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抗体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抗体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发布时间:2022-06-22 01:21:00

❶ 简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可以中和毒素和阻止病原体入侵。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执行该功能的结构是抗体的V区,其中CDR部位在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激活补体产生攻膜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破坏。人的抗体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因构象改变而使其CH2和CH3结构域内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

调理吞噬和ADCC。IgG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介导 I 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人类体内,l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

(1)抗体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扩展阅读

抗体规律:凡能产生抗体的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当注入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进行免疫时都有着相同的产生抗体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存在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

初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引起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过程。其特点是潜伏期长大概会潜伏一周以上,维持的时间短,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再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以后再次接触同样的抗原后所产生的抗体应答过程。

❷ 简述抗体的结构和基本的生物学功能

结构:经x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Ig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各肽链之间南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连接。Ig可形成“Y”字型结构,称为Ig单体,是构成抗体的基本单位。

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产生攻膜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破坏;调理吞噬和ADCC;介导 I 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IgG可选择性地与FcRn结合,从而转移到滋养层细胞内,并主动进入胎儿的血循环中。

(2)抗体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扩展阅读

人血清中的抗体多种多样,B淋巴细胞可产生的抗体种类在108以上,可与众多不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外源性因素环境中抗原种类甚多,每种大分子抗原又有多种抗原表位,每种抗原表位均可选择激活体内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内源性因素抗体多样性的另一个原因是由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征所决定的。

❸ 各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

抗体分为表面抗体和内部抗体,所谓的表面抗体就是效应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是一种效应蛋白,可以和特定的簇结合,裂解抗原,内部抗体是指的效应T细胞的产生,效应T细胞用于攻击被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释放内部的抗原,再由效应B产生的抗原消灭抗体,在一般的医学检验里,如果针对一个病毒的表面抗原为阳性就说明感染了该病毒,内部抗原为阳性就是病毒入侵了组织细胞,同样的,表面抗体为阳性就是说明有了可以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内部抗体为阳性就是说明有了可以吞噬该病毒的效应T,这个在乙肝的检验里被广泛使用,所谓大三阳啊小三阳啊就是指的这个内容,所以啊,抗体的作用很大哦。
从单纯的生物学的角度讲,抗体就是一种蛋白酶,也可以使一段RNA,是人类抵御病毒不可缺少的物质。打字好累啊,手都酸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❹ 抗体有哪些功能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中和它们所释放的毒素或清除某些自身抗原,使机体保持正常平衡,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

❺ IgG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哪些

IgG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介导溶菌和细胞毒作用;介导ADCC效应;调理吞噬作用;结合SPA;中和毒素和病毒。在抗感染免疫尤其是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IgG类自身抗体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

IgG抗体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激活补体,中和多种毒素的作用。IgG抗体持续时间长,是唯一能在母亲妊娠期穿过胎盘保护胎儿的抗体。IgG1、IgG3、IgG4可穿过胎盘屏障,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IgG1、IgG2、IgG4可通过其Fc段与葡萄球菌蛋白A结合,借此可纯化抗体。

(5)抗体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扩展阅读

粗提法提取球蛋白,大多用硫酸铵盐析法或硫酸钠盐析法。硫酸铵盐析须经过多次沉淀,第一次用40%饱和度,第二次用35%饱和度,第三次用33%饱和度,经三次提取后的γ球蛋白基本是IgG成分。

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IgG,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DEAE纤维素或QAE纤维素,以QAE-Sephadex最为理想。取A50经酸处理并在0.05mol/LpH7.5~8.6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平衡,将水分抽干,称湿重Ig加于10ml血清中,在室温30min后,离心或过滤除去离子交换剂。

上清液再如此处理一次,即获得较纯的IgG,甚至不含其他杂蛋白。用该技术纯化IgG简便,不损坏抗体,既可小量提取,也可大量制备。

❻ 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是什么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抗体(antibody)是一种应答抗原产生的、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每种抗体与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抗原失活,也可能无效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

❼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抗体(antibody)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抗体是一类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按其反应形式分为凝集素、沉降素、抗毒素、溶解素、调理素、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等。按抗体产生的来源分为正常抗体(天然抗体),如血型ABO型中的抗A和抗B的抗体,和免疫抗体如抗微生物的抗体。按反应抗原的来源分为异种抗体,异嗜性抗体,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按抗原反应的凝集状态分为完全抗体IgM和不完全抗体IgG等。抗体在医疗实践中应用甚为广泛。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用丙种球蛋白预防病毒性肝炎、麻疹、风疹等,国际上用抗Rh免疫球蛋白预防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症。诊断上如类风湿因子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精子抗体用于原发性不孕症的诊断等;治疗上如毒素中毒用抗毒治疗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等。抗体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同一抗体的V区和c区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差异。不同抗体的V区和C区在结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又使得其在功能上存在共性。V区和C区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2]

一、中和毒素和阻止病原体入侵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抗体的主要功能,执行该功能的结构是抗体的V区,其中CDR部位在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中起决定性作用。抗体有单体、二聚体和五聚体,因此结合抗原表位的数日也不相同。抗体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称为抗原结合价。Ig单体可结合2个抗原表位,为双价。SIgA是二聚体,可结合4个抗原表位,为4价。IgM是五聚体,理论上可以结合10个抗原,应该是10价,但由于立体构象的空间位阻,使lgM一般只能结合5个抗原表位,故为5价。[2]

抗体的V区与抗原结合后,借助于c区的作用,在体外可发生各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有利于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和功能的判断;在体内可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体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构成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能辅助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2]

二、激活补体产生攻膜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破坏

人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因构象改变而使其CH2和CH3结构域内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其中IgM、IgG1和IgG3激活补体系统的能力较强,IgG2较弱。IgA、IgE和IgG4本身难以激活补体,但在形成聚合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通常情况下,lgD不能激活补体。[2]

三、调理吞噬和ADCC

IgG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例如,细菌特异性的IgG抗体可通过其Fab段与相应的细菌抗原结合后,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通过IgG的Fab段和Fc段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2]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指具E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细胞表面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上的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而表达Fc受体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2]。

四、介导 I 型超敏反应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使其致敏。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以直接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2]

五、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

在人类,l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可表达一种特异性的IgG输送蛋白,称为FcRn。IgG可选择性地与FcRn结合,从而转移到滋养层细胞内,并主动进入胎儿的血循环中。IgG穿过胎盘的作用在于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另外,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在黏膜局部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

❽ 抗体的作用及作用特点

特异性结合是抗体的作用的特点,相应的抗原表面均含有抗原表位,也就是抗原决定基,这个表位含有和抗体结合的对应基因位点,当抗原和抗体结合时,就会紧密连接并将抗原吞噬直至崩解或与抗原结合成大分子物质,被免疫系统视为大分子异物排出体内。

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8)抗体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扩展阅读:

抗体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同一抗体的V区和c区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差异。不同抗体的V区和C区在结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又使得其在功能上存在共性。V区和C区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的V区与抗原结合后,借助于c区的作用,在体外可发生各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有利于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和功能的判断;在体内可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体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构成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能辅助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凡能产生抗体的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当注入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进行免疫时都有着相同产生抗体的规律,即存在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引起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过程。

其特点是潜伏期长(一周以上),产生的抗体滴度(效价)低、维持的时间短,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再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以后再次接触同样的抗原后所产生的抗体应答过程。其特点是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抗体滴度高,维持的时问长,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阅读全文

与抗体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