杂性。因此在第四纪的哺乳动物群中,几种生态环境类型的化石哺乳动物组合在一起是常见的,这时我们要分析这个动物群中的主体部分,它们代表了这个地区的气候总体特点和生态环境特点。如周口店第 1 地点从下到上的哺乳动物组合反映的是从森林草原到森林为主再到森林草原的变化过程(图 11-2)。
表 11-3 第四纪常见的哺乳动物化石与气候的关系
近几年,有人试图利用啮齿类中的 科(Arvicolidae)和鼠科(Muridae)的统计,定量或半定量地推算古气温和古降水量,其计算的公式如下:
T =-2. 73 × Sp + 20. 09(T 为古温度,单位为℃ ; Sp 为 科动物的富庶度,种数)
T = 1. 15 × Sp + 9. 15(T 为古温度,单位为℃ ; Sp 为鼠科动物的富庶度,种数)
P = 84. 4 × Sp + 3(P 为古降雨量,单位为 mm; Sp 为鼠科动物的富庶度,种数)
尽管上面的计算公式是经验公式,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会不断地完善,在分析气候变迁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⑤ 现代生物学的创立标志是什么
现代生物学的创立标志是DNA重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
⑥ 生物学标志有哪些
不是很清楚你的问题
是这个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满意谢谢采纳
定义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及其代谢产物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是食品毒理学的范畴。
分类1:接触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接触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2: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标志,包括反映早期效应生物学标志、结构和/或功能改变效应生物学标志及疾病效应生物学标志,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3:易感性生物学(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包括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意义通过动物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研究生物学标志并推广到人体和人群研究,生物学标志可能成为评价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健康状况影响的有力工具。接触标志用于人群可定量确定个体的接触量;效应标志可将人体接触与环境引起的疾病提供联系,可用于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和有助于在高剂量接触下获得的动物实验资料外推剂量接触的危险度;易感性标志可鉴定筛选易感个体和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
生物学标志(biological markers,biomarkers)是宿主生物材料(如人类的组织,细胞与体液)中可测量的细胞的,生物化学的,免疫的或分子的结构,性状和数量及其变换。这种可测量的物质是信息实体,具有一定的标识作用,代表着从暴露到疾病过程的一个个信导。
⑦ 现代生物技术的标志是什么A DNA重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传统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酿造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就是以基因工程为首要标志。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DNAtechnique)又称遗传工程,在体外重新组合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并使它们在适当的细胞中增殖的遗传操作。这种操作可把特定的基因组合到载体上,并使之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和表达。因此它不受亲缘关系限制,为遗传育种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