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狗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狗在食性、行为、感觉及生理特征等方面,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习性和特点。狗是杂食类动物,肉类、米饭、馒头、面条等均是狗的食物。由于狗的牙齿只有典型的食肉特征,大多数狗都喜欢吞食啮齿动物,其消化道较短,因此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较长。另外,狗有啃骨头的明显特性。这是因为狗的胃能分泌一种较强酸性的消化液,以溶解骨头里的钙质。在行为和智力方面,狗是较聪明的动物之一,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对气味的辨别、记忆力较强。狗善于长距离追逐。狗既善于拼搏,又长于奔驰跳跃。狗有与人接近易于调教的特点,对主人忠实,有较强的服从精神和责任心。狗的智力较发达,易被驯化而按人的意图做出各种动作,可以根据主人的一个有声命令、手势,甚至一个眼神而执行动作。在生理方面,狗不耐热,易受音和光的惊吓。
Ⅱ 狗有哪些特点,生活习性
犬的习性和特点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喜欢与人为伴、忠于主人。犬是人最亲密的伙伴,而人也是犬最好的朋友。由于犬与人类在一起生活的历史源远流长,故犬生活在人类环境中发育的最好。犬对其主人十分忠诚,有服从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当犬与其主人产生深厚的感情后,它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完成主人交给的任务,即使是饥寒交迫也往往不会离主人而去,令其他家畜望尘莫及。
(2)智力发达、聪颖惊人。犬的智力很强,经过训练的犬可以懂得人的语言、表情和手势等。玩赏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令人叫好的动作和表演,或做出使人惊叹不已的计数和识字等。
(3)运动灵活、体力超群。犬的肌肉发达、强壮,耐久性好;犬的骨骼强壮,腰荐骨较长,使其不但跑的速度快,而且机动性好,非常灵活。据报道,犬的100米纪录是5.925秒,与赛马的5.17秒很接近;犬能连续奔跑几十公里。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传令犬,仅用50分钟就跑完了21.7公里的路程;犬可在摄氏零下40多度、寒风刺骨的雪地上连续奔驰,而每天只有短短数小时的休息。另外,犬的弹跳能力很强,最高可跳过5米的障碍物。
(4)嗅、听觉灵敏,视、味觉欠佳。犬嗅觉灵敏性的特点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高,分辨能力强。如有人将硫酸稀释到万分之一,犬仍能嗅出;经训练的警犬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不同气味。犬的听觉仅次于其嗅觉,是人听觉的16倍;分辨的距离是人的400倍。犬的视觉较差,调节能力只及人的1/5或1/3,由于两只眼睛各有单独的视野,因而无立本影像。犬的视力距离,对于固定目标是50米,对于运动目标可达825米。犬是色盲,无法分辨色彩的变化,只能根据光的亮度来形成视觉影像。但犬的暗视力良好,能在微弱的光线下看清物体。犬的味觉较迟钝,对食物的兴趣主要靠嗅觉,其次才是味觉的作用。因此,调理犬食时应特别注意其气味。
(5)睡眠警觉,恐惧感强。犬在野生时期是夜行动物,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被人类驯化后则与人的起居基本保持一致,即白天活动,晚上睡觉。但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睡觉时始终保持警觉状态,轻微的响动也会将其惊醒。犬每天睡眠需14~15小时,但不会一觉睡至天亮,而通常分成数次睡。犬的恐惧感强,对许多声音(雷声、枪炮声等)、强光(闪电、探照灯等)、火光(烟火、柴火等),甚至同伴死亡散发的气味都感到惊恐,只有与人在一起它才会得到安慰。因此,为了消除犬的恐惧感,就必须在不同的场合训练犬,令其逐渐适应。
