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什么是生物风险

什么是生物风险

发布时间:2022-07-02 03:50:15

Ⅰ 什么是生物危害

蚊子过多,蝗虫过多,造成了生物圈的不平行,所以叫生物危害。

Ⅱ 生物危险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英文的意思是生物危害
图上的两个同心圆象个枪管,3个镰刀型的标志可以理解为象牙,犀牛角,鹿角
整体上看红色代表血腥,很多圆形的的组合代表全球危机
另外一点带想象力的想法,正面看上去有点象一个只有嘴巴的人,他哭丧的表情告诉人类屠杀动物是没有好结果的

Ⅲ 如何进行生物风险评估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
b)适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
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
d)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
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
f)人员相关的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
g)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
h)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
i)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
j)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
k)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
l)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m)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评估;
n)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
o)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
p)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
q)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
r)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

Ⅳ 什么是生物安全

1.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其所生存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消失,必然会减少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恶化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限制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2.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给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而这种危害常常是灾难性的。

3.转基因生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活并获得足够的食物,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目前人类栽培、养殖的生物和基因,出现了转基因生物。这对于一个地区和全球生态系统是福是祸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就存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进化,各自拥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生物并且相对稳定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在自然规律下,交叉繁殖只会在相同的物种之内发生,使得物种的变化速度相对缓慢。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基因技术的进步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群也带来了基因杂交、漂移、变异的风险。大量的转基因生物形成了特殊的生命形式,以超过自然进化千百万倍的速度介入到自然界中来。这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还不得而知。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可能造成农作物品种单一化,形成害虫害草的抗药性,威胁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遗传。转基因生物还可能导致野生生物种类资源缺失,并极有可能使变异后的基因或转基因通过生态和遗传渠道影响整个地球的生物和生存环境。

Ⅳ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 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基于生物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所谓生物安全 通常是指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 以及对它们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 社会稳定和国家战略安全有关 国际生物安全角势的发展正处于大动荡 大变革的重要转折点 从短期来看 生物安全风险通常是可控制的 但它们面临棘手的问题 例如生物攻击的威胁 新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双重用途技术风险 从长远来看 战略安全风险增加 迫切需要战略指导和技术突破

Ⅵ 怎样评价生物学危险性

有害生物危险性的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问题,既有有害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还涉及经济、法令及人的行为,这些因素对有害生物危险性的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时,不能都平均地对待,必须分清主次,更不能轻重倒置。

由于检疫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本国经济,因此,在诸多因素中,有害生物对寄主植物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判断其危险性程度的主要方面,如果该有害生物对本国的农业生产不能构成损失或损失极微,不论在国内有无分布,或在国外分布是否广泛,均不能构成危险性有害生物。相反,即使在国内已有发生,或国外分布不广,亦不能减轻有害生物本身的危险性。即使仅为局部发生甚至普遍发生,只要危险性严重仍然需要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例如:据Klinkowski报道,莴苣花叶病毒已在欧洲普遍发生,但在英国植物检疫法中仍把莴苣种子列为限制进口对象,规定必须附有出口国产地检验证明,保证不带有莴苣花叶病毒。南斯拉夫也把此病毒列为外检对象。特别是有些病原物有多种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或株系,对以抗病品种为主要防治手段的病害,往往因传入新的致病小种或株系,使原有的抗病品种丧失抗病性,而遭到严重减产。例如:尽管稻瘟病已遍及日本全国,但在日本植物检疫法中仍把稻瘟病菌的传带物——稻草及稻草制品列为禁止进口。中国为了向日本出口稻草席,日本植物检疫机构要求中国必须对中国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调查清楚,并保证没有新的生理小种才能考虑。可见不论针对性检疫或全面检疫,在确定检疫对象或禁止进口植物时,都是根据对本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性作为主要依据的。

