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细胞和微生物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细胞:细胞 (英文名:cell)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微生物: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结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2、特征不同
细胞: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注意 :癌细胞无糖被,容易游走扩散),即细胞膜。
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
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必须机器,在细胞遗传信息流的传递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基本上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少数不是,如蓝藻的有些种类从老细胞内产生新细胞)
部分细胞能进行自我增殖和遗传(高度分化的细胞无法自我增殖。)
新陈代谢。
细胞都具有运动性,包括细胞自身的运动和细胞内部的物质运动。
注: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大肠杆菌能够在12.5-20分钟内繁殖1次。不妨计算一下,1个大肠杆菌假设20分钟分裂1次,1小时3次,1昼夜24小时分裂24×3=72次,大概可产生4722366500万亿个(2的72次方),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
但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营养缺失、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原因,微生物无法完全达到这种指数级增长。 已知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最佳pH范围为7.0 (6.6~7.5)附近,部分则低于4.0。
3、研究历史不同
细胞:细胞(Cells)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于1665年发现的。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字汇。
微生物: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尼·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开始的,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动物和植物和微生物有什么相同和什么不同
共性:它们都是生物,既然作为生物,共性如下
生物种类非常多,数量非常巨大,生命现象十分错综复杂,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提出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属性,现列举如下: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从元素成分看,都是由C、H、O、N、P、S、Ca等元素构成的;
从分子成分来看,生命体中有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核酸主要由4种核苷酸组成;ATP(三磷酸腺苷)为贮能分子。
(2)严整有序的结构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的各结构单元(细胞器)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在细胞这一层次之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每一个层次中的各个结构单元,如器官系统中的各器官、各器官中的各种组织,都有它们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结构,它们的协调活动构成了复杂的生命系统。各种生物编制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是统一的,都遵循DNA--RNA--Protein的中心法则。
(3)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
组成作用(anabolism):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的物质和贮存在化学键中的化学能。
分解作用(catabolism):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
(4)生长特性,Growth
生物体能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不断地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影响。
(5)遗传和繁殖能力,genetics
生物体能不断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生物的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某些性状会发生变异;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6)应激能力,irritability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
生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7)进化,evolution生物表现出明确的不断演变和进化的趋势,地球上的生命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开始,走过了多细胞生物形成,各生物物种辐射产生,以及高等智能生物人类出现等重要的发展阶段后,形成了今天庞大的生物体系。
非共性处:
1.动物的定义是: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没有细胞壁的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动物可以自由运动
2.植物的定义是: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有细胞壁的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植物不可以自由运动
3.微生物定义是:除了动物和植物以外的全部生物的总称,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3. 分析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的异同。
最大的区别就是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
与微生物细胞相比:
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 无细胞壁, 机械强度低, 对剪切力敏感, 适应环境能力差;
倍增时间长, 生长缓慢, 易受微生物污染, 培养时须用抗生素;
培养过程需氧量少 ;
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
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 代即退化死亡;
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生产成本高, 但附加值也高。
与植物细胞相比:
动物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且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液泡,却有发达的溶酶体。动物只能靠摄取现成的营养物质才能生存,是化能异养的。
4. 动物细胞培养基的组成和微生物培养基有何不同
动物细胞培养基要比微生物培养基娇贵得多。
动物细胞培养基成分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血清或血浆、抗生素等,根据细胞的特性还会加一些特殊物质。
而微生物培养基根据不同的需要,成分变化非常之大,总的来说有:牛肉膏、蛋白胨、按需要加不同的糖类、无机盐、指示剂、选择性物质、固体培养基还得加琼脂等等。
很显然,微生物的单个细胞就是它在自然状态下的完整机体,可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单个动物细胞(原生动物这种极其简单的除外)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存活的,要培养其单个细胞自然要给它更高的条件。
动物细胞培养基不能高温高压灭菌,要保证加入的材料完全无菌或滤过除菌,而微生物培养基多数是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后使用。
5. 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培养的异同
最大的区别就是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
与微生物细胞相比:
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
无细胞壁,
机械强度低,
对剪切力敏感,
适应环境能力差;
倍增时间长,
生长缓慢,
易受微生物污染,
培养时须用抗生素;
培养过程需氧量少
;
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
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
代即退化死亡;
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生产成本高,
但附加值也高。
与植物细胞相比:
动物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且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液泡,却有发达的溶酶体。动物只能靠摄取现成的营养物质才能生存,是化能异养的。
6.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结构有何区别
物,而动物细胞没有,没有或者有未成形的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微生物一般是单细胞生物,动物和微生物能动,植物和微生物,植物不能,首先。其次,细胞结构不同,而前两者都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的也有
7. 动植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相比有哪些不同
细胞培养反应器最初大多采用微生物反应器。由于植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植物细胞较微生物细胞大,对剪切力耐受性差,而且对氧的要求相对微生物要低得多,因此微生物反应器并不完全适合于植物细胞生长与生产。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
8. 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相同与不相同
相同:有稳定遗传物质,都离不开蛋白质行驶不同的功能,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作用。
不同:(动物—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没有;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没有;有些高等植物无中心体,动物细胞有;有些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没有;有的植物可自交,动物则需要两性交配;植物是自养型生物,动物是异养型生物。
(动物—微生物)——微生物有细胞壁,动物没有;有的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动物是多细胞生物;有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无成型细胞核),动物是原核生物;有的微生物有叶绿素,动物没有;有的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动物都有细胞结构;动物体型大于微生物。
(植物—微生物)——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是酞聚糖,植物细胞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有的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植物是多细胞生物;有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无成型细胞核),植物是真核生物;
9. 细胞和微生物的区别
微生物通常都可以以独立的细胞生存,繁衍。而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病毒除外)。植物界和动物界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但是由一个单细胞组成的植物和动物是不能的。总而言之:微生物由细胞组成(病毒除外),但由细胞组成的生物未必是微生物!
10. 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什么区别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首先,细胞结构不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微生物一般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或者有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也有,而前两者都有。其次,动物和微生物能动,植物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