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产气的食品微生物有哪些危害

产气的食品微生物有哪些危害

发布时间:2022-07-01 07:54:29

A.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导致食品腐败变质:食品的腐败变质泛指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质的一切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食品成分的降解伴随着产生令人不愉快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的变化,从而使食品降低或丧失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是食品生产与经营中最常见的卫生问题之一。食品腐败变质会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食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还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大多数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感官性质改变,但有些芽孢杆菌引起的腐败变质感官性质的变化不明显,主要发生在发酵制品和罐头食品中,由于产酸不产气,而这些食品本身又带有酸味,所以特征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没有问题,使用后则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二)诱发食物中毒:有的食品被致病菌污染后,一方面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和营养条件下大量繁殖,使食品含有大量致病菌,当人体摄入一定数量的活菌后造成食物中毒;另一方面有些污染菌在食品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三)引起食源性传染病:有些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在污染食品后可在食品中存活一定时间,若食用前未采取杀菌措施,则可因食入活体致病菌而引起食源性传染病。常见的通过食品传播的细菌性传染病有:痢疾、伤寒、霍乱等。
(四)造成经济损失:无论因食品腐败变质而造成的食品废弃,还是诱发人类疾病都会伴随着一定的经济损失,据WHO统计,每年全球仅因食品腐败变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多大几百亿美元。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性质与程度取决于污染食品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如以杂菌为主的食品细菌污染以引起食品腐败变质为主;而当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时可引起介食品传播的传染病或食物中毒。

B. 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微生物引起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首先要找出可能造成微生物危害的关键点,再对症下药。
一般食品工厂可能造成微生物危害的关键点有:原料采购与保存方式;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状况;生产设备清洗消毒状况;食品包装及储存状况。
相应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要求采购合格原料。原料在进厂后按照保存条件要求进行保存,以免原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对生产车间内部环境进行清洁和灭菌消毒,在生产进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生产设备在生产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内外清洗消毒,保证设备和容器内部没有微生物污染。食品在包装前要对产品和包装物进入灭菌处理,确保包装食品清洁无菌或符合产品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要求。产品入库后要严格按照产品的储存要求进行保存,如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
差不多就是这样。

C.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主要有哪几种类型防治策略急求,谢谢

1、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受动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肠杆菌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人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2、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污染。

霉菌对食物的污染,降低食品的食用品质外,还会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对人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

3、酵母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有的对食品加工有益,如发酵粉、酿酒酵母,有的为致病菌。

空气中、人体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只要在合适的环境就会快速繁殖。吃了致病性酵母菌污染的食品易造成食物中毒,有些免疫力低的人群亦可能发生酵母菌感染。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5、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肉类食品,鱼、禽、奶、蛋类食品也可受此菌污染。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吃了未煮透的病、死牲畜肉或在屠宰后其他环节污染的牲畜肉是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品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畏寒和腹泻等,还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视觉模糊、中等程度发热、躁动不安和嗜睡,延续时问2~3d,平均致死率为4.1%。
6、志贺氏菌志贺氏菌即通称的痢疾杆菌。痢疾贺志贺氏菌是导致典型细菌痢疾的病原菌,在敏感人群中很少数量的个体就可以致病。志贺氏菌食物中毒是指由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志贺氏菌主要是宋内氏志贺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热肉制品等。志贺氏菌侵入肠粘膜组织并释放内毒素引起症状。潜伏期一般10-14h。症状为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可带血和粘液)、发热、里急后重显着。严重者出现痉挛和休克。
7、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

一般来说,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

①食品加工或销售人员口腔、鼻腔、手、面部有化脓性炎症时造成食品的污染;

②食品在加工前就已带菌、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畜禽局部化脓时,其奶和肉尸某些部位污染;

③熟食制品因包装不善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
8、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属厚壁菌门,取名自约瑟夫?李斯特。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是嗜冷菌,在冰箱冷藏温度、沙拉中均能生长繁殖。

李斯特菌感染后健康成人个体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9、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