Ⅲ 犬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1.犬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
2.喜近人,易于驯养,有服从人的意志的天性,并能领会人的简单意图,经短期训练能很好地配合实验。
3.犬有神经类型,神经类型不同导致性格不同,用途也不一样。一般将犬分成四种神经类型,即强、均衡的灵活型(活泼型);强、均衡的迟钝型(安静型):强、不均衡型(不可抑制型)和弱型(衰弱型)。这对一些慢性实验,特别是高级神经活动实验的动物选择很重要。
4.犬习惯不停地运动,故要求饲养场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还习惯于啃咬肉、骨头,喜吃肉类及脂肪,但由于长期家畜化,也可杂食或素食,为使犬正常繁殖生长及达到正常生理、生化指标,饲料中需要有一定的动物蛋白质与脂肪。
5.成年雄犬爱打架,并有合群欺弱的特点,在犬群中可产生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使得它们能比较和平地成群生活,减少对食物、生存空间等竞争所引起的打斗。
6.犬归家性很强,能从很远处自行归家。冬天喜晒太阳,夏天爱洗澡。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犬虽然早已家畜化,但若不规范的饲养,对其粗暴,亦可使之恢复野性。
7.正常的犬鼻尖呈油状滋润,人以手背触之有凉感,它能灵敏地反映动物全身的健康情况,如发现鼻尖无滋润状,以手背触之不凉或有热感,则犬即将得病或已经得病。
(二)解剖学特点
1.犬齿呈食肉动物的特点,善于咬、撕,臼齿能切断食物,但咀嚼较粗。犬齿分乳齿和恒齿世代。犬的乳齿28个,其中有12个切齿,4个犬齿,12个臼齿:恒齿为42个,其中有12个切齿,4个犬齿和26个臼齿。
2.犬的骨骼可分为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两部分,中轴骨骼由躯干骨和头骨组成,四肢骨骼包括前肢骨和后肢骨。头骨形态变异很大,有的头形狭而长,有的头形宽而短。犬的头骨连着颈椎,犬有7节颈椎,13节胸椎,7节腰椎,3节融合在一起的脊椎成为一块骶骨,尾椎8~22个:犬的前9根肋骨为真肋,后4根肋为假肋。犬的前肢骨包括肩胛骨、弘骨、前臂骨、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后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和跖骨。犬无锁骨,肩胛骨由骨骼肌连接躯体,后肢由骨关节连接骨盆。阴茎骨是犬科特有的骨头。
3.犬具有发达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以及大体上和人相似的消化过程,在毒理方面的反应和人比较接近,内脏与人相似。
4.犬的嗅脑、嗅觉器官和嗅神经极为发达。鼻黏膜上布满嗅神经,能够嗅出稀释一千万分之一的有机酸,特别是对动物性脂肪酸更为敏感,犬嗅觉能力超过人的1200倍。
5.犬的汗腺很不发达,只有鼻和指枕有较大的汗腺,所以散热很少。犬在炎热天气时,靠加速呼吸频率,舌头伸出口外,以喘式呼吸加速散热。
6.犬的胰腺小,分左右两支,扁平长带状,于十二指肠降部各有一胰腺管开口处,胰腺向左横跨脊柱而达胃大弯及脾门处,因犬胰腺是分离的,易摘除。脾脏是犬最大的储血器官,当奔跑需要更多的血时,则动员出来参加循环代谢,靠其有丰富的平滑肌束收缩将脾中的血挤到周围血管中。心脏较大,占体重的0.72%~0.96%。胸腺在幼年犬发达,而在2~3岁时已退化萎缩。肝脏很大,占犬体重的2.8%~3.4%。犬胃较小,相当于人胃长径的一半,容易做胃导管手术。肠道较短,仅为身体长度的三倍,肠壁厚薄与人相似。
7.雄犬无精囊和尿道球腺,有一块阴茎骨,阴茎根部有两个很清楚的海绵体。雌犬有乳头4~5对。
Ⅳ 狗有什么特点
犬的眼睛由角膜、眼结膜、瞳孔、晶状体等组成。角膜位于眼球中央,是指俗称“黑眼珠”的部位。周围白色的部位称眼结膜,根据眼结膜颜色的变化可诊断多种疾病。在角膜的中央有个小孔,其孔径的大小,随光线的强弱发生变化,这一孔径称为瞳孔。瞳孔的后面是晶状体。在眼球后内壁有视网膜。眼球的内部结构近似于照相机,瞳孔和晶状体相当于自动调光聚焦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可感光的底片。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球,在晶状体的调节下,将最清晰的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便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递给大脑,而产生视觉。
