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生物学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生物学定义: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几千年来,我国在农、林、牧、副、渔和医药等实践中,积累了有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体的丰富知识。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确立了唯物主义生物进化观点,推动了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2)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如果考虑到仿生学,它还影响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人口、食物、环境、能源问题是当前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1)毛栗子生物学上有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生物学历史起源: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迷惑不解,他们往往把生命和无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没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认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
不少人还将各种生命现象归结为一种非物质的力,即“活力”的作用。这些无根据的臆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被抛弃,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生物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生命现象就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物质、能和信息三个量综合运动与传递的表现。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
Ⅱ 生物学领域有什么意义
生物学领域有什么意义
草坪与地被植物:草坪是指人工建造和护理的绿化美化草地,多为由矮性禾本科或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致密似毡的植物群体。地被植物是指像被子一样覆盖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其植物体所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园林绿地中的地被植物,有的是人工种植的,但也有不少是自繁能力较强的野生种。从广义的概念讲,草坪也属于地被植物的范畴。
Ⅲ 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生物学中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例如:
1 自然环境的学习会让你认识带时间的多彩,大自然的伟大。
2 遗传学的学习可以帮助人更好的了解自身,意识到进化的伟大之处。同时,它会给我们打开一种新的视野,给我们看待事物的另一个角度。
Ⅳ 栗子为什么是毛茸茸的
因为这是它的外壳,也因为是它的基因。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5厘米。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我国板栗产区,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广西均有分布,主要产区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广西、贵州等省区。
品种分类
因各地的气候、土壤与其它条件的不同,生境各异,致使树形高矮、叶背和果壳上的毛被、果的成熟期、尤以果的大小及其品质都有差异,兼之,本种的栽培历史悠久,在种植过程中,人们选出了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
吴耕民(《栗枣柿栽培》农业出版社1964年)把栗树分为华北与华中两个大品种群。华北品种群又分为良乡小栗与华北魁栗两小品种群,约共有10个较优良的品种。华中品种据资料分析,选出了约20个以上的优良品种。
Ⅳ 植物生物学中,板栗有几层果皮
植物生物学中,板栗有三层果皮。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含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
Ⅵ ■§关于板栗§■(生物学)
栗子,连刺的叫毛栗子
Ⅶ 板栗有哪些特征
(hairy chestnut)
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B1.。又称栗子、大栗、毛板栗。壳斗科,板栗属。
形态和用途
乔木,高达20米,胸径1米。小枝无顶芽,被灰色绒毛。叶长9~18厘米,宽4~7厘米,叶缘有锯齿,齿端芒状,下面有灰白色短绒毛。壳斗径6~8厘米,坚果径2~3.5厘米。花期4~5月;果熟期9月。