常见中毒食品为各类熟肉制品、冷荤、牛肉、生牛奶,其次为蛋及蛋制品、奶酪及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中毒原因主要是受污染的食品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中毒多发生在3-9月。不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
10、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状,无牙孢。
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此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
11、肉毒杆菌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

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中常可检出,偶亦存在于动物粪便中。人体的胃肠道是一个良好的缺氧环境,适于肉毒杆菌居住。肉毒杆菌属于厌氧菌,严格厌氧,在胃肠道内既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果糖,产酸产气,又能消化分解肉渣,使之变黑,腐败恶臭。在厌氧环境中,此菌能分泌强烈的肉毒毒素,能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

摄食肉毒杆菌的食品可引发食物中毒,如pH>4.6的低酸性罐头食品(含铁罐,玻璃罐)或香肠、火腿。人感染肉毒杆菌后会出现视觉模糊、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如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12、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如海产品、蔬菜经口摄入。居住拥挤,卫生状况差,特别是公用水源是造成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生产中的控制主要是严格审核原材料的来源,以及生产工序中的灭菌处理。
13、变形杆菌变形杆菌是人和动物的寄生菌和病原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土壤、水、垃圾、腐败有机物及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可引起多种感染。中毒食品主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发病季节多在夏、秋,中毒原因为被污染食品在食用前未彻底加热,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我国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进食后2~30小时出现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病程较短,一般1~3天可恢复,很少有死亡。
14、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有荚膜,不形成芽胞。最适温度为37~42℃。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在它们的生殖道或肠道有大量细菌,故可通过分娩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和饮水。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见。苍蝇亦起重要的媒介作用。亦可经接触感染。感染的产妇可在分娩时传染给胎儿。

空肠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该菌有时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肾盂肾炎等。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
15、蜡样芽孢杆菌芽胞杆菌属中的一种。菌体细胞杆状,末端方,成短或长链,革兰氏阳性。蜡样芽胞杆菌与少数食物中毒有关(约2–5%),包括一些严重的恶心、呕吐以及腹痛。

大概来说,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错误地烹调方法造成细菌孢子残留在食物上,更糟糕的是食物被不及时冷冻而让孢子发芽,细菌繁殖的结果是产生肠毒素,人食用含毒素的食物后会产生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

16、平酸菌平酸菌是引起罐头食品酸败变质而又不胖听(即产酸不产气)的微生物,在罐头工业上称为平酸菌。它是兼性厌氧芽胞杆菌。其广泛分布于土壤,灰尘和各种变质食品中。误食平酸菌导致变质的罐头会造成食物中毒,有腹泻、呕吐等症状。
17、耶尔森氏菌耶尔森菌属于肠杆菌科,包括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氏菌等十余个菌种,这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

其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氏菌对人类的致病性已明确,其中鼠疫耶氏菌具有F1、V/W、Pgm、Pst1等重要的毒力因子,毒力很强,少量细菌即可使人致病。本属细菌通常先引起啮齿动物、家畜和鸟类等动物感染,人类通过接触已感染的动物、食入污染食物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而被感染。
18、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是乳制品中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目前,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
19、蛔虫卵蛔虫卵是通过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和食物,人吃喝了这种被污染而未经煮死的虫卵的饮水和食物就会得蛔虫病。控制措施一方面是严控生产工序,另一方面是生活中吃生鲜瓜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答案来自

D. 食品上的微生物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止

食品中的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进入人体后可能有几种情况:1.这种微生物属于致病菌,进入人体后导致疾病
2.这种微生物进入人体后能进一步繁殖,分泌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有刺激性的代谢产物
3.这些微生物进入人体的肠道后会抑制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导致肠道代谢紊乱,异常发等.
防止方法:为了保持食品营养物质的风味,一般采用巴氏灭菌法给食品灭菌,比较简单有效,即在62~65℃加热,保持30分钟
.

