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因素对微生物的繁殖产生影响
微生物繁殖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适宜的营养条件(充足的碳源。氮源)
2.适宜的氧含量(好氧的要震荡培养,厌氧的要厌氧培养,兼性的可以静止培养)
3.合适的pH值(一般指培养基的pH值)。
4.合适的环境温度(细菌37度,真菌28度)
5.合适的接种量(一般接种量是1%)
B. 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温度①微生物生长最旺盛时的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②绝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③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生长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加快;超过最适生长温度后,微生物生长速率急剧下降。原因是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发生不可逆破害。④依据最适生长温度,可将微生物分为低温型、高温型、中温型。[问题6]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生长速率,你能画出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曲线吗?2、pH①每种微生物最适pH不同;②多数细菌最适pH是6.5~7.5,真菌5.0~6.0,放线菌7.5~8.5;③③超越最适pH,影响酶活性、细胞膜温度性等,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3、氧依据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分为——好氧性微生物:如多数细菌,大多数真菌。厌氧性微生物:如某些链球菌,某些产甲烷杆菌。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如酵母菌。4化学环境,一些化学药品及拮抗菌等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影响。5渗透压6紫外线(辐射)
C.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很多,其一是营养物质,其二是许多物理、化学因素。当环境条件的改变,在一定限度内,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时,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机体的代谢活
动与生长繁殖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开始对机体产生不利的
影响,如再继续升高,则细胞功能急剧下降以至死亡。
pH 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一是使蛋白质、核酸
等生物大分子所带电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二是引起细胞膜电荷变化,导
致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发生变化;三是改变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及有害
物质的毒性。不同微生物对pH 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它们只能在一定pH 范围内生长。
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等均具有杀菌作用。在辐
射能中无线电波最长,对生物效应最弱;红外辐射波长在800~1000nm,可被光合细菌
作为能源;可见光部分的波长为380~760nm,是蓝细菌等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
紫外辐射的波长为136~400nm,有杀菌作用。可见光、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的最强来源
是太阳,由于大气层的吸收,紫外辐射与红外辐射不能全部达到地面;而波长更短的X
射线、γ射线、β射线和α射线(由放射性物质产生),往往引起水与其他物质的电离,
对微生物起有害作用,故被作为一种灭菌措施。
紫外线波长以265~266nm 的杀菌力最强,其杀菌机理是复杂的,细胞原生质中的
核酸及其碱基对紫外线吸收能力强,吸收峰为260nm,而蛋白质的吸收峰为280nm,当
这些辐射能作用于核酸时,便能引起核酸的变化,破坏分子结构,主要是对DNA 的作用,
最明显的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妨碍蛋白质和酶的合成,引起细胞死亡。
D.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营养物质、水、温度、pH和气体等。不同微生物对各种环境条件的敏感性不同,通过分析微生物生长环境,不仅有助于掌握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而且对生产实践也有指导意义。(北纳生物)
E.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其相应的影响机制
影响细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因素包括:
1、温度:绝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在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生长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加快;超过最适生长温度后,微生物生长速率急剧下降,原因是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发生不可逆破害。
2、pH值:每种微生物最适pH不同,超越最适pH,影响酶活性、细胞膜温度性等,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氧:依据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分为好氧性微生物(如多数细菌、大多数真菌)、厌氧性微生物(如某些链球菌、某些产甲烷杆菌)、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如酵母菌)。
4、化学环境:一些化学药品及拮抗菌等可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影响。
5、渗透压。
6、紫外线(辐射)。
F. 影响细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由于细菌个体微小,不易观察,通常以菌落多少来判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因素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温度、PH等。
具体如下:
1、简介
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2、基本信息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3、用途与危害
细菌对环境,人类和动物既有用处又有危害。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菌微生物。病原体可以用抗菌素处理,抗菌素分为杀菌型和抑菌型。
G. 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理化因素有哪些
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理化因素有:
(1)物理因素:温度、水分、渗透压、光线、微波和超声波
(2)化学因素:营养元素、pH值、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无机盐类、某些化学物质。
温度:如我们采用适宜的温度来发面蒸馒头,工业上生产味精、啤酒、醋、酱油等食品;采用高温来消毒灭菌。
光线:如我们通过太阳光晒被子以达到利用紫外线消毒的目的,在实验室里也用紫外线消毒,在栽培食用菌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才能使食用菌生长良好等。
渗透压:如我们利用糖或盐来淹渍食品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食品而不易变质的目的。
H. 影响微生物繁殖的因素有哪些最好给些试验过程! 帮帮忙 谢了
对于微生物我们不说繁殖,讲的是生长:微生物的生长,除了受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到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很多,简要介绍如下。1)营养物浓度细菌的生长率与营养物的浓度有关:μ=μmax×C/(K+c)随着营养物浓度的增加,生长率愈接近最大值。2)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每种微生物部有自己的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虽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在生长温度三基点内,微生物都能生长,但生长速率不一样。微生物只有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长速度才最快,代时最短。超过最低生长温度,微生物不会生长,温度太低,甚至会死亡。超过最高生长温度,微生物也要停止生长,温度过高,也会死亡。一般情况下,每种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三基点是恒定的。但也常受其它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3)水分水分是微生物进行生长的必要条件。芽孢、孢子荫发,首先需要水分。微生物是不能脱离水而生存的。但是微生物只能在水溶液中生长,而不能生活在纯水中。各种微生物在不能生长发育的水分活性范围内,均具有狭小的适当的水分活性区域。4)氧气按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情况,可将它们分为以下五个类型。a.需氧微生物这类微生物需要氧气供呼吸之用。没有氧气。便不能生长,但是高浓度的氧气对需氧微生物也是有毒的。很多需氧微生物不能在氧气浓度大于大气中氧气浓度的条件下生长。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属于这个类型。b. 兼性需氧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或无氧气存在情况下,都能生长,只不过所进行的代谢途径不同罢了。在无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它进行发酵作用,例如酵母菌的无氧乙醇发酵。c. 微量需氧微生物这类菌是需要氧气的,但只在0.2大气压下生长最好。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含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失活的酶,因而只有在低压下作用。d. 耐氧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氧气,但也不怕氧气存在,不会被氧气所杀死。e. 厌氧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分子氧。分子氧存在对它们生长产生毒害,不是被抑制,就是被杀死。
I. 影响微生物繁殖的因素有哪些
一:微生物本身,如果你培养的微生物在几代以内的话,它的性状是基本稳定的,但是随着不断培养,没有做好筛选工作的话,菌种会退化,即使外在条件保障了,菌种本省也会难以繁殖。
二:外在环境:1、培养基种类,原核细菌类和真核真菌类微生物所要求的培养基营养成分配比,PH值都是不同的,合适的配方能加速微生物的繁殖。 2、培养室的温度、湿度等。
三:微生物的生长阶段:在培养基和培养环境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时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不同,如果你是在对数期期间观察,你会发现菌种繁殖速度很快,相对来说稳定期、衰退期的速度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