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海洋生物采样环境参数有哪些

海洋生物采样环境参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8 21:47:48

⑴ 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海洋浩瀚无垠,海洋生物可以在广阔的大海中尽情遨游。但是,海洋中却并非处处都有海洋生物,生物分布还要受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

浮游生物是海洋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其中,浮游植物必须生活在有光照的水域中,因为它们必须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维持生命,因而浮游植物白天一般多生活在洋面区上层的光亮带,即100米以内的浅水层中,夜间可下沉至200米以内的稍深水层中。浮游动物大多以浮游植物为食,由于其摄食活动大多是在夜间进行,因而夜间它们大多活动在200米以内、有浮游植物分布的水层中,白天则下沉至200米以下的弱光区生活。

鱼类大多以浮游动物或者小型鱼虾等为食物,因而其分布水域大多在距海岸几百千米、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及其附近海区。大陆架水域分布的鱼类数量大约可占鱼类总数的2/3以上,只有一部分大洋性洄游鱼类,如金枪鱼、旗鱼、鲣鱼等,可分布至广阔的大洋水域。还有部分鱼类几乎长年都生活在海底,成为底栖性鱼类,如比目鱼。此外,还有少数鱼平时都生活在海洋中,但繁殖季节则需要溯游至江河内产卵繁殖,如鲑鳟鱼类。在更深的海底水域,虽然也曾发现过鱼类,例如,深海潜艇曾在数千米以下的深海海底发现过形状怪异的鱼,1978年在南极罗斯冰架下597米的冷水团中发现过鱼,但大洋深处究竟有多少鱼类,至今仍然是个未知数。

贝类中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海底,这也是由其生活习性所决定的。贝类需要滤食浮游性微藻类或者捕食其他贝类,其生存水域中必须有足够的食物,因而它们大多也只能分布在水深100~200米以内的海域。虾蟹类大致上也是如此。至于深海中有多少生物,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因为直至目前为止,全球海洋中大约只有5%左右的水体被人类基本上探明,而占全球海洋80%以上的深海区,除了少数探险家偶尔光顾之外,基本上还属于未知的空白区,人类对深海的了解仅知之皮毛。

深海中一片漆黑,水温一般只有2℃左右,而压力却高达30~110MPa,是正常大气压(0.1MPa)的几百倍乃至上千倍,深海下层的海水中含氧量仅为表层海水的1/10左右。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普通海洋生物是根本无法存活的。据计算,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产生的压力就相当于一个大气压(0.1MPa)。在水深超过30米的海底,未经特殊训练的潜水员就很难承受海水的巨大压力;在水深1000米的深处,海水的压力可达100个大气压(10MPa),如此大的压力足以使木材的体积被压缩至一半,变得像金属一样不能漂浮而只能下沉;在水深10000米以下的深海中,压力超过1000个大气压(100MPa),曾在该深度考察过的用特殊钢制造的直径218厘米、壁厚8.7厘米的深潜器,大小被压缩了2毫米,同时深潜器的外部涂层也在巨大的压力下全部剥落。

根据深海探险家描述,为适应深海中这种特殊环境,深海生物的体色多呈红色、黑色或者无色,有些种类还能发出磷光;深海鱼的眼很小或者全盲,嘴大,颚宽阔,胃容量很大,以便能获取并容纳更多的食物;由于深海中食物稀少,深海生物的体型一般都不太大,新陈代谢迟缓,生长也极其缓慢;可能因深海中生物密度较小、同类难求的缘故,许多深海生物的配偶常常是终身的,有的种类雄性个体还以寄生的方式终生依附于雌性个体身上,成为永不分离的终身伴侣。

深海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低温、高压、少氧的环境中,采集上来后会很快死亡并腐败解体,因而能保留下来的标本就极为罕见。1996年一艘科学考察潜艇在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中第一次在11000多米深的海底收集到微生物样品,该样品在实验室经培养后,被鉴别出多种原始细菌类和真菌类,其中还包括一些抗寒菌类及其孢子。这些菌类能承受比海面高1000多倍的压力和2℃左右的低温,并且在这种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地生活与繁衍。