犬的视觉与其他动物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视力差,其调节能力只有人的1/5~1/3,原因是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差。(2)犬的视觉不发达,远视能力有限,对固定目标只能感受到50米的距离,而对运动目标可感受到825米之外,所以犬善于捕捉远距离的活动目标。(3)犬的视野很宽,全景视野为250~290,很容易察觉背后的动静。(4)犬有色盲,对红、黄、绿灯的光色分辨不清,辨色能力差。
但犬的暗视力很发达,不夜盲,在微弱光线下的分辨力很强,仍保持某些夜行动物的特征。
Ⅳ 狗的特点是什么
狗,亦称“犬”,学名“家犬”。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发展至今日,狗大体上可分工作犬、宠物犬、军用犬、格斗犬、肉狗。
狗是一种很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1]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总犬数约有六亿只,我国大约有两亿只。犬是早期人类的最早驯养的动物。
宠物狗:比熊犬、可卡犬、银狐犬、博美犬、刀刀狗、泰迪熊、哈士奇、萨摩犬、雪纳瑞、松狮犬、边境牧羊犬、吉娃娃、德国牧羊犬、藏獒、贵宾犬、金毛、拉布拉多、阿拉斯加雪橇犬、斗牛犬、大白熊和大丹犬等。
狗可分辨极细小或者高频率的声音(超声波),而且对声源的判断能
小黑狗
力也很强。它的听觉是人的16倍,当犬听到声音时,由于耳与眼的交感作用,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晚上,它即使睡觉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对1公里以内的声音都能分辨清楚。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还可以区分出节拍器每分钟震动数为96或100次,133次或144次。狗对于人的口令和简单的语言,可以根据音调音节变化建立条件反射。
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没有必要对狗大声叫喊,过高的声音或音频对它来说是一种逆境刺激,会使它有痛苦,惊恐或恐慌的感觉,当然,在它不小心犯错误时,可以提高声音来管教它。狗的听觉十分敏锐,听觉感应能力可达12万赫兹,是人类的6倍,它能听到的最远距离大约是人的400倍!狗对于声音方向的辨别能力也是人类的2倍,能分辨32个方向
正常情况下其寿命约十多年,狗的寿命大约在10~15年之间,最长的也有20年以上,不过很少见。与猫的平均寿命相近,平均寿命以小型犬为长。
1.狗是肉食动物,以肉食为主,在喂养时,需要在饲料中配制较多的动物蛋
Ⅵ 狗的特征和特点的简介
外形
狗,一般全身披覆着毛,由头、颈、躯体、尾巴和四肢等组成。前端是头部,以两眼为界可分为额部与颜面部,额部较短,在头部上方,内有发达的大脑。颜面部较长,向前突出成口鼻。狗的鼻子特别长,约占颜面的2/3,鼻内嗅神经极发达,嗅觉细胞密布于鼻腔内,嗅觉非常灵敏。
习性
1.狗是肉食性动物,狗喜欢啃咬骨头。在喂养时要经常给它一些狗骨头(“狗咬狗骨”,不能喂其它禽类骨头,猪牛的骨头也最好别喂,否则有可能噎着),以利于磨牙用。
2.狗有独特的自我防御能力,吃进有毒食物后,能引起呕吐反应而把有毒食物吐出来。
3.炎热的夏季,狗大张着嘴巴,垂着很长的舌头,靠唾液中水分蒸发来散热。
4.狗在群居时,也有“等级制度”和主从关系。建立这样一种秩序便可以保持群体的稳定,减少因为食物、生存空间的争夺而引起恶斗。
5.狗在卧下的时候,总是在周围转一转,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危险,确定无危险后,才会安心睡觉。
6.狗对陌生人的行为准则是根据自己视线的高度来判断对手的强弱。陌生人一靠近,从上面下来的压迫感会使它不安,若采用低姿势,它便会接受你。如果比它眼睛看到的高度更低时,会使它更安心。狗的弱点在右边,它会为保护右边而行动。当它在被追得走投无路时,会让自己的右侧靠墙,把左侧面对敌人。狗让人家看它的肚子是向对方表示顺从和投降。
