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中有多少生物及种类
海洋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都非常丰富。据估计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着各种海洋生物至少有20万种,总生物量大约342亿吨。但是,要比较准确地说出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种生物,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实现。其一,至今人类对深海水域的探测范围极其有限,估计还有一些深海生物尚未被发现;其二,由于自然杂交和遗传变异等作用,新的物种不断出现,而老的物种又在逐渐灭绝,物种的数量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其三,部分海洋生物中还存在着同种异名或异种同名现象。
海洋生物的数量,除了用种类来表述外,更多的还是用其数量的多少来进行表述。比较常用的数量表示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种群的个体数量;二是用其产量或资源量。
在已知的所有海洋生物中,若以种群的个体数量表述,要数浮游生物的数量最多,仅浮游动物中的桡足类,其个体数量即可超过全部大型海洋生物的个体总数;至于浮游植物,其数量要比浮游动物多得多。浮游生物的个体数量虽多,却因其个体一般都非常小,以至于大约需过滤1000万升海水才能获得1千克浮游生物(干品),其代价确实太大,因而至今尚无人尝试去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是,作为海洋中其他生物的初级饵料,浮游生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却发挥着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若以种群的产量和资源量表述,海洋中以鱼类和贝类最多。海洋中鱼类的种类多达25000种,每年仅资源的增长量即高达6亿吨左右,全世界每年的鱼类捕捞量一般都在1亿吨上下。
我国有多少海洋生物我国是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仅海洋生物的种类就有2万种之多,占世界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25%以上。其中,有捕捞价值的鱼类约2500种,虾蟹类约800种,此外还有贝类、海藻类、海参、海胆、鱿鱼、海蜇、海豚等。仅可以入药的海洋生物就多达700余种。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虽然丰富,但渔业资源量却不丰富,我国渔业资源的最大年可捕量只有730万吨左右,在世界上仅处于中下等的水平。
海洋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为便于记忆和统计,人们常按其特征与属性将之分为若干个类别。海洋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生物系统分类法。该方法将海洋生物先分为海洋动物、海洋植物、海洋菌类三大类,每个类别再依次按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将海洋生物细分至种。全球目前已发现的海洋动物大约有18万种,海洋植物约2.5万种。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一般都称其为藻类,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中,藻类又被分为绿藻、褐藻、红藻、硅藻、金藻、黄藻、甲藻、蓝藻等八大门类,每个门再依次按纲、目、科、属、种的顺序进行细分。有时,人们还按藻类的个体大小和生活方式,将其分为浮游藻类和大型固生藻类两大类,其中以浮游藻类的数量最多,大约可占藻类总数的90%以上。在浮游藻类中,数量最多的是硅藻,其最大分布密度是每升海水中可达100个以上。浮游藻类的个体一般都非常小,人们用肉眼很难分得清,大多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大型固生海藻类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却更为直接。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学名江蓠)、海青菜(学名石莼)等不仅是人们喜欢食用的海藻类,有些还可以作为海洋化工等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其中,海带和裙带菜属于褐藻,藻体色泽多呈褐色,幼嫩时呈绿褐色;紫菜和龙须菜属红藻,呈红褐色;海青菜属绿藻,呈绿色。螺旋藻也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藻类,属蓝藻,呈蓝紫色,其个体大小犹如一小段卷曲的头发丝,是人们在最近十几年才开发的一种营养丰富的藻类,被认为是人类最优质的蛋白源之一。
海洋动物海洋动物按动物系统分类学可分为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等十几个大门类,每个门类再按纲、目、科、属、种的顺序依次细分。海洋生物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首推海洋动物,鱼、贝、虾、蟹都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产品,也是人类从海洋获取蛋白质的重要蛋白源。
海洋细菌海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也非常多,有些种类可以使海洋生物致病,如某些海洋弧菌类;有些种类则可以作为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如海洋酵母类、海洋硫化菌类等。虽然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远不如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那样密切,但是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上述分类外,在渔业资源领域,人们还常按各种生物在海洋中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活方式等特征,将之分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三大类群。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通常是指游泳能力一般不太强,仅能长年漂浮在海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浮游生物又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群。其中,浮游植物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自身合成有机物,是海洋中有机物的生产者,也是浮游动物、某些滤食性贝类和滤食性鱼类的食物的供应者;浮游动物主要依靠摄食浮游植物、有时也可摄食海水中的有机物碎屑和其他有机质微粒生活,同时它们又是小鱼小虾的食物。
