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小鼠肠道内有多少微生物

小鼠肠道内有多少微生物

发布时间:2022-06-26 16:50:00

Ⅰ 肠道菌群在造什么你知道吗

夸张地说,我们=10%人+90%细菌,即你是由10%的人体细胞加上90%的微生物组成的。

瞬时感觉不好了,说白了,自己就是细菌培养基!!

其实,别这样想嘛,毕竟不好好做培养基的人,都。。。

不如,做好本分,知道——


1.肠道,你体内最大的细菌培养基

要知道,体内90%的微生物菌落居住在你的肠道,肠道细菌数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当你吃着美食,也在喂养你的肠道细菌繁衍生息喔~

据推测,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kg,相当于4-6瓶555ml怡宝矿泉水的重量(只是类比,我保证,真没收广告费)。

2.肠道细菌,能者多劳

肠道细菌很忙,不白吃白喝,毕竟约99%的营养物质需要肠道吸收,90%的体内垃圾、毒素从肠道排出,70%以上的免疫力来自肠道。

还好,它们从不任性怠工,只要你不作就行。

3.肠道菌群因人而异,接吻还能礼尚往来

肠道中有近500-1000+种细菌,平均每个个体内含有160种优势菌群,虽然人肠道细菌是绝大部分人体所共有的,但人人的肠道菌群组成都是不一样滴。

所以,接吻时,肠道菌群能作为独家的交换礼物喔。下次你可以说,我有份独家的肠道菌群,想暂放你那培养。。。


4.世上还是好菌多

肠道菌群的世界,和人类差不多,好人坏人和条件性坏人都有~

比如按不同的生理功能,肠道细菌分为三大类:

(1)共生菌,是好人,是肠道菌群的主体(占肠道菌群数的99%以上)。它们能产生有益物质和保护人类健康,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拟杆菌等。

(2)条件致病菌,是条件性坏人,数量较少。平常不作恶,但有机会作案时也是蛮拼的,如肠球菌、肠杆菌等。

(3)致病菌,是坏人,一般不常驻在肠道内。如果一不小心摄入太多。。。兄弟,医院在直走五十米后左拐,保重。。。常见致病菌,如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等。


5.肠道细菌像金钱,生不带来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肠道几乎是无菌的。

然后,从出生开始,大量的微生物就成群结队,通过各种途径潜入,比如布满微生物的产道、加量不加价的微生物空气。。。。

它们在肠道内定植,形成了新生儿最初的肠道菌群。


6.可是,肠道菌群,shi会带去

把从胖瘦双胞胎中获得的两组肠道菌群,移植到小白鼠身上。

结果,喂食来自偏胖女生肠道菌群的小白鼠,变胖了。。。而喂食来自偏瘦女生的肠道菌群的小白鼠,变瘦了!

好吧,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你有一个偏胖的TA,请不要让TA看到这个。。。

证据2:肠道菌群能影响大脑和情绪。


比如血清素作为大脑神经递质,能调节大脑的兴奋水平,决定人的情绪好坏。

血清素水平低的人容易发生抑郁、冲动、酗酒、自杀、攻击及暴力行为。但素,约90%的血清素是在消化道产生的,偏偏还是在肠道菌群的帮助下产生的,再通过血液循环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怪不得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这都管!

证据3:肠道菌群能抑制某些癌症发生。

比如,在肝细胞肝癌(HCC)接种前一周,喂食益生菌制剂(命名为Prohep)的小鼠,相比于对照组,其肿瘤重量和体积减少了40%。同时,Prohep还阻止炎症和血管生成,限制肿瘤生长。

还有糖尿病、抑郁症、生殖健康。。。

太多太多了,以后有时间慢慢说,此处先省略一本新华字典的字数。


9.好菌,懂得造福社会

比如,粪便菌群移植术(FMT)。

虽然听起来,挺污的,但效果还是可喜的。可以把健康人的粪便菌群移植到患者身上,来治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

Desmond Wilson教授团队,观察45例接受FMT治疗的难治性或复发性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患者。报告粪便菌群移植术后6个月,总体治愈率为96%。

顿时感觉健康人的便便,用处多多。。。不过,收藏这种事就算了。。。

再比如,益生菌产品。

益生菌产品,估计大家早有耳闻,比如添加了活菌的酸奶和益生菌片。而且有些益生菌产品,可以辅助抗生素治疗喔~

Martinez团队,对64名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BV)的巴西妇女进行临床试验,发现持续服用一个月后,益生菌GR-1和RC-14+抗生素组的BV治愈率(75.0%)显着高于安慰剂+抗生素组(34.4%)。

没想到,你们竟是这样的益生菌,太赞了!