E. 微生物有哪些危害

微生物给人们带来益处,也造成危害。人们利用微生物酿酒,生产柠檬酸,制造抗菌素和酶制剂等。然而微生物也有有害的一面,人、动物和植物的大部分疾病,以及工业、商业、外贸等部门的许多材料和制品的霉变、腐蚀、受损,都是微生物造成的。

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微生物的破坏作用。

在银行,计算机电子回路的增强塑料表面繁殖了霉菌,会导致计算机发生故障,业务出现差错。

不论哪里的银行,尽管它建筑豪华、设施齐全,但由于每天有许多人进出,室内的微生物污染都十分严重。如果对室内空气中浮游的微生物进行一次测量,就会发现微生物的数量会出乎意料的多。其中还能分离出致癌性菌株黄曲霉和变色曲霉。

引起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增加的原因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出银行的各个方面的人,他们将从毛发、衣着、手、物品中散布出微生物来。同时,粘附在纸币上的霉菌和细菌也会引起第二次污染。试验已经证明,在用纤维材料制作的纸张、地毯和木材上,有许多致病菌存在着。

这种令人忧虑的微生物污染状况除了银行之外,医院、饭店、写字楼、百货大楼、街道、新干线和地下铁路的电车、公共汽车等的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医院中,每天病人云集,交叉感染时常发生。进入医院是为了治疗疾病,但医院又是可怕的微生物感染地,这对于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

F. 微生物的坏处

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有很多食品(如酱油、醋、味精、酒、酸奶、奶酪、蘑菇)、工业品(如皮革、纺织、石化)、药品(如抗生素、疫苗、维生素、生态农药)是依赖于微生物制造的;微生物在矿产探测与开采、废物处理(如水净化、沼气发酵)等各种领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唯一认知的固氮者(如大豆根瘤菌)与动植物残体降解者(如纤维素的降解),同时位于常见生物链的首末两端,从而完成碳、氮、硫、磷等生物质在大循环中的衔接。若没有微生物,众多生物就失去必需的营养来源、植物的纤维质残体就无法分解而无限堆积,就没有自然界当前的繁荣与秩序或人类的产生与维续。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微生物对人体是无害的。实际上,人体的外表面(如皮肤)和内表面(如肠道)生活着很多正常、有益的菌群。它们占据这些表面并产生天然的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的着落与生长;它们也协助吸收或亲自制造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氨基酸。这些菌群的失调(如抗生素滥用)可以导致感染发生或营养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人类与动植物的疾病也有很多是由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pathogen)。
就这么多 希望对你有用处~~ !!

G.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象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H.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几方面

1、生物性污染

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虫及其虫卵和昆虫等引起的。肉、鱼、蛋和奶等动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导致食用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致病菌主要来自病人、带菌者和病畜、病禽等。

2、化学性污染

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汞、镉、铅、砷、氰化物、有机磷、有机氯、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危害:甲醛可诱发鼻癌、血癌(白血病);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胎儿畸形。氨无色具强烈刺激性臭味,它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严重者可致肺水肿及呼吸道症等。

3、放射性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多方面的表现。一次大量摄入受污染的食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即食物中毒,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农药食物中毒和霉菌毒素中毒等。



(8)产气的食品微生物有哪些危害扩展阅读

预防: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各个细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食品污染的防制措施主要有: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

3、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

4、加强农药管理。

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I. 食品中微生物超标(霉菌)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霉菌等微生物指标是涉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也是体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若这些指标超出标准范围,说明产品的卫生质量无法保证。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同时由于其可形成各种微小的孢子,因而很容易污染食品。食品受污染后不仅可造成腐败变质,而且有些霉菌还可产生毒素,人和动物一次性摄入含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常会发生急性中毒,而长期摄入含少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则会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

J.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 和 。

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会引起胃肠炎,因为微生物引起的污染的食品,它里面含有细菌引起肠道的炎症,肠道会出现反应或拉肚或者疼痛,所以对于嗯微生物污染的食品一定要不要吃。

阅读全文

与产气的食品微生物有哪些危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