浮游生物的个体一般都比较小,有些种类只有一个细胞,被称为单细胞生物,如硅藻、小球藻、金藻等;有些种类虽然是由几个细胞组成的,但细胞之间没有器官分化,细胞脱离群体后仍可以独立生活,被称为群体生物,如螺旋藻、角毛藻等;有些种类也是由多细胞组成,但细胞间开始有器官与功能的分化,被称为多细胞生物,如轮虫、糠虾等。浮游生物中也有少数个体较大的种类,如水母类中有些种类最大的直径可达2米、须腕长超过5米。一般地讲,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种类占多数,浮游动物一般都是多细胞生物。
世界上第一个对浮游生物进行采集研究的人是德国科学家J.缪勒(1801~1858),他从1846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用特制的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浮游生物标本。
游泳生物游泳生物是指那些游泳能力较强、可以在海水中自由游动、体型相对较大的海洋生物。绝大多数鱼类、虾类,以及鱿鱼、海豚、鲸、海豹等都属于游泳生物。
底栖生物底栖生物这一术语是由德国自然科学家N·海克尔(1834~1919)提出的,是指那些大多数时间都在海底匍匐生活或固着生活,或者潜藏于海底泥沙层中过着埋栖型生活的生物,蟹类、龙虾、海参、海胆、海带以及大多数贝类(如扇贝、蛤蜊、牡蛎等)都属于底栖生物。有些鱼类,如比目鱼、鳐、𫚉等,虽然也具备一定的游泳能力,但因其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海底,因此也被划归为底栖生物。
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是构成海洋水产品的最主要生物,而浮游生物则是它们的重要食物来源。
2. 海洋都有什么生物,名字都是什么
1)海洋生物介绍
1、海洋哺乳动物,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如:各种鲸类、海豚、海豹、海狮、儒艮等。2、海洋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上繁殖的变温动物。3、海洋鸟类,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在中国海共记录了183种海鸟。如红喉潜鸟、黑脚信天翁、海燕、小军舰鸟、海雀、白鹭、海鸥等等。4、海洋鱼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5、海洋节肢动物,目前,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种的1/5。如鲎、虾类、蟹类等。6、海洋软体动物,在中国海共记录到各类软体动物2557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种的1/8。如石鳖、贻贝、珍珠贝、扇贝、牡蛎、文蛤、乌贼、章鱼等。7、海洋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因其特有刺细胞,故又被称作为刺胞动物。目前,在中国海记录到各种海洋腔肠动物,共计是1010种,它们分属于腔肠动物门的三个纲。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
2)海洋生物介绍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其中有闪闪发光的夜光虫和身体晶莹透明、随波逐流的水母,有美丽无比的珊瑚、五彩缤纷的海葵和“顶盔贯甲”的虾蟹,还有千奇百怪的鱼类、古老的海龟和憨态可掬的海豹,更有聪明灵巧的海豚和硕大无比的鲸…辽阔的海洋中,还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分为两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如我们常吃的海带,藻类大小悬殊,最小的单细胞藻类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而最大的巨藻长二三百米,称得上是庞然大物。高等的种子植物,如大叶藻、红树等,种类很少。
3. 深海里有哪些寄生动物怎么寄生的(说出几种来就可以了)
𩽾𩾌鱼的雄性寄生在雌性身上,不能笼统地说𩽾𩾌鱼是寄生动物。
《中国海洋鱼类寄生蠕虫物种多样性》根据有关寄生蠕虫的最新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出我国现已报道的海洋鱼类寄生虫蠕虫共1213种,其中单殖吸虫416种,复殖吸虫633种,绦虫73种,线虫91种。
三文鱼,就容易被最为臭名昭着的“异尖线虫”感染。此外,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等海鱼也易被异尖线虫感染。由于异尖线虫的第三期幼虫无法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2~3周后死亡;但它依然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人们生食海鱼,或将鱼的内脏用于喂养畜禽以及其他动物,而造成人类的感染,临床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急性腹痛等。异尖线虫病在日本、韩国、法国等多个喜欢生吃深海鱼的国家流行。仅在1990年之前,生食大国日本就发现了异尖线虫病16000多例。
有一种鲨鱼被科学家称为寄生性的鲨鱼,它的名字叫做达摩鲨(Isistius ,spp),这种鲨鱼会使用发光器引诱比他大型的鱼类或鲸豚等海洋生物把他当猎物,不过等这些生物靠近的时候,达摩鲨会反而转身用锐利的牙齿咬在大型海洋生物身上,并以旋转身体的方式咬一块肉下来,在这些生物身上留下一个圆圆的洞。
4. 生鱼片能随便吃吗海里的生物会携带寄生虫吗如何感染人类的
生鱼片能随便吃吗?海里的生物会携带寄生虫吗?如何感染人类的?
