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管理评审怎么写

微生物管理评审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06-28 09:08:50

微生物职称评定 见习工作小结怎么写

一、工作情况概述、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等

三、不足、努力方向

Ⅱ 微生物论文怎么写呀

微生物及其基因呼唤专利法保护
二十一世纪,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问题。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还是科学发现?探讨其是否具备专利法保护所应具备的条件,了解发达国家加强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国际惯例,对我国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等一系列领域引发了巨大的变革。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但是,非技术领域发展的落后使生物技术的先进性未能充分发挥。原先的政治、经济、医学、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体系所处的制度环境因为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原先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操作系统却无法像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样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体系的裂变、转型、升级。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无限惊喜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无限的苦恼。

在法学界,生物技术及其专利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学者们的重大难题。对于活的生物体及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主张专利权利,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涉及到了专利制度的本质以及发明和科学发现的界定、科技和伦理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微生物及其基因专利保护纷争

根据传统专利法的观点,要解决能否就微生物及基因主张专利权利的问题,关键在于微生物及基因应属于专利法上的发明还是科学发现。一般而言,发现是对自然现象本质规律的揭示,而发明则是这些本质规律的具体应用。科学发现虽然可能较之发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其不具备专利法给予专利保护所要求的实用性,不能直接制造出前所未有的产物或直接当作某种方法使用,故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不能授予专利权。也就是说,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却不会成为专利法上所称的发明而获得专利保护。

对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到底归属于发明还是科学发现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微生物及基因能否进行专利保护的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我们可以称为否定说,认为微生物及基因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其研究的成果恰如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的深刻洞悉而绘出的元素周期表,或医学科研人员凭借对人体的细微研究而画出的人体解剖图,当然付出了艰苦卓绝的脑力劳动,但是仍属于科学发现的范畴,因为科学发现本身就决定了不可能是显而易见就得出结论的,因此,对于微生物及基因本身,任何人都不可主张专利权利。但是,对其进行提纯、净化、绘制的独特方法却属于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对其可以申请专利。

另一种观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肯定说,认为发明人主张权利的微生物及基因已经因为发明人的提纯、净化、绘制活动而使其改变了原来自然存在的状态。由于生物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对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已不仅仅是对其客观规律的揭示,它与客观应用仅有一步之遥。况且,基因研究比较特殊,高风险,高投入,商业应用前景又不可估量,无论是从智慧劳动的角度还是从商业回报的角度,都应该承认其知识产权,授予专利权利,否则会使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科技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笔者认为,在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中,科学发现和发明两者是兼而有之的,应该对其进行区别对待。

首先,不可否认,微生物及基因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并不以我们对其认识多少为转移,首次观察到他们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揭示,是一种科学发现,当然这种发现也不具有专利法保护所要求的工业实用性标准。所以,即使科研人员为此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也不能因此主张专利权利,这就像科研人员观察、测算到了某个宇宙天体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能主张专利权利收取专利费用一样。

其次,如果研究进一步深入,科研人员对微生物及基因进行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净化,改变它在自然界天然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使其能为人力所控制,并发掘出它为社会所利用的价值,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为其提供专利法上的保护了。

其实,科学发现和发明在科技研究中是紧密结合的。任何一项科技发明活动,都必须以原来的科学发现为基础,没有任何一项发明是凭空产生的,只有熟练掌握该领域的客观事物和规律,才能谈得上发明创新。在生物技术的科研领域中当然也是这样,只不过由于生物技术研发本身所具有的高度专业性和连续性

研究人员观察、测算到了某个宇宙天体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能主张专利权利收取专利费用一样。

其次,如果研究进一步深入,科研人员对微生物及基因进行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净化,改变它在自然界天然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使其能为人力所控制,并发掘出它为社会所利用的价值,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为其提供专利法上的保护了。

其实,科学发现和发明在科技研究中是紧密结合的。任何一项科技发明活动,都必须以原来的科学发现为基础,没有任何一项发明是凭空产生的,只有熟练掌握该领域的客观事物和规律,才能谈得上发明创新。在生物技术的科研领域中当然也是这样,只不过由于生物技术研发本身所具有的高度专业性和连续性,微生物及基因的首次发现者和深层研发利用者往往是同一研究主体。这种发展现状使得发明和科学发现连为一体,互相交织,相互作用,真假难辨。简单地讲,没有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或微生物、基因的首次发现,就不可能有生物技术的相关发明,但是,仅仅是客观揭示和首次发现而请求专利法的保护又是不够的。这其中,科研人员要做的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搞出生物科技发明成果。我们要做的是将两者分离开来,予以不同的法律态度。 我国生物技术专利法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我国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起步晚于国外发达国家,在现行的专利法中没有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法律规定。但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有关于生物材料的样品提交以及分类保藏的具体要求。审查指南中,也有对如何确定一类微生物是否具备专利保护条件的判断标准:“未经人类的任何技术处理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由于属于科学发现,且不具有工业实用性,所以不授予专利权。只有当微生物经过分离成为纯培养物,并且具有特定的工业用途时,微生物本身才是授予专利的主体”。