板栗是中国着名干果之一。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氏族社会(距今6000年前)就已经利用野生栗树的果实。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就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板栗种仁含糖及淀粉70.1%、蛋白质10.7%、脂肪7.4%,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木材坚硬,纹理直,结构粗,抗腐朽,耐水湿,宜作枕木、矿柱、车辆、造船、家具等用材。
(徐永椿)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板栗分布于北纬18°30′~40°30′、东经99°~124°之间,包括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等地。垂直分布,最低的是山东郯城和江苏新沂、沭阳等地的冲积平原,海拔不足50米,最高的为云南维西,达2800米。其自然分布的范围跨越了热带边缘、亚热带和暖温带。但分布最多、栽培最盛的是在黄河流域的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板栗对气候条件要求不甚严格,在年平均气温8~22℃,极端最高气温35~43℃,极端最低气温-35℃,年降水量为500~1900毫米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但在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水量600~1400毫米的地方生长最好。板栗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对碱性土特殊敏感,在pH值4.5~7.0的范围内生长良好,若pH值大于7.6,含盐量大于0.2%时,生长不良。无论是山地、丘陵或河滩冲积沙地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板栗具有发达的根系,较耐旱、耐涝。一般来说,北方品种较南方品种耐旱,南方品种较北方品种耐涝。板栗喜光,忌荫蔽。在每日光照不足6小时的沟谷,树冠生长直立,叶薄枝细,产量低。在开花期间,光照不足,易引起生理落果。如长期过度遮荫,会使内膛枝叶黄瘦细弱,甚至枯死;或枝条外移,影响产量。在栽植时应选择光照充足的阳坡,或开阔的沟谷地为宜。
(胡芳名)
育种
板栗育种的目标主要是使坚果产量高、品质多样、树型矮化、适应性强。
中国有板栗优良品种约300个以上。在南方有江苏吴县的“九家种”,宜兴的“焦扎”,溧阳的“处暑红”,安徽广德的“新杭迟栗”,湖北秭归的“浅刺大板栗”等,但品质一般都不如北方的品种。主要产区华北各省,长期采用实生繁殖,虽然有“明栗”、“毛栗”、“油栗”、“秋分栗”等名称,实际上至今未形成稳定的栽培品种。单株间变异幅度大,而在良种选育方面潜力很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实生树的单株选优,在河北、山东和北京市选出一批优株。通过推广高株换接和无性系嫁接繁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除了栽培种外,长江流域低山丘陵还广泛分布有野板栗,用它作为砧木就地嫁接成园,在民间有悠久历史。野板栗和板栗的近缘种茅栗的坚果虽较小,但都有树冠矮小、结果早和结果多等特点。坚果单生的锥栗主要供材用,在浙江、福建也有果用栽培品种。板栗和这些野生近缘种的类型都很多,还有不少自然杂种,如浙江兰溪栽培的“曹苟栗”就是板栗和锥栗的自然杂种。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育种资源。
世界栽培的栗属林木尚有欧洲栗、日本栗和美洲栗等。美洲栗除材用外,又是鞣料的重要来源。20世纪初受到栗胴枯病的致命打击,现已沦为濒危树种。美国于1924年开始将美洲栗与抗病力强的日本栗、板栗杂交。也利用欧洲栗和这两种亚洲栗进行抗墨水病育种。日本栗在1941年发现栗瘤蜂后,蔓延迅速,栽培品种半数以上被害,严重威胁生产,后经利用抗虫品种杂交,获得了许多抗栗瘤蜂的新品种,已在生产中应用。
各种栗的染色体数都是2n=24。种间杂交一般没有困难。杂种后代在生长速度、坚果大小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茅栗连年结果和早结果为显性。美洲栗的感病性一般为不完全显性。日本栗抗栗瘤蜂性为完全显性。栗属杂交育种中还有花粉直感现象。花粉影响种子重量、大小种皮剥离难易和胚的色泽等。在选种的基础上进行板栗杂交育种有很大的前途。此外,用秋水仙碱处理板栗、日本栗、美洲栗幼苗都较易获得多倍体枝条。
(张宇和)
造林技术
①采种:采种时要选择丰产、稳产、结实早、品质好、生长健壮的盛果期优良单株。待栗实自然脱落,充分成熟时进行。挑选充实、饱满、无病虫害的作种用。一般采用沙藏法。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中国北方在解冻后,即春分至清明期间进行,也可在立冬前后封冻前播完;南方多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②育苗:圃地要选择平坦、灌水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先进行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然后作床,按20~30厘米行距开沟,12~15厘米株距播种。每公顷播种量,北方1125~1500公斤,南方1500~1875公斤。1年生苗高可达40~10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③嫁接繁殖:北方多用本砧,以2~3年生实生苗作砧木。长江流域一带有利用5~8年的野生板栗作砧木就地嫁接的习惯。湖南部分地区采用锥栗作砧木,成活率较高。接穗应在生长健壮、结果多、品质好的成年优株上剪取生长健壮的结果枝或发育枝。为了适当延长嫁接时间,试验证明,在芽萌发前45天剪取接穗置3~5℃,填充物含水量为30~35%的地下室或土窑中贮藏,然后进行嫁接效果良好。嫁接时期因方法而异。枝接一般在砧木的芽开始萌动、树皮易剥开的时候进行。如河北一般4月中、下旬,广西3月上、中旬。