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简单染色目的是什么

微生物简单染色目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30 08:46:56

❶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染色性是什么

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用等.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物质和染料的不同性质而发生地各种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对于碱性染料较易吸附,且吸附作用稳固...
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经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

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此时可用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染色。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其目的有二: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固定时尽量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❷ 简单染色法用途是什么

简单染色法用途是: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

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革兰染色过程所用四种不同溶液和作用:

1、 碱性染料:这在简单染色中已讨论过,此处用结晶紫。

2、 媒染剂:其作用是增强染料与细菌的亲和力,更好地加强染料与细胞的结合.常用的媒染剂是碘液。

3、 脱色剂:帮助染料从被染色的细胞中脱色。利用细菌对染料脱色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将细菌加以区分。革兰阳性细菌不易被脱色剂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则易被脱色。常用的脱色剂是丙酮或乙醇,这里所用的是95%的乙醇。

4、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目的是使脱色的细菌重新染上另一种颜色,以便与未脱色菌进行比较,这里用的是蕃红花红溶液。

(2)微生物简单染色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简单染色:

1、涂片: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并在其中央滴一小滴生理盐水(或无菌蒸馏水)。接种环在酒精灯上杀菌后从斜面挑取少量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杆菌)与玻片上的水滴混匀后,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一般以直径1cm大小范围为宜。

2、干燥与固定:涂片最好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干燥。亦可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加速水分蒸发,但切勿过热。固定时,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地来回通过2~3次,多为2~3s,以载玻片背面不觉烫手为宜,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3、染色:在涂片上滴染色液一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4、水洗:斜置载玻片,在来自水龙头下用小股水线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5、干燥:用吸水纸吸去涂片边缘的水珠,置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微微加热,以加快干燥速度。注意用吸水纸时切勿将菌体擦掉。

6、镜检:用显微镜观察,并用铅笔绘出细菌形态图。

❸ 微生物染色的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用等。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物质和染料的不同性质而发生地各种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对于碱性染料较易吸附,且吸附作用稳固;同样,碱性物质对酸性染料较易于吸附。如酸性物质细胞核对于碱性染料就有化学亲和力,易于吸附。但是,要使酸性物质染上酸性材料,必须把它们的物理形式加以改变(如改变pH值),才利于吸附作用的发生。相反,碱性物质(如细胞质)通常仅能染上酸性染料,若把它们变为适宜的物理形式,也同样能与碱性染料发生吸附作用。


微生物染色 - 染料的种类和选择

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人工染料两种。天然染料有胭脂虫红、地衣素、石蕊和苏木素等,它们多从植物体中提取得到,其成分复杂,有些至今还未搞清楚。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染料,也称煤焦油染料,多从煤焦油中提取获得,是苯的衍生物。多数染料为带色的有机酸或碱类,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中。为使它们易溶于水,通常制成盐类。
微生物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以及其他化合物组成。所以,微生物细胞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两性电解质兼有碱性基和酸性基,在酸性溶液中离解出碱性基呈碱性带正电,在碱性溶液中离解出酸性基呈酸性带负电。[1]染料可按其电离后染料离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分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中性(复合)染料和单纯染料四大类。
1、酸性染料
这类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负电,如伊红、刚果红、藻红、苯胺黑、苦味酸和酸性复红等,可与碱性物质结合成盐。当培养基因糖类分解产酸使pH值下降时,细菌所带的正电荷增加,这时选择酸性染料,易被染色。
2、碱性染料
这类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正电,可与酸性物质结合成盐。微生物实验室一般常用的碱性染料有美兰、甲基紫、结晶紫、碱性复红、中性红、孔雀绿和蕃红等,在一般的情况下,细菌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3、中性(复合)染料
酸性染料与碱性染料的结合物叫做中性(复合)染料,如瑞脱氏(Wright)染料和基姆萨氏(Gimsa)染料等,后者常用于细胞核的染色。
4、单纯染料
这类染料的化学亲和力低,不能和被染的物质生成盐,其染色能力视其是否溶于被染物而定,因为它们大多数都属于偶氮化合物,不溶于水,但溶于脂肪溶剂中,如紫丹类(Sudanb)的染料。

❹ 进行简单染色的目的及原理是什么进行微生物制片时是否都需要进行染色

染色剂与蛋白质或者脂质dna螯合,为了看清楚细胞内的物质,,不是所有的都需要染色,有的微生物本身自带颜色,如青霉等霉菌

❺ 在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之前,通常先进行简单染色,其目的是什么

形成对比,正反对照。

❻ 进行微生物制片时是否都需要进行染色为什么

并不一定需要染色,有些时候必须进行不染色标本的观察。
染色的目的是为了让观察更加清晰,让需要观察到的现象通过染色暴露出来,或者通过通过染色可以实现某些鉴别等功效。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观察细菌的运动,那么就不能进行染色,否则一旦染色细菌死亡就观察不到了,再比如观察表皮标本中是否寄生有真菌,那么此时观察真菌的菌丝就是不染色进行的,菌丝染色不着色,染色后各种浮色反而妨害观察。

❼ 在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给酵母菌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时,使用龙胆紫染液的目的是:A、便于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机体一样需要相似的营养物质,像细菌一样它有一套胞内和胞外酶系统,用以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细胞新陈代谢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属于异养生物。

龙胆紫染液的颜色和它与组织间的亲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和与组织间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基团共同决定了染色剂的染色性质。作为染料物质,除了有发色基团外,还需要有一种使化合物发生电离作用的助色基团。



(7)微生物简单染色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酵母菌生长较快。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酵母属于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易于培养,且生长迅速,被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如酿酒酵母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也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

❽ 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什么要用染色法

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何要用染色法?因为细菌细胞微小,透明,不易观察,需染上颜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染色法有:
1.简单染色法: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一般用于观察个体形态与细菌排列。
由于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环境中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一种碱性染料如美蓝、碱性复红、 结晶紫对细菌进行染色。美蓝是美蓝的盐酸盐,可解离为带正电荷的美蓝,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菌体着色。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
简单染色过程: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涂片→ 固定→ 干燥→ 水洗、吸干→镜检→染色 1mim
2.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 Hans Christian Gram于 1884 年创立。它是细菌学中很重要的鉴 别染色法,因为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氏阳性菌(G + )和革兰氏阴性菌(G - )两大 类。
革兰氏染色过程: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乙醇脱色(95% 酒精,30s)→番红复染(30 秒)→干燥→镜检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❾ 微生物实验 简单染色法的目的是什么

若想观察细菌的形态,必须进行染色,这就是染色的原因。如果不染色的话,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也需注意,这种简单染色法无法辨别细菌细胞结构。

❿ 在对细菌做革兰氏染色之前通常先进行简单染色,其目的是什么

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这就对简单染色,简单染色后再进行革兰氏染色,可以更容易区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骤是:先用初染剂结晶紫进行初染,再用碘液媒染,然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复染剂(如番红)复染。经此方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细胞中初染剂被脱色剂洗脱而使细菌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是由这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不同决定的。实际上,当用结晶紫初染后,像简单染色法一样,所有细菌都被染成初染剂的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它能与结晶紫结合成结晶紫一碘的复合物,从而增强了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当用脱色剂处理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质含量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经脱色和复染后仍保留初染剂的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类脂质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简单染色目的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