应该说,我国关于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立法是和TRIPS的相关保护思想相一致的,对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是否给予某项生物技术以专利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生物技术的法律保护中,再去争论微生物及基因在发明、科学发现中的归属以及是否给予其专利保护的问题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在宽松的法律环境和强大的政府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作为生物技术发源地的美国,目前已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强的生物技术公司,其中光是大的生物制药公司就有225家,工业投资350亿美元,可以说对生物技术宽松的法律支持已经在为而且会继续为美国创造巨大的财富。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上的差距日益加大,运用生物技术的断优势掠夺全球有限的生物技术资源的“生物海盗行为”会越来越多。在发达国家抢滩登陆建立生物技术上的专利壁垒以取代被逐渐拆除的关税壁垒的时候,发展中国家所能做的不是沉浸于到底要不要保护的学理争论之中,而是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在科研实力、法律保护上奋起直追,跟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步伐,真正地学会用知识产权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免受他国的“恶意侵害”。无论是从公共健康、商业利益出发,还是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考虑,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都势在必行。

当前,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优势,加快生物技术专利的国际保护进程,在专利的国际申请中,充分利用国际条约中的外国优先权制度,争取以最快的时间在国际上抢占先机已是当务之急。

1967年修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已在一个本同盟成员国正式提出过一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一项工业品式样或一项注册商标的申请人或其他权利继承人,在下列规定的期限内在其他本同盟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时享有优先权。”上述优先权期限,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规定为12个月,对工业品式样和商标规定为6个月。简单地讲,就微生物及基因的专利保护而言,在12个月以内,专利申请人在巴黎公约其他缔约国提出的专利申请以他在本国首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日期作为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这种优先权利的取得要以申请人在本国规定的最迟期限内作出声明作为形式要件。

Ⅲ 实验室整体年度规划怎么写

实验室的年度计划一般由八大部分组成,比如:人员培训计划,仪器设备维护计划,检定计划,内审计划,期间核查计划等,所有这些计划,都需要在实验室的管理评审中计划确定,并由相关人员编写,比如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就是由设备管理员编写。具体由谁来负责,一般是由实验室的《质量手册》中人员章节规定的。
你只需要将任务分解,再将各计划中的要点摘出来,进行整理即可。

Ⅳ 微生物检测报告单怎么写啊(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

这个可以你们自己设计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啊

我这里是我们使用的,不过这种表格大部分是通用的

文档格式发不上来,就弄了个截图,你看一下,看看是否适用。

然后你只要把“合格标准”那一栏改成你要的标准就行。

譬如你要细菌总数,你可以说:产品中细菌总数要求不得高于3000CFU/g。

譬如说大肠杆菌,你可以说:产品中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Ⅳ 管理评审报告怎么写

就是对管理评审会议的一个总结,说明对过去工作,质量体系运行的肯定,及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计划,一般分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对管理评审情况的综合叙述,二是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三是对本次管理评审的结果做出结论。会后要做出对本次会议所提出的改进的计划书之类的东西,以便于体系的持续改进。

Ⅵ 如何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计划
1、
评审目的
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评审内容
a、
内、外部质量审核情况。
b、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c、
过程控制的情况。
d、
产品质量状况(包括重大质量问题)。
e、
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以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
f、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
g、
质量手册及其支持性文件(主要是程序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h、
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
i、
资源是否配置得当。
j、
有无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环境。
k、
改进的建议。
3、
管理评审的方式
采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的方式,对评审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最后确认结果并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4、
评审人员及分工
a、
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协助。
b、
各部门部长/主管参加管理评审。
5、
管理评审的时间安排及地点
时间:2008年12月9日下午15时到16时30分。
地点:公司会议室
6、
评审输入的准备
各部门/人员准备下列资料,并在12月6日前提交给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由管理者代表提供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于12月10日提交总经理。
A、品管科
?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
各车间质量统计分析报告(包括过程监控、重大质量事故、客户退货等情况)。
?
品质异常处理、分析状况
?
产品改进的具体落实情况。
?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达成及实施情况。
B、技术部
?
工艺技术情况及发展动态。
?
新产品开发情况。
?
检验标准文件执行情况。
?
改进建议、质量目标达成及实施情况。
C.办公室

组织机构、职责分配、人力资源的总体分析。

全公司人员培训情况。

改进建议(包括员工合理化建议)、质量目标达成及实施情况。
D、销售部

服务情况报告(包括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等)。

本年度销售及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等)。

合同的执行状况。

新产品开发建议。

运输服务现状与改进

改进建议、质量目标实施及达成情况。
E.生产科

各车间生产计划达成及产品报废情况。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情况。

现场5S管理实施及具体措施情况。
◆物料消耗、设备管理及现场工艺控制状况。
◆改进建议、质量目标实施及达成情况。
F、供应科
◆仓库管理(包括呆滞料处理,不良品等处理情况)。
◆合格供方考核评估情况。
◆.原辅材料、成品存储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采购物料交期达成情况。
◆仓库物料盘存分析情况。
G.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会对各部门提交的报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公司总体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内部质量审核的总结、分析与评价。

质量体系文件的变动、组织结构的变动以及其他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改进建议。
根据这个写
这是计划,,你按这个目录整合就行啦,,

Ⅶ 管理评审中管理评审输入材料怎么写

输入材料可包括:
1、管理者代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情况。
2、生产部:生产情况及过程业绩的数据。
3、销售部:合同实施情况、市场信息、顾客及市场反馈的信息。
4、采购外协部:合格供方控制情况,采购物资产品的质量情况。
5、质检部:产品的质量控制情况,包括进货质量、加工检验、产品测试数据的汇总。
6、办公室: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报告、跟踪措施,质量目标的考核情况。
各部门准备的材料还应包括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应性、同相关部门的接口是否明确和通畅、资源配备是否合理、对质量管理体系随着社会需求或环境等变化而进行修改的建议。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管理评审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