此外嫁接一般应选择晴天,18℃的气温为好。秋季嫁接在长江流域一般以9~10月为宜,大多采用腹接。也有采用芽接的。苗圃嫁接可采用切接、插皮接、插皮舌接、腹接、根接,利用潜伏芽进行外套芽接、春季带木质芽接等方法。砧木较粗或改劣换优的大树进行高接,如主、侧枝光秃,嫁接宜用剥皮接或嵌合枝接。(见嫁接育苗、林木嫁接)④造林:造林地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栽植密度视土壤、地形、品种和管理水平而定。利用实生苗栽植,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每公顷可栽150~210株,土层瘠薄的地方240~330株。板栗合理密植是早期丰产的有效途径。利用矮化砧木嫁接,山地每公顷600~800株,平地300~600株。板栗是异花授粉树种。自花授粉常不孕或孕性极低。为此,在营造栗林时,要选用不同品种,进行混栽,一般主栽品种4~8行,配置一行授粉树种。⑤抚育管理:造林后1~5年内,可间种花生、绿豆、蚕豆等作物。成林树冠扩大后,可在林下种绿肥作物和药用植物。在春季和夏季杂草生长旺盛时,进行栗园中耕或块状抚育。板栗对施肥灌水反应敏感。在花期施速效氮肥效果更加显着。应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化肥,氮、磷、钾混合施用最好。施肥方法因季节而异,一般冬季施有机肥采用环状沟施,沟宽15~20厘米,深25厘米,夏季追肥宜用放射状或穴施,深15厘米左右。整形修剪是培育良好的树体骨架,调节养分的分配,促进结实,防止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幼树整形通常多采用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两种。一般干性较弱的品种采用自然开心形。干高60~100厘米,选留在主干周围分布均匀的三个主枝,在主枝上间距60~70厘米选留2~3个强壮分枝作侧枝。主干疏层形,有明显的中央领导枝,树冠高大成层形,充分利用空间结果。定干高60~100厘米,主枝5~6个,第一层2~3个,第二层1~2个,第三层1个,每主枝上保留侧枝2~3个,层间距1~1.5米,层内主枝间距50厘米左右。成年树修剪有“清膛川树”和“实膛修剪”两种方法。“清膛川树”,即将树冠内的雄花枝、纤细枝、发育枝、病虫枝及徒长枝全部疏去,只留冠外结果枝。这种方法会促使结果部位外移,缩小结果面积和造成隔年结果。“实膛修剪”,是利用娃枝(膛内潜伏芽萌生的发育枝)充实内膛,增加结果部位,在主枝上培养接班枝(预备枝),轮替更新。它比“清膛修剪”可提高株产30~50%。栗树更新能力很强,更新的方法和程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逐年逐步间换主、侧枝,分批更新。有些老栗产区,在修剪的同时刮树皮,也可起到老树更新的作用。低劣树采用高接换头,多头多位嫁接,改劣换优。适时采收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由于地区和品种不同,成熟期不一致,故采收期亦有差异。一般当球苞由青色转黄色,30%左右的球苞微裂时即可采收。采收的球苞放在阴凉处堆沤数天,待大部分球苞开裂后取出栗实即行分级、贮藏。
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栗实黑斑病、栗瘤蜂、栗大蚜、栗实象鼻虫、桃柱螟、皮应蛾等。
(胡芳名)
板栗大蚜
(large chestnut aphid)
(曹诚一)
学名:Lachnus tropicalis(Van der Goot)。又称栗大蚜、热带黑大蚜。同翅目,大蚜科。无翅孤雌蚜体灰黑色,长3~4毫米;腹部圆形,触角短,约为体长的1/2,第三至四节端部各有圆形感觉小孔2~5个,后足胫节为体长的0.97倍;有翅孤雌蚜翅黑色,仅胫分脉域及翅中部有透明带;触角第三节有感觉孔9~21个(见图)。分布中国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台湾及西南各省,朝鲜,日本,马来西亚。为害板栗、白栎、麻栎等。在山东泰安一年10余代,以卵在枝干背阴面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越冬卵孵化出若蚜,聚集嫩梢幼芽为害。4月下旬干母胎生有翅及无翅若蚜。5月上旬有翅孤雌蚜迁至刺槐嫩枝、叶、花上为害。6月上旬至7月上旬蚜群增殖快,7月中下旬因雨季而数量大减。8~9月再群集栗苞、果梗处为害,常造成早期落果。10月下旬产生性蚜交配、产卵。卵产于枝、干,常数千粒甚至数万粒密集排列成片。防治方法:刮老树皮,人工除卵;越冬卵近孵化期,涂刷较高浓度的石硫合剂;若虫盛发期喷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2000倍液。
板栗大蚜有翅孤雌蚜的触角和前翅
Ⅷ 什么是生物学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生物学(Biology),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学源自博物学,经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如果考虑到仿生学,它还影响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
Ⅸ 什么是生物学意义
生物学意义是指站在纯粹的生物科学立场上,用专业的生物学概念和方法对客观生命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说明和阐释,使得人们对生命的本质有一个真实的理解和认识.
Ⅹ 什么叫生物学意义
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而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规律,解释生命本质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