⑵ 水体环境表征参数有那些

水中杂质的具体衡量尺度称水质指标.各种水质指标表示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判断水质的好坏及是否满足要求.水质指标分为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指标三类.常用的水质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水温、悬浮物(SS)、浊度、透明度及电导率等物理指标,PH值、总碱(酸)度、总硬度等化学指标,用来描述水中杂质的感官质量和水的一般化学性质,有时还包括对色、嗅、味的描述.
(2)氧的指标体系,包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等,用来衡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多少,也可以用碳的指标来表示,如总有机碳、总碳等.
(3)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磷酸盐和总磷等,用来表征水中植物营养元素的多少,也反映水的有机污染程度.有时还加上表征生物量的指标叶绿素a.
(4)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汞、镉、铅、砷、铬、铜、锌、锰等,包括对其总量及不同状态和价态含量的描述.
(5)其他有害物质,如挥发酚、氰化物、油类、氟化物、硫化物以及有机农药、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6)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学指标,用来判断水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情况.
(7)还可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性质采用特殊的水质指标,如放射性物质浓度等.

⑶ 浮游生物采样器有哪些类型

浮游生物采样器主要包括浮游生物网、浮游生物连续记录器和浮游生物泵等。浮游生物网可分为简单式浮游生物网和复合式浮游生物网两类。世界上第一个简单式浮游生物网是1828年研制出来的,用来捕捉小蟹和藤壶幼虫。

简单式浮游生物网由网口、网衣、网底取样瓶、桶和囊袋构成。网口由边框支撑,呈圆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等形状;网衣与网口连接,网眼大小规格很多,可根据采集对象的大小加以选用。网底取样瓶附在网衣末端,用以收集网中的浮游生物样品。

复合式浮游生物网是在网架上装配若干个网,可同时采集不同水层中的浮游生物样品。先进的复合式网配备有环境监测仪器,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显示环境参数和网位深度、网滤水量等数据。采集器主要由水雷形管子、筛绢、卷轴、潜水板、齿轮箱、福尔马林池等部分组成,通过管内缓缓卷动的筛绢不断过滤进入仪器中的海水,得到浮游生物样品。浮游生物泵是抽取海水的离心泵,抽取的海水经筛选过滤便可得到浮游生物样品。

⑷ 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

这个生物的基本参数的检测方法,以后肯定是生物样品进行检验,他有很多的参考价值,他的意义也是非常广泛

⑸ 如何对海洋生物多样性进行样本采集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有人问根据对自然界的研究可以推断造物主的工作有何特点,据说英国科学家约翰·波顿·桑德森·霍尔丹(J.B.S. Haldane)回答:“过于喜爱甲虫。”因为甲虫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群。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特里·欧文(Terry Erwin)推断,多数未知的甲虫种类可能生存于我们无法靠近的30米高的热带森林树冠层。

生物多样性与健康

生物多样性同样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实际上,你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多少年以来,人们从自然世界中寻找对于伤病的治疗方法。植物为现代医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斯匹林的成分。顺势疗法的医药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从金钱的角度看,入药的植物的价值是无法算清的。世界上这些以植物作为基础的药物的总价值大约是6千亿。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是多数人并不了解的,但在医药公司的科学家们正在忙着从植物中寻找治疗一些特定疾病的特定药物成分。就在不久以前,专家们在太平洋紫杉树和马达加斯加长春花中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植物成分。也许,某一天我们能够从一株植物上发现杀死艾滋病病毒的植物成分。

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现代,人们也十分欣赏传统医学的疗效。比如说,东部非洲的Maasai人以他们的传统方式做肉、牛奶或血制品时,他们会加入一些树皮,这样的方法做出来可以减少胆固醇。

然而,对入药植物和动物的收获也并不都是好事。实际上,对这些植物、动物的需求导致这些物种濒危。传统药物用乌龟入药导致这个物种的极度衰落。

我们反复地从地球的药柜中搜寻药物。我们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便大自然的药柜能够储有现存医药的成分,和未来我们需要抵制新的疾病时制造新药的所需成分。

生物多样性与你呼吸的空气

在一些城市中,尤其是在夏天,呼吸外面的空气是不健康的。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工厂废气污染、发电厂的空气污染来保证现代生活。是的,我们都知道这些,但是你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的自动清洁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吗?你知道生物多样性帮助清洁空气吗?

