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生物技术主要是学什么的,对这个专业有什么看法(积极的)
我不太清楚这种专业哪里有,但是从名字看不太标准。一本的大学会叫食品科学与工程,二本的大学往往也会叫这个名字,否则起个另类的名字反而容易让人生疑。如果是北京的院校,可能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这样的二本大学才起这样的名字!
不管是什么大学,生物科学,食品工程,应用化学这些专业都会上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主要是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乳制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酿酒,发酵,酶工程,生化分离技术,食品设计,食品包装,食品检验。。。正经的一本大学学的课程多一些,难度高一些,二本的大学在化学方向要求比较低。
其实我个人看法,这种专业存在的意义不是太大,一般化学类专业里面分化学工艺,应用化学,这两个方向覆盖面比这个要大。医学里的药学,生物学毕业的学生,别管以前学什么方向的,想要转成食品,只需要1年自学就够了,主干课程以前都学过的。假如你是正经参加高考,二本里北京农学院就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名字的专业更准确,2015年还新开了应用化学的本科,方向也差不多,所以我觉得你要考就考一个名字比较规范的专业。
Ⅱ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食品生物技术就业方向: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食品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部门。
毕业生大多选择进入本专业的科研院所或生物领域的企业,两者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不错,月收入平均可以达到3千~6千元不等,当然还有更高的,这也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竞争力的问题。
毕业生可在食品工业企业或食品检验监测部门从事食品的检测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工业、医药、环保等企业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食品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功能食品分析测试、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控及营养与卫生管理等工作。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医药、食品等工业以及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食品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Ⅲ 食品生物技术是什么样的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
它包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如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分子的进化工程等。
(3)食品生物技术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研究方向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在基本解决食物供应问题的同时,食物的安全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频发恶性事件,食品安全已变得没有国界,世界某一地区的食品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从而对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带来巨大影响。
研究内容
(1)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改善食品原料农产品的品质和提高产量;
(2)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产用于农产品保鲜的“绿色”抗氧化剂、防腐剂等;
(3)通过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分子进化工程使食品加工工艺高效化,提高食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以及提高食品的保健功能;
(4)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减少食品的损失、提高食品质量管理的效率和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5)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处理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Ⅳ 如何看待食品生物技术这个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食品工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且蕴涵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我国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其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我国工业各行业的前列。以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发酵食品,对促进传统食品发展有极大的潜力和深远的影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食品科学及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产管理、工程设计、分析检测和一定产品开发能力,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食品生物技术、 发酵技术(工程)、功能食品、食品生物化学、粮油加工、软饮料工艺、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机械 、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就业去向
国内外知名食品、生物发酵和制剂企业,省内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从事食品和发酵产品分析检测、质量监督、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工作,以及食品生物技术的科研、教学、工艺开发等工作。
Ⅳ 食品生物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污染食品安全之大敌
2005年07月27日 ‘卫生监督执法在线’ 浏览选项: 阅读次数:79
在食品安全问题中,首要问题是生物污染。因为除某些食品含天
然有毒化学物质外,我国对食品中的化学因素,像食品添加剂、农药
残留等,都制定了技术标准和强制性的限量标准。如发现这些物质在
食品中超量,多数属违规所致。随着我国对食品生产中农药和食品添
加剂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食品中有害化学物的污染率在不断下降。
相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发生改变、食
品流通日益广泛、发展中国家对肉禽需求量不断增加、新的致病微生
物不断出现,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被污染的食品不仅营养价值降低,更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严重威胁
人类健康。
人人面临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严峻挑
战,人人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美国每年有7600万食源性疾病患者,占美国人口的1/3;由生物
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次数,占总发生次数的83%。英国每年有
237万食源性疾病病人,占英国人口的1/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
告,发达国家死于食物中毒的儿童中,70%是由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
致。
我国也存在同样趋势。统计数据表明,2000~2002年,每年食源
性疾病的平均发病人数为70.29万人;在1992~2001年间发生的食物
中毒案例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所占比例达50.9%,化学性食物中毒占
28.6%,原因不明的占10.9%,其他占9.6%。
尽管如此,上述各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数字实际上均为本国真实
数字的冰山一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
率在9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漏报率在95%以上。