Ⅱ 肠道中有哪些微生物

不同的身体情况有不同的菌群,目前主要分为三类。
主要有的微生物还是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链球菌

Ⅲ 有妈妈陪伴的孩子肠道更好

相信大家都能发现,无论是在小说、影视作品中,还是在我们的周围,成长环境中缺乏母爱的孩子,总是更加的敏感、焦虑、不安。

那么,母爱的力量是通过什么因素影响孩子的这些性格和行为特点的呢?

2015年7月,McMaster大学的研究者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他们发现在小鼠模型中,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可能是通过影响孩子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从而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的。

真是令(you)人(dian)惊(che)奇(dan)。

不过我们还是来仔细地看下研究者们的新发现吧,毕竟有那么多可怜的小鼠在一出生就与妈妈分开了,只能天天对着穿着白大褂的庞然大物们想妈妈(苦逼生科博士生:怪我喽?),有一种“鼠生”输在了起跑线上的感觉。

研究人员对小鼠们做了一些处理,得到了4组不同的小鼠,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笔者根据成长环境的不同,分别给4组小鼠起了名字:

1. 无菌孤儿鼠:在无菌环境下,在新生期和母鼠分开的小鼠,即没有母亲陪伴长大的小鼠;

我们可以认为在无菌环境下长大的小鼠的肠道中是没有微生物的(事实上小鼠肠道内还是有一些特定微生物的,不过这不是重点,所以只用说一遍)

2. 无菌正常鼠:在无菌环境下,由母亲陪伴长大的小鼠;

3. 非无菌孤儿鼠:在非无菌的环境下,没有母亲陪伴长大的小鼠,可以认为在非无菌环境下长大的这些小鼠的肠道内存在微生物,但不存在特定的病原体;

4. 非无菌正常鼠:在非无菌的环境下,由母亲陪伴长大的小鼠。

接下来,这4组小鼠在博士生们的毕业压力驱使下,走向了不同的鼠生轨迹。

实验1:缺乏母爱→不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不正常的行为

那么如果在不缺乏母爱的情况下,小鼠接触到了不正常的肠道微生物呢?通过之前的实验我们知道,非无菌孤儿鼠和非无菌正常鼠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群体是不一样的,而且前者显得更焦虑一些,可以认为前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并不正常。。

然而,在无菌正常鼠被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了上述两种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移植后,两组无菌正常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很相似,也没有出现行为和性格上的显着差异。也就是说,是母亲的关怀,让小鼠接触到的不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得正常了~

上面的实验是不是有点绕?没关系,笔者最擅长总(kuai)结(shuo)陈(ren)词(hua)了:

没有母亲陪伴的小鼠,即使接受了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移植,也可能在今后发展出不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从而可能会发展出不太正常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而有母亲陪伴的小鼠,即使接受了不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移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也会在今后趋于正常,并且可能拥有比较正常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母爱就是如此伟大!

笔者在写完这些字后,立即给老妈打了个电话。

嗯,无论你是充话费送的还是被从垃圾桶里翻出来的,替自己的肠道感谢老妈吧。

还没有孩子的女生们,今后一定要好好陪自己的孩子成长哦~

参考文献

De Palma, G., etal. Microbiota and host determinants of behavioural phenotype in maternallyseparated mice. Nat Commun. 2015 Jul 28;6:7735.