树和其他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这种主要由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产生的温室气体,然后还给自然纯净的氧气。生物多样性是这个世界的空气净化器。

然而,我们持续不断的砍伐树木,把它们切开运往各地。世界上,492种树木物种已经有濒临灭种的危险。我们已经砍伐掉曾经装点着地球的大约一半的树木。我们砍伐但不修复,如此已经伤害了地球的肺。就像一个一天要抽10包烟的瘾君子,一直吸烟,而损坏的肺一块块地被切掉。我们的肺还剩多大一块?

另外,在许多地方,我们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在过去的200年里,我们将一些树种从世界的这一头运到那一头。这种行为有的已经发展到一种产业的规模,像桉树和藤条。也有一些退休人员或旅行者从他们的家乡将土产的植物或是树木带上,随他们旅游。

问题是,这些植物完全适应它们原本的生长地,它们却并不适应新的地点生长。它们也许比当地物种需要更多的水,或者需要杀虫剂来帮助它们不被当地的虫子蛀食。

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的安排,不要强迫某些特性的改变。顺其自然。这样,地球的肺能呼吸得更舒服些。

生物多样性与我们喝的水

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所以,生物多样性也与水资源有关。

⑹ 谁知道海洋海况的评价指标有那些谢谢!

海洋倾废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是《海洋环境保护法》赋予我局的两项主管工作。为贯彻执行两个条例“实施办法”,管理司于今年四月在珠海管区召开会议,组织编写了两个条例“实施办法”的释义,审议了倾废区选划大纲、倾废区监测方案和伦敦倾废公约新评价程序的试点方案。会议研究讨论了两项主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年工作的重点应在进一步理顺关系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实施两个条例“实施办法”。局希望各单位按照会议确定的有关事项和今年计划,切实组织、安排好两项主管工作,加强对海洋倾废和石油平台的常规监视与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讲求实效,逐步建立目标管理体系,使海洋倾废和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化。现将今年几项具体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倾废区管理与监测,各分局、海南省局对已使用的倾废区要加强监督管理,有选择地进行倾废区监测试点,完成倾废区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提出倾废区管理措施(倾废区监测方案附后)。
二、结合倾废许可证审批、倾废区监测和研究工作,进行伦敦倾废公约新的评价程序(LDC-NAP)试点。根据试行方案要求,在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大亚湾分别由监测中心、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南海分局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提出新的评价程序试行报告,评价其与公约附件相比较的可行性、科学性,提出废弃物及其成份中有害物质的“死名单”及“活名单”的上、下限值。并对本海域某些污染物普遍偏高(如东海铜、南海镉)进行调查评价。(LDC-NAP试行方案附后)
三、为使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两个“实施办法”,做好两项主管工作,由各分局、海南省局组织进行人员培训。除培训局系统的管理人员,还应按局(91)137号文件实施管区双重领导精神,吸收地方海洋管理机构人员参加。培训形式由各分局、省局商定,培训内容以“条例”、“实施办法”及其释义为主,结合各海区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
四、为加强对海上石油平台的管理,熟悉平台的结构和生产情况,请北海分局、南海分局组织编辑拍摄一部海上石油平台防污染设施及运转情况的录像片。
五、继续完善两项主管工作的标准、制度,制定出“倾废区选划指南”、“疏浚物分类标准”、“消油剂使用规定”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请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按时完成承担的任务。
六、为实现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有效管理,严格执行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对石油平台防污检查,对不按规定排放污染物的要限期治理。年内提出平台工业含油污水,水基泥浆、钻井岩屑含油量分析方法和消油剂核准办法,并组织鉴定,适时颁布进行。
以上几项工作经费主要由切块经费中解决,局管理司给予部分补助,请各单位认真落实,并按通知要求将项目执行结果于年底前报局。
三类废弃物海洋倾倒区监测方案(试行)
