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应如何预防
我国目前正在面临一场重大的疾病灾害,那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据最新的报道,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次的病毒究竟有多厉害,应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吧。
一、人群密集处极易传播
现在武汉已经封城,这在人类史上是第一次。中国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时刻,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全体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听从国家的指挥就一定可以攻克这个难关。
‘贰’ 微生物实验室的潜在危害性气溶胶有哪些
主要有两大类吧:
一、核酸气溶胶污染,即DNA/RNA气溶胶污染。空气与液体的液面摩擦,离心机离心,剧烈摇动反应管,PCR开盖,移液器反复吸样,污染物外泄等情况均会产生核酸气溶胶。这类污染的危害对于PCR实验结果尤其显着:极微量的核酸气溶胶污染, 即可形成假阳性。假阳性意味着实验结果不可信,且直接造成实验室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一旦形成气溶胶污染,则可引起整个PCR实验室的污染,甚至需要关闭实验室。
二、微生物污染,比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临床样本中存在大量待测微生物,实验仪器、台面、门把手等地方仍残留着以前分析研究的特定微生物。微生物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而扩散,导致整个实验室污染。这类污染危害包括导致实验人员感染病菌,健康受到威胁;污染标本和实验仪器;未经彻底消杀的病菌,在通风过程中对实验室外界环境造成污染等。
对于这两类污染,都要注意做好室内空气的日常监测,相较于采集效率偏低的被动采样法(表面擦拭、空气下落等),可以用专业的气溶胶采样器来收集室内空气样本,然后对接后续各类检测方法(分子检测、免疫反应等),来快速有效监测实验室气溶胶污染的情况。
采样器参数
‘叁’ 如何消除气溶胶传播病毒风险
只能是过滤空气啊,室外是没办法了,车内可以安装过滤网,室内也可以安装配套的过滤设施,现在也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了,自己可以去问问。
‘肆’ 什么是微生物气溶胶
微生物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
气溶胶是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质(又称分散相)和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它具有胶体性质,如:对光线有散射作用、电泳、布朗运动等特性。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作布朗运动,不因重力而沉降,可悬浮在大气中长达数月、数年之久。
微生物气溶胶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呼吸道感染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气溶胶中含有微生物的自身特性,即微生物的感染力和毒力是呼吸道感染后果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种属、不同株别的微生物气溶胶在类似条件下感染剂量之差可达几个数量级。
相关危害:
微生物气溶胶是一种特殊的气溶胶,是由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包括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它们的副产物。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直径在0.02-0.3μm,虽然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
但在没有寄主细胞的条件下仍可附着在如呼吸道分泌物等液滴上形成病毒气溶胶而通过空气传播,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流感、腮腺炎、麻疹等;细菌气溶胶通常是单独存在或由其他粒子所携带,病原性细菌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真菌气溶胶常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室内环境中的霉菌等易导致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微生物气溶胶,网络—气溶胶
‘伍’ 微生物气溶胶怎么避免
这里有一篇文献资料你看看是否有用?《微生物气溶胶的感染与控制》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yktjs200304007.aspx
‘陆’ 气溶胶这种生物战剂的施放方式有哪些
气溶胶这种生物战剂的施放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线源施放。如由飞机连续喷洒形成空中线源;军舰喷洒形成地面线源;飞机连续投掷小型生物弹,也可连续形成地面线源。
二是用机械发生器,向单点施放。比如用生物战剂作为装药制成的弹头,可以瞄准一点进行射击,从而达到打击有限目标的目的。
三是多点源施放,用爆炸性生物弹造成,当风向不定时,许多点源可连成一片污染区。
另外一种生物战剂施放方式是散布带菌的媒介物。可以携带致病微生物的媒介物有:小昆虫,比如跳蚤、蚊、蝇、虱、螨、婢、蜘蛛、黑跳虫等;小动物,如老鼠、青蛙、蛤蜊等;杂物,如树叶、羽毛、食品、玩具、棉花、纸片等。
其他生物战剂投放方式,如派遣特务潜入对方领地施放病毒,在战场上遗弃污染物品、尸体,释放感染病毒的战俘等。
‘柒’ 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粒子粒径如何控制的
控制方法:在打开开关之前要调整位于操作面板前面的调节阀。调节阀用来调整气溶胶的浓度。逆时针调整将会增加气溶胶的浓度,相反会减少气溶胶的浓度。当第一次使用发生器时,要把调节阀调到最大,当惰性气体开始输入,就能达到输出的要求。
当绿色指示灯亮时,就表示温度已经达到要求水平(温度要求765℉+/- 10),当浓度调节阀调至最大浓度时,发生器将会发生气溶胶3个小时。气溶胶将会以白色烟雾的形式从发生器的喷嘴中稳定喷出。当浓度调节阀开到最大浓度时,全部的气溶胶输出被6,500cfm的气体冲淡。气溶胶的浓度将会达到约100ug/l。
‘捌’ 医务工作者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哪些医疗操作会产生气溶胶,网络下包括:气管插管和拔管,支气管镜检查,诱痰,心肺复苏,气道开放式吸痰,尸检,雾化治疗,收集鼻咽拭子,高流量吸氧,经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以及钻牙、洗牙等口腔科操作。
单纯的飞沫传播,一般的外科口罩即能起到防护作用,而一旦明确存在气溶胶传播,医务工作者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传染源控制:给病人戴上口罩。
(2)确保将患者安置在符合要求的隔离设施中。
(3)适当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包括经过认证的 N95 或更高级的呼吸器。
此外,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到气溶胶的风险。标本在进行离心、接种等操作时应严格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气道来源的,如痰标本、肺泡盥洗液、胸水等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条件受限的实验室,应尽量做到在打开器皿、移液等操作中动作轻柔、缓慢,离心后静置10min。尽量减少由于操作导致的气溶胶播散。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相关规程做好分级防护。
‘玖’ 浙江有人因气溶胶传播感染,在密闭场所该如何做好防护
疫情当下,时刻遵守防疫规则,注重个人防护,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浙江有病例是因气溶胶传播造成的感染,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简单来说,气溶胶就是悬浮在空中的微粒,我们肉眼不可见,但病毒就很有可能藏匿其中,如果不注重防范的话,传播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在密闭场所中,我们应该时刻佩戴口罩,并且不要长时间逗留在密闭场所中,可以随身携带免洗消毒洗手液等。
在密闭场所中,可以随身携带一些消毒湿巾或者免洗消毒液,给自己的物品和双手进行及时的清洁,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也能够对他人负责。而且小型的消毒湿巾等携带也比较方便,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尽量避开人群行走,不要扎堆聚集,与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看到不文明的现象和不符合防疫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