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大题目怎么答题

生物大题目怎么答题

发布时间:2022-06-20 09:35:03

‘壹’ 高中生物大题答题常用思想

学会寻找“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 学会寻找 题眼” 键词” 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 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 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 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 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 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 知识。 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 答的关键的一步。 答的关键的一步。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非选择题审题、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准确定

‘贰’ 生物大题什么时候写现象什么时候写结论

任何学科都一样,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读题,领会题中意图。现在的生物题越来越难了,更要加倍小心,一般的如果问能观察到什么都是写现象,说明什么都是写结论。

‘叁’ 高考生物选择题如何才能全做对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九种快速解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直选法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据题目衔给条件,借助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例1: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氧气浓同的密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氧气相对值 0 1% 2% 3% 5% 7% 10% 15% 20% 25%O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CO2释放量(mol)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根据以上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0.05mol

B.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0mol

C.仓库中贮藏苹果时氧气相对浓度为5%时最好

D.贮藏苹果时还可以采取低温、干燥等措施
解折:本题因为D选项与题干由所说内容无关,可直接连出D项。A、B选项需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个反应式进行定量计算可算出。答案:D

二、找题眼法找题眼法就是从多个已知条件中找出某一作为解题切入点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其中最先使用的条件就是题眼。

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细胞能分解染色剂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腊会阻止染色剂的进入而不着色;如果细胞死亡,则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染色剂可以进入而使细胞核着色。所以本题的题眼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很快就出来了。答案:D

三、信息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示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化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

例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教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但以圆形面积图的形式出现,增犬了试题难度。

解题时首先可以根据圈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将它们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食物链形式。从图中不难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期物的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根据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写出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丙→丁→甲→乙。然后根据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推理其数量变动情况。当甲的数量增加时,丁因大量被甲捕食,数量将会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数量将增加,乙因甲增加,食物来源充足而数量增加。答案:D

四、联想法有些试题的答案,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很难找到,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先采用不同的联想方式,找到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已掌握的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得出答案。

例4:首先在一堆垃圾的有机物中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又在附近的植物中检测到放射性.接着又在其周围生活的动物体内也检测到放射射性。如果放射性只是来自某一种元素.你认为最可能是什么元素?( )。

A.O

B.C

C.N

D.H
解析: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附近”、“周围”。该放射性元素由垃圾堆→植物→动物;联想到植物吸收的是矿质元素,所以该元素最可能是矿质元素。答案:C


五、拟稿法有些试题,虽然已知条件简短,但推导过程却很复杂。在解答这类题时,应采用拟稿法。拟稿法是指在推导这类试题的答案时,通过打草稿,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以降低答题的难度,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例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变鬣产生的F2中,雄蜂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bb×AB

B AaBb×ab

C.AAbb×a

D.AABB×ab

解析:解答这道试题时,必须首先明确雄蜂是单倍体,它是由上一代雌蜂的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成的,因此雄蜂个体的基因型及种类,应该与雌蜂配子的基因型及种类相同;雄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与雄蜂本身的基因型相同。然后还得明确题干中提到的“亲本”.不是指F2的亲本(如果是指F2的亲本,直接提F1就行了),而是指F1的亲本。解题过程图解(从F2的个体的基因型开始,逆着基因的传递方向列出)如下:F2:♂AB、Ab、aB、ab ♀AaBb、Aabb、aaBb、aabbF1的配子:♀AB、Ab、aB、ab ♂abF1:♀AaBb、♂abP的配子:♂AB ♀abP:♂AB ♀aabb答案:A

六、图示法图示法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思维过程,简便、快捷。

倒6:氧气分子由肺泡扩散进入红细胞内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过程,至少需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4

C.5

D.10

解析:由题意氧气分子穿过肺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红细胞经过了一层生物膜,至少需穿过5层生物膜,而每层生物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答案:D

七、筛选淘汰法有些试题,根据已知条件直接找答案,有可能找不到、找不全或找不准。可以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答案即为正确答案。

例7:基因型RrSs与rrSs的个体杂交后,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 )。

A.l︰2︰l

B.3︰1︰3︰1

C.1︰l︰1︰l

D.9︰3︰3︰l
解析:A项是三种表现型比例,直接淘汰;C项是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D项是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均与题中条件不符,一一淘汰,所以答案只能选B项。为求准确,也可单独分析每一个性状,第一个性状分离比为1︰l,第二个性状分离比为3︰1,两个性状结合则为3︰1︰3︰1。答案:B