一、目的
通过对海洋倾倒区的监测,掌握废弃物倾倒对倾倒区海域环境的影响,为海洋倾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属三类废弃物的阴沟污泥和疏浚物、粉煤灰、无毒碱渣及其它三类废弃物倾倒区。
三、监测分类
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监测可分为两类:
(一)常规监测
常规监测一般是纳入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计划中进行。这种监测应包括所有使用的倾倒区。但是为了全面了解倾倒区海域的环境变化,还需有选择地定期进行倾废区的调查活动。这项监测要求对倾倒区的水质和沉积物的质量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现状作出评价,以对比倾废区选划评价的结论,作出回顾评价。
(二)专项监测
专项监测是在倾倒区使用的不同时期或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监测活动,可分为倾倒初期的跟踪监测和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应急监测。
1、跟踪监测
这是一种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跟踪监测活动。通过监测将可了解废弃物倾倒后的初始稀释状态、沉降、飘移与扩散,对环境质量和生物可能产生的有害效应。这对决定废弃物的前处理、倾倒方式和数量将起指导作用。
2、应急监测
这是在倾倒区的环境发生异常时需紧急进行的监测活动。这种监测的目的是查清产生异常的原因,评价与倾倒活动的关系,为决策倾倒区的使用提供依据。
四、监测项目
(一)常规监测
在确定常规监测项目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评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的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的各项评价指标;
2、用于表征废物特性的要素;
3、伦敦倾废公约附件三中需要考虑的其它有关方面。
具体的可参考下列项目:
1、水文气象
水深、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海流、海况、风向、风速和简易的天气现象。
2、水质
PH、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铵氮、悬浮物、总汞、铜、铅、锌、镉、油类。
废弃物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成份。
3、沉积物
粒度、颜色、类型。
PH、Eh、有机质、硫化物、总汞、铜、铅、锌、镉、油类。
废弃物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成份和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特征。
4、生物
(1)浮游生物与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和优势种)
(2)叶绿素a
(3)生物体内污染物质含量(选择监测海域的水体和底栖生物中的代表性鱼、虾、贝类进行)。
(4)细菌和病毒
(二)专项监测
1、跟踪监测
根据其目的,选择确定监测项目。一般的可参考下列项目:
(1)物理跟踪
海流
废弃物的沉降和扩散,初始稀释度
(2)化学跟踪
废弃物中有害物质的溶出浓度以及常规监测的水质和底质中的有关项目。
(3)生物跟踪
常规监测中的生物项目。
生物的毒性试验(选择监测海域的水体和底栖生物中的代表性鱼、虾、贝类进行)。
2、应急监测
根据对异常现象的初步分析确定监测项目。
五、监测海域及站位布设原则
常规监测海域包括倾倒区及周围区域,其范围和站位布设视倾倒区的水文情况(海流的总流向和流速)和废弃物的沉降与扩散情况确定。
专项监测海域的范围和站位布设根据监测的目的和内容确定。
六、监测的频率和时间
监测的频率和时间主要视倾倒区使用情况和海区环境的变化情况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可参照以下规定进行:
(一)常规监测
每两年进行一次。
(二)专项监测
1、跟踪监测
倾倒区使用初期进行一次,以后根据倾倒活动和倾倒区的实际情况,每二年进行一次,也可考虑适当加大监测频率。每次监测时间一般为两天(倾倒时现场即时监测、倾废后2小时、4小时、24小时、48小时再各进行一次监测)。
2、应急监测
接到异常现象的通知后及时赶到现场监测。
七、监测的方法
监测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按《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范或国家颁发的其它规范进行。
八、监测报告格式
监测报告格式见附件。本格式是参照伦敦倾废公约第4次协商会议所采纳的倾废区监测资料报告格式制定的。
九、试行
本方案自一九九一年开始,由各分局、海南省局根据所辖海区倾倒区使用情况有计划、有选择地开展各类倾倒区的监测工作。重点应放在倾倒量大、持续时间长、废弃物成份复杂、倾倒区环境敏感程度高的区域进行。试行期为三年。试行期间,各单位每年报告监测情况和处理意见,并且提出对该监测方案的修改意见。
本方案由南海分局提出,经珠海会议讨论通过。
附件:海洋倾倒区监测报告格式