6.在记忆力方面,狗对于曾经和它有过亲密相处的人,似乎永不会忘记他的声音,同时自己住过的地方也能记得。
7.狗喜欢嗅闻任何东西。嗅闻领地记号:新的食物、毒物、粪便、尿液等等。狗在外出漫游时,我们常常看到它不断地小便或蹲下大便,把它的粪便布撒路途。这就是它依靠这些“臭迹标志”行走的。
8.狗喜欢追捕生物。如追逐兔、猫、羊等。人利用狗的这种特性,让它驱赶羊群、牛群和保护人类自己。
9.狗尾巴动作也是它的一种“语言”。一般在兴奋或见到主人高兴时,就会摇头摆尾,尾巴不仅左右摇摆,还会不断旋动;尾巴翘起,表示喜悦;尾巴下垂,意味危险;尾巴不动,显示不安:尾巴夹起,说明害怕;迅速水平地摇动尾巴,象征着友好。
Ⅶ 狗有哪些特点
狗之嗅觉:犬的嗅觉灵敏度位居各畜之首,眼瞎的狗可以利用鼻子生活的像正常狗狗。犬灵敏的嗅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
狗之听觉:听觉感应力可达12万 赫兹,是人类的16倍。听的最远距离大约是人的400倍。狗对于声音方向的辨别能力也是人类的2倍,能分辨32个方向。它可以区分出节拍器每分钟震动数为96或100次,133次或144次。
狗之视力:犬的视力大约只有人的四分之三,在所有动物种别中,狗的视力大约列在中等。狗的单眼只能看到25度,因此看不见正面最近的距离。狗狗的眼球水晶体比较大,像马的眼球一样变形,所以无法调节远近感,二、三十公尺大约是其界限。
狗之汗腺:狗和狼等犬科动物,身体里的汗腺并不是非常发达。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它们的身体一旦热起来就很难降低体温,所以狗非常怕热。
狗的进化与淀粉消化有关:来自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狗和狼的全基因组,揭示了在野生犬进化为人类最好的朋友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改变。不出所料的是,这些差异性区域有许多都影响了大脑,这或许可以解释狼与狗之间的性情差异。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找到人类,食用人类的剩饭剩菜,狗有可能进行了自我驯化。以色列化石及遗传研究将狗的驯化时期确定为大约1万年前,与农业革命时期相吻合,那时人类从游牧狩猎者转变为在定居点耕作及生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狼被吸引到了这些早期定居点的垃圾场,以蔬菜和谷类植物剩饭菜为食。
Ⅷ 狗作为生物有哪些特征
1.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都有应激性
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Ⅸ 狗的外貌特点以及狗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狗,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狗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狗,亦称“犬”,系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通常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外形
狗,一般全身披覆着毛,由头、颈、躯体、尾巴和四肢等组成。前端是头部,以两眼为界可分为额部与颜面部,额部较短,在头部上方,内有发达的大脑。颜面部较长,向前突出成口鼻。狗的鼻子特别长,约占颜面的2/3,鼻内嗅神经极发达,嗅觉细胞密布于鼻腔内,嗅觉非常灵敏。
习性
1。狗是肉食性动物,狗喜欢啃骨头
2.狗有独特的自我防御能力,吃进有毒食物后,能引起呕吐反应而把有毒食物吐出来。
3.炎热的夏季,狗大张着嘴巴,垂着很长的舌头,靠唾液中水分蒸发来散热。
4.狗在群居时,也有“等级制度”和主从关系。
5.狗在卧下的时候,总是在周围转一转,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危险,确定无危险后,才会安心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