国内的鱼一般都是由三条文具鱼做成的,一般的口味,吃的当然特别喜欢吃,吃自助餐看他们的菜,然后带着胃口吃芥末,说到应该注意吃生鱼片,我只是说,最重要的是去官方的地方吃或买,因为生鱼片材质,如果加工不好,很可能有寄生虫,普通的平台很容易食用,因为它加工得很好。
海鱼可以生吃,但有感染性寄生虫的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在零下18摄氏度的条件下,将需要生吃的鱼冷冻24小时以上,以消除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只有配上新鲜的鱼肉,冷冻后味道才有影响。不会被感染的,我们食用的很多生鱼片并非是活鱼处理后被立即食用。在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超低温技术有别于传统认知上的冷冻,它是将鱼肉进行速冻后,减少其口感损失并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甚至杀死部分细菌以及寄生虫。所以,超低温保存的生鱼片较新鲜的生鱼片而言含有寄生虫的概率更低。
5. 海鲜中的寄生虫有哪些
海鲜里寄生虫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海鱼寄生虫
海鱼有一种线虫,叫异尖线虫,2厘米长,大头针一样粗细,有的在鱼肚子里内脏上包在一层膜内,这不危险洗去就行,有些种的鱼(大的)在鱼肉尤其是肚皮那两块里面,不易发觉,生吃下去,虫子会到处钻引起肚子疼。
二、贝类寄生虫
海蛎子,扇贝等内脏里,一种呈半透明状,长约1.5-2厘米,直径大概2毫米,中间略粗,两头较尖,摸上去很光滑有筋道,用指甲能轻易掐断,但它并不会动,不像活的。将这些贝类放在烤盘上烤过以后,条状物就转为了乳白色,称之为“贝类寄生虫”。
三、螃蟹寄生虫
螃蟹的蟹壳下,有红色物体,是单独分布的,也有一堆一堆在一起的,蟹黄里也有,用剪刀碰了一下,发现居然会蠕动,这些寄生虫大的有一两厘米长,长得像小蘑菇,头部呈现淡红色,身体微透明,称之为“红蘑寄生虫“”。
寄生虫对人体有巨大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为病原引起寄生虫病及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两方面,同时寄生虫病对畜牧家禽业生产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所以一定把海鲜做熟了吃。
高温蒸煮,烹制100度,长时间的高温能有效杀死寄生虫及病原体,同时沾上芥末调料食用,能彻底杀死包囊和虫卵,所以为了安全,千万不要贪图一时口福而食用未煮熟的海鲜。
6. 海洋里都有哪些生物
海洋中的生命有机体。按分类系统分为海洋原核生物界、海洋原生生物界、海洋真菌界、海洋植物界和海洋动物界;按其生活方式分为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寄生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7. 世界上都有哪些吓人的寄生物究竟有多可怕呢
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生存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有寄生物,也有海底动物。大家最熟悉的鲸鱼,每次都会从水中高高跃起,再将庞大的身体重重往下摔,会溅起不小的浪,水花四溅。即使这种景观一般出现在海中央处,没能亲眼目睹,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清晰想象出那壮观的场面。有时候,它们的频率很高,研究发现它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尝试摆脱寄生在它们身上的生物——藤壶。可是结果往往都很不理想,让我们看下是什么情况导致的。
当然,它除了对动物感兴趣,人类的船只也不放过,每年人类都要把船打捞起来清理干净。如果不及时清理,它们大浪的分泌会会导致金属腐蚀,严重的话就是船底下局部穿洞。不仅如此,还会加大船只重量,增加前行阻力,降低行驶速度,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值得一提,它们还是人类口中的美食,营养价值极高,就是在近海处比较缺乏,得去到远处陡峭的礁石中采摘,因此它们的价格相对较高。
8. 海洋里没有寄生虫吗
因为无知,没有科学根据,都是那些这么说的人瞎猜的。其实最初的说法源自“海水中的寄生虫很难在人体生存”,既然在人体很难生存,那么就是相对于人体来说不存在了,所以海水里就没有寄生虫了。这就是很多说出这种话人的逻辑。
综合而言,海水里有寄生虫,之所以有人认为海水中没有寄生虫,是因为海水里的寄生虫很难在人体存活罢了。
9. 深海里面有没有寄生虫
当然有寄生虫,海里面的寄生虫当然也非常多,很多鲸鱼身体就会被寄生。寄生虫与寄主是命运共同体,喜欢利用,但是也有不是也有单相思的寄生虫 比如海里面的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