一、监测区域
(一)倾倒区的坐标(地理坐标)
(二)监测调查区域图(含调查站位)
二、倾倒废弃物的资料
(一)该倾倒区启用前倾倒的废弃物情况
(二)该倾倒区启用以来倾倒的废弃物情况
1、许可证颁发数量
2、申请倾倒和已经倾倒的废弃物的数量
3、倾倒的废弃物的性质(成分分析资料)
三、有关倾倒方法的资料
(一)倾倒的水深
(二)倾倒方式及初始稀释情况
(三)倾倒方法的其它情况说明
四、倾倒区的水文资料
(一)水深
(二)海流
1、潮流(潮流的性质、类型、流速、流向)
2、余流(流速、流向)
(三)废弃物的沉降与扩散
1、流场的数值模拟
2、废弃物的飘移与扩散
五、监测资料
(一)站位(坐标)
(二)监测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三)监测项目
水质
沉积物
生物(生命物质)
(四)分析方法
水质、沉积物和生物分析所使用的方法、仪器及检出下限。
(五)监测结果
1、水质(海水的理化要素和污染物质)
2、沉积物
3、生物
(六)一般的生物学参数
海区的初级生产力
六、监测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评价的方法
(二)评价的结果
1、海水质量状况
2、沉积物质量状况
3、生物资源状况(初级生产力和生物资源的变化)
七、由监测的结果所得出的结论
八、负责采样、分析和资料储存的实验室和组织。
伦敦倾废公约新的评价程序试行方案(疏浚物)
一、介绍
伦敦倾废公约新评价程序(NAP)是第三次附件特设专家组在1990年1月拟定的,是为更好地贯彻、完善公约而提出的。保护环境的唯一方法是减少产生废物的数量和种类,为防止污染需严格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并在科学的基础上选择废物处置方法。NAP就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建立的。
为防止废物的有害影响,主管部门在实施新的评价程序时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质。
新的评价程序具有两个特点。首先,它强调要逐步减少向海洋中处置废弃物;另外,它将公约附件Ⅰ、Ⅱ、Ⅲ组合起来,将废弃物分类、检测、废弃物管理、倾倒区选择,倾倒技术、监测等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进一步的废弃物分类标准和评价程序。
新的评价程序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其对废物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即“死名单”和“活名单”。这些名单应至少包括所有目前列于公约附件Ⅰ、Ⅱ的物质和废物。新的评价程序要求各缔约国主管部门自行提出其废物分类名单(死名单、活名单)。“死名单”所含为明确禁止向海上处置的废物。“活名单”所含为需经评价的废弃物。评价的标准可为数值的、生物的或其它综合的标准。根据评价结果的不同,决定“活名单”中物质的处置方式。
根据伦敦倾废公约组织“各缔约国在试验的基础上对NAP《新评价程序》试行贯彻”的要求,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和几年来海洋倾废管理工作经验,决定在个别海区对疏浚物海上倾倒试行伦敦公约新评价程序。
二、试行要求
1、根据《倾废管理条例》和《伦敦倾废公约》的有关规定,结合各海区海上倾废的实际情况,拟定出疏浚物海上倾倒的分类名单,即“死名单”、“活名单”及活名单物质的上、下限值。(附:“显着量”标准供参考)。
2、各海区管理部门依据疏浚物特征及其海上倾倒的环境影响,确定出疏浚物的检测、监测项目及分析、试验方法。
3、加强、完善分局的生物实验和监测力量。
4、开展各海区某些污染物质的本底调查,如东海的铜,南海疏浚物中的镉等,评价其来源,以利废弃物分类标准的制定。
5、研究倾倒技术,制定倾倒技术规范。
6、试行单位和区域:
监测中心、大连管区--大连湾
北海分局--胶州湾
东海分局--长江口
南海分局--大亚湾
7、试行目标:评价该程序与公约附件相比较是否具有优越性,并提出疏浚物主要有害成分的分类名单和上、下限值的建议。
三、试行程序
(一)主管部门接到废弃物倾倒申请后,根据申请倾倒单位提供的废弃物来源、形态、化学组成、化学/物理特性、倾倒量,有害物质含量、细菌、病毒、 粒度等资料确定是否进行海洋倾倒。
1、属下列条件的废弃物禁止倾倒。
(1)“死名单”所列禁止海上处置的废弃物。
(2)一种或多种物质超过上限值的“活名单”所列物质。
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倾倒上述物质时,应经国家海洋局批准,获得紧急许可证可到指定的区域按规定的方法倾倒。
(二)对允许海上处置的废弃物,首先应考虑是否有海上处置的替代方案,如废弃物综合利用、陆上处理、储存、堆埋等。
(三)属下列情况的废弃物应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准予海上倾倒,颁发哪一类许可证。
1、不属“死名单”,“活名单”所列物质,但对环境影响又不清楚的物质。
2、一种或多种物质低于上限但高于下限值的“活名单”所列物质。
3、几种物质低于且接近下限值,但具有潜在的积累效应的“活名单”所列物质。
4、一种或多种物质含量超过当地地壳中该物质含量的废弃物。
(四)对于无法在陆上处理、综合作用,又允许在海上处置的废弃物。
1、属下列条件的废弃物,在取得特别许可证后才能进行倾倒。
(1)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管理条例》附件二的物质。