(本文作者:小黑,博士研究生;热心肠先生略有改动)

Ⅳ 肠道内有多种细菌,总重量可达千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存活着数量大约有100兆个,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Ⅳ 小鼠肠道菌量比较

【实验性小鼠食量】一只小鼠出生时1.5克左右,哺乳一月后可达12~15克,哺乳、饲养1.5~2月即可达20克以上,成为成年小鼠,供实验需要。一只成年小鼠的食料量为4~8克/天。
【实验性小鼠】是由小家鼠演变而来。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1000多近交系和独立的远交群。早在17世纪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

Ⅵ 生活中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其实是由肠道微生物决定的

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在你的手机上,在你水杯中,在你洗手前的手上,洗手后也在你的手上。

正常产道出生的宝宝,会接受来自妈妈的数十亿的细菌的覆盖——这也是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的很重要的部分。剖腹产的儿童,由于缺乏了来自妈妈身上的微生物,患哮喘、免疫疾病甚至白血病的几率较高。

人生如此艰难,所以我们很可能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你压力越大越吃甜点、火锅和快餐等,这简直是“重口味”细菌的最爱,它们繁殖再繁殖,占据了喜爱蔬菜的细菌的空间。

最初,你决定了“重口味”细菌的增长;后来,“重口味”细菌决定你吃什么吃多少。

这种不断自我增强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肥胖的关键原因。

针对这种现象,有很多研究人员都对菌群紊乱与肥胖关系进行研究。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研究,对4对人类双胞胎肠道内的微生物进行取样,每一对双胞胎都是一瘦一胖,然后将采集到的肠道细菌分别移植到在无菌环境下培育的小鼠肠道内。

结果发现,与接受消瘦者肠道细菌的小鼠相比,接受肥胖者肠道细菌的小鼠会增加更多体重。

但将这两组小鼠放在一起饲养后,研究人员发现,接受肥胖者肠道菌群的老鼠变瘦了,而接受消瘦者肠道细菌的老鼠没有任何变化。

基因组测序与代谢组学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是由属于拟杆菌门的特定肠道菌群引起。当放在一起饲养后,来自消瘦小鼠肠道的这一菌群会“侵入”肥胖小鼠的肠道,导致肥胖小鼠减肥。

研究还发现,饮食会干扰肠道菌群对胖瘦的影响。如果给放在一起饲养的两组小鼠喂食高纤维低脂肪的健康食物,试验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但如果喂食低纤维高脂肪的不健康食物,则肥胖小鼠不再因消瘦小鼠肠道细菌的“侵入”而减肥。这说明了饮食习惯很重要。

Ⅶ 小鼠粪便肠道微生物dna要去除rna吗

微生物包括
原核类:细菌(真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克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生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
细胞类微生物体内都具有dna或rna,且都以dna为遗传物质这句话是正确的

Ⅷ 一般肠道中大约有多少微生物(数量),可培养到大约多少种

人的肠胃中一般有500多种细菌,总体分为3类:有益菌,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的细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条件性有害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人体有害,但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稍微有点好处,如大肠杆菌;致病菌,对人产生危害的细菌,如产气夹膜杆菌、绿脓杆菌等。实验证明,在人的肠道里保持较多数量的有益菌群,将非常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而且双歧杆菌能延长人的寿命,像长寿老年人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都比较多。 大约200种,其中约80种生活在人的口腔里。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微生物工厂,每天生产出一千亿到一百万亿个细菌。在每平方厘米肠子表面上生活着一百亿微生物,而在每平方厘米皮肤表面生活着一千万个细菌。 在人的牙齿、咽喉和消化道里细菌的数量最多,数量超过皮肤表面一千倍。

Ⅸ 怎么测量小鼠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多少

一种提取小鼠肠道中活体微生物的方法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哺乳动物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基础,在生理、病理、预防、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对于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营养作用非常重要,如合成维生素、消化碳水化合物、氨的利用、脂的利用以及合成酶类[2]。在食物相对缺乏时,肠道多形类杆菌对糖苷水解酶的分泌会增多,提高肠道微生物群系利用食物的能力[3]。可见,肠道微生态系统能根据食物的特点做出改变,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和较大的适应性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体肠道微生物群基因的多态性还为宿主提供了许多人体自身所不具备的酶与生化途径,从而使得人体不易消化的食物残渣及上皮细胞分泌的内生粘液被发酵利用[4]。为探寻肠道微生物在机体的营养与健康以及疾病与治疗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5,6]。悉生生物学、厌氧培养技术、电镜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8]。在Biolog等研究方法中,需先将肠道中的微生物提取出来,所得到的菌悬液,既保证活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又去除可能会干扰研究结果的杂质

阅读全文

与小鼠肠道内有多少微生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