八、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相关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出与答案相关的若干要素,再利用这些要素推导出答案。

例8: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茵,在产生的子代噬茵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碱基,能够标记上15N和35S,而蛋白质含有氨基(一NH2)和甲硫氨基(-SH),能够标记15N和35S。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噬菌体,只有DNA进入噬菌体,并利用细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子代DNA,因这些原料没有放射性元素标记,所以在子代中,只有在某2个噬菌体中可以找到含15N和32P的DNA单链。答案:B

九、搭桥法有的试题,在题干中涉及不同章节的知识,构成思维上的鸿沟。需根据生物学搭起思维上的桥梁。

例9:水稻的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珠被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4、24、24

B.12、12、12

C.12、24、36

D.24、24、36
解析:此题涉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植物的个体发育,思维跨度较大。根据已知条件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寻找思维的桥梁,即体细胞为24条染色体.那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和极核均为12条染色体。珠被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为24条;胚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其染色体为24;胚乳细胞是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采,其染色体为36。答案:D

‘肆’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最牛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一)

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①读题,标出关键词

②读完各选项

③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

④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

最牛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二)

1、“陷阱”排除法

例如(1)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

(2)洋葱根尖细胞中ATP产生场所应为( )

(3)与平静状态相比,人在剧烈运动状态下,分解等量葡萄糖时,耗氧量与CO2产生量比值(O2/CO2)

(4)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陷阱”是选择题选项常用的设置,答题时务必敏锐观察,谨防上当,尤其对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及根尖细胞等,认真分析。

最牛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三)

2、“题眼”突破

(1)果蝇其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

(2)处于细胞外液的神经细胞,适当降低溶液的钠离子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方向或切入点,所以它往往是题目的考查对象或限定条件,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能少走弯路,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解答选择题时务必认真读题,找准题眼,如题目中告知“豌豆自然繁殖”,应定位为“自交”而玉米自然繁殖应定位为“自由交配”。

最牛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四)

3、逆向分析法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逆向分析法常用于解答条件分析类选择题,这类试题的题干信息中往往给出一些特殊结果,让学生分析该结果产生的原因、条件等。解决这类试题,采用逆向分析法能够实现快速、准确解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逆向分析法具有打破常规思维顺序的特点,即一般从选项给出的条件出发,分析每一个选项可能产生的结果,然后根据信息,找出与题干相符的选项。

‘伍’ 生物考试答题有什么技巧么

当然,一套灵活机动的解题策略是必不可少的。解题就是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上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地进行知识挂钩。考题设置的情景真实地模拟现实,有些甚至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但无论怎么变,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
2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使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防止思维僵化。
3注意学科之间的有效组合。答题有时也要借助数、理、化知识,因此必须重视理、化、生三科在方法体系上的共同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结合社会热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密切相关,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材料来源。
4科学作答不可忽视。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实验假设
不可模棱两可
考生失分主要体现在审题和作答上。
审题不严,往往是没有把整个题目看完、题目的意思也没有完全领会,不明白问题与题干的关系,也没有把题干和所学知识内容衔接起来。
作答时,考生往往不能用正确的生物术语答题,对课本上的生物概念、原理、规律及图形,不能在试卷上正确地表述;其次,不少考生的语言缺乏逻辑关系,有时跳着写,会跳过一些得分点,自然分数也拿得少,应该在试卷上把正确的逻辑关系推理顺序一一写出。
对于实验题,考生要注意在设计实验中,实验假设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得不到分。不能将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混淆,实验步骤在控制变量时只能设置单一变量,否则难以得出实验结论。
最后,在解简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前后的因果关系,明确设问的几个问题间层层递进或互为因果的关系。
查看原帖>>

‘陆’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

遵循“五字”解题方法

答题时要细心,遇到难题要耐心。解题时应遵循“五字”解题方法,即:审——审清题意;读——读懂材料;抓——抓住关键词语;获——获取有效信息;答——给出正确答案。最重要的是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明确考查目的,注意分清并处理三种信息:抓住有效信息,放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然后联系教材主要概念、原理与理论,找准切入点,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考生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尽可能用生物学术语和课本上的原话回答问题,简明扼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切忌画蛇添足,空谈泛谈。评分标准是采点给分,即只要在你答的点中有符合标准答案的部分就会给分,所以要围绕题干中所含知识点分步作答。

阅读全文

与生物大题目怎么答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