(2)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附件一第一、三款属“痕量沾污”或能够“迅速无害化”的物质。
2、符合下列条件的废弃物,在取得普通许可证后可进行海洋倾倒。
(1)符合下列条件的疏浚物
A、疏浚物主要构成为砂、砾石或比砂大的颗粒物质以及来源于强海流区域或流动沙洲和水道的近岸区。
B、用于海滩保养和修复,并主要由与接纳海滩粒度相同的砂、砾石和贝壳构成的疏浚物。
C、拟倾倒疏浚物特征与倾废区底质特征基本相同,且疏浚区远离现有的或历史上曾有的污染源,有资料证明未受沾污的疏浚物。
(2)所有物质含量低于下限值的“活名单”所列物质。
(3)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附件二第一款,含量小于“显着量”的物质。
(4)不属附件一、附件二所列物质。但有足够资料证明其对环境无害的废弃物。
(5)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附件一第一款和附件二第一款物质,但含量接近于当地地壳中该物质含量的废弃物。
(五)废弃物的检测程序。
1、化学组成:存在于液态、固态废弃物中化合物的化学鉴定及这些化合物的数量。
2、物理/化学特性:废弃物中的物理化学特性,如比重、挥发度、 溶解度、粒度、持久性等。
3、生物检测包括:
(1)对浮游植物、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或其他可能适当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
(2)慢性毒性试验,诸如包括整个生命周期的生物鉴定。
(3)确定有关物质生物积累可能性的试验。
如有可能,上述试验程度应用拟在海上倾倒的废弃物的固体相、悬浮相和或液体相分开进行。
(六)废弃物海上倾倒的管理。
经上述步骤审核检测后,为同意海上倾倒废弃物颁发倾倒许可证,颁发许可证时应考虑或要求:
1、废弃物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特性。
2、倾倒区的选择(根据废弃物的组成、特性、数量等指定合适的倾倒区)。
3、对大量工业三类废弃物的倾倒。规定一个试验倾倒期限,与此同时进行该废弃物倾倒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价。
4、在许可证中注明限定条件(如倾倒区位置、倾倒数量、倾倒频率、废弃物包装、容器、倾倒方法等)。
5、倾倒方法、技术要求。
6、根据倾倒废弃物的组成,特性确定强制性监测项目,对倾倒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

⑺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的环境要素有哪些

对海洋生物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光照。光照主要是太阳辐射,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生态因素。光影响着海洋有机物质的生产,从而影响整个海洋生物的生活和生存。光在海洋中的分布和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海洋生物的分布、数量、行为以及一些特殊的适应性表现。
(2)温度。温度对海洋生物的生殖、发育、生活状态、数量变动和分布,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制约。
(3)盐度。盐度影响生物个体的大小、生物的繁殖和分布等。
(4)营养盐类。营养盐类是浮游植物和藻类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成分,是限制它们增殖的要素。
(5)溶解氧含量、pH值和二氧化碳。海水中溶有大气中所含有的各种气体,其中氧和二氧化碳是海岸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基本物质。
(6)海流。海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温度、盐度等性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很大。

⑻ 海洋生物生活环境资料,最好有生物活动的深度

【概述】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
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⑼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就是对整个海洋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为保护海洋生物提供数据。
过程主要包括,选取采样点、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数据保存归档、、、、
目的主要是为了解保护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变化与物种的生存状态、、、
注意的事项、:有代表性、及时性、、、、

阅读全文

与海洋生物采样环境参数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