为了把检疫对象名单的制定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季良等(1980)搜集了可经种子及其他繁殖材料传播的408种病毒的寄主范围、种传寄主、传播途径、介体种类、危害程度、国内国外分布、国外检疫情况等有关资料。并在其中除人为传播外还有介体传播的病毒,就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传入的可能性、在国内的适存性、蔓延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并分为禁止进口检疫对象、限制进口检疫对象、一般进口检疫对象和国内检疫对象四类,分别提出相应的检疫措施。其后又领导了对种苗传真菌、细菌、害虫、线虫和恶性杂草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危险性评价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些观点,并在危险性评价的评定因素、标准、方法上取得了一些经验,提出了分级定分、综合评价,应用数值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用数字表达危险性的程度,比过去评定检疫对象时所遵循的三项原则更为具体。但是,当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一些检疫专家也相继开展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工作,并就此提出一些意见。

加拿大农业部植物保护处的B.E.Hopper(1987)在“植物健康和有害生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概念”一文中提出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应包括:

有害生物传播途径评价:即有害生物从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地区的可能性的评估。

有害生物定殖评价:即有害生物在一个新区定殖的可能性的评价。

有害生物地位评价:即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导致作物损失的潜在可能性的确定,并提出一项确定一种有害生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将会造成损失的种类、数量和频次的体系,及将其用数值表达的损失指数。

美国国外病害杂草科学研究所的X.B.Yang等(1991)在“一种外来植物病害危险性及其潜在危害的评价”一文中,指出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包括:

(1)危险性评价。

科学评价一种特定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临界值与适生区域。

(2)危害评价。

研究一种有害生物定殖过程。并提出建立病害体系各组成因子与环境间的定量关系。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针对要不要把甜菜锈病和小麦矮腥黑穗病列为检疫对象的争论,对这两个病害在中国的适生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进入90年代后又进行了应用生物气候相似距分析小麦矮腥黑穗病及假高粮在我国的适生性;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及MARYBLYT模型分析梨火疫病在我国可能分布区,及可能严重程度;松材线虫对我国森林的危险性分析;对美国华盛顿州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地中海实蝇危险性分析等研究。

这些工作从流行学观点把有害生物的适生性、发生流行的研究与危险性分析结合了起来,并把有害生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将会造成的损失的种类、数量和频次的评价列为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加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科学性,并使其更趋于完善。

Ⅶ 什么是生物因子危险度等级区分之有何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1.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2.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3.危害等级Ⅲ(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4.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Ⅷ 生物安全中的生物风险评估报告该怎么写

医学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是在样品采集、运送、处理及检测过程中,主要针对本实验室所开展检测的微生物病原对实验室全部检测活动的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生物危害以及检测全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微生物危害的评估主要是依据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来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传染性微生物致病能力、传播途径、稳定性、感染剂量;操作时的浓度和规模;实验对象的来源;是否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对微生物在检测活动中的风险评估内容包括: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临床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人员相关的风险(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临床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事故所带来的风险;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

Ⅸ 什么是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联合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国际上对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别重视是在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此次大会签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均专门提到了生物技术安全问题。从1994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共组织了10轮工作会议和政府间谈判,为制订一个全面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做准备,为了尽快拟定议定书初稿,还召开了4次关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1999年2月和2000年1月先后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特别会议及其“续会”,13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会议讨论有关问题。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终于在2000年5月15日至26日在内罗毕开放签署,其后从2000年6月5日至2001年6月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
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产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吃的转基因食品、氨基酸﹑维生素、药物,穿的转基因棉花,用的各种各样的基因工程酶制剂﹑增稠剂﹑有机酸﹑乳化剂,表面活化剂﹑食用色素﹑食用香精及调味料、合成靛蓝、限制性内切酶等都无不渗透着基因工程的作用。基因工程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如今世界各国对基因工程研究及其产品的应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视,实际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问题。
生物安全法明确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则,规定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生物安全法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规定了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及其成员单位、协调机制办公室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
生物安全法完善了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基本制度。规定建立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风险调查评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名录和清单制度、标准制度、生物安全审查制度、应急制度、调查溯源制度、国家准入制度和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应对制度等11项基本制度,全链条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四梁八柱”。
 

Ⅹ 医院什么地方是生物危险二级

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另外在感染性物质运输时也要张贴生物
危害警告标志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生物风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