病原微生物:首要危险因素
食源性疾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
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目前已知
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已报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
50种之多,其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其他为毒素、金属污
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
1.肠道致病菌
约10种左右的肠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
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
2.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若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
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戊肝等疾病。目前病毒性腹泻发病
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仅次于细菌性腹泻。
3.寄生虫主要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可引起肝吸虫病。还有阿米
巴原虫,感染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
所有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都不具有传染性,因此有毒食品一旦
去除,就不会出现新的病人。但是因为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染上
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病毒及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的患
者,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以引发第二代、第三代病人。这也是食
品安全方面的一个控制难点。
生物性污染
常见的生物性污染是霉菌和昆虫。(1)霉菌污染 霉菌污染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曲霉和寄生曲霉,还有青霉、毛霉、根霉、镰刀菌等。霉菌在粮食中生长繁殖,使粮食霉变,并产生相应的毒素。霉菌的繁殖降低了粮食的营养价值,感官性状改变,产酸产气,出现异臭,更为严重的是,霉菌毒素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2)昆虫污染 粮食虫害已发现的有50余种,主要有甲虫(大谷盗、米象、谷蠹和黑粉虫等)、螨类(粉螨)及蛾类(螟蛾)等。当库温为18—2l℃,相对湿度在65%以上时,易于繁殖。这些害虫破坏性很大,常把粮豆蛀蚀一空,造成很大损失。世界各国粮储过程中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产量的10%,此种损失是很惊人的。为防止粮食霉变及虫害应做好以下工作:原粮、成品粮在贮存前应将水分降至安全线以内,保持粮粒的完整,实行科学的管理措施。
Ⅵ 食品生物技术这个专业好吗以后从事哪方面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还是不错的,从事保健食品,生物制药等方面工作。
食品生物技术主要研究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食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分析、品控等。
课程体系
《无机及分析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卫生》、《肉制品加工技术》、《发酵食品生产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酶制剂生物技术》。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啤酒酿造、食品药品检验、发酵食品加工技术。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食品生物技术
Ⅶ 生物技术对提高食品品质的意义如何
生物技术在提高食品的营养品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生产出了被人们誉为“人造肉”的单细胞蛋白;同样,生物技术在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形等品质以及食品卫生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首先,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制得各种食品添加剂,它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质的作用。例如,发酵工程生产的柠檬酸打破了传统的酸味剂只有醋和乳酸的局面,成为近代食品工业中的第一食用酸味剂。另外,发酵工程制得的L—苹果酸是国际食品界公认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是加工果酱、果汁、饮料、糖果等的优选酸味剂之一。在甜味剂的生产方面,用酶工程法合成的天冬氨素较过去的化学合成法有两个优点:不产生有苦味的副产品,因而省去了纯化的工序;降低了原料消耗,可节约30%左右。用发酵工程制得的新型鲜味剂有乌苷酸和肌苷酸,它们与传统的鲜味剂味精混合使用,能成倍地提高鲜味。
其次,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酶技术可以使肉类嫩化,办法是将酶涂抹在肉的表面或用酶液浸肉,也可以在宰杀动物前进行酶肌注,这样,可以使牛肉及其他质地较差的肉变得软化、鲜嫩。酶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奶粉中添加卵清溶菌酶可以防止婴儿肠道感染,起到弥补牛奶中成分欠佳之不足;乳品加工时添加适量的脂肪酶可增加黄油的香味,从而可以节约黄油用量,提高风味;将牛奶用乳糖酶处理,可以将其中没有甜味、难于消化且易导致饮后腹泻、腹痛的乳糖,分解为可吸收的有用物质;制作面包时添加酶可以使面包的气孔细而分布均匀,从而使面包体积大、弹性好、色泽佳;在酿制啤酒时,加入中性蛋白酶可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达到增加麦芽汁中氨基酸含量的目的;在白酒生产中采用糖化酶代替酒曲可提高出酒率,节约粮食,简化设备,节省占地。
最后,在食品卫生方面,生物技术也做出了崭新的贡献。食品上市之前,检疫部门必须严格进行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污染检查,但这种检查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而利用生物技术则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查。其中常用的方法有酶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单克隆抗体法、DNA探针法。另外,生物技术在食品脱毒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用微生物处理法能够脱去菜籽、芥籽、萝卜籽中的糖苷(能引起甲状腺肿的毒物),并能增加这些油料的香味、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在豆制品中添加一种酶可以脱去其中食后能引起胃肠胀气、呕吐、腹泻的寡糖这一毒物。
总之,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开发出新的食物资源,而且对于提高食品的品质意义重大,它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将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提高食物质量做出贡献。
Ⅷ 生物变异技术到底有利有弊尤其是关于食品的,详细一些,举例子
既有利也有弊。
利就是提升了植物产量,增强了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举个例子就是抗虫棉,导入抗虫基因之后产量提升非常大,质量也增加了。
弊就是变异,有可能产生对自然界有害的物种。
比如杀人蜂。
还有就是,因为变异之后基因改变,而人吃了那些基因改变过的东西,科学家担心这种服用的积累会造成一种负面的影响,比如过了很多年时候,有可能对人类产生不好的影响。
Ⅸ 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有什么看法
食品生物技术是指食品工业领域里所应用的生物技术,是食品科学技术与生物技术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Food
biotechnology);
广义上讲.食品生物技术包括所有以生产、流通和消费食品为目的的生物技术,其应用范围涵盖了食品从原料的生产制备、加工、储运保藏、流通消费等全部过程,即整个食品工业宏观体系的上中下游。而从目前食品生产过程已经涉及的生物技术内容来看,同样包括了生物技术全部的子技术。
我是一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我的学校在这一行能排前三,我们这里食品生物技术只是一门课,自主招生的话你报的学校应该也不差,我们学校貌似新开一专业叫食品生物技术,你报的哪里?兴许我们会成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