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体结构的同一性什么意思

生物体结构的同一性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02 03:07:17

①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细胞学说首先说明了无论生物体的结构有多复杂,有多变化,除病毒外,其余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其次,虽然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有差别,但都具有基本的结构,如植物一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动物细胞则一般没有细胞壁;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等,所以细胞也具有统一性。

② 如何理解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的统一性

细胞的多样性表现为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以及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存在不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也有差异,同一个体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同样存在差异。

细胞呈现多样性的原因是遗传变异、生物进化以及细胞结构和功能分化的结果。同一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结构方面: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②组成方面: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基本一致。

③增殖方面: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细胞的增殖。

④能量方面:一般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⑤遗传方面: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2)生物体结构的同一性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也就是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使原生质层复原,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

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③ 生物 什么是同一性状

性状(traits)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而同一性状是一种物种相同的表现特征,比如说人都有一个嘴巴,两个耳朵,眼睛等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各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比如说,眼睛,有的人是单眼皮,而
有的人是双眼皮,这就是一对相对性状
而隐性和显性性状区别:
把生物的性状区分为各个具体的单位称为单位性状。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显现不同的性状的现象。如人的单眼皮双眼皮一对相对性状中,双眼皮为显性而单眼皮为阴性

④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例如,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DNA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细胞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器官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系统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例如,生物体的整体大于其组成的各部分之和;从细胞水平到个体水平到群体水平都体现出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离开了整体,局部无法完成正常生物学功能。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例如,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和变异等。
希望帮到你

⑤ 进化论中对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怎样解释的~~~~论述形式~~~急求 在线等

、生物进化的实质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动力。按照辩证法,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产生自事物内部的矛盾(内因)和外部环境(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外因是自然环境即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总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直处于交互相持的状态,如果遗传力量占优势,在环境不变的前提下,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变异力量占优势,生物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就会出现很大差异,具有差异的不同生物个体何者具有较大生命力,需通过自然环境的作用和选择才能体现出来,于是导致旧物种的绝灭和新物种的起源。现从分子水平上产生出的达尔文自然选择,给出了以下说明:
1.自我复制 竞争中的分子结构需要有一种内在的能力指导它们自身的和成,以表明这种内在的自我催化功能对于任何选择机制都是必要的,这种选择机制包括当出现新的有利突变性的单独一个拷贝时,即会失去稳定性。这就是生物进化过程正的多样性的产生的主要方面。而且,对于保持系统中迄今积累的信息,自我复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作为条件的代谢和自我复制的必要前提的平稳分解,将会导致信息的完全失去。自我复制是一个循环运动过程,它以自我为起点,以自我为终点,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维持礼物中繁衍。这也就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统一性存在的提供了遗传基础。
2.突变性 如果细胞的复制速度很快,或更精确地说,如果复制中的每一个基本步骤所需的相互作用能并不比热能高多少,那么情况就更是这样。因此,突变性在物理学上总是联系着自我复制性,但是它也是进化所要求的。复制误差新信息的主要来源。我们还将见到,对于突变率,存在着某种阈限关系,处于阈值时的进化是最快的,但是不能超过这个阈值,除非在进化过程中已经积累起来的所有信息被丢失了。突变是自我复制过程中,由于某些外界或内部因素的作用,是循环的某些环节游离于循环之外,而生成不同于元物质的新物质。这也解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多样性。
作为统一化作用和个体化的结果,细胞的增值净增长服从一级自我催化定律。这种系统的达尔文性质允许选择进化以及大量各种分化物种共存。整合的西部新的亚单元超循环组织的类似物或替代物,从而已经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分子自我组织过程。
在进化过程中,复制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生物的进化同一性,而突变又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生物进化的多样性。生物体自身有一个自我的超级循环,通过他生物体自身可以进行以适应自然为目的的复制和突变,在此过程中生物体保持着固有的结构即蛋白质和核酸——DNA,RNA,也就是基因。它们是生物体的同一性的体现,与此同时为适应自然选择生物体内部的超循环中又进行着突变,为多样性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所以生物进化中的同一性和多样性是在生物内部的自我复制和突变的基础上实现的。他们在一进化为目的的运过程中,根据以复制和突变为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物质形态,从而得到进化。
生命的进化根本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的变化,取决于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生物的大多数形态和生理性状都有利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所表现出一种连续变异,而且受稳定化选择的支配。

⑥ 生物有哪些共同性

1生物具有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生物并不存在自然界没有的元素。不同生物所含元素种类差不多,含量差异很大。
2生物具有严谨有序的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除病毒阮病毒等)
3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这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4生长发育
通过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5繁殖
繁殖是生物的次基本特征。(但这是病毒的最基本特征,因为病毒不具有独立的新陈代谢系统)
6遗传和变异
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能够遗传和变异。
7应激性和运动
指生物能接收外界刺激而发生和合目的的能力。
8稳态
生物能够通过一定的机制保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9适应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表现在生物的结构适应于一定的功能,以及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于该生物在一定条件环境下生存和延续。

⑦ 如何从细胞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同一性、物质性、组织性、多样性

如何理解从细胞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同一性,物质性和组织性。其实,人体的生命是由。细胞组成的。而这些细胞又各自分工不同。所以他们都有同一性。来维持人的生命。

⑧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指什么

统一性是指:构成生物体的每一种化学元素都可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说明具有统一性。

辩证地理解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生命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以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反复循环流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遵守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一些都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但是,生物和非生物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因此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存在着差异性的一面

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生物体的元素是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的从无机环境中吸收的,这就造就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8)生物体结构的同一性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两种生物学系统: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注意到周围的生物从静止的自养植物到自由移动的异养动物都有。因此,他把整个有机体分为两个相对应的类群:植物界和动物界,即所谓的两界分类体系。该系统将精细真菌、藻类和真菌分类为植物界,原生动物分类为动物界。就分类而言,该系统自建立以来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

生物学的三线性系统:在二元系统中,原生动物,如我们熟悉的草履虫、变形虫和疟原虫,由于它们的自由运动和异养型而被划分为动物王国。有些藻类,如裸藻类和甲藻,之所以被归为植物界,是因为它们不能自由移动,而且是自养的。

⑨ 细胞学说中的“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是指除病毒等非细胞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即,细胞是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这与生物体中物质的统一性类似的。

⑩ 细胞学说为什么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是: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原因分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但没有体现出多样性。

细胞学说主要内容: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使人们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

(10)生物体结构的同一性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细胞学说的建立

从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发现细胞到1839年细胞学说的建立,经过了170多年。在这一时期内,科学家对动、植物的细胞及其内容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

1759年C·F·沃尔夫在《发生论》一书中已清楚地描述了组成动、植物胚胎的“小球”和“小泡”,但还不了解其意义和起源的方式。1805年德国生物学家L·奥肯也提出过类似的概念。

1833年英国植物学家R·布朗(Robert Brown)在植物细胞内发现了细胞核;接着又有人在动物细胞内发现了核仁。到19世纪30年代,已有人注意到植物界和动物界在结构上存在某种一致性,它们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并且对单细胞生物的构造和生活也有了相当多的认识。

在这一背景上,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在1838年提出了细胞学说的主要论点,翌年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对施莱登提出的“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这就是《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基础。

20年后另一位德国科学家魏尔肖(Rudolf Virchow)作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论断: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至此,以上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加上许多其他科学家的发现,共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细胞学说。

阅读全文

与生物体结构的同一性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